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阜宁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Fe56 Cu64 Ag108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A. 金(Au):“虽被火亦未熟”
B. 石灰(CaO):“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 石硫黄(S):“能化……银、铜、铁,奇物”
D. 石钟乳(CaCO3):“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2. 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不正确的是
A.H2O的电子式∶
B.CO2的结构式∶O=C=O
C.CH4分子的空间充填模型∶
D.硫酸铁的电离方程式∶Fe2(SO4)3===2Fe3++3SO42-
3.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
B. 明矾溶液与过量氨水混合:A13++4NH3+2H2O===A1O2—+4NH4+
C. 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SiO32—+CO2+H2O===HSiO3—+HCO3—
D. 将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a(OH)2和NH4HSO4溶液以体积比1:2混合:
Ba2++2OH—+ 2H++SO42-===BaSO4↓+2H2O
4. 、的半衰期很短,自然界中不能稳定存在。人工合成反应如下: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的中子数为2
B. X、Y互为同位素
C. 、可用作示踪原子研究化学反应历程
D.自然界不存在2、2分子是因其化学键不稳定
5. 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性:X>Q B. 单质的熔点:X>Y
C. 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Q D.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
6. 关于非金属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能吸收糖类化合物中的水分并使其炭化
B. NaClO、KClO3等氯的含氧酸盐的氧化性会随溶液的pH减小而增强
C. 加热NaI与浓磷酸混合物可制备HI,说明H3PO4比HI酸性强
D. 浓硝酸和稀硝酸与Cu反应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2和NO,故稀硝酸氧化性更强
7. 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 mol NO2与水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B. 2 mol NO与1mol 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2NA
C.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若阴阳两极产生气体的总质量为73克,则转移电子数为2NA D. 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气体中H+数目为NA
8. 陈述I和Ⅱ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 | 陈述I | 陈述Ⅱ |
A | 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 | 硅单质可制作光导纤维 |
B | Br—可被氧化,Mg2+可被还原 | 利用海水制取溴和镁单质 |
C | Na2CO3 可与酸反应 | 面包师用小苏打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
D | Fe3+在溶液中一般呈现黄色 | 市售浓硝酸会略显黄色 |
9. 科学家发现某生物酶体系(含有三种酶)可以参与或促进H+和e—的转移(如a、b和c),能将海洋中的NO2—转化为N2进入大气层,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程I中NO2—发生氧化反应
B. a和b中转移的e—数目相等
C. 过程Ⅱ中参与反应的n(NO):n(NH4+)=1:4
D. 过程I→Ⅲ的总反应为NO2—+NH4+===N2↑+2H2O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②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③放热反应的逆向反应为吸热反应; ④放热反应加热到一定温度引发后,停止加热,反应可能会继续进行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1. 一种水性电解液Zn-MnO2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如图所示[注:KOH溶液中, Zn2+以
Zn(OH)42-存在]。电池放电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Ⅱ区的K+通过隔膜向III区迁移
B. I区的SO42-通过隔膜向Ⅱ区迁移
C. MnO2电极反应:MnO2+4H++2e-===Mn2++2H2O
D. 电池总反应:Zn+4OH-+MnO2+4H+===Zn(OH)42-+Mn2++2H2O
12. 图中装置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下列使用方案正确的是
13. 将14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硝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与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的O2混合后再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A.4.8 g B.3.2 g C.6.4 g D.10.8 g
14. 反应物(S)转化为产物(P或P•Z)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四种不同反应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历程I是吸热反应 B.平衡时P的产率:Ⅱ>I
C.生成P的速率:Ⅲ>Ⅱ D.历程IV中,Z没有催化作用
15.最近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在酸性介质中利用电解原理进行电化学固氮的方法,反应机理示意图如下,氨气在催化剂电极表面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存在H+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H原子
B.在该过程中,氮气分子中N≡N断裂产生N原子
C.在催化剂作用下,N2与H原子反应可能生成N2H4和NH3两种产物
D.与传统工业合成氨法比较,电化学固氮法会消耗大量电能,没有研究价值
16A.(滨湖、东中、陈中、实高同学作答)研究反应2X(g)Y(g)+Z(g)的速率影响因素,在不同条件下进行4组实验,Y、Z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X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比较实验②④得出: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B.比较实验①②得出:增大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C.若实验②③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则实验③使用了催化剂
D.在0~10 min内,实验②的平均速率
v(Y)=0.04 mol·L-1·min-1
16B. (阜中和一高同学作答)将1 mol·L-1稀硫酸加入含有氧化铁的铁屑中,当固体混合物恰
好完全溶解时,消耗稀硫酸300 mL,同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向溶解的溶液
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则混合物中铁单质与氧化铁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
A.3∶2 B.2∶1 C.1∶1 D.4∶1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52分)
17.(第(3)小题计算题4分,其余每空3分,共16分)常见的氮氧化物有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一氧化二氮(N2O)、五氧化二氮(N2O5)等。
(1)在一定条件下,氮气与氧气反应生成1 mol一氧化氮气体,吸收90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在2 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1 | 2 | 3 | 4 | 5 |
n(NO)/mol | 0.020 | 0.010 | 0.008 | 0.007 | 0.007 | 0.007 |
①用NO表示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NO)=_ ▲ ___mol·L−1·s−1。
②下列措施能够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 ▲ ___。
a.降低温度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减小压强
③若上述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叙述中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
a.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 b.c(NO)∶c(O2)=2∶1
c.每消耗1 mol O2的同时生成2 mol NO2
(3)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置于1 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后发生反应:
2A(g)+B(g)2C(g),达平衡后测得C的浓度为1.2 mol·L-1,求A的转化率(必须要有“三段式”计算过程,计算过程正确3分,结果正确1分,没有过程仅有结果不得分)
18.(每空3分,共18分)氮的氧化物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必须脱除才能排放。
(1)臭氧与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以及汽油、柴油等化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所残留的 ▲ (填字母)在紫外线照射下容易产生光化学烟雾。
a.惰性气体 b.碳氢化合物 c.二氧化碳
(2)汽车排气管内的催化剂能将CO和NO2转化为无害气体,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 。
(3)工业上在催化剂作用下用NH3还原废气中NOx生成N2和H2O达到脱除目的,但当温度高于400℃时,NOx脱除率下降,原因可能是 ▲ 。
(4)工业上氮的氧化物通常是用碱性溶液吸收。
①用Na2CO3 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中的NO2,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钠盐(一种为NaNO2 )及一种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②NaOH溶液浓度越大黏稠度越高,用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吸收NO2(混有NO)含量不同的工业尾气,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NaOH溶液浓度的变化如题图所示,曲线II表示NO的物质的量_ ▲ (填:“大于”、“小于”、“等于”)NO2物质的量。当NaOH溶液浓度高于0.5mol·L-1后,氮氧化物的吸收率随NaOH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 。
19A.(滨湖、东中、陈中、实高同学作答)(每空3分,共18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 ___________;
(4)装置E和F的作用是_______ ▲ ______________;
(5)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 ▲ _________;
(6)装置D的作用是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B.(阜中和一高同学作答)(每空3分,共18分)为验证不同化合价铁的氧化还原能力,利用下列电池装置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由FeSO4·7H2O固体配制0.10 mol·L-1FeSO4溶液,需要的仪器有药匙、玻璃棒、__ ▲ ___(从下列图中选择,写出名称)。
(2)电流表显示电子由铁电极流向石墨电极。可知,盐桥中的阳离子进入_ ▲ ___电极溶液中。
(3)电池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铁电极溶液中c(Fe2+)增加了0.02 mol·L-1。石墨电极上未见Fe析出。可知,石墨电极溶液中c(Fe2+)=__ ▲ __。
(4)根据(3)、(4)实验结果,铁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 ▲ ___。
(5)根据(3)、(4)实验结果,Fe、Fe3+、Fe2+三种微粒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 ▲ ___。
(6)实验前需要对铁电极表面活化。在FeSO4溶液中加入几滴Fe2(SO4)3溶液,将铁电极浸泡一段时间,铁电极表面被刻蚀活化。检验活化反应完成的方法是____ ▲ _______。
高一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说明:1、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错误不给分;未配平或反应条件未写或错写均扣1分。
2、主观性试题的其他合理答案均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单选题,每题3分,共48分)
1-5.CADBD 6-10.BCBDA
11-15.ACBDC 16.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第(3)小题计算题4分,其余每空3分,共16分)
N2(g)+O2(g)===2NO(g) ΔH=+180 kJ·mol-1;
0.003mol·L-1·s-1;b;a;30%(计算过程4分,结果1分,没有过程仅有结果不给分)。
18. (每空3分,共18分)
(1)b;(2)4CO+NO24CO2+N2;(3)当温度高于400°C时,氨气可能会和氧气发生反应4NH3+5O24NO+6H2O,或者催化剂失去活性;
(4)①CO32-+NO2===NO2—+NO3—+CO2; ②大于;NaOH溶液浓度越大,黏稠度越高,气体在液体中的流动性变差,不利于气体的吸收,所以对氮氧化物的吸收率下降。
19.(滨湖、东中、陈中、实高同学作答)(每空3分,共18分)
(1)产生CO2,赶走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因NO与O2反应生成NO2而产生干扰
(2)Cu丝表面产生气泡,稀硝酸液面上方仍为无色,溶液变蓝
(3)3Cu+8H++2NO3-===3Cu2++2NO↑+4H2O
(4)验证NO的生成
(5)将注射器中的空气推入E中,若气体变为红棕色则说明生成了NO
(6)吸收多余的氮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防止倒吸
19.(阜中和一高同学作答)(每空3分,共18分)
(1) 烧杯、量筒、托盘天平
(2) 石墨
(3) 0.09 mol·L-1
(4) Fe-2e-===Fe2+
(5) Fe3+>Fe2+>Fe(注:铁单质没有氧化性,本题仅是作一个比较而已)
(6) 取活化后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不出现红色,说明活化反应完成
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学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化学试卷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