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翠园中学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卷语文参考答案1.D【解析】 “立场鲜明地反对政治家治理社会”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一段是说“它是政治的取消论者……但它却反对政治家用政治的手段治理社会”。2.A【解析】 B项,“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以道德的力量维系整个社会的稳定”于文无据。C项,“这直接使孔子形成对政治统治职能排斥甚至否定的态度”强加因果,由材料二第一段末“但在他的时代……完全代替这些政治的手段”可知,“强大的政治力量造成社会关系的混乱和人民生活的痛苦”与“孔子形成对政治统治职能排斥甚至否定的态度”之间并无直接形成的因果关系。D项,“所以不能用政治学说的标准来要求和评价它”强加因果,由材料二第一段对儒家文化中“德治”的论述,以及材料二第二段“但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不能用政治学说的标准要求它、评价它”可知,选项中二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3.D【解析】 材料一中并没有论述欧洲人“是由于害怕上帝和恐惧法律而保持着秩序的”相应的观点。4.材料一整体使用了对比论证;(1分)首先通过儒教与欧洲哲学的对比,论证儒教成为一种宗教或宗教等价物的原因;(1分)然后通过儒教与欧洲意义上宗教的比较,明确二者不同的起源和目标;(1分)通过逐层深入的对比,明确了儒教的规范行为的教导体系和公民的社会塑造两种独特功能。(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首先,要明确题干中“最主要的论证方法”,再分析其效果。通过阅读材料可知,对比论证贯串了材料一的主体部分,分别通过儒教与欧洲哲学和欧洲意义上的宗教作对比,明确儒教的独特内涵和功能,进而论证了孔子对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5.①材料一从孔子对文明进行新的综合和解释进而给中国人提供了真正的国家观念的角度,论述孔子对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②材料二论证孔子从拯救沉沦社会、改善现实世界、限制政治职能的角度提出思想学说,作为解决现实问题之道,以此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对比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把握两则材料的内容,并进行全面比较。从内容上看,材料一从孔子对中华文明进行了新的综合和解释,给中国人带来了真正的国家观念的角度,论述了孔子对推动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材料二则从拯救沉沦社会、改善现实世界、限制政治职能的角度论证了儒家学说是社会学说,并以此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的观点。据此分析概括作答即可。6.D【解析】用老子、孔子、孟子等人的作品同庄子的作品进行比较,目的是通过对比衬托出庄子的作品语言和内容的诙谐幽默、洒脱自然的独特魅力,而不是侧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7.B【解析】“比喻”不够准确,这里突出的手法是比拟。8.因为屈原在生命状态上同庄子一样,也是一个追求心灵自由的人。(1分)而屈原心灵的飞翔与庄子追求个性自由、无拘无束的心灵飞翔有着很大的不同。庄子轻松自如,处世有一种怡然自得和自由不羁的平民气味;屈原短暂的忘忧之后更多的是深深的痛苦,处世则很有几分英雄主义的色彩。(2分)通过比较屈原与庄子在思想追求上的相同与不同,也丰富了文章内涵,深化了文章主旨,能够更好地衬托庄子精神上的自由境界。(2分)若回答结构上的作用,酌情给1分。文章由鸟儿的飞翔想到庄子的“飞翔”,再想到屈原的“飞翔”,行文深入浅出,脉络自然清晰,内容丰富厚实。9.运用对比、比喻手法,写出了古文人和今人的不同状态。(2分)表达了对以庄子、屈原为代表的古文人浪漫的情调,个性张扬、充满梦想的状态的景仰、向往与缅怀;(2分)同时传达了对现代社会中人们思想情感浮躁状态的叹惋和忧虑。文章谈的虽然是历史上庄子和屈原的“飞翔”,但是其目的是引起“今人”的思考,希望现代社会多一份宽松与自由,愿现代人多一份怡悦和浪漫。(2分)10.C【解析】此处可译为“全部”。11. C【解析】都表示转折。A到\主谓之间;B趁机\于是;D表示商量\表示反问;12. A【解析】“以魁梧奇伟”状语后置,修饰“疑”,所以其后断开,排除BD项。“呜呼”一词表示感叹,往往放在句首,其后断开,表示感情强烈,排除BC项。原文标点符号:太史公疑子房以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译文: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一定是身材魁梧、长相奇伟,然而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向和气度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缘故)吧!13. C 【解析】“郑国的一位大夫”错误。这里指“郑国的国君”。14.D 【解析】“这让楚庄王觉得郑伯和郑国百姓值得信任,因此放弃攻郑”错误,原文: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楚庄王认为郑伯的行为说明他能够谦卑待人,必定能得到郑国百姓的信任,郑国这样上下团结打消了楚国的进攻想法。15.(1)(我)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古今异义,意外的变故;判断句句式1分,翻译时中间加“是”。)(2)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才可以成就大功业。(是故:因此,所以;倨傲:态度傲慢;鲜腆:言语粗恶;折:羞辱,使……折服;就:完成,成就。)16.①刺杀秦王——不忍;②圯上受书——学忍;③辅汉建功——用忍。(每点1分,注意体现“层次”。)【解析】苏轼的《留侯论》层次清晰。第一段,提出论点,认为所谓豪杰之士的过人之节是“能忍”。第二段,写圯上老人授书,“其意不在书”,而是为了使张良“能有所忍”;提及荆轲、聂政的例子,写出张良当初狙击秦王的鲁莽不忍。第三段,以郑伯和勾践为例,说明“能忍”足以成大事。第四段,以楚汉相争为例,证明张良以个人的才能和“能忍”的度量,辅佐刘邦建立功业。第五段,以张良的貌不惊人,说明张良外柔内刚正是其“过人之节”。【参考译文】(一)楚军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同张良交好。张良这时正跟随着刘邦。项伯于是连夜骑马跑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事情全部详细地告诉了他,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不要和他们一起死了。”张良说:“我替韩王护送沛公入关,现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义的,不能不告诉他。”于是张良进去,全部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说:“这件事怎么办?”张良说:“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刘邦说:“一个浅陋无知的小人劝我说:‘守住函谷关,不要放诸侯进来,秦国的土地可以全部占领而称王。’所以就听了他的话。”张良说:“估计大王的军队足以比得上项王的吗?”刘邦沉默了一会儿,说:“当然比不上啊!这又将怎么办呢?”张良说:“请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沛公不敢背叛项王。”刘邦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张良说:“秦朝时,他和我交往,项伯杀了人,我使他活了下来;现在事情危急,因此他特意来告知我。”刘邦说:“他和你年龄谁大谁小?”张良说:“比我大。”刘邦说:“你替我请他进来,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张良出去,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刘邦。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说:“我进入关中,一点东西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了官吏、百姓,封闭了仓库,等待将军到来。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我日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呢?希望您全部告诉项王我不敢背叛恩德。”项伯答应了,告诉刘邦说:“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刘邦说:“好。”于是项伯又连夜离去,回到军营里,把刘邦的话报告了项羽,趁机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你怎么敢进关来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却要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不如趁此好好对待他。”项羽答应了。(二)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过人的节操。人在感情上总有无法忍受的事情,一般人被侮辱,一定会拔出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具有大勇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不惊慌,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张良被桥上的老人授予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么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但世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鬼怪,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于授予张良兵书。在韩国灭亡时,秦国正强盛,秦王用刀锯鼎镬等刑具来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里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想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伏击中达到目的。在那时张良没有被捕杀,(他与死亡的)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实在太危险了!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做伊尹、太公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而只学荆轲、聂政的计策,因为侥幸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地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才可以成就大功业。所以老人说:“这个年轻人可以教育。”楚庄王攻打郑国,郑伯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谦卑待人,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于是放弃了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被困在会稽,他到吴国去做奴仆,三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屈居人下的,是普通人的刚强。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但担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伤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气性,使他能忍得住小的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向来没有交往,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让他做奴仆的事,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就是秦皇不能让他惊惧和项羽不能激怒他的原因。看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百战百胜,但是轻易消耗了他的兵力。汉高祖能忍耐,保持自己的锋芒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汉高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性,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司马迁本来猜想张良一定是身材魁梧、长相奇伟,然而他的长相竟然像妇人女子,与他的志向和气度不相称。啊!这就是张良之所以成为张良(的缘故)吧! 17. B【解析】“终于到达了美好世界”分析错误,“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写词人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这里,词人又进一步曲折含蓄地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幻想能找到一个可以自由施展才能的与理想世界。在这里是诗人虚写,非实写。18.①词人借用“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对污浊现实的不满。②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表面上是说李白不在了,无人陪着饮酒,言外之意是说自己缺乏知音,感到异常寂寞。③词人“采摘灵芝仙草、醉舞下山、追逐明月”的行为表现了他志行高洁、不落尘俗、向往自由的品性。19.(1)浴乎沂,风乎舞雩(2)为之踌躇满志(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4)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5)(则)秦之所大欲 诸侯之所大患(6)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20.示例:①了如指掌 ②口干舌燥 ③翻天覆地(每答对一处给1分,有错别字该处不给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1.示例:①壮美的自然大观(奇景);②悠久的历史传说;③独特的风土人情(纳西风情);④峥嵘的红色历史22.第一处:“鼓状汉白玉雕刻的石碑”改为“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结构复杂的定语一般放在结构简单的定语之前。);第二处:“追溯”改为“追溯至”。(每答对一处给2分,共4分)23.【解析】审题: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本题提供了一则时事材料,事件是“老将”齐广璞坚持四次参加冬奥会,经历三次失败,终于登上冠军领奖台。材料突出了关键词“老将”遗憾”“失误”“敢拼搏,不放弃”等,从中可以看出出题者的情感态度。作为中国冬奥军团的“四朝元老”,齐广璞三届冬奥会无缘领奖台始终令他遗憾,但他没有放弃梦想,夺冠信念支撑他收获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这启示我们,逐梦路上可能会有坎坷、失败,但不要服输,不要放弃,要为梦想去拼搏,一定会实现梦想。要求结合材料,联系自己的认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综合以上关键词,只要围绕“不服老,不服输,始终坚持,终有希望”展开,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都可以,注意突出文体特征。比如开头可以先谈齐广璞的表现,祝贺他终于圆梦;然后谈他夺得冠军的原因,分析新时代新青年应该不惧失败,勇于追梦,全力以赴;可以举例论证,如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不易,航天团队面临技术封锁的难关等;接下来谈不要放弃、为梦想拼搏的好处是什么;最后收尾照应开篇。当然,在论述的过程中也可以加一些反面的例子,如一些”躺平”者或“佛系”者的表现,正反对比,观点更鲜明。立意:1.踏过荆棘,满山花开。2.敢于拼搏,未来可期。3.不改初心,希望永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翠园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一期中检测语文试题,共39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罗湖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