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十六县(市)二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展开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十六县(市)二十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必修下册第一至四单元。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从社会冲突一方面着眼的,权力表现在社会不同团体或阶层间主从的形态里。在上的是握有权力的,他们利用权力去支配在下的,发施号令,以他们的意志去驱使被支配者的行动。权力,依这种观点说,是冲突过程的持续,是一种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冲突的性质并没有消弭,但是武力的阶段过去了,被支配的一方面已认了输,屈服了。但是他们并没有甘心接受胜利者所规定下的条件,非心服也。于是两方面的关系中发生了权力。权力是维持这关系所必需的手段,它是压迫性质的,是上下之别。从这种观点看去,政府,甚至国家组织,凡是握有这种权力的,都是统治者的工具。跟下去还可以说,政府,甚至国家组织,只存在于阶级斗争的过程中。如果有一天“阶级斗争”的问题解决了,社会上不分阶级了,政府,甚至国家组织,都会像秋风里的梧桐叶一般自己凋谢落地。——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横暴权力。
从社会合作一方面着眼的,却看到权力的另一性质。社会分工的结果使得每个人都不能“不求人”而生活。分工对于每个人都有利,因为这是经济的基础,人可以花费较少劳力得到较多收获;劳力是成本,是痛苦的;人靠了分工,减轻了生活担子,增加了享受。享受固然是人所乐从的,但贪了这种便宜,每个人都不能自足了,不能独善其身,不能不管“闲事”。这时,为了自己,不能不干涉人家了。同样,自己如果不尽其分,也会影响人家,受着人家的干涉。这样就发生了权利和义务,从干涉别人一方面说是权利,从自己接受人家的干涉一方面说是义务。各人都有维持各人的工作、维护各人可以互相监督的责任。没有人可以“任意”依自己高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得遵守着大家同意分配的工作。可是这有什么保障呢?如果有人不遵守怎么办呢?这就发生了共同授予的权力。这种权力的基础是社会契约,是同意。社会分工愈复杂,这权力也愈扩大。如果不愿意受这种权力的限制,只有回到“不求人”的境界里去做鲁滨逊,那时才真的顶天立地。不然,也得“小国寡民”以减少权力。再说得清楚些,得抛弃经济利益,不讲享受,像人猿泰山一般回到原始生活水准上去。不然的话,这种权力也总解脱不了。——这种权力我们不妨称之为同意权力。
这两种看法都是有根据的,并不冲突的,因为在人类社会里这两种权力都存在,而且在事实层里,统治者、所谓政府,总同时代表着这两种权力,不过是配合的成分上有不同。原因是社会分化不容易,至少以已往的历史说,只有合作而没有冲突。这两种过程常是互相交割,错综混合,冲突里有合作,合作里有冲突,不很单纯的。所以上面两种性质的权力是概念上的区别,不常是事实上的区分。我们如果要明白一个社区的权力结构不能不从这两种权力怎样配合上去分析。有的社区偏重在这方面,有的社区偏重在那方面;而且更可以在一社区中,某些人之间发生那一种权力关系,某些人之间发生另一种权力关系。譬如说美国,表面上是偏重同意权力的,但是种族之间,事实上,却依旧是横暴权力在发生作用。
有人觉得权力本身是具有引诱力的,人有“权力的饥饿”。这种看法忽略了权力的工具性。人也许因为某种心理变态可能发生单纯的支配欲或所谓残酷的嗜好,但这究竟不是正常。人们喜欢的是从权力得到的利益。如果握在手上的权力并不能得到利益,或是利益可以不必握有权力也能得到的话,权力引诱也就不会太强烈。譬如英国有一次民意测验,愿意自己孩子将来做议员或做阁员的人的比例很低。在英国做议员或做阁员的人薪水虽低,还是有着社会荣誉的报酬,大多数的人对此尚且并无急于攀登之意,如果连荣誉都不给的话,使用权力的人真成为公仆时,恐怕世界上许由、务光之类的人物也将不足为奇了。权力之所以引诱人,最主要的应当是经济利益。在同意权力下,握有权力者并不是为了要保障自身特殊的利益,所以社会上必须用荣誉和高薪来延揽。至于横暴权力和经济利益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统治者要用暴力来维持他们的地位不能是没有目的的,而所具的目的也很难想象不是经济的。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无为而治》
材料二:
“无为”方能大有为。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是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而不妄为。即,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法则,根据实际条件采取适宜行动。世间万物包括人类社会,都有其运行的规律,即“道”在其间。离开了这个“道”,事倍功半;顺应了这个“道”,事半功倍。“无为”,就要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要通过“无为”达到有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控制乱作为,即不妄为。秦亡汉兴,实行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的政策,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盛世,这是老子所讲的“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对于理政者而言,“无为而治”的启示在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自己的“无为”而引导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应通过控制、监督,限制权力的私自膨胀,防止乱作为。
(摘编自王爱群《老子思想中的治国理政智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横暴权力是基于统治阶级为贯彻自身意志而强制维系压迫关系的一种权力,只要还存在阶级斗争,横暴权力就不可能消失。
B. 人们达成契约,互相产生权利和义务,共同授予人们干涉他人的权力,即“同意权力”,有利于社会合作和社会分工顺利进行。
C. “横暴权力”与“同意权力”既是概念上的区别,也是事实上的区分,有的社区偏重前者,有的偏重后者,一般不出现在同一社区。
D. 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得益于轻徭薄赋、与民生息即“休养生息”的惠民政策,这正是老子提倡“我无事,而民自富”的例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武力的阶段过去后,为了维持休战状态中的临时平衡,这时候同样需要使用权力手段。
B. 人们得到经济利益,贪图享受,导致每个人不能自足,不能独善其身,也不管“闲事”。
C. 人们更希望能够像鲁滨逊那样顶天立地而不受权力的限制,并回到“不求人”的境界。
D. “道”存在于包括人类社会的世间万物间,我们只要不违背“道”,就能“大有为”。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
B.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 人定胜天。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 结合材料二简要解释“无为而治”这一概念的内涵。
【答案】1. C 2. A 3. B
4. ①首先,从社会冲突的角度阐释横暴权力;②接着,从社会合作的角度阐释同意权力;③然后,综述两种权力的关系;④最后,在驳斥“权力饥饿”说法的基础上阐述权力引诱是因为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
5. “无为”是要“道法自然”,顺应自然并顺势而动,按照自然和社会法则使其自行运转,通过“无为”达到有为。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我的梦想
史铁生
1我第二喜欢足球,第三喜欢文学,第一喜欢田径。我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是多少,是由谁保持的,保持的时间是长还是短。譬如说男子跳远纪录是由比蒙保持的,20年了还没有人能破,不过这事不大公平,比蒙是在地处高原的墨西哥城跳出这八米九零的,而刘易斯在平原跳出的八米七二事实上比前者还要伟大,但不能算世界纪录。这些纪录是我顺便记住的,田径运动的魅力不在于记录,而在于那奔跑与跳跃中充分展现的人的力量、意志和优美,它比任何舞蹈都好看,任何舞蹈跟它比起来都显得矫揉造作甚至故弄玄虚。也许是我见过的舞蹈太少了。而你看刘易斯或者摩西跑起来,你会觉得他们是从人的原始中跑来的,跑向无休止的人的未来,全身如风似水般滚动的肌肤就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2我最喜欢并且羡慕的人就是刘易斯。他身高一米八八,肩宽腿长,像一头黑色的猎豹,随便一跑就是十秒以内,随便一跳就在八米开外,而且在最重要的比赛中他的动作也是那么舒展、轻捷、富于韵律,绝不像流行歌星们的唱歌,唱到最后总让人怀疑这到底是要干什么。我常暗自祈祷上苍,假若人真能有来世,我不要求别的,只要求有刘易斯那样一副身体就好。我还设想,那时的人又会普遍比现在高了,因此我至少要有一米九以上的身材;那时的百米速度也会普遍比现在快,所以我不能只跑九秒九几。作小说的人多是白日梦患者。好在这白日梦并不令我沮丧,我是因为现实的这个史铁生太令人沮丧,才想出这法子来给他宽慰与向往的。我对刘易斯的喜爱和崇拜与日俱增。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3奥运会上,约翰逊战胜刘易斯的那个中午我难过极了,心里别别扭扭别别扭扭的一直到晚上,夜里也没睡好觉。眼前老翻腾着中午的场面:所有的人都在向约翰逊欢呼,所有的旗帜与鲜花都向约翰逊挥舞,浪潮般的记者们簇拥着约翰逊走出比赛场,而刘易斯被冷落在一旁。刘易斯当时那茫然若失的目光就像个可怜的孩子,让我一阵阵地心疼。一连几天我都闷闷不乐,总想着刘易斯此刻会怎样痛苦;不愿意再看电视里重播那个中午的比赛,不愿意听别人谈论这件事,甚至替刘易斯嫉妒着约翰逊,在心里找很多理由向自己说明还是刘易斯最棒;自然这全无济于事,我竟似比刘易斯还败得惨,还迷失得深重。这岂不是怪事么?在外人看来这岂不是精神病么?我慢慢去想其中的原因。我做了很多假设,最后我知道了:我看见了所谓“最幸福的人”的不幸,刘易斯那茫然的目光使我的“最幸福”的定义动摇了继而粉碎了。上帝从来不对任何人施舍“最幸福”这三个字,他在所有人的欲望前面设下永恒的距离,公平地给每一个人以局限。如果不能在超越自我局限的无尽路途上去理解幸福,那么史铁生的不能跑与刘易斯的不能跑得更快就完全等同,都是沮丧与痛苦的根源。假若刘易斯不能懂得这些事,我相信,在前述那个中午,他一定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
4在百米决赛后的第二天,刘易斯在跳远比赛中跳出了八米七二,他是个好样的。看来他懂,他知道奥林匹斯山上的神人为何而燃烧,那不是为了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战败,而是为了有机会向诸神炫耀人类的不屈,命定的局限尽可永在,不屈的挑战却不可须史或缺。我不敢说刘易斯就是这样,但我希望刘易斯是这样,我一往情深地喜爱并崇拜这样一个刘易斯。
5这样,我的白日梦就需要重新设计一番了。至少我不再愿意用我领悟到的这一切,仅仅去换一个健美的躯体,原因很简单,我不想在来世的某一个中午成为最不幸的人;即使人可以跑出九秒五九,也仍然意味着局限。我希望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我希望二者兼得。但是,前者可以祈望上帝的恩赐,后者却必须在千难万苦中靠自己去获取。我的白日梦到底该怎样设计呢?千万不要说,倘若二者不可兼得你要哪一个?不要这样说,因为人活着必要有一个最美的梦想。
6后来知道,约翰逊跑出了九秒七九是因为服用了兴奋剂。对此我们该说什么呢?我在报纸上见了这样一个消息,他的牙买加故乡的人们说:“约翰逊什么时候愿意回来,我们都会欢迎他,不管他做错了什么事,他都是牙买加的儿子。”这几句话让我感动至深。难道我们不该对灵魂有了残疾的人,比对肢体有了残疾的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和爱吗?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就写“我第二喜欢足球”“第一喜欢田径”且“能说出所有田径项目的世界纪录”,将“我”这个运动健将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B. 文章写刘易斯的“身高一米八八”,用确数而不用约数,与“最喜欢并且羡慕”一致,写他“随便……”既赞赏其成绩也不满其散漫。
C. 刘易斯百米赛失利后,“一连几天我都闷闷不乐”;跳远“跳出了八米七二”的成绩后,“我”说他“好样的”,赞叹他重新战胜约翰逊。
D. “我的梦想”先是有健全的体魄,后是既有一个健美的躯体又有一个了悟了人生意义的灵魂,因为刘易斯百米赛失利之事给了“我”启示。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将田径运动与舞蹈进行类比,舞蹈“矫揉造作甚至故弄玄虚”,而田径则是“最自然的舞蹈和最自由的歌”。
B. “我”对田径运动有着深刻的认识,它的魅力不在于记录,它是自由的,是自然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烘托了“我”的不幸。
C. 文章写刘易斯百米赛失利后“那茫然若失的目光就像个可怜的孩子”,刘易斯那瞬间的神态就印在了读者脑海中。
D. 文章叙写了追梦的历程,感情真挚,表现出“我”不断向命运挑战的不屈精神,以及不断战胜局限的人生感悟。
8. 本文运用明暗两条线来叙述“追梦”历程。请认真阅读文本,整理文本线索,完成下面表格。
我的梦想
| 内容 | 线索 | ||
① | 梦碎 | ② | 明线(梦想) | |
③
| ④
| 豁达
| 暗线(情感) |
9. 请简要赏析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6. D 7. A
8. ①追梦;②新梦;③喜欢;④心痛
9. ①直接引用约翰逊家乡人民的语言,充分表达出家乡人民的包容之情;
②巧妙回答前面所提“我们该说什么”的问题,为后面的议论张本;
③从更高层次引领读者思考个人胜负得失问题,可谓意蕴丰厚,发人深省,从而升华了主题。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晋公子重耳之及于难也,晋人【注】伐诸蒲城。蒲城人欲战。重耳不可,曰:“保君父之命而享其生禄,于是乎得人。有人而校,罪莫大焉。吾其奔也。”遂奔狄。从者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伐廧咎如,获其二女:叔隗、季隗,纳诸公子。公子取季隗,生伯儵、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盾。将适齐,谓季隗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而后嫁。”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处狄十二年而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及齐,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闻之者吾杀之矣。”公子曰:“无之。”姜曰:“行也。怀与安,实败名。”公子不可。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浴,薄而观之。僖负羁之妻曰:“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若以相,夫子必反其国。反其国,必得志于诸侯。得志于诸侯而诛无礼,曹其首也。子盍蚤自贰焉。”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
及宋,宋襄公赠之以马二十乘。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而至于今,一也。离外之患,而天不靖晋国,殆将启之,二也。有三士足以上人而从之,三也。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弗听。
(选自《左传》,有删改)
【注】晋人,这里指重耳的父亲晋献公。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B.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C.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D. 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其奔也”与“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其”意思相同。
B. “请待子”与“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两句中的“待”意思相同。
C. “殆将启之”与“殆有甚焉”(《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殆”意思不同。
D. 《左传》,我国古代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以时为经,以事为纬。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耳受到攻打时没有开战而选择逃亡,不是没有人愿意出战,而是他感念自己是因父亲的恩宠而得到蒲城百姓的拥护的。
B. 重耳安于齐桓公的礼遇及齐国的生活,但随从并不认可,姜氏劝说也不听,于是姜氏和众随从商量把重耳灌醉后送走。
C. 重耳到达郑国,郑文公对他没有以礼相待。叔詹劝郑文公,认为上天或许将要立重耳为国君,郑文公没有听他的劝谏。
D. 晋公子重耳遭难出逃途中,到过不少国家,一些君王给予了资助或礼遇,但也有少数君王并不友好,如卫国、郑国等。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馈盘飨,置璧焉。公子受飨反璧。
②晋、郑同侪,其过子弟,固将礼焉,况天之所启乎?
14. 僖负羁的妻子为什么劝僖负羁早对重耳以礼相待?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 11. C 12. B
13. ①(僖负羁)于是(向晋公子)馈送一盘食物,把玉璧藏在食物里。公子接受食物,退回璧玉。
②晋国和郑国地位平等,他们的子弟路过(或拜访)这里,本来就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天所要帮助(开导)的人呢?
14. ①重耳的随从人员都足以辅助国家。
②重耳必能回晋国做国君并肯定能在诸侯中称霸。
③重耳称霸后必惩罚对他无礼的国家。
参考译文:
晋公子重耳遭到祸难的时候,晋献公(重耳的父亲)的军队在蒲城攻打他。蒲城人想要迎战。重耳不肯,说:“我仰仗着国君父亲的恩宠而享有奉养自己的俸禄,因此才得到百姓的拥护。有百姓的拥护就去反抗父亲,没有比这再大的罪过了。我还是逃亡吧。”于是就逃亡到狄人那里。跟随的有狐偃、赵衰、颠颉、魏武子、司空季子。狄人攻打廧咎如,俘虏了他两个女儿叔隗、季隗,送给公子。公子娶了季隗,生了伯儵、叔刘,把叔隗嫁给赵衰,生了盾。公子要到齐国去,对季隗说:“等我二十五年,我不回来你再改嫁。”季隗回答说:“我已经二十五岁了,又再过二十五年改嫁,我就要进棺材了。请让我等您。”公子在狄一共住了十二年,然后离开。
公子经过卫国,卫文公不以礼来待他。经过五鹿时,公子一行人向乡下人要饭,乡下人给他一块土块。公子发怒,要鞭打他。子犯说:“这是上天赏赐给你的土块啊!”公子叩着头致谢,接受并把土块装上车子。
公子到达齐国,齐桓公也给他娶妻,有马八十匹,公子安于齐国的生活。跟随的人认为这样不行。他们准备离去,在桑树下商量。养蚕的侍妾正好在树上听到,把这事告诉姜氏。姜氏杀了她,告诉公子说:“您有远大的志向,听到的人,我已经杀了。”公子说:“没有这回事。”姜氏说:“走吧。留恋妻子和贪图安逸,实在有损前途。”公子不肯。姜氏和子犯商量,灌醉了公子,然后送他走。公子酒醒,拿起长戈追逐子犯。
公子到达曹国,曹共公听说他的肋骨连在一起。公子洗澡时,(曹共公)就在帘子外观看。僖负羁的妻子对僖负羁说:“我看晋公子的随从人员,都足以辅助国家。如果用他们做辅助,晋公子必定能回晋国。回到晋国,肯定在诸侯中称霸。在诸侯中称霸就会诛杀对他无礼的国家,曹国必然首当其冲。您何不早一点以礼相待。”(僖负羁)于是(向晋公子)馈送一盘食物,把玉璧藏在食物里。公子接受食物,退回璧玉。
公子到达宋国,宋襄公把八十匹马送给他。
公子到达郑国,郑文公也不加礼遇。叔詹劝谏说:“臣听说上天所帮助(或开导)的人,别人就赶不上了。晋公子具有三条,上天或许将要立他为国君吧,您最好还是以礼相待。父母同姓,子孙不能昌盛。晋公子是姬姓女子生的,所以能活到今天,这是一。经受逃亡在外的忧患,而上天使晋国不安定,大概是将要帮助他了,这是二。有三个人足以居于别人之上,却一直跟随着他,这是三。晋国和郑国地位平等,他们的子弟路过(或拜访)这里,本来就应该以礼相待,何况是上天所要帮助(开导)的人呢?”郑文公没有听叔詹的劝谏。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小题。
盆池[注](五首选二)
韩愈
(一)
莫道盆池作不成,藕梢初种已齐生。
从今有雨君须记,来听萧萧打叶声。
(二)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
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注]盆池:埋盆为池。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闲暇之余埋盆为池,种人莲藕成为小景,且赋诗寄兴,别有情致。
B. 藕叶齐生,亭亭玉立,雨打荷叶,萧萧有声,诗境明净如画,动感十足。
C. 诗歌将池水与惊涛拍岸的湖水相比较,池水仅有数瓶,显得小而精致。
D. 两首诗语言明丽浅易,风格简净淡雅,透出盎然情趣和丰厚的意蕴。
16. 两首诗的结句写景手法一致而情感稍有差异,请简要赏析。
【答案】15. C 16. 手法:两首诗结句均通过联想和想象,虚写了盆池美景。情感:前一首结句由藕梢初生联想到雨打荷叶、有声萧萧,表达了诗人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后一首结句将盆池小景写得境界宏大、气象万千,流露出诗人博大的胸襟和高昂的情致。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3)李煜《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是词人遥望金陵的想象,并传达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
【答案】 ①. 为国以礼 ②. 其言不让 ③.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⑤. 雕栏玉砌应犹在 ⑥. 只是朱颜改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越显得优美,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 ① 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的声音,增添了密林的幽静。这时,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休息,虽然林外是 ② ,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来看,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中他们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这里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 ③ ,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这密密层层成丈高的野花,朵儿赛八寸的玛瑙盘,瓣儿赛巴掌大。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天山虽然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不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18. ①斑斑点点 ②晴空万里(或阳光灿烂) ③五彩缤纷(或色彩斑斓)
19.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20. 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野花数量多、色彩艳、色彩亮等角度描写天山野花的多姿多彩,生动形象,使读者身临其境。且三个句子构成排比,一气呵成,增强了表达气势。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① ,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而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2月21至23日交节。冬至这天,太阳虽低,白昼虽短,但是在气象上,冬至的温度并不是最低的。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 ② ,真正的严寒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这种气候意义的冬季对于中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 ③ ,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
21. 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句子中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窦娥的第二桩誓愿“若窦娥委实冤枉”比第一桩誓愿“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少了两字,说明人物情绪的变化。
B. 周朴园的最高愿望就是维持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
C. 1967年,中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来抗击疟疾。
D.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21. C 22. ①在中国南方地区;②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③时至冬至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次去表哥家拜访聚会,高一学生王明与表哥一家聊起了“信息检索与筛选”的话题。
在义乌做服装批发的表嫂说,“信息检索与筛选”是大数据时代人们的一项重要能力。因为“搜商”高,她成功抓住很多商机。在一高校做辅导员的表哥说,自己曾因为开启了“短信屏蔽”而遗漏了不少学生发来的重要信息。为帮表哥、表嫂带孙子而进城的大娘与大伯则诉说了多次被假信息欺骗的经历,觉得还是过去好,哪怕连电话都没有。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假设你是王明,请你就表哥一家的观点,围绕“大数据时代人们应具备怎样的媒介素养”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乱云飞渡也从容
社会飞速发展,潮流不断变化,这就是现在每天都在改变的信息时代。面对信息的大批量呈现,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用自己理性的头脑正确处理信息,具备了这样的媒介素养,新时代的我们才能做到“乱云飞渡也从容”。
正确处理信息,辨别信息真伪。对于信息时代,不得不承认的一点就是信息量之庞大,每天各时各地都发生着不同的是事情,这也就因此产生了大量的信息。无论是娱乐、健康,还是体育、时政等方面的信息,究其根、溯其本都离不开其价值所在,所以对于我们这些不是创造与制造信息的人来说,拥有自己独特的视角,辨别信息真伪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找寻其真正的价值,挖掘其本质呢?将我们得到的纷杂的信息进行筛选、联系、整合,再静下心来思考,才能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与见识,我们也才能成为一个能独立思考、深入思考的完整的人。
正确处理信息,用理性的头脑面对。这理性,其实是我们接传信息的防火墙,防止我们冲动与盲目。它的冷静、全面、精密、严谨,将使我们接传信息时,合情合理合法,而不会悖情悖理悖法。反思这些年的“板蓝根事件”、“碘盐事件”、“秦火火事件”、电信诈骗事件以及“吃瓜群众”、“标题党”、“键盘党”等,我们确实需要培养一种理性接传信息的基本素养。它将使我们超越感性的低级阶段,而走向基于理性判断的成熟的互联网+生命形态。
而要做到理性接传信息,归根到底,需构建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理性精神。中国自古便是一个诗的国度、散文的国度、人文的国度,但如此辉煌灿烂的伟大文明,比之于欧美,我们确实弱于基于科学知识与严谨求证的理性精神。很难想象,欧美民众会相信“板蓝根治非典”“碘盐防核辐射”的谣言。所以,要做到理性接传信息,除了需公检法部门强力干涉,抑治不实非法信息外,更需要我们个人的理性自觉,以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科学知识、理性思维的倡导与普及。
孔子云:“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以哉。”长时间浸在充满分散而无逻辑的碎片信息的网络环境中,可能会让我们逐渐失去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也许还会让我们失去准确的表达能力。只有养成辨别筛选信息的习惯,用理性的头脑处理信息的媒介素养,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也从容”。
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二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十六县(市)二十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题,语言表达,材料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十六县(市)二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十六县(市)二十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请简要赏析结尾处画横线的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9%,再提升到99, 简要分析材料三的论证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