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1页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2页
    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后测评,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01—2016年,该流域,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必备知识基础练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常用来描述区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能够反映出研究期初各类型土地的流失去向,以及研究期末各类型土地的来源构成。下表为某流域20012016年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单位:公顷)。据此完成1~2题。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2016总计建设用地43.4747.4628.140119.07耕地21.47395.279.530.11496.31林地/草地39.41515.03740.362.451 297.25未利用地0.050.071.930.072.122001总计104.4957.76849.962.631 914.75 (数据说明:以建设用地为例,20012016,43.47公顷的建设用地未发生转移,21.47公顷的建设用地转为耕地,47.46公顷的耕地转为建设用地。)1.20012016,该流域(  )              A.建设用地转出面积大于转入面积 B.耕地面积增长最多C.515.03公顷的耕地转为林地/草地 D.未利用地的开发速度最快2.20012016,该流域内林地/草地面积的变化能够(  )A.减少流域内河流含沙量 B.增大流域内河流径流量C.增大流域内气温年较差 D.减小流域内降水总量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读图,完成3~4题。3.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区 C.西南区 D.东南沿海区4.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经营规模 D.机械化水平20191014,国务院新闻办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这是继1996年《中国的粮食问题》之后,中国政府发布的第二部有关粮食安全问题的白皮书。20多年来,与世界比较,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图)。据此完成5~6题。中国与世界人均粮食产量、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比较5.201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比1996年增产约30%,中国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原因是 (  )耕地面积大量增加 化肥、农药施用量增加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与此同时,粮食进口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我国粮食进口数量增加的原因是(  )耕地面积减少 人口数量增多 生活水平提高 谷物不能自给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不仅能使土地生产力不断恢复,而且能使土地永续利用。据此完成7~8题。7.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方面考虑,在我国下列几组地区中,前者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后者应退耕还牧、维护生态平衡的一组是(  )A.塔里木盆地和云贵高原B.黄淮海平原和鄂尔多斯高原C.长江三角洲和黄淮海平原D.江南丘陵和太湖平原8.下列行为违背科学发展观的有(  )占用基本农田,种植经济林,以增加农民的收入 在低湿涝洼地挖鱼塘,筑台田,充分利用水土资源 城市开发规模盲目扩大 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生物工程防护体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图。材料二 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含预测)折线图。(1)判断甲、乙两商品粮基地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    (2)由材料二分析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    (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哪些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能力提升练农地边际化是指农田按照耕作难易程度被逐渐挤出农业生产的现象。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让很多农民放弃边际化农地。某研究机构某年在石柱县(地处渝鄂交界的武陵山区)进行农地边际化调查。请根据下列表格,完成10~12题。影响因素指标分级实际耕地面积/km2承包耕地面积/km2边际化耕地面积/km2边际化/%海拔/m<4507 232.077 969.27737.209.25450~75011 931.3713 449.521 518.1511.29750~1 00016 188.8318 462.422 273.5912.311 000~1 50022 374.3227 411.365 037.0418.381 5002 229.494 239.382 009.8947.41坡度/°<218 243.7821 508.123 264.4015.182~69 277.0111 052.811 775.8016.076~1518 782.4522 071.693 289.2414.9015~2510 314.9612 590.942 275.9818.08253 337.884 308.39970.5122.53 10.关于表格数据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1 500米的耕地边际化率大的原因是该地区的耕地规模小B.坡度越大,边际化率越高C.边际化率是边际化耕地面积与实际耕地面积的比值D.地势与边际化率大致呈正相关11.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下列会导致武陵山区边际化率降低的是(  )A.农村老人、妇女的比例升高B.提高农民把握农产品市场的能力C.小农经营的方式 D.大型农机设备使用12.针对武陵山区的边际化耕地,最适宜的处理方式是(  )A.生态恢复 B.修建别墅区C.调整农业结构 D.梯田化耕作下图示意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1)和农业用地结构(2)。读图,完成13~14题。13.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  )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14.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大局,建设国家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读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预期建成规模(单位:千万亩)示意图,完成15~16题。:1=1/15公顷15.我国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其有利自然条件是(  )A.水热充足,气候条件优越 B.地形平坦,无旱涝灾害C.人少地多,机械化水平高 D.土地广阔,黑土肥沃16.下列有关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预期建成规模大的省级行政区集中于东北地区B.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不适合建设高标准农田C.浙江多低山丘陵,应因地制宜修筑梯田D.贵州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应全面回填客土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粮食安全。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主产区,也是世界水稻分布纬度最高的地区之一,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15%左右。受多种因素影响,2000年以来,东北三省水稻种植面积和空间分布发生明显变化(如下图所示)材料二 低温冷害是指作物在生长期内,因气温降低,使作物受到损伤以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1)描述东北三省水稻种植区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判断东北地区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的季节,并分析近年来低温冷害减少的原因。     (3)列举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 第二章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中国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1~2.1.C 2.A 1,该流域建设用地转出面积为60.93公顷,转入面积为75.6公顷,转出面积小于转入面积,A项错误。耕地转入面积为101.11公顷,转出面积为562.56公顷,耕地面积在减少,B项错误。515.03公顷的耕地转为林地/草地,C项正确。未利用地转出面积为2.56公顷,转入面积为2.05公顷,开发速度慢,D项错误。第2,20012016,该地区林地/草地转入面积远大于转出面积,面积大量增加,有利于减少流域内河流的含沙量,A项正确。林地/草地增多,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流域内河流径流量较为稳定,无法增大流域内河流径流量,B项错误。植被覆盖率增加,有利于调节流域内的水热平衡,增加流域内的湿度,减小流域内气温年较差,C项错误。林地/草地增多与降水总量变化关系不大,D项错误。3~4.3.B 4.B 3,读图可知,东北区1996年、2006年、2016年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不断提高,说明东北区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B项正确。华北平原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先升高后降低,A项错误。西南区和东南沿海区三个年份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率均为持续降低,CD两项错误。第4,蒙新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制约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B项正确。新疆、内蒙古面积大,人口少,土地资源丰富,经营规模相对大,AC两项错误。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与提升粮食生产地位关系不大,D项错误。5~6.5.D 6.B 5,粮食总产量主要取决于种植面积和单产。1996年至2018,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非农业建设占用大量耕地,因此耕地面积不可能大量增加,错。化肥、农药的施用可以减少农业病虫害等,增产增收,对。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总产量,对。农业科技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粮食单产,对。D项符合题意。第6,近年来我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提高,粮食消费总量不断增加,②③对。B项符合题意。7~8.7.B 8.C 7,塔里木盆地与江南丘陵不适合通过大规模整治土地,提高单产;长江三角洲耕地质量高;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面积比例高,应整治土地,提高单产;鄂尔多斯高原应退耕还牧,以维护生态平衡。第8,基本农田是肥力高、质量好的耕地,不能占用;城市开发建设应本着少占农田或不占农田的原则进行,必须适度开发。9.解析 (1),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地区,主要发展商品谷物农业。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发展水稻种植业。第(2),由材料二数据可知,我国粮食消费的基本趋势为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消费量都上升,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为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粮食消费量上升。第(3),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粮食问题的解决应立足国内,综合考虑耕地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科学技术等方面,同时也可考虑部分进口。因此保障粮食安全的措施有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答案 (1)甲属于商品谷物农业,乙属于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2)趋势: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消费量都上升。原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上升;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人均粮食消费量上升。(3)保护耕地;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拓宽粮食进口渠道。10~12.10.D 11.B 12.A 10,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拔1 500米的耕地边际化率大的原因是该地区地势起伏大,耕作难度大,产量低、效益低,A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坡度为6°~15°的地区耕地边际化率小于坡度6°以下地区的耕地边际化率,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边际化率是边际化耕地面积与承包耕地面积的比值,C项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地势与边际化率大致呈正相关,D项正确。第11,农村老人、妇女的比例升高,劳动能力较弱,会使边际化率升高,A项错误。提高农民把握农产品市场的能力,会使农民积极性提高,从而扩大生产规模,降低边际化率,B项正确。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效益低,会使边际化率升高,C项错误。大型农机设备在山区不便推广,会使边际化率提高,D项错误。第12,山区的边际化耕地一般采用生态恢复的处理方式,既有利于保持水土,又有利于保护环境,A项正确。边际化土地一般在海拔高、坡度大的地区,不适合修建别墅区,且修建别墅区会加剧这些地区的水土流失,不利于耕作,B项错误。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保护农田,但不是最适宜的方式,C项错误。海拔高、坡度大的地区不适合梯田化耕作,D项错误。13~14.13.A 14.D 13,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地形结构与农业用地结构的关系。由图1可知,该地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应重点发展林果业,但图2中显示此地种植业比重过大,林业、畜牧业比重偏小,即存在过度开垦的现象。第14,丘陵地区应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D项正确;大牧场放牧业适宜在地广人稀的草原地区发展,A项错误;该地种植业比重过大,不应继续扩大种植业面积,B项错误;全面封山育林尽管会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但会降低经济效益,C项错误。15~16.15.D 16.C 15,读图可知,我国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规模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其有利自然条件是土地广阔,黑土肥沃,D项正确。黑龙江省纬度较高,热量不足,A项错误。黑龙江省属于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发,B项错误。人少地多,机械化水平高属于社会经济条件,C项错误。第16,预期建成规模大的省级行政区有黑、豫、鲁等,A项错误。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也建有高标准农田,只是规模较小,B项错误。浙江多低山丘陵,应因地制宜修筑梯田,C项正确。贵州岩溶地貌广泛发育,土地平整区耕作层土壤厚度达不到作物生长所需土层厚度时,应进行客土回填,但不能全面回填客土,D项错误。17.解析 (1),由图可知,东北水稻种植区分为原产区与新增产区。原产区集中在吉林、辽宁,新增产区主要在黑龙江的平原地区,水稻播种面积增加明显,其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东北水稻品质好,知名度高,经济效益较高,农民种稻积极性高;东北地区耕地资源较多,良好的经济效益促使其他农业生产用地改为水稻用地;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市场对水稻(特别是优质水稻)的需求增多;农业育种技术进步,培育出早熟耐寒品种,使得水稻抗寒能力增强;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地区温暖程度增加,热量增加,利于水稻种植。第(2),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夏季为水稻生长期,故水稻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夏季。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农业育种水平的提高,培育出早熟耐寒品种;随着全球变暖,东北地区增温明显;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提高,加强了灾害监测,通过灌溉或少施氮肥等措施,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减轻了灾害的影响,降低了损失。第(3),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措施可以从保障粮食产量、保证粮食种植面积、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完善粮食储备体系等方面分析。可以通过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产;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农田保护力度,保护基本农田,保证粮食种植面积;积极引导,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加大农产品的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保证稳产高产;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稳定粮食市场。答案 (1)特点:东北水稻种植区由原来集中在吉林、辽宁不断向北扩展,黑龙江水稻播种面积增加明显。原因:水稻生产的经济效益较高,使得播种面积扩大;东北地区耕地资源较多,良好的经济效益使得其他农业生产用地改为水稻用地;市场对水稻(特别是优质水稻)的需求增多;培育早熟耐寒品种,使得水稻抗寒能力增强;气候变暖,使我国东北地区温暖程度增加。(2)季节:夏季。原因:科技进步,培育出早熟耐寒品种;气候变暖,东北地区增温明显;加强了灾害监测,通过灌溉或少施氮肥等措施,减轻了灾害的影响。(3)发展科技,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产;加大保护力度,保护基本农田,保证粮食种植面积;加大农产品的加工力度,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农田水利建设,保证稳产高产;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调整粮食储备的结构和规模。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节 耕地资源与国家粮食安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图主要反映了我国耕地资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节 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与该土壤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对该类土壤合理的利用方式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