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专版)(考试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1423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专版)(考试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1423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专版)(考试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1423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专版)(考试版)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广东专版)
化学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 O-16 S-32 Na-23 Cl-35.5 Ca-40
一、单选题:本大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传统技术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活字印刷 B.玉粉雕琢
C.烧制陶瓷 D.水车灌溉
2.水银是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装有水银的试剂瓶上应贴的标签是
A.B.C. D.
3.下列物质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氮气 B.二氧化氮 C.氧气 D.二氧化碳
4.某同学体内缺少维生素和蛋白质,该同学饮食中需适量增加的食物是
A.米饭面条 瘦肉鸡蛋 B.蔬菜水果 瘦肉鸡蛋
C.矿泉水 瘦肉鸡蛋 D.蔬菜水果 奶油花生油
5.“新冠病毒”正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佩戴N95口罩可以有效阻断病毒。口罩中的熔喷布是以聚丙烯(C3H6)n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过滤材质,铝塑条是在塑料表面涂上一层铝。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铝塑条属于合金材料
B.聚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N95”口罩对病毒的阻断原理与臭氧的消毒杀菌原理相同
D.废弃口罩应密封好,放入“有害垃圾”桶内
6.下列有关化学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拉瓦锡发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B.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
C.门捷列夫编制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D.波义耳提出了原子论
7.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1价
D.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 10.5g 固体 B.测溶液的 pH
C.稀释浓硫酸 D.蒸发食盐水
9.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天然高分子材料:羊毛、塑料、合成橡胶
10.生活处处皆化学,下列描述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能源 |
①中和酸性土壤可以用熟石灰 ②常喝纯净水对身体有害 | ①煤、汽油、天然气是三种常见的化石能源 ②太阳能、核能、氢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
C.化学与材料 | D.化学与健康 |
①玻璃钢是一种复合材料 ②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 ①多食含铁的食物可以缓解贫血病 ②霉变不严重的米煮熟后也能继续食用 |
A.A B.B C.C D.D
11.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
A.A点可能是CH4
B.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C.某化合物的化学为CaCO3,它对应的点是F
D.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12.根据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10℃时,KNO3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C.20℃时,20gKNO3能完全溶于50g水
D.当KNO3中混有少量NaCl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杂质选用试剂(适量) | 操作 |
A | Fe | CuO | 稀硫酸 | 过滤、洗涤、烘干 |
B | CO2 | CO | 氧气 | 点燃 |
C | CuCl2溶液 | H2SO4 | Ba(NO3)2溶液 | 过滤、洗涤 |
D | Cu(NO3)2溶液 | AgNO3 | 过量的铜粉 | 过滤、洗涤 |
A.A B.B C.C D.D
1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甲:气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
B.乙:向一定质量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C.丙: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D.丁:向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锌粉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15.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HCl,则乙可能是CaCl2
B.若甲是H2SO4,则乙和丙中可能有一种为单质
C.若甲是Ca(OH)2,则丁可能是NaOH
D.若甲是Ca(OH)2,则乙和丙中必须有一种为酸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 共55分。
16.硫酸盐的结晶水合物通常称为“矾”,我国多部古籍都有记载。
(1)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胆矾能“化铁为铜”。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胆矾受热失去结晶水的过程属于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将铁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可实现“化铁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__(选填“强”或“弱”)。
(2)唐代《千金翼方》记载,明矾可入药用。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其中含有______种金属元素;K2SO4中K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3)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绿矾可用黄铁矿为原料制得。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FeSO4·7H2O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7.燃料的变革预示着文明的进步,人类使用燃料的大致顺序为:木柴--木炭--煤--石油--天然气。
(1)木柴:柴火灶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内部结构如图。从燃烧条件分析,通风口的作用是 ;下列关于柴火灶中烟囱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
a.排走烟气,改善燃烧条件
b.若排烟口出现浓黑烟,则证明燃烧不充分
c.烟囱建高就可以消除污染
(2)煤:近日“围炉煮茶”成为热门休闲,为了防止煤燃烧时产生CO中毒,围炉煮茶时要注意 。
(3)石油:家庭使用的石油气能够被压缩到钢瓶,是因为分子之间有 。
(4)天然气: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很多家庭已经使用管道天然气,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燃烧的过程发现火焰呈现黄色,则需要____(选填“调大”或“调小”)进风口。
1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室有如图装置:
(1)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要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氢气,现有镁条、锌粒、铁丝、铜片、稀硫酸(10%)、稀盐酸(10%),请你选择适当的药品和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选用该原理的依据有______。
A.原料廉价易得 B.反应速率适中
C.制得的气体要纯净 D.实验条件易于控制
(3)用装置C制二氧化碳时,关闭开关,多孔隔板处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字母e、f、g对如图所示现象进行排序)。
(4)小英同学在做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时,发现锌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提示:反应只生成一种气体)
【提出猜想】产生的气体可能是SO2、O2或H2中的一种。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化学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它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设计并进行实验】(请在空白处写上对应问题的答案)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①向盛满该气体的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 无明显变化 | 产生的气体不是O2 |
②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 产生的气体不是SO2 |
③将该气体净化后通过表面含CuO的铜网(如图) |
| 产生的气体是H2 |
【实验反思】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 。
【拓展视野】氢能是未来最理想能源如图是利用ZnO和Fe2O3为催化剂制取氧气的一种方法。
“循环制氢体系”涉及的能量转化是由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请写出该体系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19.工业上用硫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在空气中焙烧去硫后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Al2O3、SiO2,不考虑其他杂质)制取七水合硫酸亚铁(FeSO4·7H2O)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焙烧过程主要反应为:
②Fe3+、A13+、Fe2+在溶液中开始沉淀至沉淀完全的pH如下表:
氢氧化物 | Fe(OH)3 | Al(OH)3 | Fe(OH)2 |
开始沉淀的pH | 1.1 | 3.5 | 6.5 |
沉淀完全的pH | 3.2 | 4.7 | 9.7 |
(1)“浸取”时生成Fe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能提高烧渣浸取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填字母)。
a.将烧渣粉碎 b.降低硫酸的浓度 c.快速搅拌
(2)“还原”的目的是将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若还原剂X是铁粉,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若还原剂X是SO2,反应方程式为: ,采用SO2作还原剂的优点是___________ 。
(3)“调pH”时,pH的最佳范围是___________(用不等式表示),滤渣Ⅱ的成分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
(4)FeSO4·7H2O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过滤Ⅱ”后,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等步骤可得到FeSO4·7H2O晶体。
20.兴趣小组想探究家中厨房用某种洗涤剂粉末的成分,在老师指导下,进行了大胆的猜想与实验:
【提出问题】洗涤剂粉末中主要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根据所学酸碱盐知识做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含有NaOH,
猜想二:可能含有___________。
猜想三:可能含有Na2CO3和NaOH
【实验探究】
I.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为___________色,说明洗涤剂的溶液显碱性。
Ⅱ.取少量粉末,滴加足量的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___________,证实洗涤剂中含有Na2CO3。
Ⅲ.探究该洗涤剂中是否含有NaOH。
取少量粉末,加水配成溶液,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观察到___________,静置,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再滴几滴___________,溶液变为红色,证实洗涤剂中还含有NaOH。
【分析讨论】(1)实验Ⅱ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III中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
【实验结论】该洗涤剂中含有Na2CO3和NaOH
【拓展延伸】根据酸碱盐的性质,该洗涤剂粉末应___________保存。
21.某校化学研究小组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进行深究活动,请回答:
(1)为比较块状碳酸钙和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并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气压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①C数值为___________。曲线__________(选填“I”或“Ⅱ”)表示的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气压变化。
②对比分析如图2中___________(选填“a”、“b”、“c”或“d”)两点实验数据,可比较出两锥形瓶内的反应速率快慢。
(2)研究小组称取了mg大理石样品,将100g稀盐酸逐滴滴入样品中,实验过程中剩余固体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3(假设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
①大理石样品m的值是___________。
②计算反应结束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通用)(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全国通用)(考试版),共14页。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济南卷)(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济南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能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专版)(答题卡):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卷:化学(广东专版)(答题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