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42093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展开《枫桥夜泊》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大意是:漫天寒霜里,月亮在乌鸦的啼叫声中慢慢西沉。江边枫叶摇曳,渔船上灯火点点,面对这些景象,诗人心中充满愁绪。此时,姑苏城外寒山寺半夜响的钟声传入客船。前两句中,“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衬托月夜的静谧;后两句亦写诗人所闻,用动景静景,表达了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
二、整体设计思路
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想象诗词描绘的景象。
三、教学目标
1.利用教材注释,通过自读自学,正确理解诗的意思。
2.通过反复地诵读、比读,清晰地感受诗的意象与情境;通过咀嚼和品评重点词句,深刻地感悟诗人“愁”的意蕴与情怀,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与启迪。
3.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孤寂忧愁的心情。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初步领悟做人的哲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在反复诵读、比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愁思与景物交融、契合的写法。
五、教学策略
教法:引导学生借助插图和注释,通过质疑答疑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
学法: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了解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解字读题
1.板书课题。
2.介绍作者张继。
3.题解:“泊”: 停泊。
【设计意图:通过题解引入课文,让学生明白题目的意思,并进一步引导他们探究全诗,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枫桥夜泊》,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初读古诗,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初读这首诗,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能体会到诗人张继当时的心情吗?(愁苦、孤寂…)
2.你是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心情的呢?
3.“愁眠”是什么意思?诗人张继又是因何而愁眠呢?默读古诗,圈画出诗人在“愁眠”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理解:借助资料了解“月落”,从而体会作者的“愁眠”。
5.想象“霜满天”是怎样的情形。
6.小结:整首诗给人“静”的感觉,“月落”写所见,“乌啼”写所闻,用乌鸦的啼叫更加衬托月夜的静谧。
7.补充作者资料。
张继和好友一起进京赶考,结果同窗好友一个个榜上有名,张继却名落孙山。落榜后,张继非常失望,他一个人独自来到苏州,想借苏州的美景,排解心中的烦闷,可看着眼前的美景,他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别人的风光和自己的落寞,不但没有解去心中的烦闷,反而新增了许多忧愁,正是借景消愁愁更愁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想象古诗画面,感受诗人通过“月落”“乌啼”“寒霜”等意象表现出来的深深的“愁”。结合诗文及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感受诗人漂泊在外、四处奔波的孤寂忧愁。)
(三)钟声叩心,释放愁怀
1.钟声响起,述说情怀
请问,这午夜的寒山寺的钟声似乎在向张继述说着什么呢?请拿起笔,写下你的述说。 交流评析,释放情怀 。并以此为题,作为微课后的练习。
语文枫桥夜泊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枫桥夜泊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辨字组词露一手,解释词语,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朗读,读诗中韵律, 诵读,知诗中画面, 品读,悟诗中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枫桥夜泊教案,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4fe52fb62f6e7725d9cc9bc40120c53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