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202-2023学年七年级第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语文练习卷
展开虹口区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
期中学业质量调研语文练习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2023.4
第一部分阅读(60分)
一、古诗文(24分)
(一)默写与运用(12分)
1.谁家玉笛暗飞声,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杨花榆荚无才思, 。(韩愈《晚春》)
4. ,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5.语文课上,小明读到《邓稼先》中“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二句,不由得想到《木兰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诗句: , 。
(二)阅读下面古文,完成第6--10题(12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张咏劝学》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及准出陕③,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供帐,大为具待④。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不可不读也。”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注释】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寇准的友人。②准;寇准,宋初宰相。③出陕:出任陕州知州。④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
6,(1)【甲】文节选自《 》,此书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
(2)文言文中的称谓语有自称、对他人的敬称等。【甲】文中的“孤”是孙权的 。【乙】文中的“ ”是对他人的敬称。(4分)
7.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1)及鲁肃过寻阳( )
(2)咏徐曰( )
8.对【乙】文画线句意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寇准是个奇特的人才,只可惜学问不够啊。
B .寇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可惜学习不努力啊。
C .寇准是个奇特的人才,可惜学习不努力罢了。
D .寇准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学问不够罢了。
9.【甲】文中“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一句孙权用 的方法来规劝吕蒙学习。从【乙】文中“ ”一句可见张咏劝导寇准学习达到了成效。(2分)
10.结合对【甲】文和【乙】文的理解,以下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甲】文中的孙权和【乙】文中的张都善于劝导,并劝学有效。
B .在“劝”的方式上,孙权对部下吕蒙委婉劝导,而张咏对友人寇准直接劝导。
C.在“学”的态度上,吕蒙由推辞到接受,而寇准始终虚心接受。
D .【甲】文中的吕蒙和【乙】文中的寇准虽身居高位,在接受劝导之后仍认真学习。
二、现代文(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0分)
“我不能走”(《邓稼先》节选)
①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的战场,不知道稼先有没有想起过我们在昆明时一起背诵的《吊古战场文》:
浩浩乎!平沙无垠,复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噫。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
②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③“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可是理论是否准确永远是一个问题。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④戈壁滩上常常风沙呼 xi à o ,气温往往在零下三十多援氏度。核武器试验时大大小小突发的问题必层出不穷,稼先虽有"福将"之称,意外总是不能完全避免的。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⑤假如有一天哪位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我要向他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那是我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
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⑥我父亲诞生于1896年,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他一生都喜欢这首歌曲。
【注释】
[燕( yān )然勒功〕典出《后汉书·窦融列传》。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国的杭爱山。勒功,刻石记功。
11.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呼 xi à o( )
12.请从选文①-④段中找出邓稼先带领团队研制试验核武器时遇到的困难:
(1) :死亡的危险;(2) 。(2分)
13.请结合第④段分析画线句的作用。(3分)
14.假如导演要摄制《邓稼先传》,想采用“五四”时代一首歌作为背景音乐的建议,请结合加点字说说导演采用建议的理由。(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14分)
爷爷的铁匠铺
陈灿
①丝雨如愁,爷爷的铁匠铺在雨中显得格外黯淡。坍圮的围墙、遍地的碎瓦、锈迹斑斑的铁砧、腐朽的风箱、残破的火炉......仿佛诉说着无尽的沧桑。
②“世上活路三行苦,撑船打铁磨豆腐。”打铁是个极苦的行当,而爷爷和他的祖上都是靠这个手艺来讨生活的。
③爷爷的铁匠铺面积很小,面朝东南,进门是堂屋,堂屋便是打铁的场所。堂屋东侧是两间仅能容得下床的小卧室,堂屋后是一间小厨房,厨房后有个小棚子,小棚子是磨铁器、堆放煤和柴火的地方。爷爷奶奶的生产和生活全在这个小铁匠铺里。
④爷爷打铁有铁的原则。他相信慢工出细活,熔铸、锻打、淬火、打磨、抛光,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从不因供不应求而偷工减料,也不因买家催促而粗制滥造。他每卖出一样铁器,都会向顾客承诺:如果铁器卷口,包换!但从来没有顾客因为铁器的质量问题来找过他。所以他打的铁器从不贱卖,却一如既往地供不应求!尽管打铁的收入微薄,但对于想用重金请他打凶器的人,他是坚决拒绝的。
⑤爷爷非常健谈。他上过几年私塾,看过《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忙碌之余总爱听他那个半导体收音机,天下大事略知一二,所以谈起天来天南地北,铁匠铺的两条长凳上总是挤满了人。欢笑声、辩论声、夹杂着铁锤敲打铁器的当当声、风箱鼓风的咕咕声、烧红的铁器汹火的滋滋声、炉火燃烧的呼呼声、打磨铁器的霍霍声、俨然一曲交响乐。
⑥爷爷生性爽直。如果谁来找他打铁器正好赶上饭点,留客吃饭便是常事。跟顾客喝酒吃饭,从不吝啬,酒和饭都是管够。新鲜菜品不够,压箱底的咸鱼、腊肉也会拿出来下酒。
⑦爷爷爱美食,也会变着法子做美食。儿孙回来的时候,他再忙也要给大家做几个好菜,陪大家吃个饭。他是逃过荒的人,美食在他看来是极为宝贵的东西。饭桌上,他爱讲我们的祖上,讲他的童年,更爱讲他认为做人应该具备的素养,如“人敬我一尺,我还人一丈”“不怕穷,就怕懒”“不偷不抢,靠自己的力气吃饭,再脏再累也不丑”......儿时的我是不大赞同的,现在想想,却觉得简单的话语中蕴含的是爷爷七十几个春秋所积累的人生真谛。
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高强度体力活,爷爷钢铁般的身躯终于被击垮了。古稀之年,病魔缠身,他不得不放下手中的铁锤。不再打铁的他,也不再喝酒了,话语也越来越少了,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睛渐渐失去光泽,硬朗的脊背逐渐佝偻。终于,在六月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爷爷平静地走了。三年后,奶奶也走了。只留下铁匠铺在那里孤零零地憔悴、凋零。
⑨风雨中,铁匠铺当年热闹的景象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15.阅读第④段,完成下面的题目。
(1)“爷爷打铁有铁的原则”一句中,“铁的原则”的意思是 (1分)
(2)填写下表(4分):
铁的原则 | 爷爷的特点 |
① |
③ |
不偷工减料,不粗制滥造。 | |
② | |
坚决拒绝打造凶器。 |
16.分析第⑤段画线句的语言表现力。(3分)
欢笑声、辩论声,夹杂着铁锤敲打铁器的当当声、风箱鼓风的咕咕声、烧红的铁器淬火的滋滋声、炉火燃烧的呼呼声、打磨铁器的霍霍声,俨然一曲交响乐。
17.下述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第①段中的环境描写奠定了全文忧伤悲凉的情感基调,并引出了下文对爷爷的描
B .文中第①⑦⑨段有三处省号,作用都是引文的省略。
C .第⑥段中提及爷爷“留客吃饭便是常事”,与第⑦段“美食在他看来是极为宝贵的东西”内容自相矛盾。
D .第⑧段中“炯炯有神的一双大眼睛渐渐失去光泽”运用肖像描写,既写出了爷爷逐渐苍老,又暗示了打铁早已成为了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8.有同学建议把标题改为《爷爷和铁匠铺》,你赞同吗?请结合全文简述理由。(4分)
三、综合运用(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9--22题(12分)
同学们,本月学校将举办“小人物·大社会﹣﹣走进《骆驼祥子》文学影像展”,诚邀大家出谋划策、积极参与。
【任务一】分展区·取名字
19.本次展览共分三个展区,计划以祥子和其他人物共现老北京底层小人物的众生相。请结合你的阅读经历,根据展图为展区补全名字。(3分
【任务二】看图片·写介绍
20.请仔细观察展图一,补充完成展区一的解说词。(2分)
祥子是一位北平的洋车夫,力壮年轻。图中的他
,
老舍曾写道“他的力气似乎能达到车的各部分”。
【任务三】探初衷·赏细节
21.我们在搜集展区资料时,找到这样一段文字:
人与人,事与事,虽以车为联系,我还感觉着不易写出车夫的全部生活来。于是,我还再去想:刮风云,车夫怎样?下雨天,车夫怎样?假若我能把这些细琐的遭遇写出来,我的主角便必定能成为一个最真确的人。
老舍《骆驼祥子·后记》
请你从“环境描写与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结合下面画线句完成批注。(3分)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 批注:
|
【任务四】深研究·共讨论
22.展区特别安排了讨论话题:《骆驼祥子》曾被美国译者伊万金翻译成英文出版,将原本的悲剧结局删去,改为大团圆结局﹣﹣祥子与小福子都没有死,祥子把小福子从白房子中抢出来,皆大欢喜。相较原著,你更欣赏哪一个结局?为什么?(4分)
第二部分写作(40分)
23.生活中的"小人物"们虽平凡,但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请以“闪耀的你啊!”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3)字迹工整。
2022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年级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参考答案
2023.4
一、古诗文(24分)
1.散入春风满洛城(2分)
2.深林人不知(2分)
3.惟解漫天作雪飞(2分)
4.马上相逢无纸笔(2分)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分)
6.(1)《资治通鉴》 编年体 (2) 自称 公(4分)
7.(1)等,等到 (2)慢慢地(2分)
8. D (2分)
9.现身说法 笑曰:“此张公谓我矣。”(2分)
10. B (2分)
二、现代文(24分)
(一)(10分)
11.嘯(1分)
12.(1)恶劣的环境(1分) (2)失败的挑战(1分)
13.运用语言描写(1分),通过邓稼先斩钉截铁的话语,表现了他面对困难勇敢无畏的态度和身先士卒的担当精神,照应标题(2分)。
14.邓稼先即“中国男儿”的化身,采用这首歌能展现他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2分);民族振兴的历史上刻下了他的名字,歌中表达的家国情怀是他一生的写照(2分)。(二)(14分)
15.(1)坚定不变的原则(1分)
(2)①每个环节都力求做到极致。(1分)
②承诺包换有质量问题的铁器。(1分)
③做事认真、为人正直。(2分)
16.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或拟声词)(1分),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铁匠铺声音繁多丰富,(或增强语势,突出了铁匠铺生产和生活的热闹)(1分),侧面表现爷爷非常健谈,把极苦的打铁工作活出乐趣与精彩(1分)。
17.D(2分)
18.示例一:不赞同。原题点明了爷爷的身份,以打铁为生(1分)。铁匠铺见证了爷爷一生的生产生活,铁匠铺从热闹走向凋零暗示爷爷的生命之旅(1分),凝聚着爷爷在艰苦环境中吃苦耐劳、正直乐观、热情好客的形象(1分)。文中一、三段中提及的"爷爷的铁匠铺"照应原题(1分)。(或改题只突出了两者有关系)
示例二:赞同。改题点明了爷爷和铁匠铺有密切关系(1分),由此展开了爷爷和铁匠铺相关的几件生产生活的往事(1分)。
三、综合运用(12分)
19.(1)身份(职业)(1分)(2)三起三落(人生起伏)(1分)(3)群像(众生)(1分)
20.拉起车来身轻如燕,健步如飞。(腿长步大,身形稳健。)(2分)
2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酷热恶劣的工作环境,突出了祥子在烈日中苦苦煎熬的悲惨遭遇,侧面烘托他为生计为证明自己而不屈服。(3分)
22.示例一:我更欣赏原版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正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一点一点地
剥掉祥子的美德,直到他走向堕落和毁灭的全过程的终结。更能揭示旧中国的黑
暗,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表达作者社会底层小人物的深切同情。(4分)
示例二:我更欣赏美版的结局。这样的结局更符合大部分人向往美好,追求幸福的心理。(2分)
四、作文(40分)
参考中考评分标准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 这是一份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五四学制)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2020~2121学年初二语文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2020~2121学年初二语文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苏州吴中吴江相城区2020212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期中学业质量调研试卷语文doc、初二语文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