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2018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基础(24分)
1.(10.00分)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此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
【解答】答案:
(1)猿则百叫无绝;
(2)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重点字:敲);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山气日夕佳;
(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重点字:瘴)。
【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
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
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
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
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
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
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
2.(4.00分)
【考点】16:根据拼音写字词.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解答时要读懂上下文,结合语境的意思,填写正确的字形。所以根据句意填写字形至关重要。
【解答】“lín xún”应写作“嶙峋”;“wān yán”应写作“蜿蜒”;“jū gōng jìn cuì”应写作“鞠躬尽瘁”;“chóng dǎo fù zhé”应写作“重蹈覆辙”。
答案:
(1)嶙峋;
(2)蜿蜒;
(3)鞠躬尽瘁;
(4)重蹈覆辙。
【点评】本题考查的字形比较容易,只要平时阅读时多留意,对形近字的异同了如指掌即可。
3.(3.00分)
【考点】26:正确使用词语.
【分析】此题考查词语的正确运用。
【解答】A.“荒芜”指因无人管理田地杂草丛生;无人耕种。根据语境可知,因为家乡田园没有人耕种,故此心理作痛。词语准确。
B.“攀比”向高水平比较(多指不顾客观条件的行为)。分析语境“比品牌、比档次”“把她害得很苦”可知,词语使用准确。
C.“诚惶诚恐”形容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根据语境,仰慕这位科学家,所以很是紧张不安。成语准确。
D.“沧海桑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分析语境可知,句子写了山川景色的壮美,而不是世事变化大。故此成语使用不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成语的使用问题,要从词语的意思、感情色彩、修饰对象、适用范围等角度考虑,同时结合语境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
4.(3.00分)
【考点】79:病句辨析与修改.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句式杂糅、表意不明、不合逻辑、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各个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还可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
【解答】ACD修改正确;
B.修改错误,语序不当,但不是“或许”和“这样”语序颠倒,而是“把校运会”和“可以”语序颠倒了,应该把“可以”移到“校运会”之前。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针对句子准确判断病因,找准病灶部位,对症修改。
5.(4.00分)
【考点】84:综合读写.
【分析】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第二题考查语言表达。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概括的基本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细读材料可知,这则材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诗经》包括哪些内容。二是其中的小雅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最有价值。综合表述即可。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国风,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修辞手法即可。
答案:
(1)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分为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2)示例一:国风表达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开创了古代诗歌的光辉传统。
示例二:国风是民间文学苑中的幽兰,香泽后世。
【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
二、阅读(46分)
6.(10.00分)
【考点】DA:课内文言文阅读.
【分析】参考译文:
我年幼时就爱学习。因为家中贫穷,无法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天气酷寒时,砚池中的水冻成了坚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懈怠。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得以看遍许多书籍。到了成年时,愈加仰慕圣贤的学说,又担心不能与学识渊博的老师和名人交游,曾往百里之外,手拿着经书向同乡前辈求教。前辈道德高,名望大,门人学生挤满了他的房间,他的言辞和态度从未稍有委婉。我站着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低身侧耳向他请教;有时遭到他的训斥,表情更为恭敬,礼貌更为周到,不敢答覆一句话;等到他高兴时,就又向他请教。所以我虽然愚钝,最终还是得到不少教益。
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冻僵了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旅馆主人处,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穿有珠穗、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则穿着破旧的衣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念头。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就是这样。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句意为:跑着送还书,走:跑;
②句意为;礼数更加的周到,至:周到;
③句意为:腰间挂着白玉环,腰:腰佩;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要词语有:尝:曾经;执:拿着;句意为: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重要词语有:负:背;曳:拖着;句意为:(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3)本题考查对文意的分析理解。
ABC.正确;
D.“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不若人’的毫不在意”表述的不恰当,作者是凸显生活的艰辛和学习的勤奋;
故选:D。
答案:
(1)①跑;②周到; ③腰佩,用作动词;
(2)①(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
②(我)背着书箱,拖着鞋子,在大山深谷中行走。
(3)D。
【点评】之”的用法: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用在时间名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4)用作动词,到…去。
(5)用作代词。
(6)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7.(9.00分)
【考点】DB:课外文言文阅读.
【分析】译文参考:
晋室重臣王敦起兵作乱,其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为了请罪一大早王导带着王氏子弟跪在宫殿门前等候皇上发落。这时周顗进宫,王导希望周顗能替他说些好话,便小声对他说:“伯仁(周顗的字),我全家100多口,就靠你了。”结果周顗当没听见,昂首走进宫去。周见到皇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周喜欢喝酒,在宫里喝醉了才出来。这时王导仍然在宫门口等着,又叫周,周没搭理他。一边走还一边嘀咕:“今年杀叛军贼子,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系肘,应该是说放到衣袖里,古人的长袖里一般有个兜,用来装东西)。”出去后到了家,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词语恳切,替王导他们求情。王导不知道(周顗)是救自己,反而非常恨他。 后来王敦总揽朝政,询问王导:“周顗和戴若思是南北两大才子,应该做三司(司空、司马、司寇)这样的大官,没有什么可以疑虑的。”王导不回答。又问:“如果不做三司,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尚书仆射吧?”王导还不说话。王敦便说:“如果不配为官,那就杀了他。”王导还是沉默。后来王导在整理中书省文件时,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周顗一直在维护他,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想到自己不负责的沉默,一股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A.举:兴,起;/举:被举用;
B.直:径直;/直接;
C.与:和;/与:和;
D.望:期望;/望:看;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句句意为:周见到皇帝,说王导是个忠诚的臣子,说尽了好话,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据此可断句为: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
(3)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根据本文所叙述的内容,可知周顗实际帮助王导向皇上求情,但是他没有对王导说,以至让王导以为周顗见死不救,所以后来王敦要杀周顗,他一直保持沉默。“导后科检中书故事,见顗表救己,殷勤款至”表现王导发现了事情的真相,所以他后悔自己误解了周顗,所以“悲不自胜”。
答案:
(1)C
(2)既见帝/言导忠诚/申救甚至/帝纳其言
(3)王导因为当年误以为周顗见死不救,在王敦要诛杀周顗时没有开口相救。后来才得知周顗尽力相救的真相,强烈的负罪感使他悲不自胜。
【点评】完成文言文阅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整体,观照局部。文本中的时、地、人、事、情、理等要弄清,文本的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要弄清,各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要弄清,整体的中心意思要弄清。
2.审读题干,明确指向。题干中的所有要求不能遗漏。题干常出现的词,“分析”“概括”“理解”及其先后顺序都要认真思考;选“是”还是选“非”要看清楚;是分析原因还是概括品质,切勿马虎。
3.重视注释,寻求“外援”。文后注释绝非可有可无,关于人物和事件背景的注释,往往关系到考生对选项正误的判断。
8.(10.00分)
【考点】A7:说明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是一篇说明文。说明对象是微塑料。前两段引出说明对象。然后依次介绍了什么是微塑料及其分类,微塑料的危害,一些国家对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发出呼吁。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根据第三段中的“微塑料,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第四段中的“这是由于其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生物处于相同的尺寸范围”,第五段中的“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可知微塑料是指粒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个体,体积与海洋食物链底端的生物相当,能随着洋流流动。
故选:A
(2)本题考查筛选信息。
ABD正确。
C.有误,根据第五段中的“在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小船,相对于漂浮的藻类和其它生物残骸等自然基质,它的性质更加稳定,能搭载附着在表面的微生物随洋流旅行,其中包含的部分有害微藻和水产致病菌,可能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可知本项表述有误。
故选:C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在海洋生物的消化道中长期累积,会使生物产生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亡;微塑料自身的化学毒性以及从环境中吸附的化学毒物,可能会对摄食的生物产生直接伤害”可提炼作答。
答案:
(1)A
(2)C
(3)第一种:海鸟胃中的微型塑料使其具有饱腹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因无法摄食而死。
第二种:微塑料的毒性,吸附的毒物,导致海鸟死亡。
第三种:海鸟食用了含有微塑料的海洋生物而死。
【点评】信息的筛选、分析、提取这类题,做题时,应首先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有了明确的目的,就有了筛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是正确理解所找信息的内涵,从而进行恰当取舍,避免有所偏颇或答非所问。
9.(17.00分)
【考点】9C: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本文写了作者在秋末冬初在天坛里偶遇一个老太太事。那天我一如既往的来到天坛,拿着笔信手画着所看到的人与景。忽然我看到了对面藤萝架下坐着一位装束奇怪的老太太,便在书上画起了她。我画好走到她跟着,她对我的画没有评价,只是说她也会画。在我的央求下,她画下了一朵牡丹。在我得知她已八十八岁高龄后,我感慨不已,对老太太无比的敬佩。文章以此表现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有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
【解答】(1)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梳理。解答此题根据表格中的内容提示,找到相对应的段落,根据其中的描写来分析揣摩人物的心理,如果文中有现成的人物心理描写,就可直接从中筛选出词语作答。我偶遇老太太,根据文章第三段对老太太装束的描写,身份的猜测,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好奇;画像被老太太发现,文章第五段写道“我很尴尬,赶紧坦白”,可见我当时的尴尬;从第七段,老太太画完花后,我连连的夸赞,可以看出我当时的惊叹之情,最后得知她的年龄,“八十八岁了,还能画这么漂亮的花,真让人羡慕”,可见我当时的羡慕。
(2)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结构与内容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来看,第一段交代了我偶遇老太太这件事发生的时间与地点;从结构上看,作者此段将秋末与春末的紫藤萝对比,表现了季节对植物的影响与摧残,与后文老太太却正好与此相反,没有因年龄大而影响她对生活的信心形成对比,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
(3)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的分析。解答时注意抓住词语的本义及语境来分析。第①句中的“瞄”是看,注视的意思,表现了我的行为引起了老太太的注意,她猜出了我在做什么,但是她什么也没有说,所以这个词反而还表现出老太太年高却有着几分顽皮的特点。第②句的“扫”是老太太看画的动作,表现她看得很快,说明她对我的画不以为然,因为她觉得自己也可以,从而引出下文老太太画画的情节内容。
(4)本题考查文中关键词语住词语的含义的理解。第⑨段画线句子即为全文的主旨句,表现了作者对老太太的赞美与羡慕,这里的“花”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同时也暗指老太太开出的人生之花,年龄虽高,但她的生活如花,有如花般的生活追求。
答案:
(1)①好奇 ②尴尬 ③惊叹 ④羡慕
(2)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反对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
(3)①“瞄”是注视,写出了老太太对“我”举动的好奇,表现了她的俏皮。
②“扫”是快速地看,写出了老太太对“我”的画不以为然的神态,表现了她的自信。
(4)明指老太太画的牡丹花;暗指老太太内心纯真,如花般美丽;表达作者希望自己将来也有颗年轻的,热爱生活的心。
【点评】句子(段落)在文中的作用答题方法:
分析某一句话(一段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
1、结构方面要看句子在文章中的具体位置。
句子(段落)在开头的作用:(1)开篇点题;(2)设置悬念,引起下文;(3)总领全文。句子在文章中间的作用:(1)埋伏笔;(2)承上启下;(3)照应上文;(4)为下文作铺垫。
句子(段落)在结尾的作用:(1)总结全文;(2)照应题目或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
2、句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要紧密联系文章中心分析,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现出了人物怎样的精神品质或性格特征。
结尾的抒情议论句还起到点明中心,深化主旨的作用。一般分析句子(段落)的作用,要把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
三、作文(50分)
10.(50.00分)
【考点】L1:命题作文.、
【分析】【审题立意】恒是执着,是坚守,是不忘初心的纯真岁月。可以从“恒”中生发出持之以恒,也可以生发出不改初心。但无论是什么,都应积极向上,阳光健康。任选其一进行立意构思即可。
【文体选择】记叙文或议论文。
【思路点拨】文首以开门见山的方式点明题旨并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或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出本文论题或论点,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文中写人记事或议论说理,如果写人记事,应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如果议论说理,应根据表达的需要采用适当的论证方法。文末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或得出结论。并与第一段形成首尾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写作误区】题目中给出的材料是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对题目给以适当阐述的作用。在创作时,不能在文本当中直接引用题目中给出的材料,这样会给评卷老师造成一种积累贫乏的观感,不利于评分。
【解答】【示例】
恒
在漆黑的夜晚,谁持之以恒,谁就能发现指路明灯,通往目的地;在汹涌的海上,谁持之以恒,谁就能发现鲜美食物,享受可口的午餐;在人生道路上,谁持之以恒,谁就能成功。
持之以恒,即坚持,从始至终。它似一泓清泉,摆脱束缚喷涌而出;它如一枝独傲寒霜的梅,绽放清香之花;它像一江春水,奔流不息向东流。
翻开历史长卷,有多少名人志士的故事广为流传,又有多少持之以恒的人走向成功。就拿“程门立雪”的故事来说,是他们的持之以恒感动了老师,老师才肯教他们知识,传授他们智慧,最终造就了人人景仰的学者。
诉说神话故事,虽是民间编造,但已经广为流传。其中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无疑不诉说着坚持不懈感天动地,泣鬼神,正是由于这种精神,“愚公精神”才会世代传承。
纵观当今世界,又有多少成功人士的坚持不懈成就了他们的人生之路。譬如洪战辉﹣﹣“背着妹妹上大学”。虽然不是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但是人间挚爱慢慢播下种子,十二年如一日,是他的持之以恒诠释了大爱无疆。
唯有持之以恒才能成就辉煌;唯有不懈努力才能造就成功;唯有坚持到底才能创造胜利。是啊,天下之大,当今世界又竞争激烈,只有持之以恒的人才能“打出自我的一片天”。
郭晶晶,国家优秀跳水运动员,荣获多枚金牌。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她很好的诠释了这句话﹣﹣昼夜不舍的训练,有时的伤痛与疾病也困扰着她,但正是由于她的昼夜不舍,才会在奥运会上尽显风采。
沈浩,小岗村的村官。下车伊始,小岗村落后贫困,是他,带领农民修路建房,开发土地,遇到困难时,他不屑一顾,尽可能去解决。鲜红的手印留住了他,他的持之以恒使小岗村快速发展。此刻,他虽然不在了,但是永远铭记在小岗村人的心中。
“坚持就是胜利”我以这句话来鞭挞自我,拿起持之以恒的画笔,阔步向前,点缀人生风采,书写成功篇章。
【点评】本文以一组精彩的排比句开篇,句式工整,气势磅礴,颇得孟子论理之三味。主要采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从古至今,从名人到体育健将再到普通百姓,各种典型事例信手拈来,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最后一段以诗意的文章总结全文,升华了主旨,并与第一段相呼应,使文章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附加题(10分)
11.(10分)
【考点】F4:名著综合.
【分析】选文出自名著《水浒传》,该名著是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宋江起义为题材,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如乐于救人于危难之中的宋江、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武松、嫉恶如仇的鲁智深、爱憎分明的李逵、足智多谋的吴用……揭露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乱自上作”的社会矛盾,充分肯定了农民起义的进步性。选文叙述的故事情节是:宋江私放晁盖。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选文内容的理解。通过选文中宋江的心理活动﹣﹣“晁盖是我心腹弟兄。他如今犯了迷天大罪,我不救他时,捕获将去,性命便休了!”,可知此事发生在晁盖上梁山之前,应该是“智取生辰纲”一事。故填:在黄泥冈劫走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
(2)本题考查的是选文的脉络结构及内容。通过分析,我们可知选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写宋江用谎言骗取何涛信任,第二层写宋江拖延何涛与知县见面,第三层写宋江脱身去给晁盖报信,并安排直司见机行事稳住何涛。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就是宋江为救晁盖的具体做法。
(3)本题考查的是对名著深入理解。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学生要熟读名著,全面了解名著的内容,并能够对名著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对于108将聚义梁山的原因,从不同的人物身上我们会得出不同的答案。关键是将108将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人物的共性特征。如林冲、鲁智深、杨志等人本位官场中人,却因吃了官司而一步步被逼走上梁山;秦明、卢俊义、杨雄等人因被梁山好汉赏识,被设计拉上梁山;王矮虎、孙二娘等人本来就在江湖上干偷盗打劫勾当,因仰慕梁山好汉而自愿加入……如此分类分析,我们就能得出问题的正确答案。
答案:
(1)在黄泥冈劫走梁中书送给蔡京的生辰纲
(2)用谎言骗取何涛的信任,表明协力办差的决心;以知县未“坐厅”为由,拖延何涛与知县相见;以分投家务为由,脱身去给晁盖报信;安排直司见机行事稳住何涛,拖延时间。
(3)示例:
第一种:因吃了官司或逃避官司而被逼上梁山的。如林冲(宋江、武松、晁盖、鲁智深、杨志、柴进、雷横、石秀等)。
第二种:原来就分散在各山头做寨主强人,自愿加入的。如王矮虎等。
第三种:本就在江湖上作偷盗打劫勾当,主动投奔的。如孙二娘等。
第四种:因与梁山泊或其他山头好汉结交而随之上山的。如李逵等。
第五种:被梁山用计赚来的或硬拉上山的。如秦明等。
第六种:被梁山打败后拉去入伙的,如扈三娘等。
【点评】分析人物形象:
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的主要特征及个性是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的关键。一个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多侧面多层次的,一般来说少见单一集中的,可是在诸多方面中往往有能够集中鲜明体现其主导思想性格的因素,使他有别于其他人物而不雷同。
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7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附加题从严给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19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草色入帘青 , 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