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A卷单元检测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A卷单元检测含答案第1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A卷单元检测含答案第2页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A卷单元检测含答案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A卷单元检测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A卷单元检测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 一轮复习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A卷 单元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4-1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与翻译相比,遗传信息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C.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
    2.下列与真核生物的基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等位基因的结构组成差异可表现在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上
    B.亲子代之间基因的传递都遵循盂德尔的遗传规律
    C.DNA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D.只有通过转录和翻译,基因才能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型细菌是众多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唯一能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
    B.S型细菌的毒性与菌体外脂类荚膜有关
    C.活体转化实验,从患病致死的小鼠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
    D.离体转化实验,可证明S型菌的DNA掺入到R型菌中,能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与此相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B.“分子量大”可体现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多样性
    C.“半保留”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
    5.如图为一个双链DNA分子(15N标记)中某基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  )

    A.DNA的特异性是由四种碱基的数量比例决定的
    B.DNA聚合酶可催化形成①和②处的化学键
    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的值为1.5
    D.将该DNA置于不含15N的环境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
    6.为探究DNA复制方式,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别将细胞分裂产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胞中的15N﹣DNA、14N﹣DNA及15N14N﹣DNA分离开来。因为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所以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15N具有放射性,所以感光胶片上可以记录DNA带的位置
    B.根据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可以排除DNA是全保留复制
    C.大肠杆菌在进行DNA分子复制时需要用到解旋酶、DNA聚合酶和限制酶
    D.DNA聚合酶是一种能调节DNA分子复制的信息分子
    7.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只有2条染色体,图1表示马蛔虫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部分细胞分裂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Ⅲ、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发生在图1Ⅰ→Ⅱ的过程中
    C.若乙细胞来自于甲细胞,则乙细胞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
    D.图2中甲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8.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中四分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
    B.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该细胞能产生四种精子
    C.B(b)与D(d)发生基因重组,A(a)与D(d)未发生基因重组
    D.该雄性生物产生的精子中,AbD、ABD、abd、aBd四种精子比例为1:1:1::1
    9.下列有关核DNA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两条链在方向上表现为反向平行,碱基关系上表现为互补配对
    B.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C.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内侧
    D.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10.如图中,a、b、c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3个基因,m、n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均含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B.m、n片段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会导致基因突变
    C.若a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一定改变
    D.该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可互为等位基因
    11.下列有关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不可能在同一场所同时发生
    B.二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二者在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的过程中不一定都会发生
    D.二者碱基配对出现差错均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12.某生物体内进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B.c过程还需rRNA的参与,其合成离不开核仁
    C.c过程必须由61种tRNA将20种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中
    D.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是完全对应关系
    13.图一表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图二表示中心法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一知原核细胞DNA的复制与基因的表达可以同时进行
    B.图一中的酶丙是DNA聚合酶,酶乙是RNA聚合酶
    C.图二中过程e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
    D.图二中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完全相同
    14.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B.S型菌与R型菌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S型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15.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能准确地复制与DNA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C.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
    D.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
    1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某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其转运的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B. 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C. 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但它们的基本骨架相同
    D. 一个含胞嘧啶30个的基因,在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210个
    17.图甲所示为某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法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体神经细胞中,①→⑤过程都存在
    B. 图甲可以看出该类生物边转录边翻译
    C. 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 图乙中只有过程②③④涉及碱基配对

    18.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也存在着反馈调节。科学家研究线粒体RNA聚合酶时做了如下实验(溴化乙啶能专一性阻断线粒体DNA的转录)。
    实验分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组
    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过高
    对照组
    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正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是否加入了溴化乙啶
    B.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
    C.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D.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19.(15分)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5分)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①和②(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 。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 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 酶;作用于图甲中的 (填序号)。
    (3)若用1个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 。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 。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22.(14分)图1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体内的细胞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图3为人体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是______(按照分裂先后顺序),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细胞______(填字母)中。
    (2)图2中的Ⅰ时期对应图1中的细胞______(填字母),Ⅲ时期染色单体消失的原因是______。Ⅳ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比体细胞中的减半,意义是______。
    (3)若图3表示一个色盲患者的减数分裂过程,且细胞D中不含色盲基因,则正常情况下,图3中含色盲基因的细胞有______(填字母)。
    23.(15分)人体内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的表达与此有关,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图1为该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2和图3是对其部分过程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ER基因是(填“是”或“否”)存在于垂体细胞中,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变化周期约为 小时。
    (2)据图1中的过程③可知,PER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为 。该图过程②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 。
    (3)图2和图3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 过程(填写数字序号),图2中碱基配对方式与图3中不同的是 。
    (4)图2过程的进行需要 催化,图3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 。
    (5)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昼夜节律,并使睡眠质量降低。据图3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 终止,而影响人体昼夜节律。
    第五单元 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
    A卷 基础过关检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第1-13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第14-1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有关生物的遗传信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
    B.与翻译相比,遗传信息转录时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C.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均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D.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
    【答案】C
    【解析】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即遗传信息储存在DNA或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正确;
    遗传信息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故有T一A的配对,而翻译时以mRNA为模板,其上碱基和 tRNA上的碱基配对,所以没有T一A配对,B正确;分子水平上遗传信息的传递有DNA、R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而基因的突变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C错误;遗传信息从RNA﹣蛋白质表示翻译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而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因此该过程实现了基因对生物体性状的控制,D正确。
    2.下列与真核生物的基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对等位基因的结构组成差异可表现在碱基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上
    B.亲子代之间基因的传递都遵循盂德尔的遗传规律
    C.DNA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与DNA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D.只有通过转录和翻译,基因才能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
    【答案】D
    【解析】一对等位基因的结构组成差异可表现在碱基数量和排列顺序上,基因中碱基的种类相同(A、T、C、G4种),A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核基因的遗传,B错误;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错误;只有通过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基因才能实现对生物性状的控制,D正确。
    3.下列关于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型细菌是众多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唯一能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
    B.S型细菌的毒性与菌体外脂类荚膜有关
    C.活体转化实验,从患病致死的小鼠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
    D.离体转化实验,可证明S型菌的DNA掺入到R型菌中,能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
    【答案】B
    【解析】S型细菌是众多肺炎双球菌菌株中唯一能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A正确;S型细菌的毒性与菌体外多糖类荚膜有关,B错误;活体转化实验,从患病致死的小鼠血液中分离出了活的S型菌,C正确;离体转化实验,可证明S型菌的DNA掺入到R型菌中,能引起稳定的遗传变异,D正确。
    4.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下列与此相关的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
    B.“分子量大”可体现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多样性
    C.“半保留”复制保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
    D.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
    【答案】B
    【解析】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在内侧,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保证了遗传物质的稳定性,A正确;遗传物质在分子水平的多样性,体现在DNA分子中碱基的排列顺序,B错误;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保持了遗传信息传递的连续性,C正确;可遗传的变异使后代获得遗传多样性,D正确。
    5.如图为一个双链DNA分子(15N标记)中某基因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  )

    A.DNA的特异性是由四种碱基的数量比例决定的
    B.DNA聚合酶可催化形成①和②处的化学键
    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的值为1.5
    D.将该DNA置于不含15N的环境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
    【答案】C
    【解析】DNA的特异性是由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决定的,A错误;DNA聚合酶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不能催化形成氢键,B错误;由以上分子可知,该基因中T%=A%=20%,G%=G%=30%,则该基因中为3: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因此该基因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也为3:2,C正确;将该DNA置于不含15N的环境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总数的=,D错误。
    6.为探究DNA复制方式,美国生物学家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到只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通过CsCl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分别将细胞分裂产生的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胞中的15N﹣DNA、14N﹣DNA及15N14N﹣DNA分离开来。因为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所以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15N具有放射性,所以感光胶片上可以记录DNA带的位置
    B.根据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可以排除DNA是全保留复制
    C.大肠杆菌在进行DNA分子复制时需要用到解旋酶、DNA聚合酶和限制酶
    D.DNA聚合酶是一种能调节DNA分子复制的信息分子
    【答案】B
    【解析】因为DNA能够强烈地吸收紫外线,所以用紫外光源照射离心管,透过离心管在感光胶片上记录DNA带的位置就可以显示出离心管内不同密度的DNA带,A错误;若DNA为全保留复制,则细胞分裂产生的第一代的有15N﹣DNA、14N﹣DNA,经离心后应该分布于离心管的下部和上部,根据第一代只出现一条居中的DNA条带,可以排除DNA是全保留复制,B正确;DNA分子复制时需要用到解旋酶、DNA聚合酶,不需要限制酶,C错误;DNA聚合酶只起催化作用,没有调节作用,D错误。
    7.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只有2条染色体,图1表示马蛔虫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部分细胞分裂图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Ⅲ、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B.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发生在图1Ⅰ→Ⅱ的过程中
    C.若乙细胞来自于甲细胞,则乙细胞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
    D.图2中甲时期是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时期
    【答案】D
    【解析】图1中Ⅲ对应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A正确;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发生在间期,即图1Ⅰ→Ⅱ的过程中,B正确;若乙细胞来自于甲细胞,则根据染色体颜色可知,乙细胞一定是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中期,而图2甲细胞处于前期,D错误。
    8.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示意图如图。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细胞中四分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
    B.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该细胞能产生四种精子
    C.B(b)与D(d)发生基因重组,A(a)与D(d)未发生基因重组
    D.该雄性生物产生的精子中,AbD、ABD、abd、aBd四种精子比例为1:1:1::1
    【答案】D
    【解析】该细胞中四分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初级精母细胞中,A正确;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该细胞将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但由于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由于交叉互换,B(b)与D(d)发生基因重组,A(a)与D(d)未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该雄性生物产生的精子中,AbD、ABD、abd、aBd四种精子比例不是1:1:1::1,而是两多两少,D错误。
    9.下列有关核DNA分子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  )
    A.DNA分子的两条链在方向上表现为反向平行,碱基关系上表现为互补配对
    B.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
    C.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内侧
    D.脱氧核糖与脱氧核糖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
    【答案】D 
    【解析】DNA分子的两条链在方向上表现为反向平行,碱基关系上表现为互补配对,A正确;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且总是嘌呤与嘧啶配对,因此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B正确;碱基对通过氢键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内侧,C正确;磷酸与脱氧核糖相连,排列在DNA分子的外侧,构成基本骨架,D错误。
    10.如图中,a、b、c表示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3个基因,m、n为基因间的间隔序列,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b、c均含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B.m、n片段中碱基对发生变化会导致基因突变
    C.若a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其控制合成的肽链一定改变
    D.该染色体上的三个基因可互为等位基因
    【答案】A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a、b、c是一条染色体上相邻的3个基因,都可以转录,故a、b、c均含有RNA聚合酶结合位点,A正确;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m、n片段没有遗传效应,碱基对发生变化不会导致基因突变,B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若a中有一个碱基对被替换,其控制合成的肽链可能不变,C错误;等位基因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一条染色体上不存在等位基因,D错误。
    11.下列有关基因转录与翻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者不可能在同一场所同时发生
    B.二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C.二者在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的过程中不一定都会发生
    D.二者碱基配对出现差错均会引起性状的改变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的转录和翻译可同时同地进行,A错误;二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前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后者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U-A、C-G、G-C,B正确;二者在细胞增殖、生长和分化的过程中都会发生,C错误;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两者碱基配对出现差错不一定会引起性状的改变,D错误。
    12.某生物体内进行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和b过程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B.c过程还需rRNA的参与,其合成离不开核仁
    C.c过程必须由61种tRNA将20种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中
    D.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不是完全对应关系
    【答案】D 
    【解析】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同,A错误;c过程可发生在真核生物中,也可发生在原核生物中,若发生在原核生物中,则不需要核仁参与,B错误;c为翻译过程,翻译形成多肽不一定都需要61种tRNA和20种氨基酸,C错误;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不能编码氨基酸,不能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对应,D正确。
    13.图一表示原核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图二表示中心法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由图一知原核细胞DNA的复制与基因的表达可以同时进行
    B.图一中的酶丙是DNA聚合酶,酶乙是RNA聚合酶
    C.图二中过程e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
    D.图二中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完全相同
    【答案】B
    【解析】由题图一可知,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其DNA的复制与基因的表达可同时进行,A正确;
    图一中的酶丙是解旋酶,酶甲是DNA聚合酶,酶乙是RNA聚合酶,催化的反应不同,酶种类不同,B错误;e过程为逆转录,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C正确;a是DNA分子复制,产物是DNA;b是转录,产物是RNA,DNA和RNA的碱基不完全相同,因此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D正确。
    14.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
    B.S型菌与R型菌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S型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
    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答案】CD
    【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项正确;S型菌与R型菌在结构上最大的不同是S型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可以形成光滑的菌落,B项正确;肺炎双球菌利用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C项错误;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变性时肽键不断裂,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项错误。
    15.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DNA分子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DNA分子能准确地复制与DNA分子的结构有密切的关系
    B.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有氢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C.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
    D.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n4种
    【答案】ABC
    【解析】DNA分子结构中碱基按照互补配对原则进行配对,这对DNA分子的准确复制具有重要作用,A项正确;DNA分子复制时,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氢键断裂,双链解开,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子链,子链与母链的互补碱基之间重新形成氢键,B项正确;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神经细胞和衰老的细胞一般都不会再进行分裂,故一般不会出现DNA分子的复制,C项正确;含有2n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最多有42n种,D项错误。
    16.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某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其转运的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
    B. 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C. 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一定不同,但它们的基本骨架相同
    D. 一个含胞嘧啶30个的基因,在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210个
    【答案】CD
    【解析】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以由几种tRNA来转运,因此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A正确; 基因与性状之间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基因可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B正确; 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形成的,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少或替换,因此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序列不一定不同,但它们的基本骨架相同,C错误; 一个含胞嘧啶30个的基因,在第3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胞嘧啶23-1×30=120个,D错误。
    17.图甲所示为某种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法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体神经细胞中,①→⑤过程都存在
    B. 图甲可以看出该类生物边转录边翻译
    C. 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 图乙中只有过程②③④涉及碱基配对
    【答案】AD
    【解析】④和⑤过程只能发生在被某些病毒侵染的细胞中,A错误; 由图甲可知,该生物边转录边翻译,B正确; 图甲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即图乙中的②③过程,C正确; 图乙中过程①②③④⑤都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D错误。
    18.反馈调节普遍存在于生命系统的各个层次,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也存在着反馈调节。科学家研究线粒体RNA聚合酶时做了如下实验(溴化乙啶能专一性阻断线粒体DNA的转录)。
    实验分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
    实验组
    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过高
    对照组
    不含溴化乙啶的培养基培养链孢霉
    链孢霉线粒体RNA聚合酶含量正常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链孢霉的培养基中是否加入了溴化乙啶
    B.线粒体内的RNA聚合酶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
    C.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
    D.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
    【答案】ACD 
    【解析】由表格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培养基中是否加入溴化乙啶,A正确;不能通过该实验证明线粒体内RNA聚合酶由线粒体基因控制合成,B错误;细胞核是遗传的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可知,细胞核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有影响,C正确;由对照组分析可知,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可能对细胞核基因的表达有反馈抑制作用,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
    19.(15分)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在理论上,上清液中不具有放射性,下层沉淀物中具有很高的放射性;而实验的实际最终结果显示:在离心上层液体中,也具有一定的放射性,而下层的放射性强度比理论值略低。
    (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理论上,上层液放射性应该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
    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实验中,如果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将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误差的来源,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____________,再用噬菌体去感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 (2分)
    (2)理论上讲,噬菌体已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内,上清液中只含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2分)
    (3)a.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出来,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2分)
    b.是(1分) 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2分)
    (4)DNA是遗传物质(1分)
    (5)不能 因为在DNA和蛋白质中都含有N元素(2分)
    (6)大肠杆菌(1分)  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2分)
    【解析】(1)在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同位素示踪法)。(2)由于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并且DNA是遗传物质,将含32P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肠杆菌中,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因此在离心时,含有32P标记的大肠杆菌沉在底部,而蛋白质外壳留在上清液中,因此在理论上,上清液放射性应该为0。(3)由于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之间有较大的误差,由此对实验过程进行误差分析:a.在实验中,从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到用离心机分离,这一段时间如果过长,产生的子代噬菌体会从大肠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后出现在上清液中,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b.在实验中,如果保温时间过短,会有一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因此没有侵入大肠杆菌的噬菌体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出现放射性。(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5)由于DNA和蛋白质中均有N元素,所以不能用15N来标记噬菌体的DNA。(6)若要大量制备用35S标记的噬菌体,需先用35S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用噬菌体去侵染被35S标记的大肠杆菌。
    21.(15分)下图为真核生物DNA的结构(图甲)及发生的生理过程(图乙),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DNA的结构示意图,其基本骨架由①和②(填序号)交替排列构成,④为 。
    (2)从图乙可看出,该过程是从多个起点开始复制的,从而 复制速率;图中所示的酶为 酶;作用于图甲中的 (填序号)。
    (3)若用1个被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释放出3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的比例是 。
    (4)若图甲中的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将该DNA分子放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则子代DNA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增加 。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 。
    【答案】(1)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分) (2)提高(2分) 解旋(2分) ⑨(2分)
    (3)1/150 (3分) (4)100 (2分) (5)1/2(2分)
    【解析】(1)DNA分子的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图中的④是由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C(胞嘧啶)组成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分析图乙,有多个复制的起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复制的速率。图中酶使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双链解旋,应为解旋酶。
    (3)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则新形成的300个噬菌体中有2个含32P,占1/150。
    (4)亲代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对,在含有用32P标记的脱氧核苷酸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一条链含32P,一条链含31P,标记部分的脱氧核苷酸比未标记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因此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00。
    (5)DNA分子复制时一条链上的碱基发生突变,另一条链上的碱基不发生突变,以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复制形成的DNA分子都是异常的,以碱基没有发生突变的单链为模板合成的DNA分子都是正常的,因此无论复制多少次,发生差错的DNA分子都占1/2。
    22.(14分)图1为某动物体内五个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示意图;图2表示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体内的细胞在不同细胞分裂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的含量;图3为人体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G表示相关细胞,①~④表示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是______(按照分裂先后顺序),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细胞______(填字母)中。
    (2)图2中的Ⅰ时期对应图1中的细胞______(填字母),Ⅲ时期染色单体消失的原因是______。Ⅳ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比体细胞中的减半,意义是______。
    (3)若图3表示一个色盲患者的减数分裂过程,且细胞D中不含色盲基因,则正常情况下,图3中含色盲基因的细胞有______(填字母)。
    【答案】
    (1)e、b、d(2分)       b(2分)  
    (2)b、c、e(2分)       着丝点分裂(2分)      形成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均减半的配子,再通过受精作用加倍,以保持生物体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3分)  
    (3)A、C、F、G(3分)  
    【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处于减数分裂过程的细胞是b、e、d;孟德尔的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细胞b中。
    (2)图2中的Ⅰ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对应图1中的细胞b、c、e;Ⅲ时期染色单体消失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Ⅳ时期细胞中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比体细胞中的减半,意义是形成染色体和核DNA的数目均减半的配子,再通过受精作用加倍,以保持生物体染色体数目和遗传物质的相对稳定。
    (3)若图3表示一个色盲患者(男性)的减数分裂过程,且细胞D中不含色盲基因,则B、E中也不含色盲基因,即正常情况下,图3中含色盲基因的细胞有A、C、F、G。
    23.(15分)人体内的多种生理生化过程都表现出一定的昼夜节律,研究表明,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的表达与此有关,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的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图1为该基因表达过程示意图,图2和图3是对其部分过程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PER基因是(填“是”或“否”)存在于垂体细胞中,其表达产物的浓度变化周期约为 小时。
    (2)据图1中的过程③可知,PER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为 。该图过程②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 。
    (3)图2和图3分别对应于图1中的 过程(填写数字序号),图2中碱基配对方式与图3中不同的是 。
    (4)图2过程的进行需要 催化,图3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 。
    (5)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昼夜节律,并使睡眠质量降低。据图3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 终止,而影响人体昼夜节律。
    【答案】(1)24(2分) (2)(负)反馈调节(2分) 由右向左(2分)
    (3)①②(2分) T-A(2分) (4) RNA聚合酶(1分) GAC(2分)
    (5)PER蛋白的合成(2分)
    【解析】(1)由于细胞的全能性,PER基因存在于包括下丘脑SCN细胞在内的所有正常细胞中。由于该基因的表达产物与昼夜节律有关,因此PER基因表达产物的浓度变化周期约为24小时。
    (2)据图1中的过程③可知,PER蛋白的合成调节机制为(负)反馈调节。根据多肽链的长短,可判断核糖体在图中移动的方向是从右向左。
    (3)图2表示转录,对应于图1中的过程①,图3表示翻译,对应于图1中的过程②,图2中转录的碱基配对方式与图3中翻译不同的是T-A。
    (4)转录过程进行需要RNA聚合酶催化;密码子是mRNA上的三个相邻的碱基,因此图3中决定氨基酸“天”的密码子是GAC。
    (5)长期营养不良,会影响人体昼夜节律,并使睡眠质量降低。据图3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体内氨基酸水平较低,部分tRNA由于没有携带氨基酸而成为空载tRNA,空载tRNA进入核糖体,导致PER蛋白的合成终止,而影响人体昼夜节律。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7遗传的分子基础 含解析 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单元质检卷7遗传的分子基础 含解析 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B卷单元检测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细胞基础和分子基础B卷单元检测含答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分子基础单元检测(不定项)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