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1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2页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内蒙古赤峰市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分 计 54 分),01g/ml或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赤峰二中 2022 级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单选题 36 个题 每题 1.5 分 计 54 分)
    1. 人体干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新细胞。在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依次发生的变化是 (  )
    ①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完全分开 
    ②出现放射状排列的星射线 
    ③中心体发生倍增 
    ④着丝点排列在一个平面上
    A. ③→②→④→① B. ②→④→③→①
    C. ③→②→①→④ D. ②→③→④→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同时复制的两个DNA分子完全分开;②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放射状排列的星射线;③有丝分裂间期,中心体进行复制,数目倍增;④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在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依次发生的变化是③→②→④→①;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各叙述中染色体行为发生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即可。
    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细胞周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有 DNA 和中心粒的复制
    B. 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C. 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
    D. 分裂间期 DNA 含量和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答案】D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①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②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③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④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⑤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动物细胞在间期发生了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A正确;
    B、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粒分裂时消失,B正确;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正确;
    D、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是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
    故选A。
    3.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丁四位同学剪取洋葱(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6)根尖后,立即进行如表所示的操作步骤,“+”表示有相应处理,“-”表示无相应处理,甲、乙、丙三位同学依次观察到的结果是
    学生
    操作步骤
    解离
    漂洗
    染色
    制片
    观察

    -
    +
    +
    +
    +

    +
    -
    +
    +
    +

    +
    +
    -
    +
    +

    +
    +
    +
    +
    +
    ①染色体未着色,看不到染色体 ②细胞重叠,无法看清
    ③染色体着色,清晰可见 ④染色体着色很浅或模糊不清
    A. ②①④ B. ②③④ C. ②④① D. ③④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洋葱根尖细胞培养:实验课前3-4d培养(温暖、常换水),待根长到5cm。

    1、取材:取根尖2-3mm,
    2、解离:解离液:质量分数为15%的HCl溶液和95%的酒精溶液按1:1体积比的比例混合.解离时间:3-5min,解离目的:使组织中的细胞互相分离开。
    3、漂洗:漂洗液:清水.漂洗时间:10 min. 漂洗目的:洗去组织中的解离液,有利于染色。
    4、染色:染色液: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时间:3-5min,染色目的:使染色体(或染色质)着色。
    5、制片: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复加一块载玻片用拇指轻压(使细胞分散开)。
    6、观察:先低倍镜:据细胞特点找到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后高倍镜:先找中期细胞,后找前、后、末期细胞(绝在多数细胞处于间期,少数处于分裂期.因为间期时长远大于分裂期)。
    【详解】分析表格可知,甲同学实验过程中未解离,因此组织细胞没有分离开,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细胞重叠在一起,看不清楚;乙同学实验过程中未漂洗,会导致染色过程中解离液影响染色的效果,因此染色体着色很浅,模糊不清;丙同学未进行染色步骤,因此染色体未着色,无法看清。
    故选 C。
    4. 如图所示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B. 甲、乙、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之比都为1:2:1
    C. 丙时期着丝粒的数目是染色体的2倍
    D. 该生物细胞内有中心体,可能是低等植物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散乱分布于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A正确;
    B、乙细胞着丝点分裂,细胞中无姐妹染色单体(姐妹染色单体数为0),B错误;
    C、丙时期的着丝粒数目等于染色体数目,C错误;
    D、该生物无细胞壁,含有中心体,故为动物细胞,D错误。
    故选A。
    5. 下图表示一个细胞周期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c段发生DNA分子的复制
    B. cd段细胞内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
    C. de段表示着丝粒的分裂
    D. ef段核DNA含量是cd段的一半
    【答案】D
    【解析】
    【分析】曲线图分析: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cd段一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此时染色体含姐妹染色单体;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ef段,一条染色体含有一个DNA分子。
    【详解】A、bc段表示DNA数目逐渐增加,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完成DNA的复制,A正确;
    B、cd段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说明一定存在姐妹染色单体,B正确;
    C、de段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被纺锤丝牵引移向细胞两极,C正确;
    D、纵坐标含义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所以ef段为后期和末期,后期的核DNA含量与cd段的相同,D错误。
    故选D。
    6. 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各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细胞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是 1∶2,则细胞内一定不存在细胞核
    A. ③⑤ B. ④ C. ①⑤ D. ④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点:
    (1)分裂间期: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分裂期: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末期:(1)纺锤体解体消失(2)核膜、核仁重新形成(3)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④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详解】①纺锤体是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的,因此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不能观察到纺锤体,①错误;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细胞板,赤道板不是客观存在的结构,②错误;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③错误;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④正确;
    ⑤在分裂间期,DNA经过复制,此时染色体数和核 DNA 分子数之比是 1∶2,但细胞内仍存在细胞核,⑤错误。
    故选B。
    7. 如图甲表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图乙、丙、丁分别是对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的统计(图乙、丙、丁中的a、b、c表示的含义相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动物的体细胞中都含有4条染色体 B. 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
    C. 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 D. 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由于图丙与图丁均不含b,说明b表示染色单体,则c表示核DNA,a表示染色体。乙图中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1∶2∶2,处于有丝分裂G2期、前期和中期;丙图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核DNA=1∶1,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丁图中没有染色单体,染色体∶核DNA=1∶1,且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有丝分裂G1期和末期。
    【详解】A、题图甲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A错误;
    B、图丙与图丁存在b为0的时候,说明b表示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和DNA之间的数量比为1∶1或1∶2,因此图乙中的a、b、c分别表示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B错误;
    C、图甲所示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而图丙中的柱形图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因此图丙可以最恰当地表示图甲所示时期的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关系,C正确;
    D、根据图丁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为1∶1,且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此,图丁所示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间期的G1或者末期,D错误。
    故选C。
    8. 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
    ①高尔基体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
    A. ①②④⑤ B. ①④⑤⑥
    C. ②③⑤⑥ D. ②④⑤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提供能量)、高尔基体(有丝分裂末期形成细胞壁)、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提供能量)、核糖体(间期蛋白质的合成)、中心体(与纺锤体的形成有关)。
    【详解】高尔基体与低等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在有丝分裂的末期赤道板的位置形成细胞板,再延伸形成细胞壁,①正确;染色体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周期性的消失和重现,但不属于细胞器,②错误;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与有丝分裂无关,③错误;在低等植物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④正确;在低等植物有丝分裂的间期,需要进行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而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⑤正确;低等植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在间期复制,在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纺锤体,⑥正确。因此,与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①④⑤⑥,故选B。
    9. 研究发现某动物上皮细胞在某种特殊的刺激下可转化成iPS细胞(多能干细胞),而iPS细胞又可分化成神经细胞、肝脏细胞和肌细胞等多种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细胞分化应具有持久性和可逆性
    B. 上皮细胞、iPS细胞以及其他体细胞的遗传物质有较大差异
    C. 理论上,动物上皮细胞不具有全能性,而iPS细胞具有全能性
    D. 上皮细胞转化成iPS细胞时,细胞内部分不表达的基因可能会重新表达
    【答案】D
    【解析】
    【分析】“iPS”细胞最终能被培育成人体的多种组织或器官,说明“iPS”细胞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而增殖,因此其具有细胞周期;此外还说明“iPS”细胞具有分化的能力,但其分化只能形成组织和器官,不能形成个体。
    【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细胞分化应具有持久性和不可逆性,A错误;
    B、上皮细胞、iPS细胞以及其他体细胞具有的遗传物质相同,而基因表达有较大的差异,B错误;
    C、理论上,动物的上皮细胞也具有全能性,C错误;
    D、上皮细胞转化成iPS细胞时,类似于脱分化过程,细胞内部分不表达的基因可能又恢复为表达状态,D正确。
    故选D。
    10. 人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②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 ④细胞呼吸强度增大 ⑤色素积累增多 ⑥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⑦细胞核体积增大 ⑧细胞质膜的通透性改变
    A. ①②③④⑤⑦⑧
    B. ①②③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⑤⑥⑧
    D. ①②③④⑤⑧
    【答案】C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衰老的细胞具有以下特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多种酶的活性降低,呼吸速率减慢;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质膜通透性改变。根据上述特征可判断:①②③⑤⑥⑦⑧都符合衰老细胞的特征,但人衰老的红细胞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应去掉⑦。
    故选C。
    11. 细胞衰老的原因中,能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是( )
    ①生物体生命活动中产生了大量可以攻击破坏细胞内生物分子的自由基造成的
    ②细胞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正常供应造成的
    ③细胞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所致
    ④染色体上的端粒不断被“截短”造成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 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 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 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
    【详解】关于衰老机制的研究,目前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生物体生命活动中产生了大量自由基造成的)和端粒学说(染色体上的端粒不断被“截短”造成的),①④正确;细胞中的营养物质无法正常供应和细胞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大量积累是衰老细胞的特征,②③错误;
    故选B。
    【点睛】结合细胞衰老的特征及衰老机制的研究分析选项。
    12. 科学家探究了不同浓度的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醋酸铅浓度(mg/L)
    胸腺细胞凋亡率(相对值)

    0
    0.35±0.05

    125
    1.03±0.52

    250
    1.65±0.40

    500
    3.08±0.56

    A. 甲组为实验组,乙、丙、丁三组为对照组
    B. 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小鼠胸腺细胞不会发生凋亡
    C. 实验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
    D. 细胞凋亡是环境因素引起的,与基因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某种基因引发的不可避免的编程性细胞死亡,是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必然步骤。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醋酸铅对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的影响,表格中甲组醋酸铅溶度为0,是对照组,其余三组是实验组,A错误;
    B、甲组实验说明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小鼠胸腺细胞也会发生凋亡,B错误;
    C、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随着醋酸铅浓度增加,胸腺细胞凋亡率不断升高,说明醋酸铅可导致小鼠胸腺细胞凋亡率升高,C正确;
    D、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与基因有关,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
    A. 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子代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B. 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全部为高茎豌豆
    C.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子代中既有双眼皮也有单眼皮
    D. 某植物的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子代植株开粉红花
    【答案】C
    【解析】
    【分析】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中,子一代高茎自交,后代同时出现了高茎和矮茎。
    【详解】A、亲本不都是杂种,不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
    B、亲本为纯种,不属于性状分离,B错误;
    C、一对双眼皮的夫妇,子代中既有双眼皮也有单眼皮,说明单眼皮为隐性,且双亲杂合,故属于性状分离现象,C正确;
    D、子代植株开粉红花属于不完全显性,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C。
    14.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合理的解释是( )
    A. 遗传因子相互混杂 B. 非甜是显性性状 C. 甜是显性性状 D. 玉米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分析,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无甜玉米籽粒,说明甜与非甜性状这对相对性状中,非甜是显性性状,甜是隐性性状,B正确。
    故选B。
    15. 测交法可用来检验F1是不是纯合子的关键原因是(  )。
    A. 与F1进行测交的个体是隐性纯合子
    B. 测交子代出现不同的表现型
    C. 测交不受其他花粉等因素的影响
    D. 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看子代的表型是否出现隐性性状,出现隐性性状即为杂合子,不出现隐性全为显性性状则为纯合子,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能直接反映F1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所以D选项正确。
    【点睛】
    16. 孟德尔探索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在观察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来检验,从而得出结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为1:1”属于假说内容
    B. “对F1测交后代进行统计分析,高茎与矮茎植株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检验内容
    C. “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属于假说内容之一
    D. F1表型全为高茎,F2表型为高茎:矮茎=3:1属于实验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雌雄配子的数量比例不能确定,A错误;
    B、“对F1测交后代进行统计分析,高茎与矮茎植株的数量比接近1∶1”属于实验验证部分,B正确;
    C、“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属于假说的内容,这是分离定律的核心,C正确;
    D、孟德尔进行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时,发现F2性状分离比为3∶1,D正确。
    故选A。
    17. 某养猪场有黑色猪和白色猪,假如黑色(B)对白色(b)为显性,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合子(Bb)还是纯合子(BB),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让该黑色公猪充分生长,以观察其肤色是否会发生改变
    B. 让该黑色公猪与黑色母猪(BB 或 Bb)交配
    C. 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头白色母猪(bb)交配
    D. 让该黑色公猪自交
    【答案】C
    【解析】
    【分析】鉴别方法:(1)鉴别一只动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2)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3)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和隐性,可用杂交法和自交法(只能用于植物);(4)提高优良品种的纯度,常用自交法;(5)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采用测交法。
    【详解】要想鉴定一头黑色公猪是杂种(Bb)还是纯种(BB),最合理的方法是测交,即让该黑色公猪与多只白色母猪(bb)交配。若子代全为黑猪,则表明该黑色公猪是纯种(BB),若子代出现白猪,则表明该黑色公猪为杂种(Bb),C符合题意。
    故选C。
    18. 一对性状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也正常,但男方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女方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哥哥,这对夫妇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 )
    A. 1/9 B. 4/9 C. 1/4 D. 1/16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妹妹,但男方双亲表现正常,所以男方的基因型为AA或Aa,为Aa的概率是2/3;女方有一个患白化病的哥哥,但女方双亲表现正常,所以女方的基因型为AA或Aa,为Aa的概率是2/3。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男方和女方的基因型及概率都为1/3AA、2/3Aa,因此,这对正常夫妇生出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是2/3×2/3×1/4=1/9,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9. 纯合的黄色(YY)豌豆与绿色(yy)豌豆杂交得F1,F1自交,选取F1所结的黄色种子全部种下,植物长成后,自然状态下受粉,则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 )
    A. 1∶1 B. 3∶1
    C. 6∶1 D. 5∶1
    【答案】D
    【解析】
    【分析】纯合的黄色(YY)豌豆与绿色(yy)豌豆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Yy,F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YY(黄色):Yy(黄色):yy(绿色)=1:2:1。豌豆是自花闭花授粉植株,自然状态下只能进行自交。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F1所结的黄色种子中,YY占1/3,Yy占2/3,其中1/3YY自交后代均为YY(黄色),2/3Yy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后代为2/3×(1/4YY、1/2Yy、1/4yy),因此这些植株所结的种子中,黄色与绿色的比例是(1/3+2/3×3/4):2/3×1/4=5:1,D正确。
    故选D。
    20. 人的IA、IB、ⅰ基因可以控制血型。在一般情况下,基因型ⅱ表现为O型血,IAIA或IAⅰ为A型血,IBIB或IBⅰ为B型血,IAIB为AB型血。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至少有一方一定是A型血
    B. 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不能生出O型血的孩子
    C. 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之一有可能是A型血
    D. 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子女不可能是AB型血
    【答案】A
    【解析】
    【分析】1、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题目中的ⅠA、 ⅠB 、i基因就是复等位基因。
    2、人类的ABO血型是受IA,IB和i三个复等位基因所控制的。IA和IB对i基因均为显性,IA和IB为并显性关系,即两者同时存在时,能表现各自作用。A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AIA和IAi,B型血型有两种基因型IBIB和IBi,AB型为IAIB,O型为ii。
    【详解】A、若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产生的配子中至少有1个IA,双亲可能一方为AB型(IA IB),另一方为O型(ii),则子女可能为A(IA i)型血,故子女之一为A型血时,双亲不一定有A型血,A错误;
    B、双亲之一为AB型血时,基因型为IAIB,则一定不能生出基因型为ii的O型血孩子,因为双亲之一不能提供基因型为i的配子,B正确;
    C、子女之一为B型血时,双亲有可能有一位是A(IA i)型血,另一方为AB型,基因型为IAIB,子女基因型为IBi,C正确;
    D、双亲之一为O型血时,则子女的基因型中一定含有i,故子女不可能是IAIB的AB型血,D正确。
    故选A。
    21. 纯种高茎豌豆(DD)和纯种矮茎豌豆(dd)正交和反交后不相同的是( )
    A. F1中根的遗传因子组成
    B. 母本上所结豌豆的种皮的遗传因子组成
    C. 母本上所结豌豆的胚根的遗传因子组成
    D. F1产生的花粉中的遗传因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杂合子一代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类型的配子,由于雌雄配子结合是随机的,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详解】A、F1中根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Dd,A不符合题意;
    B、母本上所结豌豆的种皮的遗传因子组成来自母本的基因型,则正反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B符合题意;
    C、母本上所结豌豆的胚根的遗传因子组成都是Dd,C不符合题意;
    D、F1产生的花粉中的遗传因子,都是D和d,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2. 若玉米的黄粒对白粒为显性,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请你从下列方案中选出可判断其遗传因子组成且最简单的方案( )
    A. 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 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 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 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
    【答案】C
    【解析】
    【分析】鉴别一棵植物是否为纯合子,可用测交法和自交法,其中自交法最简便。
    【详解】玉米黄粒对白粒为显性,给你一粒黄色玉米,为判断该玉米的遗传因子组成,最简单的方式是自交,即进行同株异花传粉,如果子代出现黄粒:白粒=3:1,说明黄色玉米为杂合子;如果子代均为黄粒,说明黄色玉米为纯合子,C正确。
    故选C。
    23. 实现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
    ①套上纸袋 ②将花粉涂抹在除去雄蕊的雌蕊柱头上
    ③采集另一植株成熟花粉 ④除去未成熟花的雄蕊
    A. ④①③②① B. ①③②④① C. ①②③④① D. ①④③②①
    【答案】A
    【解析】
    【分析】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这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上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详解】实现豌豆人工异花传粉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④去雄--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①套上纸袋→③采集花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②授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①再套上纸袋。
    故选A。
    【定位】孟德尔遗传实验
    【点睛】去雄是指母本花未成熟时去掉雄蕊,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其他花粉干扰。授粉是指待父本花药成熟后,可用毛笔蘸取花药涂抹到母本去雄的花的柱头上的过程。
    24. 一株基因型为Aa的植物自交得到后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的
    B.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隐性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的
    C.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的
    D. 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答案】ACD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A:a=1:1,如果产生的配子都可育、且受精卵发育成个体的机会均等,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据此答题。
    【详解】A、Aa植株中雌配子有A、a,若雄配子a有50%的致死,则雄配子是A、a,故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为AA(1/2×2/3):Aa(1/2×1/3+1/2×2/3):aa(1/2×1/3)=2:3:1,A正确;
    B、杂合子(Aa)植株自交时,后代各种基因型所占的比例应为AA:Aa:aa=1:2:1,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4﹣2):(2﹣1),可能是含有隐性基因的个体有50%的死亡造成,B错误;
    C、若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则雌、雄配子中基因频率都是A、a,则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2/3×2/3):Aa(2×2/3×1/3):aa(1/3×1/3)=4:4:1,C正确;
    D、若花粉有50%的死亡,则雌配子有A、a,杂合子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仍是1:2:1,D正确。
    ​故选ACD。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5. 已知果蝇的黑身(b)和灰身(B)是一对相对性状,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部为灰身,让F1自由交配得到F2,将F2灰身果蝇全部取出,让其自由交配,后代中灰身果蝇所占的比例是( )
    A. 8/9 B. 1/3 C. 4/9 D. 3/6
    【答案】A
    【解析】
    【分析】
    将纯种的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杂交,F1全为灰身,说明灰身相对于黑身为显性性状(用A、a表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F1的基因型为Aa,用杂合的灰身雌雄果蝇(Aa)杂交,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去除其中的黑身果蝇(aa),则剩余果蝇中AA占1/3、Aa占2/3,所以A基因占2/3、a基因占1/3。
    【详解】由以上分析可知,去除F1中的黑身果蝇,剩余果蝇中A基因占2/3、a基因占1/3。让F1的灰身果蝇自由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其子代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2/3×2/3):(2×1/3×2/3):(1/3×1/3)=4:4:1,则后代中灰身和黑身果蝇的比例为8:1,故灰身所占比例为8/9。
    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自由交配的计算方法,要与自交区分开来。
    26. 某种牵牛花花色的遗传受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紫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让F1粉红色牵牛花自交,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紫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若取F2中的粉红色牵牛花和紫色牵牛花分别自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接近于( )
    A. 红色:粉红色:紫色=1:2:1 B. 红色:粉红色:紫色=1:4:1
    C. 紫色:粉红色:红色=3:2:1 D. 紫色:粉红色:红色=4:4:1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与亲本性状不同,但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说明红色对白色为不完全显性,杂合子表现为双亲的中间性状。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或者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假设亲本纯合紫牵牛花的基因型为AA,纯合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粉红色牵牛花F1的基因型是Aa。
    【详解】由分析可知,粉色是中间性状,粉红色牵牛花F1基因型是Aa,F1自交后,F2中AA:Aa:aa=1:2:1,由F2的表现型可判断,紫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或aa。F2中粉红色牵牛花、紫色牵牛花的比例Aa:AA=2:1,分别进行自交,则1/3AA自交后代还是1/3AA,2/3Aa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即2/3×(1/4AA+1/2Aa+1/4aa)=1/6AA+1/3Aa+1/6aa,则F2中粉红色牵牛花、紫色牵牛花分别进行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牵牛花AA(1/3+1/6):粉红色牵牛花Aa(1/3):红色牵牛花(1/6)=3:2:1;若紫色牵牛花基因型可能为aa、红色牵牛花基因型为AA,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牵牛花AA(1/3+1/6):粉红色牵牛花Aa(1/3):紫色牵牛花(1/6)=3:2:1。因此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睛】
    27. 某种山羊的有角和无角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和a),其中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和无角雌羊杂交,F1雄羊全为有角,雌羊全为无角,F1的雌雄羊自由交配,F2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有角:无角=3:1
    B. 雄羊中有角:无角=3:1,雌羊中有角:无角=1:3
    C. 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
    D. 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
    【答案】A
    【解析】
    【分析】雄羊的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雌羊的隐性纯合子和杂合子表现型一致,说明杂合子在雌雄中表现型不同。突破点为“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和无角雌羊杂交,F1一定为杂合子,其中雄羊全为有角,雌羊全为无角”,故雄羊有角的基因型为AA、Aa,无角的基因型为aa,雌羊的有角基因型为AA,无角的基因型为Aa、aa。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有角雄羊的基因型为AA或Aa,而有角雌羊的基因型为AA,让多对纯合的有角雄羊(AA)和无角雌羊(aa)杂交,F1都为Aa,F2中AA∶Aa∶aa=1∶2∶1,雄羊有角:无角=3:1,雌羊中有角:无角=1:3,因此在F2中有角:无角=1:1,无角雌羊中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2:1,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从性遗传是指基因在常染色体上,但杂合子在雌雄个体中表现型不同的现象。
    28. 绵羊面部的毛色有白面和灰面两种,这一对相对性状由遗传因子 B、b 控制。杂交实验发现,让多对白面雌绵羊和灰面雄绵羊杂交,子一代绵羊的面色比例为 1∶1,让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杂交,子二代面色比例仍为 1∶1,下列推断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绵羊的灰面是显性性状
    B. 可能是含灰面遗传因子的雌配子致死
    C. 子一代灰面绵羊为杂合子
    D. 子二代与子一代中灰面绵羊的遗传因子组成不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详解】A、让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杂交,子二代面色比例仍为1:1,说明灰色的后代出现了白色,则灰色是显性性状,白色是隐性性状,A正确;
    B、若含灰面遗传因子(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则子一代多对灰面绵羊(Bb与Bb)杂交,其雌配子为b,雄配子为B:b=1:1或其雄配子为a,雌配子为B:b=1:1,故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Bb和bb,其比例为1:1,则子二代面色比例为1:1,B正确;
    CD、子二代与子一代中灰面绵羊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都是杂合子(Bb),C正确、D错误。
    故选D。
    29. 自然界的某植物种群中,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植株自交后代表现类型之比总为 2∶1;Aa 测交后代表现类型之比为 1∶1。若将上述自交后代的花粉随机授给去雄的测交后代,获得大量子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种群中不存在遗传因子组成为 AA 的个体
    B. 自交后代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 A∶a=1∶1
    C. 测交后代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 A∶a=1∶3
    D. 随机授粉产生的子代中 Aa∶aa=5∶6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表型之比总为2:1,说明AA纯合致死,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a:aa=2:1,子代配子的比例为A:a=1:2;Aa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a:aa=1:1,后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1:3。
    【详解】A、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表型之比总为2:1,说明AA纯合致死,A正确;
    B、自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a:aa=2:1,后代产生配子的比例为A:a=1:2,B错误;
    C、Aa测交后代基因型的比例为Aa:aa=1:1,后代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a=1:3,C正确;
    D、自交后代产生的花粉及比例为1/3A、2/3a,测交后代产生的雌配子即比例为1/4A、3/4a,交配后产生的后代为1/12AA、5/12Aa,6/12aa,其中AA致死,因此子代中Aa∶aa=5∶6,D正确。
    故选B。
    30.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得F2,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9∶3∶3∶1,与F2出现这样的比例无直接关系的是( )
    A. 亲本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
    B. F1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均为1∶1∶1∶1
    C. 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 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信息:F2中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四种表现型,比例为9∶3∶3∶1,可知F1是黄色圆粒的双杂合子。
    【详解】A、亲本可以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纯种绿色皱粒豌豆,还可以是纯种黄色皱粒豌豆与纯种绿色圆粒豌豆,A错误;
    B、F1黄色圆粒产生的雄、雌配子各有4种,比例均为1∶1∶1∶1,才能使子代出现9∶3∶3∶1,B正确;
    C、F1自交时4种类型的雄、雌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即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C正确;
    D、F1的16种配子结合方式获得的受精卵都能发育成新个体,即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几率要相等,D正确。
    故选A。
    31. 纯种白色盘状与黄色球形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产生的F2中白色球形南瓜有3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  )
    A. 100株 B. 200株 C. 300株 D. 400株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说明白色和盘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AABB×aabb),F1为双杂合子(AaBb)。F1自交,F2白色球状南瓜的基因型为A_bb。
    【详解】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说明白色、盘状是显性性状,且F1是双杂合,产生的F2中白色球状南瓜占3/4×1/4=3/16,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占1/4×1/4=1/16,又因为F2中白色球状南瓜有300株,所以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300÷3/16×1/16=100株,A正确。
    故选A。
    32. 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规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 F1自交实验
    B. “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属于作出的假说
    C. 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自交实验
    D. 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性状其比例接近 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
    【详解】A、孟德尔提出问题源于豌豆纯合亲本杂交(F1总是显性)和F1自交实验(F2总是出现显性:隐性=3:1),A正确;
    B、“F1 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针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提出)”属于作出的假说,即B正确;
    C、为了验证假说,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C错误;
    D、针对两对相对性状,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非成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接近1:1:1:1,属于“假说演绎法”的“演绎”过程,D正确。
    故选C。
    33.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①选用自花传粉的豌豆作实验材料;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方法; ③运用统计学方法; ④实验工具较先进; ⑤科学设计实验程序、运用假说—演绎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答案】C
    【解析】
    【分析】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3)利用统计学方法。(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2、孟德尔选用豌豆作实验材料的优点是:①豌豆具有稳定的、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严格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③豌豆花比较大,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详解】①豌豆有诸多的优点,选用豌豆(自然状态下是纯种)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原因之一,①正确;
    ②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后对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方法是其成功的原因,②正确;
    ③运用统计学方法,实验结果更可靠,是其成功的原因,③正确;
    ④实验工具并不先进,④错误;
    ⑤科学设计实验程序,运用假说-演绎法(观察实验、提出问题→做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是其成功的原因,⑤正确。
    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34.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F2的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 F1植株和F1植株 B. F2植株和F2植株
    C. F1植株和F2植株 D. F2植株和F1植株
    【答案】D
    【解析】
    【详解】这里有两性状,第一对是灰种皮和白种皮,第二对是黄子叶和绿子叶。杂合体F1就是灰种皮(GG)和白种皮(gg)杂交得到的F1代灰种皮(Gg)。或黄子叶(YY)和绿子叶(yy)杂交得到的黄子叶(Yy)。种皮和果皮是属于母体的一部分。谁结的果实就属于谁。子叶是受精卵发育来的,谁结的属于谁的下一代。所以,对种皮来说,F2结的种子,种皮才属于F2。所以来自F2结的。对子叶来说,F1结的种子中子叶属于F2,所以,来自F1结的。所以D选项正确。
    35. 如图为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个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图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离定律发生在① 过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 过程
    B. 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9种,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
    C. F1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4/16
    D. F1中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7/16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由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能产生4种配子,说明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图中①过程表示减数分裂形成配子;②过程表示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后代。
    【详解】A、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①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A错误;
    B、雌雄配子各有4种,所以雌雄配子结合方式有16种,子代遗传因子组成有9种,B错误;
    C、亲本为AaBb,子代纯合子为1/2×1/2=1/4,则杂合子为3/4,C错误;
    D、亲本为AaBb,F1中与亲本性状表现相同的占3/4×3/4=9/16,则不同于亲本性状表现的个体占全部子代个体的7/16,D正确。
    故选D。
    36. 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1:1比例的是( )
    ①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②F2表现型的比例③F1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④F1表现型的比例⑤F2基因型的比例
    A. ②④ B. ②⑤ C. ④⑤ D. ①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纯种黄色圆粒×绿色皱粒豌豆→F1均为黄色圆粒,其自交产生的F2黄色:绿色=3:1,圆粒:皱粒=3:1,同时孟德尔还做了反交实验,结果与正交实验的结果相同。
    【详解】①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其产生配子的类型比例是1:1:1:1,①正确;
    ②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2表现型比例9:3:3:1,②错误;
    ③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F1测交后代类型比例1:1:1:1,③正确;
    ④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F1是双杂合子,表现型全部为双显性个体,只有一种性状表现型,④错误;
    ⑤F2的基因型有9种,⑤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计 46 分)
    37. 如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细胞⑤与⑥形成的过程中,会在_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稳定性差异;细胞凋亡的意义是:对于多细胞生物完成正常发育,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_______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 ,全能性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衰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为探究细胞的衰老速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将雄性成年小鼠细胞(甲组)、雌性幼年小鼠细胞(乙组)单独培养,当甲组细胞停止分裂时,乙组细胞依然分裂旺盛。结论:细胞的衰老速度与年龄、性别有关。有人认为,该实验不足以得出上述结论,应该另外增设两个实验组,在上述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各组的细胞分裂情况。这两个实验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②. 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 ③. 减少外部的干扰
    (2)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3)雄性幼年小鼠细胞(丙组)、雌性成年小鼠细胞(丁组)
    【解析】
    【分析】分析题干和题图:图中①~②的a过程表示细胞生长,体积增大;②~③、④的b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⑤和④~⑥的c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丝分裂间期复制的染色体在分裂期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使子细胞与母细胞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所以子细胞与原来的母细胞具有相同的特征。
    【小问1详解】
    图中细胞⑤与⑥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两种细胞在形成的过程中,会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因此,细胞凋亡对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减少外部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小问2详解】
    细胞的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他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探究课题“探究细胞的衰老速度与年龄、性别的关系”,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年龄和性别,遵循实验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应设置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和同一性别不同年龄两组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判断。另外增设雄性幼年小鼠细胞(丙组)、雌性成年小鼠细胞(丁组)单独培养,在上述相同条件下培养,观察比较各组的细胞分裂情况。
    38. 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花小,杂交育种工作量巨大。水稻的紫叶鞘、绿叶鞘受一对等位基因(设为A和a)控制,且完全显性。现有紫叶鞘(甲)和绿叶鞘(乙)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请回答:
    (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种子成熟后收获______(填“甲”或“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只有1种,若某次实验的幼苗中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____________是显性性状,________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请用遗传图解解释你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甲、乙两品系各有一些不同的优良性状,研究者欲以此为基础培育优良杂种。请你设计一个简便易行的方案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你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未成熟去雄并套袋 ②. 乙 ③. 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 ④. 紫叶鞘 ⑤. 绿叶鞘 ⑥. ⑦. 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在苗期根据叶鞘颜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解析】
    【分析】1.人工异花授粉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
    2.紫叶鞘(甲:AA)和绿叶鞘(乙:aa)两个纯系水稻品种,将甲、乙两种水稻间行种植,既可以发生自交,也可以发生杂交。
    【详解】(1)若要获得甲为父本乙为母本的杂交种子,需对母本植株进行未成熟去雄并套袋隔离,待父本植株花粉成熟后人工授粉并进行套袋隔离。甲(AA)为父本乙(aa)为母本,因此种子成熟后收获乙植株上结的种子即为杂交种子,其基因型为Aa,播种这些种子所得的幼苗表现型为紫叶鞘,若某次实验的这些幼苗出现了性状分离,原因可能是由于操作失误(如没有全部套袋隔离、母本去雄不彻底等)造成母本发生了部分自交。
    (2)水稻花为两性花,风媒传粉,若间行种植后自然生长,则可发生自交,也可发生杂交,因此待种子成熟后,收获乙品种植株上的种子播种,长出的幼苗将会出现紫叶鞘和绿叶鞘两种表现型,其中绿叶鞘性状幼苗是乙的自交后代,遗传图解如下:

    (3)要实现甲、乙间的杂交,获得杂种植株,可将甲乙间行种植,令其自然传粉,收获乙植株上的种子,种植,在苗期根据叶鞘色选苗,保留紫叶鞘幼苗即为杂种植株。
    【点睛】本题以水稻为实验材料考查遗传定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豌豆的人工杂交实验的操作过程解决题目中水稻的杂交操作过程,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能够根据题意结合基因分离定律的知识点解决问题,把握遗传图解式的写法和要求,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
    39. 某种植物有红、蓝两种花色,现有以下四组杂交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A组:红花×红花→红花、蓝花;
    B组:蓝花×蓝花→红花、蓝花;
    C组:红花×蓝花→红花、蓝花;
    D组:红花×红花→全为红花。
    其中,A组中子代红花植株的数量为298,蓝花植株的数量为101;B、C组未统计数量。
    (1)若该植株的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___________组和___________组对显隐性的判断正好相反。
    (2)有人对实验现象提出了假说:花色性状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若该假说正确,则B组同学所用的两个蓝花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方式为___________。
    (3)若(2)中所述假说正确,那么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___________种。
    ①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则根据F1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出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②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则根据F1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出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A ②. B ③. Aa×Aa ④. 4 ⑤. A+A+和aa ⑥. A+A
    【解析】
    【分析】根据A组,红色亲本杂交后代出现蓝色,说明蓝色是隐性性状;根据B组,蓝色亲本杂交后代出现红色,说明红色是显性性状,两组结果矛盾。
    【详解】(1)若该植株的花色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由A组得出,红花对蓝花为显性,由B组得出,蓝花对红花为显性,结论相反。
    (2)假设花色由三个复等位基因A+、A、a控制,A决定蓝色,A+和a都决定红色,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B组中,由于A+对A为显性,故子代红花植株不含A+,基因型为aa,则蓝花亲本基因型均为Aa。
    (3)若(2)中假说正确,则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4种:A+A+、A+A、A+a、aa。
    ①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A+A+×AA→A+A(全为红花);A+A×AA→A+A(红花)∶AA(蓝花)=1∶1;A+a×AA→A+A(红花)∶Aa(蓝花)=1∶1;aa×AA→Aa(全为蓝花),则根据F1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出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和aa。
    ②若用基因型为aa的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A+A+×aa→A+a(全为红花);A+A×aa→A+a(红花)∶Aa(蓝花)=1∶1;A+a×aa→A+a、aa(全为红花);aa×aa→aa(全为红花),则根据F1的性状表现可以判断出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是A+A。
    【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A、B组杂交结果矛盾,无法确定显隐性,需要根据后面题目中给出的相关信息作出进一步的判断,该性状可能受复等位基因控制,则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是A+A+、A+A、A+a、aa,蓝花对应的基因型有:AA、Aa。
    40. 番茄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 、高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 、 矮茎黄果(rrtt),选择具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得到 F1 后自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问:
    (1)F2中出现的重组型个体占总数的________。
    (2)获得的 F2中的高茎红果品种中,纯合子所占比例是______。应该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尽快获得纯合的高茎红果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获得的 F2中的高茎红果品种中,有些植株自交子代有两种表型,这样的植株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_______,在 F2 中这些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
    【答案】(1)5/8或3/8
    (2) ①. 1/9 ②. 将获得的高茎红果品种自交,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番茄即为纯合的高茎红果品种。
    (3) ①. TTRr 或 TtRR ②. 1/4
    【解析】
    【分析】1、逐对分析法:首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其次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计算出每一对相对性状所求的比例,最后再相乘。
    2、F1均为TtRr,子一代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T_R_(高茎红果):T_rr(高茎黄果):ttR_(矮茎红果):ttrr(矮茎黄果)=9:3:3:1。
    【小问1详解】
    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亲本有两种组成:组合一现有高茎黄果的纯合子(TTrr)、矮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进行杂交;组合二高茎红果的纯合子(TTRR) 、 矮茎黄果(rrtt)进行杂交,F1均为TtRr,子一代自交,F2表现型及比例为:T_R_(高茎红果):T_rr(高茎黄果):ttR_(矮茎红果):ttrr(矮茎黄果)=9:3:3:1,组合一的重组型个体(T_R_、ttrr)占总数的5/8,组合二的重组型个体(T_rr、ttR_)占总数的3/8。
    【小问2详解】
    F2表现型及比例为:T_R_(高茎红果):T_rr(高茎黄果):ttR_(矮茎红果):ttrr(矮茎黄果)=9:3:3:1,获得的 F2中的高茎红果(高茎红果)品种中,纯合子(TTRR)所占比例是1/9,将获得的高茎红果品种自交,后代中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番茄即为纯合的高茎红果品种。
    【小问3详解】
    获得的 F2中的高茎红果品种(2TTRr、2TtRR、4TtRr、1TTRR)中,TTRr、TtRR植株自交子代有两种表型,在 F2 中这些植株所占比例是4/16=1/4。

    相关试卷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赤峰二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内蒙古赤峰市2021-2022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