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备课课件ppt
展开课时跟踪检测(三)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
一、选择题
1.分离土壤中尿素分解菌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
A.土壤取样时要铲去表层土再取样
B.取土样的铁铲和装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均需灭菌
C.用添加了尿素作为氮源的肉汤培养基分离细菌
D.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用于计数
解析:选C 土壤中的细菌绝大多数分布在距地表约3~8 cm的土壤层,因此土壤取样时要铲去表层土再取样,A正确;取土样的铁铲和装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均需灭菌,B正确;该培养基必须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不能使用添加了尿素作为氮源的肉汤培养基,C错误;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用于计数,D正确。
2.微生物的接种技术有很多,下列有关常用的两种微生物接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只能应用于固体培养基接种
B.都可以用于微生物的计数
C.接种培养后均可获得单菌落
D.接种用具都需进行严格灭菌
解析:选B 将微生物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中的方法通常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A正确;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平板划线法常用来筛选分离微生物,B错误;两种接种方法都可以在培养基中形成单个菌落,C正确;为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工具需要灭菌后使用,D正确。
3.某同学将土壤浸出液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分离出分解尿素的细菌,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
A.首先要用蒸馏水对土壤样液进行梯度稀释
B.利用菌落的特征即可筛选与鉴定出分解尿素的细菌
C.本实验应始终保证无菌操作,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D.在25 ℃下选择培养3~4天即可获得分解尿素的细菌
解析:选 C 首先要用无菌水对土壤样液进行梯度稀释,A错误;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是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细菌,若指示剂变红,可确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而利用菌落的特征只能初步识别和判断微生物的类型,B错误;筛选尿素分解菌的实验应始终保证无菌操作,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C正确;本实验的流程是土壤取样→样品的稀释→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挑选能生长的菌落→鉴定,当培养基上产生菌落后,该菌落还需要借助生物化学的方法进一步鉴定,才能确定其能够分解尿素,D错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才说明系列稀释操作成功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
解析:选C 土壤是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A正确;土壤中细菌总量高于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所以测定土壤中细菌总量和能分解尿素的细菌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B正确;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得到了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C错误;选择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小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细菌菌落,D正确。
5.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不能分离微生物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筛选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
解析:选A 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以减少实验误差,A错误;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B正确;尿素分解菌的氮源是尿素,其他不能利用尿素的细菌就不能生长,所以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可以选择尿素分解菌,尿素分解菌可以将尿素分解为氨,使酚红指示剂变色,C正确;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因为两个或多个微生物连在一起会长成一个菌落,D正确。
6.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 h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解析:选D 对土壤微生物计数,使用的培养基应该是标准培养基,并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处理;涂布时要对样本的溶液进行稀释,一般选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取0.1 mL进行涂布,为了检查平板培养基是否制备合格,同时把一培养基接种等量无菌水,作为空白对照;培养一段时间后,如果某一稀释倍数的平板上菌落个数在30~300之间,即可把该组所有平板的菌落计数,然后取其平均值,计算出土壤细菌的总数。
7.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B.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营养物质
C.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一般用平板划线法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若指示剂变蓝,则表明筛选到了分解尿素的细菌
解析:选A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筛选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实验中,利用的是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统计样品中的活菌数目一般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如果pH升高,指示剂将变红,就能初步判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
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培养基时应先调pH后灭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培养基中加入伊红—亚甲蓝试剂,长出的菌落为大肠杆菌菌落
D.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解析:选A 配制培养基时应先调pH后灭菌,A正确;青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所以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生长而促进真菌生长,B错误;伊红美蓝试剂属于鉴别培养基,而不是选择培养基,因此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试剂,长出的菌落不都是大肠杆菌菌落,其中黑色的菌落为大肠杆菌菌落,C错误;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因此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会抑制破伤风杆菌的生长,D错误。
9.下列根据相应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A.牛肉膏蛋白胨空白对照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基,说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
C.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培养基上菌落数小于30,说明可能是稀释的倍数太大
D.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有大有小,说明培养基已被杂菌污染
解析:选D 牛肉膏蛋白胨空白对照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A正确;大多数微生物都能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因此其不具有选择性,如果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大于选择培养基,说明选择培养基有选择作用,B正确;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的培养基上菌落数小于30,说明可能是稀释的倍数太大,C正确;在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观察到菌落有大有小,培养基不一定被杂菌污染,可能是大肠杆菌菌落形成的时间不同,不能仅通过菌落的大小判别微生物的种类,D错误。
10.为检测大肠杆菌对某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实验,图示培养两天后所见结果(①②③为加有不同浓度抗生素的圆纸片)。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接种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
B.实验表明不同种的大肠杆菌对同一种抗生素敏感性不同
C.①②③周围透明圈的大小差异可能与培养基的氮源不同有关
D.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在本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
解析:选D 该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A错误;据题意可知,培养基上抑菌圈的大小与该抗生素的浓度有关,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无法说明不同种大肠杆菌对同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不同,B错误;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同一平板的培养基中的含氮量是相同的,C错误;图中浸有无菌水的圆纸片在本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D正确。
11.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小组将该菌的悬浮液在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平板培养基上涂布均匀,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倒平板后不接种,直接培养可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B.倒平板后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生长因子乙和丙
D.生长图形法还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
解析:选B 可通过培养空白培养基判断培养基是否被污染,A正确;应该先将培养基灭菌后再倒平板,B错误;图中菌落生活在乙、丙区域之间,说明需要生长因子乙和丙,C正确;不同菌种所需生长因子不同,可利用生长图形法筛选某些菌种,D正确。
12.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以降解的有机化合物X。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配制成培养基,成功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X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培养基中化合物X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目的菌的浓度
C.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外来杂菌污染
D.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对菌种进行“纯化”
解析:选B 磷酸盐、镁盐以及一些微量元素中不含C、N元素,由此可推测该培养基中化合物X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A正确;实验培养过程中进行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满足微生物对氧气的需求,B错误;筛选微生物的过程中应注意防止外来杂菌污染,C正确;在以化合物X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只有能降解化合物X的微生物才能生长繁殖,不能利用化合物X的微生物因缺乏碳源和氮源,无法生长繁殖,将固体培养基得到的目的菌重复多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对菌种进行“纯化”,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滤膜法是利用微孔滤膜截留液体样本中的微生物,并直接将滤膜置于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微生物计数方法。其大致流程为:先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其他杂质则滤出,再将滤膜转移到培养基上培养并统计菌落数目。滤膜法常被用于饮料中微生物的检测。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培养微生物的培养基需通过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若要用来检测酸奶中乳酸杆菌的含量,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的特殊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为检测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受杂菌污染,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过滤的菌液样本若浓度过大,要进行稀释处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有某待测饮料,实验小组取10 mL饮料,稀释103倍后取10 mL进行过滤处理,将滤膜置于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42个目的菌落,则原样液中每毫升含有目的菌为_______个。
(3)大多数饮料中含有抑菌物质,能抑制细菌的繁殖,对于饮料中的细菌,用滤膜法测定的数量比直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的数量偏______(填“大”或“小”),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因培养基中含有水分,所以需通过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若培养乳酸杆菌,培养基中还需要加入的特殊营养物质是维生素。为检测制备的培养基是否受杂菌污染,可采取的方法是将未接种微生物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2)如果菌液浓度过大,会造成培养过程中多个菌落聚集在一起,导致统计结果偏小(或平板上长满菌落,难以计数),所以用于过滤的菌液样本若浓度过大,要进行稀释处理。饮料稀释103倍后取10 mL进行滤膜法培养,获得了42个目的菌落,则原样液中每毫升含有目的菌数为42×103÷10=4 200(个)。(3)由题干可知“大多数饮料中含有抑菌物质,能抑制细菌的繁殖”,滤膜法会将抑菌物质过滤掉,而直接使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时抑菌物质会抑制微生物繁殖,所以用滤膜法测定的数量比直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的数量偏大。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 维生素 将未接种微生物的培养基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生长 (2)菌液浓度过大,会造成培养过程中多个菌落聚集在一起,导致统计结果偏小(或平板上长满菌落,难以计数) 4 200 (3)大 滤膜法会将抑菌物质过滤掉,而直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抑菌物质会抑制微生物繁殖
14.研究深海独特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海洋资源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在“科学号”考察船对中国南海科考中,中国科学家采集了某海域1 146米深海冷泉附近沉积物样品,分离、鉴定得到新的微生物菌株并进一步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者先制备富集培养基,然后采用______________法灭菌,冷却后再接入沉积物样品,28 ℃厌氧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了含拟杆菌的混合培养物,为了获得纯种培养物,除了稀释涂布平板法,还可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据图分析,拟杆菌新菌株在以________________为碳源时生长状况最好。
(2)研究发现,将采集的样品置于各种培养基中培养,仍有很多微生物不能被分离筛选出来,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藻类细胞解体后的难降解多糖物质,通常会聚集形成碎屑沉降到深海底部。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考虑,拟杆菌对深海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深海冷泉环境特殊,推测此环境下生存的拟杆菌所分泌的各种多糖降解酶,除具有酶的一般共性外,其特性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富集培养基通常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可以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对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分析题图可知,在以纤维素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细胞数最多,故拟杆菌新菌株在以纤维素为碳源时生长状况最好。(2)深海冷泉中某些微生物只有利用深海冷泉中的特有物质和在深海冷泉的特定环境中才能生存,故将采集的样品置于各种培养基中培养,仍有很多微生物不能被分离筛选出来。(3)拟杆菌为异养生物,其作为深海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沉降到深海底部的难降解多糖物质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有利于碳循环的顺利进行。(4)深海冷泉温度较低,故生活在其中的拟杆菌所分泌的各种多糖降解酶应具有耐低温的特性,这样才能高效降解多糖,以满足拟杆菌正常的生命活动。
答案:(1)高压蒸汽灭菌 平板划线 纤维素 (2)某些微生物只有利用深海冷泉中的特有物质才能生存(或某些微生物只有在深海冷泉的特定环境中才能存活) (3)拟杆菌作为分解者,将沉降到深海底部的难降解多糖物质分解为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有利于碳循环的顺利进行 (4)耐低温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自主预习案,课堂互动探究案,~80,不能生存,特定种类,其他种类,涂布器,培养基,稀释度,一个活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说课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一选择培养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探究一选择培养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