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溶液 (含答案)
展开溶液
考点一:溶解度及曲线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2.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3.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稀溶液
C.含100 g水的溶液 D.浓溶液
4.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
B.40 ℃时溴酸银易溶于水
C.90 ℃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
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
5.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上表你可以得到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在20℃时,欲使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两种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二:溶液的形成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2.厨房中的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面粉 C.花生酱 D.菜油
3.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白醋洗去水壶内部的水垢
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置换反应不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C.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该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防止生锈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汽油清洗油污是溶解现象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能减少土壤污染
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白酒 C.豆浆 D.咖啡
8.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9.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 )
A.尚湖中清澈的湖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
C.可用肥皂水检测沙家浜的水是否属于硬水 D.过滤可以除去湖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10.让我们感受一下“化学生活”吧!
(1)图 A:南海盛产鱼虾,鱼虾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2)图 B:步入公园,花香四溢,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__的性质。
(3)图C和图 D 是环卫工人在公园内捡到的两种垃圾瓶罐,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我们尝了一勺汤,就知道整碗汤的味道,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填序号)。
①味精 ②食用油 ③糖 ④面粉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也生产都离不开水
(1)自来水厂常用 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沾有较多油污的碗碟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向水中加入洗涤剂进行清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们必须要节约用水,生活中你的节水方法是 .
(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 、装瓶贴标签.
12.结合下列图示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为了验证生成物,实验结束取出坩埚钳后的操作是_____;
(2)实验二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则烧杯中的水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由实验三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____。
13.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14.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FeSO4和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整个流程中,进行了两次操作1,操作1是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金属X 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固体A中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写出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冷却结晶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前需要进行操作2,请问操作2是________。
考点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2.把10g某固体放入90g水中完全溶解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10% B.11.7% C.12% D.13.3%
3.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级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电解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则需要氯化钠_____g,量筒需要选择_____mL的(选10mL,50mL,100mL,500mL)。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6%(填“>”“<”或“=”)。
4.分析处理图表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在100 g的水中加入30 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
5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如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等.为减小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开闭情况是 .
(3)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
6.某NaCl样品中混有杂质MgCl2,为了测定样品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_______g。
(2)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7.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30g质量分数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0.5%的溶液。试分析并计算需要加水多少克?
参考答案
考点一:溶解度及曲线
1.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
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
C.将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乙>甲>丙
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
【答案】B
2.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答案】C
3.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是( )
A.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 B.稀溶液
C.含100 g水的溶液 D.浓溶液
【答案】A
4.溴酸银(AgBr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溴酸银的溶解度增大
B.40 ℃时溴酸银易溶于水
C.90 ℃时溴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1.3%
D.溴酸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溶液中析出
【答案】B
5.下表列出了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从上表你可以得到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2)在20℃时,欲使一定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两种措施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等 (2)加硝酸钾 蒸发水分或降低温度
考点二:溶液的形成
1.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答案】D
2.厨房中的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面粉 C.花生酱 D.菜油
【答案】A
3.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 )
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 B.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D.用白醋洗去水壶内部的水垢
【答案】C
4.如图所示,将少量液体X加入到烧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膨胀。下表中液体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答案】B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凡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置换反应不一定在溶液中进行
C.3.0g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4.4gCO2和1.8g水,则该物质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D.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防止生锈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答案】B
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汽油清洗油污是溶解现象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熔点高
C.集中回收废旧电池能减少土壤污染
D.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提高燃烧效率
【答案】B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白酒 C.豆浆 D.咖啡
【答案】B
8.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答案】A
9.下列对水的说法中明显错误的是( )
A.尚湖中清澈的湖水是溶液 B.蒸馏是净化程度很高的净水方法
C.可用肥皂水检测沙家浜的水是否属于硬水 D.过滤可以除去湖水中的可溶性杂质
【答案】D
10.让我们感受一下“化学生活”吧!
(1)图 A:南海盛产鱼虾,鱼虾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填序号)。
A.糖类 B.蛋白质 C.油脂
(2)图 B:步入公园,花香四溢,说明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__的性质。
(3)图C和图 D 是环卫工人在公园内捡到的两种垃圾瓶罐,其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填字母序号)。
(4)我们尝了一勺汤,就知道整碗汤的味道,这体现了溶液具有均一性。厨房中的下列物质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__(填序号)。
①味精 ②食用油 ③糖 ④面粉
【答案】B不断运动D①③
11.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也生产都离不开水
(1)自来水厂常用 来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检验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常用 ;沾有较多油污的碗碟很难用水清洗干净,可向水中加入洗涤剂进行清洗,是因为洗涤剂具有 作用;可供我们使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们必须要节约用水,生活中你的节水方法是 .
(2)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是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 、装瓶贴标签.
【答案】(1)活性炭,肥皂水,乳化,一水多用,洗菜水浇花;(2)氢气,溶解
12.结合下列图示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一中,为了验证生成物,实验结束取出坩埚钳后的操作是_____;
(2)实验二是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则烧杯中的水满足的条件是_____;
(3)由实验三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之一是____。
【答案】向瓶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20℃、10g 灭火
13.现有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五种溶液。鉴别它们可按下图所示的步骤进行操作。(提示: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1)步骤①中通过观察_____,可以鉴别出硫酸铜溶液。
(2)步骤③用试剂Y鉴别氢氧化钾溶液和碳酸钠溶液时,试剂Y可以选用不同类别的物质。
①若试剂Y为酸,写出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②若试剂Y为碱,写出有沉淀生成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答案】溶液的颜色 2HCl+Na2CO3=2NaCl+H2O+CO2↑(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即可) Ca(OH)2+ Na2CO3=CaCO3↓+2NaOH
[或Ba(OH)2+ Na2CO3=BaCO3↓+2NaOH]
14.某化学第二课堂小组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准备利用含FeSO4和CuSO4的废水(无其他难溶杂质),从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其流程如下图所示:
(1)整个流程中,进行了两次操作1,操作1是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
(2)金属X 是______(填化学符号),其加入废水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固体A中含有__________(填化学符号)。写出固体A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冷却结晶法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前需要进行操作2,请问操作2是________。
【答案】过滤 Fe Fe + CuSO4=Cu + FeSO4 Cu、Fe Fe + H2SO4 =FeSO4 + H2↑ 蒸发(或者蒸发浓缩)
考点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实验室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 g,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D
2.把10g某固体放入90g水中完全溶解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10% B.11.7% C.12% D.13.3%
【答案】A
3.水和溶液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命活动有重大的意义。
(1)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分硬水和软水,通过_____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2)电解水的实验中,正负两级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电解水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组成的。
(3)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50g,则需要氯化钠_____g,量筒需要选择_____mL的(选10mL,50mL,100mL,500mL)。如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填字母序号),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其他操作均正确,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_6%(填“>”“<”或“=”)。
【答案】肥皂水 煮沸 1:2 2H2O2H2↑+O2↑ 氢元素和氧元素(或氢氧元素或H和O) 3 50 BCAED <
4.分析处理图表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回答:
(1)4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2)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在20 ℃时,在100 g的水中加入30 g碳酸钠,充分搅拌后得到的是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将上述溶液升温到30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10 ℃时,分别配制表中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小的物质是_________。
【答案】36.6 增大 饱和溶液 23.1% 碳酸钠饱和溶液
5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1)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如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等.为减小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开闭情况是 .
(3)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4)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
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 .
【答案】(1)锥形瓶;
(2)打开弹簧夹a和b,关闭弹簧夹c;
(3)偏低;
(4)硫酸钠;硫酸钠和硫酸;硫酸钠和碳酸氢钠
6.某NaCl样品中混有杂质MgCl2,为了测定样品中MgCl2的质量分数。取固体样品50.0g完全溶解于水中,并向其中逐渐加入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请根据相关信息完成下列计算:
(1)反应完全时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_______g。
(2)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
【答案】5.8 19%
7.为了给水果消毒,某同学要把30g质量分数为15%的高锰酸钾溶液稀释成0.5%的溶液。试分析并计算需要加水多少克?
【答案】870g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生命之源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生命之源 (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净水方法中能将硬水软化的是,去年月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化学方程式配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水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水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溶液的形成 (含答案): 这是一份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专项练习:溶液的形成 (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 g 4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