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传递规律单元测试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基因的传递规律单元测试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单元检测五 基因的传递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所对应的染色体行为相同
B.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一定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控制血友病的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
D.孟德尔遗传定律不能解释所有生物所有性状的遗传
答案 A
解析 孟德尔两大遗传定律所对应的染色体行为不同,基因分离定律对应的染色体行为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对应的染色体行为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A错误;只有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而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控制血友病的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其遗传遵循分离定律,C正确;孟德尔遗传定律不能解释所有生物所有性状的遗传,只能解释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的部分遗传现象,D正确。
2.耳是脊椎动物负责感受声音和维持躯体的平衡感官。研究者通过诱变的方法获得了表型相同的M和G两种突变体斑马鱼。为探究M突变体与G突变体是否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研究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M突变体与G突变体不是同一基因突变导致
B.F1测交后代中正常表型和躯体平衡失调个体的比例为1∶3
C.F1产生的雌、雄配子在受精过程中随机结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D.F2中躯体平衡失调的个体随机交配,子代中每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的个体占9/49
答案 C
解析 设相关基因分别为M、m和G、g,F1基因型为MmGg,F1测交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MmGg∶Mmgg∶mmGg∶mmgg=1∶1∶1∶1,所以正常表型和躯体平衡失调个体的比例为1∶3,B正确;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受精作用不会形成基因重组,C错误;F2中躯体平衡失调的个体基因型为1/7MMgg、2/7Mmgg、1/7mmGG、2/7mmGg、1/7mmgg,随机交配时,产生雌雄基因型为mg的配子概率都为3/7,后代每对基因都为隐性纯合的个体占3/7×3/7=9/49,D正确。
3.黄瓜是雌雄同株单性花植物,果皮的绿色和黄色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状。从种群中选定两个个体进行实验,根据子代的表型一定能判断显隐性关系的是( )
A.黄色果皮植株自交或绿色果皮植株自交
B.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正、反交
C.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自交
D.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和黄色果皮植株与绿色果皮植株杂交
答案 D
解析 如果绿色果皮植株或黄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子,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A错误;如果绿色果皮植株和黄色果皮植株中有一个为杂合子,则正、反交后代都是1∶1,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B错误;如果黄色果皮植株和绿色果皮植株都是纯合子,则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无法判断显隐性关系,C错误;如果绿色果皮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绿色为显性;如果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则与黄色果皮植株杂交后,若只出现绿色,则绿色为显性,若只出现黄色,则黄色为显性,若出现两种颜色,则黄色为显性,D正确。
4.(2022·盐城模拟预测)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成,这些组分的细胞都具有全能性。若将基因型为AaBb(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的油菜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使其发育成幼苗,则所产生幼苗的基因型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是( )
A.ab B.Ab C.aaBB D.AaBb
答案 C
解析 由于A/a,B/b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的油菜植株减数分裂得到AB、Ab、aB、ab四种基因型的花粉,经花药离体培养可得到AB、Ab、aB、ab四种单倍体幼苗,A、B不符合题意;基因型为aaBB的幼苗由基因型为aB的花粉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后再经染色体数目加倍才能形成,而题中并未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因此一般不会出现基因型为aaBB的幼苗,C符合题意;在花药离体培养时也会得到由花药壁细胞(体细胞)发育而来的AaBb正常二倍体植株,D不符合题意。
5.直翅果蝇经紫外线照射后出现一种突变体,表型为翻翅,已知直翅和翻翅这对相对性状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翻翅基因纯合致死(胚胎期)。选择翻翅个体进行交配,F1中翻翅和直翅个体的数量比为2∶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紫外线照射使果蝇的直翅基因发生了显性突变
B.果蝇的翻翅对直翅为显性
C.F1中翻翅基因频率为1/3
D.F1果蝇自由交配,F2中直翅个体所占比例为4/9
答案 D
解析 假设控制直翅和翻翅的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根据题意分析翻翅为显性,基因型为Aa,B正确;F1中Aa占2/3,aa占1/3,A的基因频率为=,C正确;F1产生A配子的概率为2/3×1/2=1/3,a配子的概率为2/3,F2中aa占2/3×2/3=4/9,Aa占1/3×2/3×2=4/9,AA占1/3×1/3=1/9(死亡),因此直翅所占比例为1/2,D错误。
6.肥厚性心肌病(HCM)是目前最常见的心肌病,临床表现多样,是年轻人猝死的最常见的病因。现已证实HCM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编码心肌肌小节收缩蛋白的基因突变引起,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考虑发生新的变异,下列选项中不符合HCM患者的家系图是(阴影代表患者)( )
答案 B
解析 A中第二代男性患病,女儿没有患病,一定不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都有可能,符合HCM患者的家系图,A不符合题意;B中第二代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女儿,一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不符合HCM患者的家系图,B符合题意;C中第二代男性患病,女儿并没有患病,可以排除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都有可能,符合HCM患者的家系图,C不符合题意;D中四种遗传方式都有可能,符合HCM患者的家系图,D不符合题意。
7.一对正常的夫妇婚配生了一个XO型且色盲的孩子(不考虑基因突变),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患儿的X染色体一定来自母方
B.患儿的母亲应为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C.该患儿的产生一定是由于精子的形成过程中性染色体非正常分离所致
D.该患儿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最多时为91条
答案 D
解析 这对夫妇正常,假设控制色觉的基因是B、b,则母亲的基因型为XBX-,父亲的基因型为XBY,孩子是XO型且色盲,所以孩子基因型为XbO,则母亲的基因型为XBXb,所以孩子的色盲基因来源于其母亲,A、B正确;该患儿只有45条染色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最多时为90条,即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裂时,D错误。
8.(2022·泰州模拟预测)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群中女性红绿色盲发病率高于男性
B.人类线粒体肌病一般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
C.猫叫综合征不属于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
D.在白化病患者家系中调查与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
答案 A
解析 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A错误;人类线粒体肌病属于细胞质基因控制的疾病,细胞质遗传的特点是只能通过母亲遗传给后代,B正确;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不属于致病基因引起的遗传病,C正确;调查患病的遗传方式需要在患者家系中调查,D正确。
9.水稻的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是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进行实验时,应对母本去雄、父本去雌
B.本实验结果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
C.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3种表型
D.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2种基因型
答案 D
解析 水稻是两性花,进行实验时,要在开花前对母本去雄,父本不需要进行去雌处理,A错误;本实验中只涉及一对等位基因,无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错误;假设控制水稻糯性和非糯性的基因是A、a,则F1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产生的基因型为AA、Aa、aa,产生的花粉中有A和a两种配子,两种表型,C错误,D正确。10.(2022·扬州高三模拟)某科研小组将一对圆眼刚毛的雌、雄果蝇进行杂交,发现其子代的表型及数目如表所示(Y染色体上无相关基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性状
性别
圆眼刚毛
圆眼截毛
棒眼刚毛
棒眼截毛
雄
310
105
315
104
雌
312
106
0
0
A.题中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由子代性别比推测可能存在致死效应
C.在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占1/6
D.让子代圆眼截毛果蝇杂交,后代纯合子占2/3
答案 C
解析 亲代均为圆眼刚毛果蝇,子代出现棒眼、截毛性状,说明圆眼(A)和刚毛(B)为显性性状,且在子代雌、雄果蝇中,均存在刚毛∶截毛≈3∶1,说明控制刚毛(B)和截毛(b)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而棒眼性状只在子代雄果蝇中出现,说明控制圆眼(A)和棒眼(a)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子代中雄∶雌=(310+105+315+104)∶(312+106)=834∶418≈2∶1,而不是1∶1,说明雌果蝇中存在致死效应,B正确;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且子代雌果蝇的致死率约为50%,且致死效应只发生在雌性个体中,说明致死基因型是XAXA,而不是XAXa(母本存活),因此,子代圆眼刚毛雌果蝇中纯合子(BBXAXA)出现的概率为0,C错误;已知子代圆眼截毛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Y,则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XA(致死)∶bbXAXa∶bbXAY∶bbXaY=1∶1∶1∶1,由此可知,后代纯合子占2/3,D正确。
11.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
A.6~14厘米 B.6~16厘米
C.8~16厘米 D.8~14厘米
答案 D
解析 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可以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6种,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因此长度最小的是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为AaBBCc,含有四个显性基因,所以长度为6+2×4=14厘米,因此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8~14厘米,D符合题意。
12.果蝇翅的形状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分别受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E、E1、E2控制,且具有完全显隐性关系。某科研小组做了如图所示杂交实验,其中残翅亲本是纯合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E对E1为显性,E1对E2为显性
B.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E1E、E2E2
C.E、E1、E2在遗传中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5种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分析可知,显隐性关系为小翅>长翅>残翅,因此亲本是小翅(E1_)和残翅(E2E2),子一代没有残翅,有小翅和长翅,可推知亲本小翅雌蝇的基因型是E1E,子一代小翅的基因型是E1E2、长翅的基因型是EE2,因此E1对E为显性,E对E2为显性,A错误,B正确;E、E1、E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复等位基因,在遗传中遵循分离定律,C错误;果蝇关于翅形的基因型有E1E1、EE、E2E2、E1E、E1E2、EE2,共6种,D错误。
13.家兔的毛色由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控制。现将毛色为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和白色的4种家兔进行如下杂交实验,所得F1雌雄个体彼此交配得F2,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实验结果推测,四种毛色的显隐关系为( )
杂交组合
F1毛色
F2毛色
①黑色×银灰色
黑色
65黑色,18银灰色
②黑色×白色
黑色
40黑色,14白色
③黑色×喜马拉雅型
黑色
55黑色,21喜马拉雅型
④银灰色×白色
银灰色
37银灰色,11白色
⑤银灰色×喜马拉雅型
银灰色
27银灰色,8喜马拉雅型
⑥喜马拉雅型×白色
喜马拉雅型
59喜马拉雅型,19白色
A.黑色>喜马拉雅型>银灰色>白色 B.黑色>喜马拉雅型>白色>银灰色
C.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白色 D.黑色>银灰色>白色>喜马拉雅型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杂交组合①,可以判定黑色相对于银灰色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②,可以判定黑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③,可以判定黑色相对于喜马拉雅型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④,可以判定银灰色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⑤,可以判定银灰色相对于喜马拉雅型为显性性状;根据杂交组合⑥,可以判定喜马拉雅型相对于白色为显性性状;综合以上分析,可确定四种颜色的显隐关系为黑色>银灰色>喜马拉雅型>白色,C正确。14.豌豆子叶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种子(R)对皱粒种子(r)为显性。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性状统计结果为黄色圆粒376,黄色皱粒124,绿色圆粒373,绿色皱粒1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亲本的基因组成是YyRr和yyRr
B.F1中纯合子占的比例是1/6
C.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有四种表型
D.用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到的F2中,r的基因频率为1/2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的后代中,圆粒∶皱粒=(376+373)∶(124+130)≈3∶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Rr和Rr;黄色∶绿色=(376+124)∶(373+130)≈1∶1,说明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和yy。亲本的基因组成为YyRr和yyRr,A正确;在杂交后代F1中,基因型有6种,表型有4种,分别是黄色圆粒(1YyRR、2YyRr)、黄色皱粒(1Yyrr)、绿色圆粒(1yyRR、2yyRr)和绿色皱粒(1yyrr),数量比为3∶1∶3∶1,F1中纯合子比例为1/4,杂合子比例为3/4,B错误;F1中的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为YyRR或YyRr,绿色皱粒的基因型为yyrr,杂交后代的性状类型最多为4种,C错误;F1中圆粒基因型为1/3RR、2/3Rr,皱粒基因型为rr,后代基因型为2/3Rr、1/3rr,r基因频率为2/3,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人类的非秃顶和秃顶基因(E、e)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绿色盲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两种性状的遗传都与性别有关。女性中只有ee表现为秃顶,男性中只有EE表现为非秃顶。下图为某家族两种性状的遗传系谱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红绿色盲和秃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红绿色盲和秃顶在人群中的表现都是男多于女
C.Ⅱ7个体中非秃顶基因不可能来自Ⅰ3
D.Ⅱ5和Ⅱ6生育一个色觉正常非秃项的女孩概率为3/8
答案 AB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控制红绿色盲和秃顶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Ee在女性中表现为非秃顶,在男性中表现为秃顶,故秃顶表现是男多于女,B正确;只考虑秃顶基因,Ⅰ3和Ⅰ4的基因型分别为Ee和EE,所以Ⅱ7个体的E基因可能来自Ⅰ3,C错误;Ⅱ5(EeXBXb)和Ⅱ6(EeXBY)生育一个色觉正常非秃顶女孩(E_XBX-)的概率为3/4×1/2=3/8,D正确。
16.某种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紫花、红花、白花3种,依次由常染色体上的M1、M2和M3三个基因控制。开红花个体杂交,子代全开红花或同时出现开红花和开白花个体且比例为3∶1;基因型相同的开紫花个体杂交,子代出现开紫花和开红花或开紫花和开白花个体,比例都接近2∶1;用一株开紫花个体(甲)与一株开红花个体(乙)杂交,后代只出现开紫花和开红花个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M1>M3>M2
B.自然界中该植物与花色相关的基因型有6种
C.甲和乙的基因型都有两种可能
D.甲和乙杂交后代两种表型的比例为1∶1
答案 AB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开红花个体杂交,子代全开红花或同时出现开红花和开白花个体且比例为3∶1,推出M2对M3为显性;基因型相同的开紫花个体杂交,子代出现开紫花和开红花或开紫花和开白花个体,推出M1对M2、M1对M3为显性,综上所述,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M1>M2>M3,A错误;基因型相同的开紫花个体杂交,子代出现开紫花和开红花或开紫花和开白花个体,比例都是接近2∶1,可推出开紫花个体都为杂合子,且后代出现M1M1纯合致死现象,因此自然界中该植物与花色相关的基因型有5种,分别为M1M2、M1M3、M2M2、M2M3、M3M3,B错误;用一株开紫花个体(M1_)与一株开红花个体(M2_)杂交,后代只出现开紫花和开红花个体,开紫花甲个体与开红花乙个体的杂交组合有M1M2和M2M2,M1M2和M2M3,M1M3和M2M2,后代中开紫花和开红花个体的比例均为1∶1,因此植株甲和植株乙的基因型都有两种可能,甲和乙杂交后代两种表型的比例都为1∶1,C、D正确。
17.(2022·镇江高三期中)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称为三体(2n+1,配子育性及结实率与二倍体相同)。科学家利用人工构建的一系列增加了不同染色体的野生型水稻三体,分别与野生型水稻的隐性突变体(2n=24)杂交,获得F1,F1植株单独种植,自交得到F2,分别统计各自F2的表型和比例,可以判断突变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可能会导致子代中出现三体
B.若某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3∶1,则突变基因不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
C.若某F1植株子代中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比例为35∶1,说明突变基因位于该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
D.需构建24种野生型水稻三体,分别与隐性突变体杂交才能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
答案 ABC
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某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会产生某一号染色体有两条同源染色体的配子,该配子受精作用后会导致子代中出现三体,A正确;假设控制水稻野生型和突变型的相关基因为A、a,若突变基因不位于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则隐性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相关野生型三体的基因型为AA,二者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自交后代比例为3∶1,B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三体所在的染色体上,隐性突变体的基因型为aa,相关野生型三体的基因型为AAA,二者杂交,F1的基因型有两种,Aa和AAa,Aa植株自交后代比例为3∶1,AAa的植株产生配子为AA∶Aa∶A∶a=1∶2∶2∶1,其中a=,自交后代比例为35∶1,C正确;水稻(2n=24)有12对同源染色体,确定突变基因的位置,需构建12种水稻野生型三体分别与隐性突变体杂交,D错误。
18.已知某种雌雄同体二倍体植物的n个不同性状由n对等位基因控制(杂合子表现显性性状)。植株甲的n对基因均杂合。当n≥2时,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如果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甲测交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数目相等
B.如果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甲自交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数目相等
C.如果n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甲测交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数目相等
D.如果n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甲自交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数目相等
答案 ABC
解析 如果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植株甲测交和自交后代纯合子占的比例都为1/2n,A、B不合理;如果n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显性基因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植株甲测交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数目相等,若显性基因不全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测交后代全为杂合子,C不合理;如果n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管显性基因是否都位于一条染色体上,植株甲自交后代纯合子和杂合子比例都各占1/2,D合理。
19.先天性夜盲症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的遗传特点包括( )
A.在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B.女性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方患病
C.患者的正常子女的后代可能不会患病
D.任何患者都可能将致病基因传给其儿子或女儿
答案 ABC
解析 男患者只能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不传给儿子,女患者既可能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也可能传给儿子,D错误。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7分。)
20.(11分)(2022·宿迁高三联考)请分析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自然状态下某二倍体植物(两性花,花色白色)群体中偶然出现一株雄性不育个体甲,研究表明甲出现雄性不育是在形成甲个体的配子中有一个ms的核基因突变为Ms导致的,ms和Ms具有完全显隐关系。研究人员提取植株甲的一个体细胞,并实现了将该细胞中的ms基因改造为Mfs基因,后对该细胞植物组织培养获得可育性状植株乙。
(1)题目中涉及的ms、Ms、Mfs三个基因的显隐性关系是______________;只考虑育性,该植物种群所有基因型不同的杂交组合有________种。
(2)为获得纯合不育品系MsMs,可以选取________(填“甲”或“乙”)自交,在遗传学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为研究基因插入位点及其产生的影响,科研人员先对纯合不育品系导入红色素合成基因Lt,获得红花正常品系R、红色大花品系S,然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品系R×乙→F1中红花可育∶红花不育∶白花可育∶白花不育=1∶1∶1∶1
实验二:品系S×乙→F1中红色大花可育∶红色大花不育∶白花可育∶白花不育=1∶1∶1∶1
(3)选取实验一的F1红花可育个体自交,F2中相关性状的比例为白花可育∶红花可育∶深红花不育=1∶2∶1。由此可知,R品系中Lt基因和Ms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红花性状出现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取实验二的F1红色大花可育个体自交,F2中红色大花可育∶红色大花不育∶白花可育∶白花不育=3∶1∶3∶1,F2中未出现常见的9∶3∶3∶1,说明Lt基因除导致花色变红外,还对F1的繁殖造成影响,结合实验二推断可能是含Lt基因的________(填“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fs>Ms>ms 14 (2)乙 性状分离 (3)Lt基因与其中一个Ms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 红花性状与雄性不育性状之间并不是自由组合的 两个Lt基因指导合成更多的红色素从而使红色加深 (4)雄配子 实验二中含Lt基因的雌配子可育
21.(10分)(2022·南京高三月考)普通小麦(6n=42)是异源六倍体植物,其6个染色体组来自三种不同的祖先,染色体组记为AABBDD。小麦细胞中的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是小麦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酶,该酶由wx-A1、wx-B1、wx-D1三条肽链构成,对应基因分别位于7A、4A和7D染色体上。三条肽链不同程度缺失会对小麦直链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缺失全部三条肽链的小麦不含直链淀粉,为全糯小麦。现有三种纯合非糯小麦品种,其中品种K缺失wx-A1、wx-B1肽链;品种B缺失wx-D1肽链;品种M缺失wx-A1、wx-D1肽链。利用品种K和品种B杂交得到F1,F1自交,F2中非糯与全糯的分离比为63∶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肽链缺失的纯合小麦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2)正常情况下,普通小麦一个染色体组中最多含有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肽链基因的数量为____________个。
(3)若品种K与品种M杂交得到F1,F1自交,F2中非糯与全糯的分离比为______________;若让F2继续自交,理论上F3全糯小麦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将F2自然种植,F3全糯小麦所占比例会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上述比例,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 (2)4 (3)15∶1 9/64 低于 小麦自然种植时会进行异株传粉(或自然条件下小麦会进行杂交)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利用品种K和品种B杂交得到F1,F1自交,F2中全糯小麦所占比例为1/64,1/64=(1/4)3,可知3个肽链合成基因均为显性基因。肽链缺失有缺失1条(3种),缺失2条(3种),缺失3条(1种),因此,肽链缺失的纯合小麦基因型共有3+3+1=7种。(2)A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肽链wx-A1、wx-B1合成的基因,D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肽链wx-D1合成的基因,B染色体组上不含相关基因,在染色体复制后,基因数量加倍,因此A染色体组中最多含有4个肽链合成基因。(3)设控制wx-A1、wx-B1、wx-D1三条肽链合成的基因分别为E、F、G,品种K(eeffGG)与品种M(eeFFgg)杂交,F1基因型为eeFfGg,F2中全糯(eeffgg)占比例为1/16,非糯与全糯之比为15∶1;F2中能产生全糯后代的个体基因型有eeFfGg(1/4)、eeffGg(1/8)、eeFfgg(1/8)、eeffgg(1/16),若让F2继续自交,它们自交后代F3中全糯个体占的比例为(1/4)×(1/16)+(1/8)×(1/4)+(1/8)×(1/4)+(1/16)×1=9/64。在自然种植时,小麦有自花传粉和随机传粉两种方式,随机传粉(杂交)时,F2产生efg的雌雄配子的概率为(1/4)×(1/4)+(1/8)×(1/2)+(1/8)×(1/2)+(1/16)×1=1/4,后代中eeffgg的概率为1/16,小于自交后代中eeffgg的概率9/64。
22.(12分)某二倍体植物为XY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其花瓣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其中A基因控制蓝色素的产生,且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B或b基因与红色素的产生有关,花瓣中色素代谢如图所示。当蓝色素与红色素同时存在时植株表现为紫花,但有致死现象。现有一对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F1中雌雄植株杂交,得到F2,结果如表所示(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P
F1
F2
雌株:蓝花
雌株:蓝花
雌株:6蓝花∶2白花
雄株:红花
雄株:蓝花
雄株:3蓝花∶2紫花∶1红花∶1白花
回答下列问题:
(1)B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图中信息显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瓣颜色性状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控制红色素产生的基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本蓝花雌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2雄株共有________种基因型。若取F2中的白花植株相互交配,子代中红花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__。
(4)欲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检测F2中某蓝花雄株的基因型,请写出一种检测方法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X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性状 (2)b AAXBXB (3)5 1/8 (4)检测方法:让该蓝花雄株与纯合白花雌株(aaXBXB)杂交。预期结果:若杂交后代均为蓝花植株,则该蓝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若杂交后代出现蓝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则该蓝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
解析 (1)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B、b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雌、雄个体性状表现应相同,与表格中数据不符合,说明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Y染色体上无其等位基因。(2)已知A基因控制蓝色素的生成,若B基因控制红色素的合成,则F1会出现紫花,与表格不符,因此b基因控制红色素的生成,由于亲本是纯合子,故亲本蓝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红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3)F1的基因型为AaXBXb和AaXBY,理论上F2雄株的基因型应该为1/8AAXBY(蓝花)、1/8AAXbY(紫花)、2/8AaXBY(蓝花)、2/8AaXbY(紫花)、1/8aaXBY(白花)、1/8aaXbY(红花),但表中紫花雄株占F2雄株的2/7,说明基因型为AAXbY的植株致死,故F2雄株共有5种基因型。F2白花雌株的基因型是1/2aaXBXB、1/2aaXBXb,产生雌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XB∶aXb=3∶1;F2白花雄株的基因型是aaXBY,产生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为aXB∶aY=1∶1,所以F2白花植株相互交配的子代中红花个体(aaXbY)所占比例为1/4×1/2=1/8。
23.(12分)中国农业大学某实验室在某果蝇品系中发现了一只卷翅突变体,经不断选育获得了紫眼卷翅果蝇品系(甲品系)。为了研究该品系相关基因的传递规律,研究人员做了一系列实验。
(1)甲品系果蝇与纯种野生型(红眼正常翅)果蝇进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分析果蝇的眼色遗传,紫眼和红眼为一对相对性状,其中红眼是________性性状。
②实验正反交结果相同,由此可知果蝇的翅型属于________染色体遗传。
③根据F2的表型及比例推测,决定________性状的基因纯合致死。进一步研究发现,果蝇的正常翅基因(+)和甲品系的卷翅基因(A)位于2号染色体上,该染色体上还分布有某隐性致死基因(b)及等位基因(B)。甲品系内果蝇相互交配,后代表现均为卷翅,如图所示。请根据该实验结果,在上图相应位置上标出F1中相关基因在2号染色体上的位置(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2)像甲品系这样能够稳定保存两个致死基因的品系称为平衡致死系。研究人员从北京大学某实验室获得另一果蝇平衡致死系(乙品系),其表型为红眼卷翅,已知该品系果蝇的卷翅基因(A′)和隐性致死基因(b′)同样位于2号染色体上。甲、乙品系果蝇杂交,子代中卷翅与正常翅的数量比约为2∶1。
①根据子代中出现了表型为__________________的果蝇,可判断b和b′不是相同基因。
②由实验结果推测,两个品系的卷翅基因A和A′是等位基因。若它们是非等位基因,杂交后代的翅型性状及其数量比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纯合致死的等位基因存在互补和不互补两种关系:若互补,则同时含有这两个基因的杂合子能存活;反之,则不能存活。根据(2)实验结果推测:A和A′________(填“互补”或“不互补”)。
答案 (1)①显 ②常 ③卷翅 如图所示(2)①正常翅 ②卷翅∶正常翅=3∶1 不互补
24.(12分)下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的相关基因为A、a,乙病的相关基因为B、b。用电泳方法对该家系部分成员乙病相关基因进行条带分析,结果见下表。电泳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显示一个条带,致病基因显示为另一个条带。
(1)电泳结果中,乙病致病基因显示为__________(填“条带1”或“条带2”),该病为____________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Ⅱ5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她与Ⅱ6再生一个孩子患乙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3)Ⅱ3和Ⅱ4生了一个不患乙病的男孩,经染色体数目检查发现该个体患有克氏综合征(44+XXY),分析其不患乙病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Ⅱ8与一正常男性婚配,要想避免后代患乙病,可采取的优生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条带2 X Ⅱ4不携带乙病致病基因却生了患病孩子Ⅲ9 (2)AaXBXB或AaXBXb 1/8 (3)Ⅱ4减数分裂后期Ⅰ,X、Y染色体移向细胞同一极,最终产生了XBY的精子
(4)选择生女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强化训练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共2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分层练习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课时1基因的分离定律,共5页。
这是一份单元检测卷05 基因的传递规律-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专题复习(新高考通用),文件包含单元检测卷05基因的传递规律原卷版docx、单元检测卷05基因的传递规律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