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宁夏校区)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宁夏校区)高二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树德中学高 2021级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测试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至关重要。下列相关措施正确的是( )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B. 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气
C. 制作葡萄酒时对葡萄的处理步骤为:去梗→清洗→灭菌→榨汁→装瓶
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以利于醋酸菌代谢
【答案】D
【解析】
【分析】果酒和果醋发酵过程: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在果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 h左右将瓶盖拧松一次,不能打开瓶盖;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30 ℃,而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 ℃。
【详解】A、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时,要留有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防止发酵液溢出,A错误;
B、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12h左右拧松瓶盖一次,放出二氧化碳,不能打开瓶盖,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
C、制作葡萄酒时,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清洗,再除去枝梗,顺序不能颠倒,C错误;
D、醋酸菌是好氧菌,因此在果醋发酵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D正确。
故选D。
2. 利用菠萝制作果醋的大致流程为:先在灭菌的果肉匀浆中接种酵母菌,发酵6天后再接入活化的醋酸杆菌,然后继续发酵5天。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酵母菌产生酒精,醋酸杆菌产生醋酸均依赖于酶的作用
B. 接入醋酸杆菌后,应高温处理发酵液杀灭杂菌
C.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快速增殖均需要有氧条件
D. 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属于放能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1.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酵母菌最适宜生长繁殖的温度范围是18~30℃;生产中是否有酒精的产生,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验,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现灰绿色。
2.果醋制作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醋酸杆菌,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只有当氧气充足时,才能进行旺盛的生理活动,其代谢类型属于异养需氧型。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杆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为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杆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醋酸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详解】A、细胞代谢活动的发生离不开酶的催化,据此可推测,酵母菌产生酒精,醋酸杆菌产生醋酸均依赖于酶的作用,A正确;
B、接入醋酸杆菌后,应适当提高温度,创设有利于醋酸菌发酵的环境,使其成为优势种,进而抑制杂菌的生长,B错误;
C、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醋酸杆菌是好氧菌,酵母菌在发酵初期需要通入氧气,以促进酵母菌的繁殖,中后期需要保持无氧环境,而醋酸杆菌发酵时全程需要通入氧气,以确保醋酸杆菌的发酵,即酵母菌和醋酸杆菌的快速增殖均需要有氧条件,C正确;
D、酵母菌和醋酸杆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中有能量的释放,属于放能反应,D正确。
故选B。
3. 酒酿是在根霉菌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下,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的过程。其中根霉菌能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酵母菌能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霉菌的糖化作用为酵母菌合成酒精提供碳源和氮源
B. 发酵过程中葡萄糖含量持续下降,PH先上升后下降
C. 酿酒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过程
D. 酒酿制作完成时,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达到峰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酿酒酵母同化作用代谢类型是异养型,异化作用代谢类型是兼性厌氧型,可利用其无氧呼吸的产物进行酿酒。
【详解】A、根霉菌糖化作用是指将淀粉转化为葡萄糖,而葡萄糖不能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A错误;
B、酒精产生过程中会生成CO2,溶于水生成碳酸,所以在发酵过程中,pH先下降后稳定,B错误;
C、酵母菌在生长过程中进行无氧呼吸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同时产生了酒精,所以酿酒过程也是微生物生长繁殖和代谢的过程,C正确;
D、酒酿制作完成时,酒精的含量达到峰值,由于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因此在酒酿制作的过程中,根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后降,D错误。
故选C。
4. 如图表示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果醋发酵阶段,进行④过程时发酵液中糖类充足
B. 制作果酒的主要发酵菌进行①②的场所相同
C. 过程③⑤需要氧气,而过程①②④不需要氧气
D. 进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细胞内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所需的菌种分别是酵母菌和醋酸菌,前者是真核生物,后者是原核生物。图示是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①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②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醋酸菌为好氧性细菌,过程④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酒精氧化成醋酸;过程⑤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④⑤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过程④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⑤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A错误;
B、识图分析,图中①②过程为酒精发酵,过程①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过程②为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也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正确;
C、识图分析,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其中第三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中④⑤均为醋酸发酵,醋酸菌为好氧性细菌,因此④⑤均需要氧气的参与,图中①②过程为酒精发酵,不需要氧气的参与,C错误;
D、进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为醋酸菌,醋酸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染色体存在,D错误。
故选B。
5. 传说杜康的儿子墨塔在一次酿酒时发酵过头,直至第21天开缸时,发现酒液已变酸但香气扑鼻,酸甜可口,于是他结合“甘一日”和“酉”字,给这种酸水起名为“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酿酒过程中发酵液出现的气体都是在酵母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
B. 酿酒时糖类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也会停止,由pH上升和酒精含量增多导致
C. 墨塔酿酒反成醋可能是由于发酵装置密封不严造成的,若适当升温则醋味更浓
D. 统计活酵母菌数量时,可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的结果比实际数目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CO2,A错误;
B、在酿酒的过程中,糖类即使未耗尽,酵母菌的发酵过程也会停止,原因可能是pH降低和酒精含量增多,对发酵起抑制作用,导致酵母菌发酵停止,B错误;
C、酒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墨塔酿酒反成醋的原因可能是:发酵装置密封不严,导致醋酸菌混入发酵液中,由于果醋发酵的温度高于果酒发酵温度,故若适当升温则醋味更浓,C正确;
D、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所统计的菌体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统计的结果比实际数目偏多,D错误。
故选C。
6. 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酱油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某企业通过发酵制作酱油的流程示意图如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米曲霉是异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B. 发酵过程不断搅拌有利于米曲霉快速增殖
C. 常温条件下米曲霉含水量高有利于发酵和菌种保存
D. 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存在差异
【答案】C
【解析】
【分析】利用米曲霉发酵的原理:米曲霉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蛋白酶和脂肪酶等,这些酶解产物使发酵的产物具有独特的风味,其中蛋白酶能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米曲霉发酵过程需要提供营养物质、通入空气并搅拌,说明米曲霉的生长需要消耗有机物质和氧气,可知其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详解】A、米曲霉的营养方式为异养的腐生,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A正确;
B、米曲霉发酵过程不断搅拌有利于米曲霉通过有氧呼吸快速增殖,B正确;
C、常温条件下米曲霉含水量高不利于菌种保存,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米曲霉生长,不利于发酵,C错误;
D、米曲霉、酵母菌、乳酸菌的代谢类型分别为异养需氧型、异养兼性厌氧型和异养厌氧型,D正确。
故选C。
7. 关于腐乳的制作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腐乳块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缩短腐乳发酵时间
B. 毛霉是需氧型生物,所以装瓶后不能密封瓶口
C. 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都会减少,但营养价值增加
D. 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微生物参与
【答案】D
【解析】
【分析】1、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2、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的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于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
3、酒在豆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能防止杂菌生长,利于后期成熟的因素:腌制中的盐,卤汤中的酒、香辛料以及对坛子消毒、装坛密封时用酒精灯火焰处理坛口等,都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详解】A、毛霉的适宜生长温度为15~18℃,所以将腐乳坯堆积起来会导致堆内温度升高,不利于毛霉的生长,延长腐乳发酵时间,A错误;
B、毛霉是需氧型生物,装瓶密封瓶口可防止杂菌的污染,B错误;
C、发酵过程中有机物的种类会增加,大分子有机物会被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有机物含量减小,但营养价值增加,C错误;
D、腐乳制作过程是利用能分泌蛋白酶和脂肪酶的微生物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的脂肪分解为小分子的物质,故必须有能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的微生物参与,D正确。
故选D。
8.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A. 用含水量超过70%的豆腐块并清洗灭菌
B. 不同颜色和味道的腐乳,制备过程有很大不同
C.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直接放入到装有卤汤的瓶中密封
D. 控制卤汤中酒的含量以防止腐乳腐败变质或成熟过慢
【答案】D
【解析】
【分析】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温度:15-18℃,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豆腐:水分控制在70%左右 时间:48h开始,3d旺盛,5d布满。 菌种来源:毛霉来自空气中的孢子利用的。 利用的原料:含70%水的豆腐 。
加盐腌制:(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2)析出水分使豆腐变硬,后期制作不易酥烂。 (3)浸提毛霉菌丝上的蛋白酶。
酒的作用:(1)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2)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
【详解】A、制作腐乳时用含70%的的豆腐块,不需要灭菌,A错误;
B、不同颜色和味道的腐乳,制备过程大体相同,只是加入的配料有所不同,B错误;
C、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加盐腌制一段时间,再放入到装有卤汤的瓶中密封,C错误;
D、酒含量在12%左右,酒精含量高,对蛋白质抑制大,使腐乳成熟延长 ;酒精含量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易腐败难以成块,D正确。
故选D。
9. 家庭制作腐乳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微生物在豆腐上生长繁殖,第二阶段中酶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庭制作腐乳应在无菌、湿润、适宜温度等条件下进行
B. 第一阶段必须全程通入无菌空气,这与制作泡菜相同
C. 第二阶段主要完成纤维素、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分解
D. 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和选育优良菌种用于工业化生产
【答案】D
【解析】
【分析】腐乳制作过程中多种微生物参与了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产生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转化成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转化成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A、家庭制作腐乳无需创造无菌的条件,只需提供目的菌株占优势的条件即可,A错误;
B、制作泡菜的菌株为乳酸菌,是严格的厌氧菌,不能通入无菌空气,B错误;
C、第二阶段中微生物产生的酶将豆腐中的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第二阶段中起作用的主要是脂肪酶和蛋白酶,C错误;
D、可利用基因工程改造和选育优良菌种用于工业化生产,D正确。
故选D。
10. 川渝的人们在制作泡菜时会加入老盐水,即原来的泡菜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制泡菜时需将被腌制的材料做清洗灭菌处理
B. 泡菜坛所留空间中的氧可促进主要发酵菌的增殖
C. 加入老盐水可缩短腌制时间并保持泡菜的原有风味
D. 加入的老盐水需要煮沸,除去老盐水中的部分杂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家庭制作泡菜时,无需对被腌制的材料做灭菌处理,因为蔬菜的表面有乳酸菌,它是泡菜发酵的主要菌种,且泡菜发酵过程中呈酸性的发酵液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老盐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以缩短泡菜腌制的时间并保持泡菜的原有风味。
【详解】A、家庭制作泡菜时,不需要将被腌制的材料做灭菌处理,因为蔬菜的表面有乳酸菌,它是泡菜发酵的主要菌种,且泡菜发酵过程中呈酸性的发酵液会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A错误;
B、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泡菜坛所留空间中的氧气会抑制主要发酵菌—乳酸菌的增殖,B错误;
C、老盐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加入老盐水可增加泡菜发酵液中的主要发酵微生物—乳酸菌的菌种数量,可以缩短泡菜腌制的时间并保持泡菜的原有风味,C正确;
D、加入的老盐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若经煮沸处理,其中的乳酸菌会被高温杀死,D错误。
故选C。
11. 我国利用不同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的历史悠久。以下关于微生物发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需经常放气
B. 腐乳发酵后期密封处理有利于毛霉繁殖
C. 泡菜坛内的白膜和变酸的果酒表面的菌膜所含菌种不同
D. 家庭制作果酒与工厂化生产的主要区别在于菌种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行酒精发酵。
【详解】A、乳酸菌无氧呼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制作泡菜过程中不需要经常放气,A错误;
B、腐乳发酵后期,加盐、加卤汤、密封处理等可抑制微生物生长,不利于毛霉繁殖,B错误;
C、泡菜坛内的白色菌膜是酵母菌繁殖所致,果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繁殖所致,C正确;
D、家庭制作果酒的菌种来源于原料或自然环境,原料不需要灭菌,而工厂化制作果酒,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必须先将原料进行灭菌,然后再接种菌种进行发酵,但菌种都是酵母菌,D错误。
故选C。
12. 在酪蛋白溶液中加入菠萝蛋白酶处理12h后,在100°C水浴加热10min,得到酪蛋白水解肽(简称CHP)。制作酸奶时在牛奶中额外添加适量CHP可明显缩短乳酸发酵时间,对该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菠萝蛋白酶在酸奶发酵时起到催化作用
B. 菠萝蛋白酶使酪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打开
C. CHP进入发酵微生物的线粒体中起作用
D. 添加CHP的目的是增加酸奶的营养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在酪蛋白溶液中加入菠萝蛋白酶处理12h后,再100℃水浴加热10min,高温会使蛋白质类的酶变性失活,故此时菠萝蛋白酶已失活。
【详解】A、菠萝蛋白酶在100°C水浴加热时已变性失活,故其在酸奶发酵时不能起到催化作用,A错误;
B、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多肽链,连接两个相邻氨基酸之间的化学键是肽键,根据题意可知,菠萝蛋白酶可水解酪蛋白,即菠萝蛋白酶可将酪蛋白分子中的肽键打开,B正确;
C、酸奶的发酵微生物是乳酸菌(原核生物),乳酸菌的细胞中无线粒体,C错误;
D、由题意“制作酸奶时在牛奶中额外添加适量CHP可明显缩短乳酸发酵时间”可知,添加CHP的目的是缩短乳酸发酵的时间,D错误。
故选B。
13. 微生物的培养离不开培养基。下列关于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原材料可认为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
B. 培养基中一定要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氮源和碳源
C. 培养异养微生物的培养基中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
D. 制备固体培养基,需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
【答案】B
【解析】
【分析】培养基是指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用以培养、分离、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其中,不含凝固剂(如琼脂)、呈液体状态的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呈固体状态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后制成的琼脂固体培养基,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微生物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A、传统发酵技术中的原材料上自带有很多菌种,故可认为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A正确;
B、培养基中不一定要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有些自养型微生物可以直接用空气中的CO2合成需要的有机物,B错误;
C、异养微生物不能合成有机物,所以其培养基至少要有一种有机物,C正确;
D、液体培养基不含凝固剂,因此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琼脂后可以制成琼脂固体培养基,D正确。
故选B。
14. 下表表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分
蛋白胨
葡萄糖
K2HPO4
伊红
美蓝
蒸馏水
含量
l0 g
l0 g
2g
04g
0.065 g
l000 mL
A. 从用途看该培养基属于天然培养基
B. 培养基中只有葡萄糖是提供碳源的物质
C. 该培养基能提供特殊营养物质
D. 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后才能培养大肠杆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等;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的区别是否添加适量的凝固剂琼脂;伊红-美蓝指示剂可以专一检测大肠杆菌菌落 。
【详解】A、从用途看,该培养基中有伊红和美蓝,属于鉴别培养基,A错误;
B、微生物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氮源、碳源、水和无机盐等,培养基中属于碳源的物质主要是葡萄糖,蛋白胨也能提供碳源,B错误;
C、表格中的蛋白胨可以提供维生素,维生素属于特殊营养物质,C正确;
D、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经灭菌后才可以接种培养大肠杆菌,D错误。
故选C。
15.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需不断添加营养物质,以满足其生长的要求
B. 微生物接种技术的核心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C. 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的摇床上进行
D. 观察菌落时,应将培养皿盖打开后用放大镜进行观察计数
【答案】B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很多,如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虽然这些技术的操作方法各不相同,但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
【详解】A、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配制的培养基除了提供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等几种主要营养物质以外,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A错误;
B、微生物的接种技术除常用的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其核心都是要防止杂菌的污染,保证培养物的纯度,B正确;
C、纯化培养时,培养皿应倒置放在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不需要在摇床上培养,C错误;
D、观察菌落时,为了防止污染不能应将培养皿盖拿掉后,且由于菌落具有不同的肉眼可见的恩正,故可直接观察不用显微镜,D错误。
故选B。
16. β-苯乙醇是赋予白酒特征风味的物质,从某酒厂采集并筛选到一株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突变株,然后将该突变株扩大培养后用于白酒生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扩大培养的步骤是配制培养基、接种、灭菌和培养
B. 配制培养基时应加入β-苯乙醇作为主要能源物质
C. 所用培养皿及接种工具分别采用灼烧灭菌和干热灭菌
D. 扩大培养阶段培养液应有充足的氧气和丰富的碳源
【答案】D
【解析】
【分析】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①灼烧灭菌:将微生物的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工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此外,在接种过程中,试管口或瓶口等容易被污染的部位,也可以通过火焰燃烧来灭菌。②干热灭菌:能耐高温的,需要保持干燥的物品,如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灭菌。③高压蒸汽灭菌:将灭菌物品放置在盛有适量水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为达到良好的灭菌效果,一般在压力为100kPa,温度为121℃的条件下,维持15~30min。
【详解】A、扩大培养的步骤是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和培养,A错误;
B、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为了筛选到一株产β苯乙醇的酵母菌突变株,故β苯乙醇不作为能源物质,培养基的主要能源物质应是碳源和氮源,B错误;
C、培养皿的灭菌方法是干热灭菌,接种工具如接种环等应采用灼烧灭菌,C错误;
D、酵母菌培养时应在有氧条件下进行,以使其大量繁殖,故扩大培养阶段需保证培养液有充足的氧气和丰富的碳源,D正确。
故选D。
17.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纯化培养时,在培养皿皿盖做标记后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
B. 涂布接种时需要将涂布器浸在酒精后在酒精灯外焰引燃,待冷却后涂布
C. 可用固体斜面接种法和滤膜法对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
D. 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待其自然冷却至室温后再进行倒平板操作
【答案】B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纯化培养时,在培养皿皿底做标记后倒置在恒温培养箱中静置培养,这样方便观察,A错误;
B、涂布接种时,需要将涂布器浸在酒精后再酒精灯外焰引燃后,待其冷却再进行涂布接种,否则高温会杀死菌种,B正确;
C、可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大肠杆菌等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C错误;
D、高压蒸汽灭菌后的培养基应待其自然冷却至50℃后再进行倒平板操作,D错误。
故选B。
18.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固体斜面培养基表面可以用接种针进行连续划线接种
B. 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 微生物的纯培养物是指不含有任何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微生物的纯培养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称为培养物。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获得纯培养物的过程就是纯培养。微生物的纯培养包括配制培养基、灭菌、接种、分离和培养等步骤。
【详解】A、可用接种针仅在斜面培养基的中央拉一条直线作斜面接种,用接种环从斜面培养基的底部向上作“Z”形来回密集划线,切勿划破培养基,A错误;
B、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B错误;
C、尿素分解菌的氮源是尿素,其他不能利用尿素的菌就不能生长,所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以选择尿素分解菌,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可以使酚红指示剂变红,C正确;
D、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D错误。
故选C。
19. 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由青霉菌分泌。科学家发现青菌在葡萄糖含量较低时会分泌青霉素杀死其他细菌,以保证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下列关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因此发酵罐无需严格灭菌
B. 自然界筛选出的高产青霉菌菌株可直接用于工业发酵
C. 降低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有利于青霉菌增殖
D. 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并调节葡萄糖含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发酵工程一般包括菌种的选育,扩大培养,培养基的配制、灭菌,接种,发酵,产品的分离、提纯等方面。
【详解】A、为了防止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获得纯净的青霉素,发酵罐仍需严格灭菌,A错误;
B、工业用高产青霉菌株是通过诱变育种选育,经扩大培养纯化后,才可接种到发酵罐中进行工业化生产,B错误;
C、发酵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太低时,酵母菌自身生存所需的能量减少,不利于青霉菌的增殖,C错误;
D、发酵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好温度、pH、溶解氧、罐压、营养物质等发酵条件,并调节葡萄糖含量,使发酵全过程处于最佳状态,D正确。
故选D。
20. 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配制从土壤中选择尿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应配置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此培养基不含其他有机物
B. 实验中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C. 为获取102的稀释液可将90mL无菌水加入10g土壤样品中
D. 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必须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答案】B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划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 、要从土壤中选择尿素分解菌,应该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此培养基不含其他含氮有机物,但含有其他不含氮的有机物,A 错误;
B 、实验中设置对照,同时培养一个空白培养基可检验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B 正确;
C 、为获取102的稀释液可将99mL无菌水加入1g土壤样品中, C 错误;
D、实验中若需要统计尿素分解菌的数目,应以空白的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固体培养基做为对照,D错误。
故选B。
21. 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菌(独立生活时能够利用空气中作为氮源,并将其转化为氮,氨转化为铵盐后是植物良好的氮素营养),是一种异养需氧型原核生物。现从土壤中分离获得该细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氮源
B. 从富含腐殖质的深层土壤中取样
C. 需要用到消毒、灭菌等无菌操作技术
D. 将固氮菌施用到土壤中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答案】B
【解析】
【分析】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菌,属于细菌,原核生物,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圆褐固氮菌固氮后,可为植物提供氮源,提高农作物产量。
【详解】A、圆褐固氮菌为自生固氮菌,在培养圆褐固氮菌的培养基中不需要添加氮源,A正确;
B、圆褐固氮菌是一种异养需氧型原核生物,富含腐殖质的深层土壤中氧气少,不能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B错误;
C、分离圆褐固氮菌时需要用到消毒、灭菌等无菌操作技术,防止杂菌污染,C正确;
D、将圆褐固氮菌制成菌剂施用到土壤中,可固氮,为植物提供氮源,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D正确。
故选B。
22.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用无菌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并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B. 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 该实验不需借助选择培养基,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多
D.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答案】D
【解析】
【分析】培养基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pH 、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需求。例如,在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酸性;在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在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详解】A 、首先要进行培养基的制备,可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并将pH调至中性或弱碱性,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A 错误;
B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应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B 错误;
C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统计的菌落数目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少, C 错误;
D 、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求取平均值,再通过计算得出土壤中细菌总数, D 正确。
故选D。
23. 青枯病是危害番茄产业发展的重要病害,是由青枯雷尔氏菌引起的细菌性土传病害。科研人员利用根际促生菌作为拮抗细菌抵御青枯雷尔氏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扩大培养某根际促生菌时,可使用液体培养基
B. 纯化培养根际促生菌,培养基中应加入琼脂
C. 纯化培养青枯雷尔氏菌,接种工具应用酒精消毒
D. 研究根际促生菌的抗菌效果,需制备含青枯雷尔氏菌的平板
【答案】C
【解析】
【分析】扩大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目的菌种的数量,可以使用液体选择培养基进行培养,纯化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单一菌种, 可以使用固体选择培养基,在其表面长出由单个微生物繁殖而成的菌落。
【详解】A、对目的微生物菌种进行扩大培养可使用液体培养基,A正确;
B、纯化培养菌种应使用固体培养基,因此所用的培养基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琼脂,B正确;
C、纯化培养青枯雷尔氏菌可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也可以用平板划线法,两种方法使用的接种工具需要进行灭菌,C错误;
D、比较根际促生菌的抗菌效果时,需要制备含青枯雷尔氏菌的平板,接种根际促生菌,观察抑菌圈大小等,D正确。
故选C。
24. 某同学计划分离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并观察其菌落。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选择培养的培养基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并加入琼脂作凝固剂
B. 用平板划线法在酚红培养基接种,根据透明圈大小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C. 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时,灭菌时间应从电源插上开始计时
D. 把滤纸埋在土壤中,一段时间后从已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目的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详解】A、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分离土壤中能水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并观察其菌落,故要用以纤维素(元素组成是C、H、O)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A错误;
B、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B错误;
C、根据高压蒸汽灭菌的操作规范,灭菌时间应从达到设定的温度或压力值时开始计时,C错误;
D、滤纸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可以把滤纸埋在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再从已腐烂的滤纸上筛选目的菌,可以通过此操作获得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D正确。
故选D。
25. 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赖氨酸营养缺陷型突变菌由于发生基因突变只能在添加了赖氨酸的培养基上生长。下图为以野生型菌株为材料,诱变、纯化赖氨酸营养缺陷突变株的部分流程图,数字代表培养基,A、B、C表示操作步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是( )
A. 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因此培养基中无需提供氮源
B. ①②④培养基中需添加赖氨酸,而③培养基中不能添加赖氨酸
C. 需将①中的菌液适当稀释后,用接种环蘸取菌液在②上进行划线接种
D. 从④培养基中挑取乙菌落进行纯化培养即可获得所需突变株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图信息分析可知,图中首先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然后运用影印法将菌种接种到两种培养基中,分别是基本培养基、完全培养基;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而氨基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由于发生基因突变无法合成某种氨基酸只能在完全培养基上生长,据此利用培养基的种类便可以选择出氨基酸突变株。
【详解】A、野生型大肠杆菌菌株虽然能合成所需的全部氨基酸,但培养基中仍需提供氮源,A错误;
B、图中①②④为完全培养基需添加赖氨酸,③为基本培养基不能添加赖氨酸,B正确;
C、需将①中的菌液适当稀释后,涂布器将菌液均匀的涂布在②表面,C错误;
D、甲在基本培养基中无法生长,在完全培养基中可生长,说明甲是氨基酸缺陷型菌落,故经C过程影印及培养后,可从④培养基中挑取甲菌落进行纯化培养,D错误。
故选B。
26. 热纤梭菌是一种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可分泌一种多酶复合体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在农林废弃物的转化利用中具有应用价值。图是筛选该菌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从牛粪堆的深层取样比从表层取样更加合理
B. 甲、丙都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
C. 用平板乙统计菌落数可准确反映该菌的真实数量
D. 丙中纤维素的残留量可反映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热纤梭菌是一种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可利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将其筛选出来。
【详解】A、热纤梭菌是一种嗜热厌氧细菌,牛粪堆的深层比表层氧气含量更低,温度更高,更适合热纤梭菌生存,因此从牛粪堆的深层取样比从表层取样更加合理,A正确;
B、图示是筛选能高效降解纤维素的嗜热厌氧细菌,因此甲、丙都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B正确;
C、根据图乙的菌落分布均匀,可知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菌种,由于当两个或多个菌体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有一个菌落,因此用该方法统计的菌体数量会比活菌的实际数量少,C错误;
D、热纤梭菌可分泌一种多酶复合体将纤维素水解为可溶性糖,因此丙中纤维素的残留量可反映该菌降解纤维素的能力,D正确。
故选C。
27. 酶为生活添姿彩。下列有关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果胶酶能分解果肉细胞壁中的果胶,果胶由半乳糖醛酸聚合形成
B. 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有助于缓解人消化不良症状
C. 探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的实验中应尽量延长酶的作用时间
D. 若在配制好的果胶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酯酶和果胶分解酶等。作用:果胶酶分解果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提高水果的出汁率。
【详解】A、果胶酶分解果胶,瓦解细胞壁和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由半乳糖醛酸聚合形成,A正确;
B、多酶片含有多种消化酶,口服进入消化道,有助于缓解人消化不良症状,B正确;
C、酶是生物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性质、数量不变,发挥作用后还留在产物中,因此探究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的实验中,应严格控制酶作用的时间,C错误;
D、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可与双缩脉试剂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若在配制好的果胶酶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可发生紫色反应 ,D正确。
故选C。
28. 酵素的本质是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混合物。可以新鲜的蔬菜和瓜果为原料,用其上附着的天然菌种进行发酵,然后从发酵液中提取得到酵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无法起到助消化的作用
B. 发酵前可以煮熟果蔬进行消毒,以确保发酵过程无杂菌污染
C. 将酵素添加进洗衣粉中并配合沸水冲洗,可以帮助分解衣服上的油渍
D. 可将酵素加入饲料中降解不易被消化的成分,加入ATP可促进此过程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酵素本质是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等多种酶的混合物,所以酵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详解】A、由题意可知,酵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酵素进入消化道后会被消化酶水解,无法起到助消化的作用,A正确;
B、煮熟果蔬会将其上附着的天然菌种杀死,无法进行发酵,B错误;
C、酵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沸水会使蛋白质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无法再分解油脂,C错误;
D、酵素催化不易被消化的成分降解无需消耗能量,故是否加入ATP对此过程无明显影响,D错误。
故选A。
29. 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去污能力强。下表是几种洗衣粉的去渍效果,“+”越多表示去污效果越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加酶洗衣粉A
加酶洗衣粉B
无酶洗衣粉
血渍
+++
+
+
油渍
+
+++
+
A. 据实验结果可知,加酶洗衣粉B中添加的酶是脂肪酶
B. 在去除蚕丝织物上污物时,一般不选用加酶洗衣粉A
C. 加酶洗衣粉A添加了少量脂肪酶,因此能够去除油渍
D. 将加酶洗衣粉和衣物于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洗涤效果更佳
【答案】C
【解析】
【分析】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
【详解】A、油渍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与无酶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B去除油渍能力较强,所以洗衣粉B中添加了脂肪酶,A正确;
B、与无酶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A去除血渍能力较强,所以加酶洗衣粉A添加了蛋白酶,但蚕丝织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所以一般不选用加酶洗衣粉A,B正确;
C、在去除油渍时,无酶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A效果相同,所以没有添加脂肪酶,C错误;
D、酶的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所以在洗涤前将加酶洗衣粉和衣物于温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洗涤效果更佳,D正确。
故选C。
30. 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这些酶制剂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并且这些酸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水可有效溶解油污,与加酶洗衣粉配合使用一定可提高清洁效力
B. 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由基因工程生产,可以适应洗衣粉的洗涤环境
C. 不同的酶可以去除不同的污渍,这体现了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 加酶洗衣粉适合洗涤多种衣物,比如衬衣、被单、床单和丝毛织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详解】A、高温能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导致酶失活,热水与加酶洗衣粉配合使用会导致酶空间结构改变从而降低清洁效力,A错误;
B、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由基因工程生产,基因已经进行过修饰,所以可以适应洗衣粉的洗涤环境,B正确;
C、酶的专一性是指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者一类化学反应,不同的酶可以去除不同的污渍,这体现了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错误;
D、加酶洗衣粉对污垢有特殊的去除能力,很适合用于洗涤衬衣、被单、床单等,不适合用于洗涤丝毛织物,因为加酶洗衣粉中酶能破坏蛋白质纤维结构,影响丝、毛织物的牢度和光泽,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31. 青梅果肉营养丰富,成熟的青梅果实易腐烂,不易运输保存。进行青梅果酒研究,既可提高青梅资源利用率,又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图1为制作青梅果酒的装置图;由于青梅果肉含糖量低,往往在制作的青梅果浆中加入白砂糖后再进行酿制,图2为在青梅果浆中添加白砂糖对酒精度和果酒感官评分的影响(感官评分越高,果酒的品质越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青梅果酒发酵过程中,图1装置中的充气口应处于___________状态,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目的是___________。可在酸性条件下,用___________(填试剂)检测有无果酒产生。
(2)从图2可看出,青梅果酒酿制时果浆中初始糖度为___________时效果最佳,在此浓度之前,果酒酒精度随初始糖度的增加而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在青梅果酒酿制过程中,若发酵时间过长,产酒率不再增加,但会增加被杂菌污染的风险,若被醋酸菌污染,________(填“会”或“不会”)经发酵产生醋酸,理由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关闭 ②. 避免空气中其他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或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 ③. 重铬酸钾溶液 ④. 20% ⑤. 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还可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 ⑥. 不会 ⑦. 酒精发酵是无氧环境,而醋酸发酵需要氧气,且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的温度不同
【解析】
【分析】1、果酒工艺生产流程:选料→冲洗→压榨过滤→灭菌→接种→发酵→过滤→果酒。
2、果酒制作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8—25℃,先通气后密封,发酵10—12d;果醋制作过程中温度控制在30—35℃,全程通气,发酵7—8d。
【详解】(1)果酒发酵是在无氧环境中进行的,因此在青梅果酒发酵时,图1装置中的充气口应关闭;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目的是避免空气中其他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或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来检测,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因此,可在酸性条件下,用重铬酸钾溶液与发酵液反应检测有无果酒产生。
(2)从图2曲线可看出,当初始糖浓度为20%时,酒精度及果酒感官评分均最高。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在果汁中加入糖可为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提供能源物质,另外,糖是发酵的原料,加入的糖可作为酒精发酵的原料,所以在初始糖度低于20%时,果酒酒精度随初始糖度的增加而增加。果酒发酵后期若被醋酸菌污染,仍不会经发酵产生醋酸,因为酒精发酵是无氧环境,而醋酸菌是需氧型生物,醋酸发酵需要氧气,且酒精发酵与醋酸发酵的温度不同。
【点睛】由于在果酒发酵过程中产生CO2,所以需设排气口;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排气口应连接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
32. 四川产的县豆瓣是中国顶尖调味料之一,有“川菜之魂”之称,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制作技艺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制作流程如下:
回答下面相关问题:
(1)制作县豆瓣时,精选上等蚕豆,经沸水漂烫后放入冷水中浸泡冷却一下,捞起滤掉水分。沸水漂烫、冷却的目的分别是___、___。
(2)制曲时在米曲霉中按比例加入精面粉,拌和均匀。加入精面粉主要是为米曲的生长提供更多的___,加速制曲进程。然后将米曲霉与蚕豆瓣混合,搅拌均匀,放入竹篓,送入制曲房,使之发酵。大规模工业生产时,制曲房需要用排气扇,使用排气扇的目的是___(答出2点)。
(3)发酵形成的瓣子味鲜美,这是因为米曲霉大量分泌的蛋白酶将蛋白质分解为___。
(4)袋装豆瓣酱在夏季气温高时容易发生胀袋,给产品品质造成巨大影响。引起胀袋的原因是___。
【答案】(1) ①. 消灭杂菌 ②. 防止蚕豆温度过高导致微生物死亡
(2) ①. 碳源和氮源 ②. 保证制曲室温度、为米曲霉生长提供充足的氧气
(3)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4)豆瓣酱被杂菌污染,夏季气温高时杂菌大量繁殖,产生气体
【解析】
【分析】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蚕豆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以将脂肪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小问1详解】
沸水漂烫可以对蚕豆进行消毒,消灭蚕豆表面的杂菌,冷却又能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接种的微生物死亡。
【小问2详解】
精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和蛋白质,主要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和氮源类营养物质,米曲霉是需氧型微生物,大规模工业生产时制曲房中米曲霉有氧呼吸旺盛,产生大量热能,使用排气扇一方面可以保证制曲室的温度,另一方面可以为米曲霉有氧呼吸提供充足的氧气有利于其生长繁殖。
【小问3详解】
发酵过程中米曲霉产生的蛋白酶可以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使之味道鲜美。
【小问4详解】
夏季温度高,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袋装豆瓣酱容易产生胀袋的原因是豆瓣酱可能被杂菌污染,杂菌大量繁殖,同时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等气体。
33. 回答以下关于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1)若要测定培养液中某球形红细菌的菌体数,可用___法统计其数目;使用该方法时可用___染料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
(2)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球形红细菌菌落平均数为133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2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现象。若将131(即133-2)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3)二硝基甲苯遇碱变红,如图表示从被二硝基甲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具有降解二硝基甲苯能力的球形红细菌(光合细菌)。
①将10g土壤样品加入装有无菌水的三角瓶中制备土壤浸出液。甲培养基中应含有一定浓度的___以选择球形红细菌:甲、乙培养基需置于有光条件下培养,主要原因是___。
②在4个培养基平板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液0.2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球形红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50、460、170和160,则每升土壤样液中的细菌数量约为___个。从乙中挑取具有透明圈的菌落保存到丙中,该方法保存的菌种易产生___。
(4)幽门螺杆菌是栖息在胃黏膜的螺旋状短杆菌,具有很强的活性。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培养幽门螺杆菌所用培养基的配方
成分
葡萄糖
KH2PO4
MgSO4
NaCl
CaSO4
CaCO3
琼脂
蒸馏水
含量
10g
0.2g
0.2g
0.2g
0.2g
5g
3.58
1L
①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通常须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___(答三种)等条件,抑制或阻断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C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___。
②在选择培养幽门螺杆菌时,培养基中要加入___作为氮源。某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该细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
【答案】(1) ①.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②. 台盼蓝
(2) ①. 杂菌污染 ②. 不正确
(3) ①. 二硝基甲苯 ②. 球形红细菌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 8×1010 ④. 变异和易被污染
(4) ①. 温度、pH、营养 ②. 该培养基中缺少氮源 ③. 尿素 ④. 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解析】
【分析】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小问1详解】
直接对微生物进行计数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台盼蓝可以用于鉴定细胞的死活,活细胞不被染色,死细胞的细胞膜功能丧失而被染色,即可用台盼蓝染料区分死细胞和活细胞。
【小问2详解】
在完全正确的操作下,空白对照组中不应出现菌落,若出现菌落,说明操作过程中存在微生物的污染,属于实验失误,所有的实验数据均不应采用。若将131(即133-2)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不正确。
【小问3详解】
①球形红细菌能降解二硝基甲苯,甲培养基中应含有一定浓度的二硝基甲苯用于筛选球形红细菌。由于球形红细菌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因此图中甲、乙培养基需置于有光条件下培养。
②平板上长出菌落数分别为150、460、170和160,一般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拼版,则平板的平均菌落数为(150+170+160)=160。则每升土壤样液中细菌的数量约为160÷0.2×105×1000=8×1010个,。液体培养基一般用于菌种的扩大培养,乙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该方法保存的菌种易产生变异和易被污染。
【小问4详解】
①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同时还需要提供有利于微生物的营养物质,营养物质一般包括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故实验室筛选微生物通常须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温度、pH、营养等条件,抑制或阻断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将幽门螺杆菌接种到pH适宜的该培养基中,置于37°C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该培养基中幽门螺杆菌的数目明显减少,由表格可知:该培养基中缺少氮源。
②幽门螺杆菌能分解尿素,在选择培养幽门螺杆菌时,培养基中要加入尿素作为氮源。平板划线法是分离纯化菌种常用的方法,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4. 果汁制作是常用的水果加工技术之一,不仅可以缓解产销矛盾,而且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由蒸菌发酵生产的果胶酶是食品加工业中使用量最大的酶制剂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果汁加工业。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通常来讲,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___等;生产果汁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的利用,除了控制好温度和pH外,还需要控制好________。
(2)生产果汁时可用果胶酶来提高果汁出汁率和澄清度,理由是___。
(3)现有一种新分离出来的果胶酶,为探究其最适温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4支试管编号,每支试管均加入等量的果泥、果胶酶+缓冲液,振荡混匀后分别置于10°C、25°C、35°C、50°C下保温相同时间,测定各试管中的出汁量。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___。该实验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温度设置方面是___,操作步骤方面是___。
【答案】(1) ①. 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 ②. 果胶酶的用量
(2)果胶酶能够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果胶分解成水溶性的半乳糖醛酸,使浑浊的果汁变得澄清
(3) ①. 维持反应液的pH稳定,排除pH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 ②. 温度范围设置和梯度设置不合理 ③. 不应该先将果胶酶和果泥先混匀,再放置在不同温度下
【解析】
【分析】果胶酶:(1)包括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果胶酯酶等。(2)在果汁生产中的作用的作用:A、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是使榨汁容易;B、使果胶水解为半乳糖醛酸,果汁澄清,提高质量和稳定性。
【小问1详解】
果胶酶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为了使果胶酶得到充分利用,除控制好温度和pH外,还需要控制果胶酶的用量,避免造成浪费。
【小问2详解】
由于果胶酶可将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因此生产果汁时可用果胶酶来提高果汁的出汁率和澄清度。
【小问3详解】
测定酶的最适温度,温度是自变量,pH是无关变量,需要保持相同且适宜,所以加入缓冲液可以维持pH平衡;
该实验方案中,温度应该在常温范围内设置系列温度梯度且梯度差值相等,而该实验设置的温度是10°C、25°C、35°C、50°C,温度范围设置和梯度设置不合理。
另外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保证酶促反应只能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同一实验组的反应温度只能是一个,所以实验操作应该是将各组盛有果胶酶的试管与盛有果泥的试管分别在设定温度下处理一定时间后再将两只试管混合,才能保证实验在设定的温度下进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光华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下学期5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4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高一4月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