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强基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
展开2022学年第一学期浙江强基联盟MJ高三年级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某地质队在长江某河段进行考察,发现一侧江岸的形成经历了“江—洲—陆”的转变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地质队考察的河段,最有可能是( )
A. B. C. D.
2. 研究该江岸的形成过程时,可以( )
A. 利用RS计算流水的速度 B. 利用GPS制作地质剖面图
C. 运用VR获取河流含沙量 D. 运用GIS模拟江心洲的演变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江—洲—陆”转变过程指江岸早期为河流,之后成为江心洲,最后江心洲与陆地相连,成为了陆地的一部分。这个过程反映了河流的沉积作用。AC分别为侧视和俯视角度的河流峡谷地貌,表现为河流侵蚀作用。B为河流源头,河流径流量小,且图中地势平坦,河流作用微弱。D图展示了江心洲,而且有一部分已经与陆地相连,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2题详解】
GIS侧重于分析、模拟地理事象,运用GIS模拟江心洲的演变,D正确;RS的功能为记录地理事象的特征,无法直接进行计算、分析等,A错误;GPS的功能为定位和导航,不能利用GPS制作地质剖面图,B错误;VR为虚拟现实技术,用于创建虚拟世界,不能运用VR获取河流含沙量,C错误。故答案选D。
【点睛】地理信息系统有时又称为“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水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图中四地( )
A. ①地盐度低于②地 B. ①地密度低于②地 C. ③洋流性质为暖流 D. ④地洋流流向向东
4.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 )
A. ①海域渔业增产 B. ①沿海均温更低 C. ②附近降水减少 D. ④污染物扩散加快
【答案】3. A 4. C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可知,图中①处受到寒流影响,水温低,盐度低,②处为暖流,水温高,盐度高,A正确;①处温度低,密度比②地高,B错误;③处为西风漂流,性质为寒流,C错误;④处是南赤道暖流,向西流,D错误。故答案选A。
【4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导致东南信风减弱,导致秘鲁沿岸离岸风减弱,上升流减弱,表层盐类物质减少,①处渔业资源减产,导致①处附近气温较正年份更高,故AB错误;②处暖流减弱,增温增湿作用减弱,降水减少,C正确;④为南赤道暖流,信风减弱,水流速度减慢,污染物净化能力下降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暖流具有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上升补偿流海区渔业资源丰富。
下图为我国某盆地地质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断层的形成较( )
A. 花岗岩早 B. 沙砾岩Ⅰ早 C. 石灰岩晚 D. 沙土晚
6. 甲地砂砾岩Ⅰ组成成分最主要来自( )
A. 花岗岩 B. 沙土 C. 石灰岩 D. 沙砾岩Ⅱ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读图可知,断层发生在花岗岩、砂砾岩I、石灰岩之后,在沙土之前,故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选C。
【6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地砂砾岩附近有花岗岩,因此甲地砂砾岩I源自于最近的花岗岩风化物,A正确;由图可知甲地附近没有沙土、石灰岩、沙砾岩Ⅱ,其他地方的沙土、石灰岩、沙砾岩Ⅱ很难搬运到甲地,BC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抬升,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
下表为2003~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及全湾区净迁入人口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 2003年 | 2018年 | 2003—2018年累积 |
广州/人 | 36559 | 179258 | 1230809 |
深圳/人 | 91778 | 409819 | 277135 |
香港/人 | 28400 | 62700 | 355300 |
澳门/人 | 4400 | 10500 | 172400 |
中心城市总计/人 | 161137 | 662277 | 4529868 |
大湾区总计/人 | 265556 | 1107280 | 6531859 |
中心城市占比/% | 60.68 | 59.81 | 5935 |
7. 表中数据表明,该段时间内粤港澳大湾区人口( )
A. 自然增长率高 B. 机械增长率高 C. 主要流向非中心城市 D. 流速逐年上升
8. 影响大湾区中心城市人口净迁入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 产业结构 B. 交通因素 C. 气候环境 D. 地租水平
【答案】7. B 8. A
【解析】
【7题详解】
通过表格中数据可知,2003—2018年期间大湾区总净迁入人口达653万多,由此可以看出机械增长率较高,B正确;受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A错误;根据中心城市的人口迁入量占比可知,人口主要是迁入中心城市,C错误;只给出2003和2018年大湾区迁入人口数据,并不能得出流速逐年上升,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因素是影响现代人口迁移的最重要因素,A正确;交通、气候、地租在大湾区这个小尺度的地域空间具有相似性,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淡水、土壤、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交通和通信、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等;政治因素如政策、社会变革、战争等。
滇中各城市群沿湖分布,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城市不透水地表增加。下表为滇中城市群1985~2018年不透水下垫面的气候效应。完成下面小题。
| 降水量(mm) | 气温(℃) |
透水地表 | 903.5 | 15.3 |
不透水地表 | 941.3 | 15.9 |
9. 随着滇中城市群的发展,该地大气湿度( )
A. 增加,主要是径流增强 B. 减少,主要是蒸发量增加
C. 增加,主要是湖风变强 D. 减少,主要是降水量减少
10. 城市不透水地表增加,会引起该城市群区域( )
A. 气温日较差变大 B. 降水日较差变小 C. 白天对流变强 D. 夜间陆风变强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不透水地面引起气温和降水量增加,建立气温和降水两者之间的关联,因为不透水下垫面引起城市热岛效应,对流旺盛,使得湖风增强,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增加,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
根据上一题可知,城市热岛效应增加引起白天对流增强,湖风增强,降水增加,因此选C。A、B选项错误。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增强,夜间陆风减弱,D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 ,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图中甲地所处的板块位置与边界类型为( )
A. 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 B. 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之间,生长边界
C. 太平洋板块,生长边界 D.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消亡边界
12. 该地板块边界形成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沟②海岭③岛弧④海岸山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知,甲为印度洋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
【12题详解】
该板块边界处,由印度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底部,在海洋底部形成海沟,沿海地区形成岛弧,①③正确;板块的生长界会形成海岭,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形成海岸山脉,②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点睛】板块相互碰撞挤压的区域称为“消亡边界”,对于地表形态的影响有以下几种情况,如果是陆地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则会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高原,比如南亚次大陆和亚欧板块相互碰撞,形成了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等;如果是海洋板块和陆地板块相互碰撞,则会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比如太平洋沿岸的众多海沟(如马里亚纳海沟),日本群岛、菲律宾群岛、千岛群岛等岛弧,美洲西海岸的科迪勒拉山系等,这些地形都是由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相互碰撞的结果。
下图1为我国某山脉四地的年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四地一年中累积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1与图2四地对应正确的是( )
A. ①—a②—b③—c④—d B. ①—c②—b③—a④—d
C. ①—a②—b③—d④—c D. ①—b②—a③—d④—c
14. 该山地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图1年降水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③②①④,图2纵坐标为累积降水量,则2019年5月31日对应的累积降水量值为2018年6月1日以来12个月降水量之和,也就是年降水量,其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b、c、d,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结合图片可知,当地夏季降水累积量曲线斜率最大,可知此时每个月降水量都有新增,且增加量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降水的主要影响因素需要结合纬度、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进行分析;我国雨带的移动规律:五月,雨带徘徊在南岭一带;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以后,在江淮之间摆动一个月左右(梅雨);七月上旬,雨带开始向北向西推移,七、八月份到达华北、东北等地。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伏旱天气;(六、七、八月西南、两广地区还受西南季风影响)9月份,雨带南移;10月份,雨季结束。
图为2000~2018年中国稀土不同产业链条产品进口贸易格局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影响稀土上、下游产品出口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市场 B. 原料 C. 交通 D. 劳动力
16. 中国稀土产业( )
A. 产品进口渠道比出口多 B. 位居产业链极有利地位
C. 产品进口国遍布七大洲 D. 进出口商品附加值很低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从图片可知,我国稀土上、下游产品出口的链条面向全世界,因此影响稀土上、下游产品出口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A正确;原料、交通和劳动力对于稀土产品出口的影响较小,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据图所知,我国稀土工业出口的初级产品,出口国家少,贸易额低,而下游以高级产品为主,出口国家多,贸易额高。可见,在稀土产业中,我国处于极有利的位置,B正确;产品进口渠道少于出口渠道,A错误;结合图片可知,产品进口国并不是遍布七大洲,C错误;下游出口商品的附加值较高,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政府政策、环境因素、区域产业基础和生产协作条件等。
图为2000年河北省地下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该省地下水东部与西部相比( )
A 西部深,水质好 B. 东部深,水质好 C. 西部深,水质差 D. 东部深,水质差
18. 据图可以推测该省西部用水量较大,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众多 B. 农业发达 C. 旅游业发达 D. 轻工业发达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河北省西部出现浅层漏斗区,地下水位较深。又因河北省西枕太行山,地势总体西高东低,水往低处流,因此地下水水质西部较好。东部地区因地势低平,易产生海水入侵。因此东部浅,水质差,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河北省水资源浅层漏斗区呈现面状分布的特征,因灌溉取水引起。在水资源利用中,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最大,可以推测为农业区,B正确;西部为太行山山区,城市稀少,工业欠发达,AD错误;旅游业耗水量较农业用水少,C错误。故答案选B。
【点睛】地下水漏斗区也称区域地下水漏斗,是由于集中开采地下水,导致集中开采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从而使周边地下水流场发生改变,周边的地下水向集中开区流动,形成区域性漏斗状凹面。
图左为我国某地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图,其中a+b=60°,图右为该地甲日正午拍摄的街道景观图,此时刻汽车日影面积为一日中最小值。完成下面小题。
19. 据图推测,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 )
A. 海口 B. 杭州 C. 北京 D. 哈尔滨
20. 据图右可知( )
A. 车头朝向南方 B. 道路东西走向 C. 车影面积最大 D. 车影向北变短
【答案】19. B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题干和图1中可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60-a,而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说明a为23.5°,即冬至日正太阳高度为36.5,据此可算出该地纬度为30°N,最有可能为选项中的杭州,B正确。此外,还可以这样判断:夏至日附近只有一次正午太阳高度高点,说明不是海口,海口有两次太阳直射,A错误;从汽车的影子看,影子很短,说明太阳高度角很大,最可能为纬度较低的杭州,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图中车影面积最小,C错误,说明此时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影子朝向正北方,所以车头朝向正北,A错误。道路呈东西走向,B正确,正午时刻,车影朝向正北,从甲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日影向北变长,D错误。故选B。
【点睛】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乡村“产居一体”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乡村的工业生产与居住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相互混合。下图示意浙江某山村“产居一体”单元模式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21. 影响该山村“产居一体”变化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 土地 B. 运输 C. 集聚 D. 市场
22. 该山村单元模式发生变化,主要是为了( )
A. 吸引外来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 B. 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生产效率
C.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产业的规模 D. 改善乡村生态,提升人居品质
【答案】21. A 22. D
【解析】
【21题详解】
材料表明,乡村的工业生产与居住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相互混合,是因为受资源条件的限制。浙江山村平地少,工业生产难以单独进行规模化布局。“产居一体”共享空间,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A正确。BCD不属于资源条件。故选A。
【22题详解】
与2010年相比,2020年工业生产从违规扩建的庭院转移到原生活空间内,违规扩建的区域变为绿化用地。不是吸引外来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产业规模也没有明显变化,A、C错误。生产效率取决于技术和机械化水平,B错误。整个山村的生态布局有了明显的改善,D正确。故选D。
【点睛】“产居一体”的具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社会经济效益:“产居一体”共享空间,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共享基础服务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产居一体”产业链完整,空间上集聚,有利于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行成本。生态环境效益: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3. 图左为鄱阳湖某地部分地理要素剖面示意图。图右示意左图中湖滩地下水与甲湖、河流水体交换的月变化情况,负值表示湖滩地下水接受补给。完成图中该地( )
A. 1月湖滩地下水位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 B. 4月河流水位的涨幅大于甲湖的涨幅
C. 7月湖滩地下水与甲湖不存在水体交换 D. 10月河流水量大小取决于湖滩地下水
【答案】B
【解析】
【详解】1月湖滩地下水补给河流的水量,一直大于其受甲湖的补给量,因而湖滩地下水位持续下降,A错误;4月前半个月,甲湖补给湖滩地下水,湖滩地下水补给河流,河流水位最低在三者之中为最低;4月中下旬,河流补给湖滩地下水,湖滩地下水又补给甲湖,河流水位最高,其涨幅最大,B正确;7月,湖滩地下水与甲湖的转换差值为0,即水体交换的收入等于支出,C错误;当地的河流水量主要来自上游,并不是取决于湖滩地下水,D错误。故答案选B。
每年6月至7月中旬,陕西(约32°N~39°N)会连续多日出现强降水,气象部门称之为陕西汛雨。汛雨的日数每年均不同。当高空西风全部退至陕西以北时,该省开始出现汛雨。完成下面小题。
24. 下面四幅高空纬向风随时间变化图中,陕西入汛时间最早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入汛时,与陕西中部高空等压线分布最接近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陕西入汛取决于西风全部从陕西移至该省(39°N)以北之时。①图该现象发生在6月13日左右,②图发生在6月28日左右,③图发生在6月21日左右,④图发生在7月8日左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入汛时,陕西境内已经没有西风。①②④都有西风,③没有,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判断风向分三步:一、根据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判断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三、判断偏转幅度,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左为坦桑尼亚略图。图右为图1中甲地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坦桑尼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可耕地面积4400万公顷,大多数分布在中西部地区。已耕地面积1020万公顷,主要种植玉米,以原始的小农生产为主。近年来,该国政府大力推动粮食增产。
(1)该国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简析其中西部地区可耕地面积广的原因____。
(2)从耕地资源角度,提出该国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
【答案】(1) ①. 旱地 ②. 原因:平坦地形面积广;雨季时间较长,且降水量较多;年均温高,生长周期短,水热组合可满足作物成熟;城市化水平低,占用耕地面积少。
(2)大力开发未利用耕地;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化肥、农药使用;加大农业技术投入。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坦桑尼亚相关资料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耕地资源和粮食生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运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坦桑尼亚降水季节变化大,材料中主要种植玉米,玉米为旱地农作物,故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根据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面积广;根据气候资料图可知全年高温,降水量较多,雨热充足,可满足作物成熟,生长周期短;坦桑尼亚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城市化水平低,占用土地少,耕地面积广。
【小问2详解】
可耕地面积4400万公顷,大力开发未利用耕地;降水季节变化大,应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增加化肥、农药使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病虫害;加大农业技术投入,提高单产。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9月下旬至10月,美国大豆、玉米喜获丰收,其商品率高。下图为美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区局部分布示意图。休斯顿是美国石油工业和石化工业的中心。
材料二自今年7月以来,美国中、西部遭遇严重的干旱天气。11月末,密西西比河达到创纪录的低水位。该河是美国中部南北重要的货物运输通道。
(1)指出图示河流秋季北上南下运输的主要货物类型,并说明理由。
(2)说明本次干旱的主要原因,并简析本次干旱对该河航运价值的影响。
【答案】(1)农药、化肥;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农作物商品率高,主要出口中国;南部地区为石油产区,石油化学工业发达,多产农药、化肥;中部平原农业发达,需要大量的化肥等。
(2)高压控制,降水变少,气温较高,蒸发加剧;水位下降,河床变窄;水位下降持续时间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区局部分布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交通区位和干旱影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粮食商品率较高;结合材料可知,秋季为大豆和玉米的丰收季,因此农作物是主要的货物类型之一;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南部的墨西哥湾为重要的石化化工基地,主要产品为农药和化肥,而美国的中部地区是主要的农业产区,因此对于化肥的需求量较大。因此主要的货物应为农药、化肥、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
【小问2详解】
结合图中位置可知,7月份随着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该地会受到副高的控制,降水较少;7月份正值夏季,温度较高,蒸发旺盛,因此气候干旱;气候干旱首先会造成河流水位下降,河流航运承载力下降;径流量变少,造成河床变窄,限制河流的通航能力;此次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河流的运行时间。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左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示意,图右为该国家公园年降水量分布和植被类型分布。
材料二下表为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单位:10000m2)。
年份 | 林地 | 草地 | 水体 | 建设用地 | 荒漠 |
2000 | 16395 | 7005636 | 754943 | 472 | 4540597 |
2020 | 14555 | 7504143 | 880043 | 560 | 3918530 |
(1)③植被名称为____,并从地形角度说明原因____。
(2)与2000年相比,说出2020年该国家公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推测变化原因。
(3)简析三江源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我国资源、生态安全的促进作用。
【答案】(1) ①. 高寒草甸 ②. 因为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因此属于湿润地区,适合草甸的生长。
(2)草地面积大幅度增长,荒漠面积大幅度减少。国家公园的建立,退耕还草、治理荒漠化。
(3)草地面积扩大、荒漠面积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水体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减少,有利于改善水质、增加水量,保护我国的水土资源;另一方面,增加了该地生物的多样性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背景材料,涉及到山地垂直带谱、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我国资源、生态安全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降水量为500mm的植被类型为高寒灌丛、草甸带,而③在高寒灌丛、草甸带之上,故③应为高寒草甸。原因是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微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此属于湿润地区,适合草甸的生长因而形成高寒草甸带。
【小问2详解】
由表中的数据可知草地由2000年的7005636万m2增加到2020年的7504143万m2,草地面积大幅度增长;荒漠由2000年的4540597万m2增加到2020年的3918530万m2,荒漠面积大幅度减少。其原因为,国家公园的建立,生态环境的好转;国家退耕还草政策的实施;大力治理土地荒漠化。
小问3详解】
草地面积扩大、荒漠面积减少,使三江源地区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水体面积得到扩大,水土流失的面积减少,进一步有利于改善水质、增加水量,可以有效保护我国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另一方面,增加了该地生物的多样性,维护该地区的生态平衡,是生态环境更加稳定。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京津冀地区略图。下表为图中各行政区域光伏发电适宜度评价表,值越大,越适宜光伏发电。
行政区 | 适宜度 |
北京 | 2 |
天津 | 2 |
① | 1 |
② | 4 |
③ | 7 |
④ | 8 |
⑤ | 9 |
⑥ | 10 |
⑦ | 6 |
⑧ | 5 |
⑨ | 1 |
⑩ | 1 |
⑪ | 1 |
材料二2021年京津冀地区煤炭消费占该地区能源消费总量的70%以上。为响应碳减排,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
(1)从地形角度,说出甲地年太阳总辐射较多的原因。
(2)说出京津冀地区光伏发电适宜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与①市相比,分析⑥市更适宜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原因。
(3)从碳减排的角度,说明京津冀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的合理性。
【答案】(1)地势较高,白昼时间较长;东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降水少。
(2)自西北向东南递减。多山地,可利用土地面积广;年太阳总辐射量大;靠近北京、天津,输电距离短。
(3)生产工艺清洁;调整能源生产、消费结构;促使相关产业改进生产技术;促进产业升级。
【解析】
【分析】本题以京津冀地区光伏发电适宜度评价表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太阳辐射的影响因素、太阳能发电的影响因素、光伏产业对区域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小问1详解】
如图示甲地的颜色较深,代表海拔较高,白昼时间较长;甲地东侧有山地分布,可阻挡湿润夏季风携带的海洋水汽深入,降水少,晴天多。
【小问2详解】
据图中表格显示适宜度偏高的是③④⑤⑥区域,而这些地区在图示中的西北方位,相对而言东南方位适宜度偏小,故适宜度的分布趋势是自西北向东南递减;⑥的适宜度远高于①,年太阳总辐射量大,地理位置看⑥靠近北京、天津,输电距离短。
【小问3详解】
光伏发电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生产工艺清洁;同时可以改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相关产业改进生产技术;促进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
2024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浙江省强基联盟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文件包含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