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1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2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2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株洲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Ag~108 La~139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科技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歼-20”飞机上使用的碳纤维被誉为“新材料之王”,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B. 2020年12月3日,在月球表面成功展开的五星红旗的主要材料芳纶属于合成纤维
    C. 用于光学望远镜的高致密碳化硅特种陶瓷材料,是一种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
    D. 2022冬奥部分场馆建筑应用了新材料碲化镉发电玻璃,其中碲和镉均属于过渡元素
    【答案】B
    【解析】
    【详解】A.碳纤维为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
    B.芳纶属于有机合成纤维,B正确;
    C.X碳化硅特种陶瓷材料,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
    D.碲为主族元素,不属于过渡元素,D错误;
    故选B。
    2.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已知,14gR含有的中子数为8
    B. 0.4mol联氨()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2
    C. 138g与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3
    D. 常温下1L pH=12的溶液中,电离出的数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R为,1个含8个中子,故14gR含有的中子数为,故A正确;
    B.1个分子中含有5个共价键,故0.4mol联氨()中含有共价键数目为,故B正确;
    C.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138g(即3mol)与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故C错误;
    D.溶液中,,所以常温下1LpH=12溶液中,电离出的数为,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3. 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富勒烯(C60)的球形笼子作“瓶体”,一种磷酸盐作“瓶盖”,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水瓶”、冰水混合物、CuSO4•5H2O都是混合物
    B. 金刚石、石墨和C60互称为同位素
    C. 磷酸钙是难溶性弱电解质
    D.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60是化学变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冰水混合物、CuSO4•5H2O均只含一种物质,都是纯净物,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可知,“水瓶”为混合物,故A错误;
    B.金刚石、石墨和C60均是由碳元素形成的结构和性质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由共价键形成的立体网状结构,属于原子晶体,石墨中的层与层之间是分子间作用力,而层内的碳原子之间是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的平面网状结构,石墨是混合晶体,C60存在分子结构,分子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相结合,C60属于分子晶体,故B错误;
    C.磷酸钙为难溶物,但溶解的部分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故C错误;
    D.石墨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伴随着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是化学变化,因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属于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故D正确。
    4. 异松油烯可以用于制作香精,防腐剂和工业溶剂等,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异松油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式
    B. 能发生加成、氧化、取代反应
    C. 存在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D. 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吸收峰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 的结构式可知,其分子式是,故A正确;
    B.根据的结构式可知,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烷烃基能发生取代反应,故B正确;
    C.根据的结构式可知,含有3个不饱和度,所以不存在苯环,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根据的结构式可知,有6种不同类型的氢原子,所以核磁共振氢谱有6个吸收峰,故D正确;
    故答案:C
    5. 碳酰氯(COCl2)俗名光气,熔点为-118℃,沸点为8.2℃,遇水迅速水解,生成氯化氢。光气可由氯仿(CHCl3)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合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装置的连接顺序应为
    B. 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
    C. 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D. 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挥发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酰氯(COCl2)遇水迅速水解,则合成时必须处于干燥环境中,则装置连接为乙甲丁甲丙、连在乙后的甲用于干燥氧气,连在丁后边的甲防止丙中的水蒸气进入丁中,故装置的各接口的连接顺序应为,A错误;
    B.制备光气时有HCl气体产生,因此装置丙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尾气中的氯化氢,B正确;
    C.装置丁中氯仿(CHCl3)和氧气在光照条件下生成碳酰氯、H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D.碳酰氯(COCl2)沸点为8.2℃,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降温,防止挥发,D正确;
    故选A。
    6. 在295K温度下,甘氨酸和氯化镁溶液慢慢蒸发可得到聚二氯甘氨酸四水合镁晶体,的分子结构如图1所示,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晶胞参数为)。甘氨酸与硝基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往该物质水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无明显现象
    B. 与之间的最短距离为
    C. 蒸馏甘氨酸与硝基乙烷混合物时,甘氨酸先汽化
    D. 与距离最近的有4个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氯离子在外界,因此往该物质水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AgC1产生,A错误;
    B.由题干化学式和晶胞结构图可知,图2中实心黑球代表[Mg(C2H5NO2)(H2O)4]2+,空心白球代表Cl-,故与之间的最短距离为晶胞体对角线的,即为,B正确;
    C.甘氨酸与硝基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于甘氨酸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所以沸点更高,加热时比硝基乙烷后汽化, C错误;
    D.由题干化学式和晶胞结构图可知,图2中实心黑球代表[Mg(C2H5NO2)(H2O)4]2+,空心白球代表Cl-,与距离最近的有12个,D错误;
    答案选B。
    7.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合物M中W不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B. 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
    C. W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比Y的简单氢化物稳定性高
    D. W、X、Z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X
    【答案】A
    【解析】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为钠Na;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的结构分析,Y形成四个共价键,说明其为Si;Y的原子序数是Z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则Z为Cl;W的核外电子数与X、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为O,即W为O元素,X为Na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依此答题。
    【详解】A.根据,阴离子带2个单位负电荷,其中O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项错误;
    B.X为Na元素,Y为Si元素,硅为共价晶体,熔点高于钠,即Y单质的熔点高于X单质,B项正确;
    C.O的非金属性比Si强,所以W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Y的氢化物强,C项正确;
    D.W、X、Z简单离子分别为:O2-、Na+、Cl-,O2-和Na+电子层数相同,比Cl-少一层电子,电子层多,离子半径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大的,半径小,即简单离子半径最小的是Na+,D项正确;
    答案选A。
    8.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如图为科研人员探究消除氮氧化物的反应机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整个过程中作催化剂
    B. 过程Ⅰ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C. 过程中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 过程Ⅱ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答案】D
    【解析】
    【详解】A.整个过程中先参加反应后又被生成,是催化剂,A正确;
    B.过程Ⅰ中的反应物为、NO,产物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B正确;
    C.过程Ⅰ、Ⅱ中的化学反应均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即涉及的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
    D.过程Ⅱ的化学方程式为,Ni元素化合价降低,是氧化剂,O元素化合价升高,是还原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错误;
    选D。
    9. 在钒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下,H2O2发生反应的反应机理如图甲,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此过程的总反应为H2O2+Cl-+H+=H2O+HClO
    B. 在图示无机反应中,被氧化的是氯元素,被还原的是氧元素
    C. 图中钒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D. 此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C到D的步骤决定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题所给循环过程,总反应式为H2O2+Cl―+H+=H2O+HClO,A项正确;
    B.H2O2+Cl-+H+=H2O+HClO中被氧化是氯元素,被还原的是氧元素,B项正确;
    C.仔细观察可知虽然钒的配位数发生了变化,但其化合价始终为+5价不变,C项错误;
    D.此过程的总反应速率由活化能最大的反应步骤C到D决定,D项正确。
    答案选C。
    10. 羟基自由基(·OH)是自然界中氧化性仅次于氟的氧化剂。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能将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电解池组合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能实现发电、环保二位一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b极为负极,d极为阳极
    B. b电极区每产生3molCO2,c电极区溶液质量减轻14g
    C. d电极的电极反应式:H2O-e-=·OH+H+
    D. 工作时,如果II室中Na+、Cl− 数目都减小,则M为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苯酚氧化为CO2和H2O的原电池中C6H6O CO2+H2O,发生了氧化反应,作负极,c为阴极: 发生了还原反应,作正极,d为阳极。以此分析解答。
    【详解】A.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b极为负极,d极为阳极,故A正确;
    B.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1molC6H6O 6molCO228mole-,c极区2H+H2 2mole-。所以b电极区每产生3molCO2,转移14mol电子,c电极产生7molH2,d极质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c极区,溶液质量不会变化,故B错误;
    C.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d为阳极,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H2O-e-=·OH+H+,故C正确;
    D.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正极,其电极的电极反应式:7H2O++6 e-=2+8OH-,阴离子浓度增大,Na+透过M膜进入a极区,所以M为阳离子交换膜,故D正确;
    故答案:B。
    11. 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含少量SiO2)和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含少量Fe2O3、Al2O3)为原料制备MnSO4·H2O的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酸浸过程得到的滤液中含有Mn2+、Fe3+,则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B. 滤渣1的成分中含有S和SiO2
    C. 酸浸和沉锰操作均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
    D. 调pH的目的是除去Fe3+、Al3+
    【答案】C
    【解析】
    【分析】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含少量Al2O3和SiO2)和黄铁矿(FeS2)混合粉碎后用稀硫酸溶解,待完全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于酸的SiO2和其它杂质,所得滤液1中主要含有Mn2+、Al3+、Fe3+、H+、,然后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使Al3+、Fe3+完全转化为Al(OH)3、Fe(OH)3沉淀,并过滤除去,再加入氨水、NH4HCO3,Mn2+反应产生MnCO3,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用H2SO4溶解MnCO3,得到MnSO4溶液,将滤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用热水洗涤、干燥即可得到MnSO4·H2O。
    【详解】A.MnO2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FeS2氧化为Fe3+、S,MnO2被还原为Mn2+,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酸性氧化物SiO2不能溶于水,S也不能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因此用稀硫酸溶解后的滤渣1的成分中含有S和SiO2,B正确;
    C.酸浸时采用高温可以使反应速率加快,而沉锰时如果温度过高,MnCO3溶解度增大,导致沉锰效率降低,因此应该在低温下进行沉锰,C错误;
    D.调pH的目的是使溶液中的Fe3+、Al3+转化为Fe(OH)3、Al(OH)3沉淀,从而达到除去Fe3+、Al3+的目的,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12. 一定温度下,在2个容积均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见下表。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0.2
    0.2
    0.1


    0.2
    0.2
    0.1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
    C. 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Ⅱ>Ⅰ
    D. 对于Ⅰ,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0.2mol CO和0.2mol ,平衡正向移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两次实验起始投入量相同,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T2达到平衡时,二氧化碳的量少,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故,A正确;
    B.Ⅰ中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参加反应的C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起始投入量为0.2mol,则其转化率为50%,B正确;
    C.,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所需要的的时间越短,C正确;
    D.恒容1L的容器中,对于反应I平衡时NO、CO、N2、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1mol、0.1mol、0.05mol、0.1mol,平衡常数K=,平衡后向容器中再充入0.2mol CO和0.2mol ,此时浓度商Qc=,K=Qc,平衡不移动,D错误;
    故选D。
    13.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处理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和CO)。装置II中生成NaNO3和NaNO2两种盐,装置Ⅲ用于吸收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时应先向装置I中通工业废气,再向装置II中通空气
    B. 装置I中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Ca(OH)2=Ca(HSO3)2
    C. 装置II中每吸收1molNO消耗1molNaOH
    D. [Cu(NH3)2]+中,Cu+提供孤电子对与NH3形成配位键
    【答案】C
    【解析】
    【分析】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和CO)通过石灰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被吸收,然后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中,同时通入空气,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剩余氮气和一氧化碳进入装置Ⅲ,一氧化碳被吸收,氮气作为无污染气体排出。据此解答。
    【详解】A. 若实验时应先向装置I中通工业废气,再向装置II中通空气,可能有一氧化氮不能被氧化,进而被氢氧化钠吸收,造成环境污染,故A错误;
    B. 装置I中为足量的氢氧化钙,吸收SO2时应生成亚硫酸钙不是亚硫酸氢钙,故B错误;
    C. 根据产物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化学式分析,氮原子和钠原子个数比为1:1,故装置II中每吸收1molNO消耗1molNaOH,故C正确;
    D. [Cu(NH3)2]+中,Cu+提供空轨道,NH3提供孤电子对与形成配位键,故D错误;
    故选C。
    14. HX为一元弱酸,YOH为一元强碱。常温下,向难溶强电解质(YX)的悬浊液中加入某酸,测得c(Y+)与c(H+)的变化关系如图实线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点时,c(X-)<c(Y+)
    B. 水的电离程度:N>P
    C. 实验时可加入的酸为盐酸
    D. 难溶物YX的溶度积K为a22
    【答案】C
    【解析】
    【详解】A.M点溶液呈碱性c(OH-)>c(H+),又有电荷守恒有c(OH-)+c(X-)=c(H+)+c(Y+),因此该点溶液中c(X-)<c(Y+),A正确;
    B.在难溶性盐YX的悬浊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2OH++OH-,向其中加入酸,增大了其中c(H+),对水电离平衡其抑制作用,使水电离程度减小。c(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就越小。由于c(H+):P>N,所以水的电离程度:N>P,B正确;
    C.如果加入某酸为HCl,则与X-反应产生弱酸HX,c(X-)减小,c(Y+)增大,与图象不符,因此实验时可加入的酸不为盐酸,应为HX,C错误;
    D.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物XY的溶度积K=c(Y+)∙c(X-),但由于在N点时c(H+)=10-7mol/L,根据电荷守恒,c(Y+)=c(X-),所以K为a22,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二、非选择题(共4个大题,58分)
    15. 2021年9月17日,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英雄的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返回东风着陆场。其中黄色的超氧化钾()常作为航天飞船舱的氧气来源,某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探究的性质,请回答相关问题:
    (1)Ⅰ.探究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与解释
    (1)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水,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反应结束后,溶液分成两份
    快速产生气泡,木条复燃
    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一份滴加酚酞试液
    先变红后褪色
    可能的产物是_____
    (3)另一份滴加溶液
    观察到______


    Ⅱ.探究与的反应

    学习小组的实验操作如下: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装入药品
    ②打开通入,排尽装置内原气体后关闭
    ③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反应
    ④反应结束后再次打开通入,排尽装置内原气体后关闭
    ⑤拆卸装置至实验完成
    (2)写出装置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甲同学认为利用上述装置验证“与反应生成”存在不足之处,请分析甲同学认为存在不足的原因___________(用离子反应方程式说明)。
    (4)学习小组听取甲同学的建议改进装置后再实验,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中固体加水溶解,配成溶液,等分为、两份。
    ①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酸化的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重为。
    ②将溶液移入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酸性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酸性溶液。
    ③依据上述现象和数据,请写出该实验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 ①. ②. 和 ③. 产生红褐色沉淀和气体
    (2)
    (3)
    (4) ①. 锥形瓶 ②.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水,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快速产生气泡,木条复燃,产生的气体是;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褪色,可能的产物是和,使酚酞试液变红,具有漂白性,使红色褪去;滴加溶液,观察到产生红褐色沉淀和分解得到的气体。
    【小问2详解】
    装置70%与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与水反应也生成,通入的气体并没有干燥,无法确定是水还是与反应生成,离子反应方程式是。
    【小问4详解】
    ②该实验是用滴定法检测装置中固体的成分,作为滴定液装在酸式滴定管中,则溶液移入锥形瓶;
    ③从①得到BaSO4知,溶液中存在,硫酸根物质的量为=0.01mol,从②消耗了知,溶液中存在,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物质的量为=0.02mol,产物中硫酸根与亚硫酸根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与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6. Co2O3主要用作颜料、釉料及磁性材料,利用一种钴矿石(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SiO2及铝、镁、钙等金属元素的氧化物)制取Co2O3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pH
    沉淀物
    Fe(OH)3
    Fe(OH)2
    Co(OH)2
    Al(OH)3
    完全沉淀的pH
    3.7
    9.6
    9.2
    5.2
    回答下列问题:
    (1)“溶浸”过程中,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的方法是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加入Na2SO3的作用是_______。
    (2)“氧化”过程中金属离子与NaCl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由此推测还原性:Fe2+_______Co2+(填“>”或“<”)。
    (3)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写化学式),检验铁元素的离子已被完全沉淀的实验操作及现象;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_______。
    (4)已知某温度下,。该温度下,“沉淀除杂”时加入足量的NaF溶液可将Ca2+、Mg2+沉淀除去,若所得滤液中,则滤液中c(Ca2+)为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5)在空气中充分煅烧,除得到产品外还产生了CO2,则反应中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
    【答案】(1) ①. 适当升温、粉碎矿石、适当增加稀硫酸浓度、搅拌等 ②. 将Co3+、Fe3+还原为Co2+、Fe2+
    (2) ①. ②. >
    (3) ①. Fe(OH)3、Al(OH)3 ②. 滴入几滴KSCN,振荡,溶液不变红
    (4)4.8×10-6 mol·L−1
    (5)4:3
    【解析】
    【分析】钴矿石中加入稀硫酸和Na2SO3,可得Co2+、Fe2+、Al3+、Mg2+、Ca2+,加入的Na2SO3主要是将Co3+、Fe3+还原为Co2+、Fe2+,然后向滤液中加入NaClO3将Fe2+氧化为Fe3+,加入Na2CO3调整溶液pH,使Fe3+、Al3+形成Fe(OH)3、Al(OH)3沉淀,过滤后所得滤液主要含有Co2+、Mg2+、Ca2+,滤渣2为Fe(OH)3、Al(OH)3,再用NaF溶液除去Ca2+、Mg2+,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草酸铵溶液得到二水合草酸钴,煅烧后制得Co2O3,据此分析解答。
    【小问1详解】
    溶浸过程中,适当升温、粉碎矿石、适当增加稀硫酸的浓度等均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原料利用率;
    Na2SO3是还原剂,主要是将Co3+、Fe3+还原为Co2+、Fe2+;
    【小问2详解】
    “氧化”过程中在酸性条件下金属离子Fe2+与NaClO3反应产生Fe3+、Cl-及H2O,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结合物质的拆分原则,可得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与反应而Co2+不发生反应,说明微粒的还原性:Fe2+>Co2+;
    【小问3详解】
    用Na2CO3调节溶液pH,可以使溶液中Fe3+和Al3+全部转化为Fe(OH)3和Al(OH)3沉淀,达到除去Fe3+和Al3+的目的,故滤渣2为Fe(OH)3和Al(OH)3;
    可根据Fe3+与SCN-作用,使溶液变为血红色检验铁元素已被完全沉淀,操作为: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KSCN溶液,充分振荡,若溶液不变红,说明溶液中无Fe3+,即Fe3+已经完全形成了Fe(OH)3沉淀;
    【小问4详解】
    c(Ca2+):c(Mg2+)=[c(Ca2+)·c2(F-)]:[c(Mg2+)·c2(F-)]=Ksp(CaF2):Ksp(MgF2)=34:71,所以若滤液中,c(Ca2+)=1.0×10-5 mol·L−1×≈4.8×10-6 mol·L−1;
    【小问5详解】
    CoC2O4∙2H2O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产品Co2O3,CoC2O4中Co元素化合价为+2价,Co2O3中Co元素化合价为+3价,Co元素化合价升高,说明空气中的O2也参加了反应,因此酸根离子中C元素化合价会由中的+3价变为+4价的CO2气体,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有H2O生成,煅烧时发生反应方程式:4CoC2O4·2H2O+3O22Co2O3+8CO2+8H2O,由方程式可知CoC2O4·2H2O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3。
    17. NOx一直是大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之一,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活性炭、等物质还原氮氧化物从而减弱大气污染,此举具有重要意义。
    (1)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据此判断此反应的焓变△H___________0(填“>”、“<”、“=”)
    (2)以上反应可分为如下四步反应历程,写出其中第三步的反应: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___________ 第四步:
    (3)已知在298 K和101 kPa条件下,有如下反应:
    反应①:C(s)+O2(g)=CO2(g)△H1=-393.5 kJ/mol
    反应②:
    若反应CO2(g)+ N2(g)=C(s)+NO(g)的活化能为,则反应的活化能为___________。
    (4)对比研究活性炭负载钙、镧氧化物的反应活性。在三个反应器中分别加入C、CaO/C、La2O3/C,通入NO使其浓度达到0.1 mol/L。不同温度下,测得第2小时NO去除率如图所示。

    ①据图分析,490℃以下,三种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最小的是___________(用a、b、c表示)。
    ②400℃时,CaO/C催化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p=144,则反应达平衡时NO的去除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5)将一定比例的O2、NH3和NOx的混合气体,匀速通入装有催化剂M的反应器中反应(装置如图)。反应相同时间NOx的去除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在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答案】(1)△H<0
    (2)C+N2O=C(O)+N2
    (3)2a-574 (4) ①. a ②. 96%
    (5) ①.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较大,超过温度范围,催化剂活性降低 ②. 氨气在该反应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
    【解析】
    【小问1详解】
    反应在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S=0,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根据△G=△H-T△S<0可自发进行,据此判断此反应的焓变△H<0;
    【小问2详解】
    反应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第二步:,第四步:,则根据盖斯定律,将总反应方程式前去第一、二、四步反应方程式,可得第三步反应式为C+N2O=C(O)+N2;
    【小问3详解】
    已知:反应①:C(s)+O2(g)=CO2(g)△H1=-393.5 kJ/mol
    反应②:
    根据盖斯定律,将①-②,整理可得C(s)+2NO(g)=N2(g)+CO2(g) △H=-574 kJ/mol。反应反应CO2(g)+N2(g)=C(s)+NO(g)的活化能为,假设C(s)+2NO(g)=CO2(g)+ N2(g)的活化能为b kJ/mol,则(b-2a) kJ/mol=-574 kJ/mol,所以b=2a-574,故C(s)+2NO(g)=CO2(g)+N2(g)的活化能为(2a-574)kJ/mol;
    【小问4详解】
    ①活化能越小,反应就越容易发生,在相同温度下反应NO的去除率就越高。根据图象可知在三个反应器中分别加入C、CaO/C、 La2O3/C,在490℃以下,三种情况下反应的活化能最小的是CaO/C,去除NO效果最好的是CaO/C,故合理选项是a;
    ②图象可知400℃时,NO初始浓度0.1 mol/L,设平衡时转化生成N2浓度为x,则根据反应C(s)+2NO(g)=CO2(g)+N2(g)中物质反应转化关系可知平衡时c(NO)=(0.1-2x)mol/L,c(N2)=c(CO2)=x mol/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压强不变,可以直接用平衡浓度计算的物质的量分数代替平衡分压,则Kp=,解得x=0.048 mol/L,则反应达平衡时NO的去除率为η==96%;
    【小问5详解】
    在50~2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NOx的去除率先迅速上升后上升缓慢,主要原因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较大,超过温度范围,催化剂活性降低,反应速率降低;
    当反应温度高于380℃时,NOx的去除率迅速下降,原因可能是氨气在该反应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NO。
    18. 有机化合物是一种名贵的香料,其合成过程中还能得到一种PC树脂(结构简式为)。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RCHO+R′CH2CHO+H2O

    ③+2ROH+2HC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D的命名为_______。
    (2)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芳香族化合物M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M能与饱和溶液反应产生1mol气体,且M能发生银镜反应,则M的结构有_______种,其中一种结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且被氧化后能与乙二醇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写出该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
    (5)结合已知①,写出用乙醇和苯甲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其他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
    【答案】(1) ①. 缩聚反应 ②. 邻苯二酚(1,2-苯二酚)
    (2) (3)n +n
    (4) ①. 3 ②.
    (5)
    【解析】
    【分析】和溴在作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由B的分子式可知A→B发生溴被—OH取代,B为;结合D的分子式和E的结构可知D为;D→E在苯环上引入—CHO,E→F发生信息②反应,结合F→G的反应条件可知F中还有—CHO,则甲为HCHO,F为;F与正丙醛发生信息①反应得到G,G为,G与氢气加成得到目标产物;两分子B()与HCHO反应得到C,C为,C和按信息③反应原理发生缩聚反应得到PC树脂和HCl;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C和通过反应②生成PC树脂,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据分析可知D为,命名为邻苯二酚(1,2-苯二酚);故答案为缩聚反应;邻苯二酚(1,2-苯二酚)。
    【小问2详解】
    据分析可知,G为;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C和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C树脂,反应方程式为n +n;故答案为n +n。
    【小问4详解】
    F为,芳香族化合物M与F互为同分异构体,1molM能与饱和溶液反应产生1mol气体,所以含有羧基;且M能发生银镜反应,所以含有醛基;羧基和醛基分别可处在邻、间、对位,则M的结构有3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结构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该物质结构为,被氧化后为;与乙二醇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3;。
    【小问5详解】
    已知反应①为RCHO+R′CH2CHO+H2O,由乙醇和苯甲醛为原料制备化合物,可先将乙醇氧化为乙醛,再与苯甲醛发生反应①,然后将利用银镜反应将醛基氧化为羧基,最后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获得;所以反应路线可设计为;故答案为。







    相关试卷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第一中学2023年学考模拟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第一中学2023年学考模拟检测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工业流程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第七次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