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地理模拟试卷(教师版)
-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四(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五(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七(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八(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九(教师版) 试卷 0 次下载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六(教师版)
展开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六(教师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六
(本卷共2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地理位置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4小题。
1.发射当天,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最早看到日出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2.据图分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 )
A.40°N,100°W B.40°S,100°W C.40°S,100°E D.40°N,100°E
3.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 )
A.太阳直射南半球 B.酒泉昼夜等长 C.南半球处于冬季 D.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4.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 )
A.酒泉 B.太原 C.西昌 D.文昌
【答案】1.B 2.D 3.C 4.D
【解析】1.地球的自转造成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所以总是东边先看到日出,且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纬度越高的地区,昼长越长,由图可知,四大卫星发射中心,太原位于最东方,日出最早,故B正确。故排除ACD,故选B。
2.度数往北增加为北纬用N表示,度数往东增加为东经用E表示。由图可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经纬度位置大约是(40°N,100°E),故D正确。故排除ABC,故选D。
3.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当天(6月17日)为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至夏至日(6月22日前后)之间,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酒泉昼长夜短,处于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直至夏至日,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南北回归线(23.5°S—23.5°N)之间为热带,气候终年炎热。由图可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中心中,气候终年炎热的是文昌,故D正确;北回归线至北极圈(23.5°N—66.5°N)之间为北温带,气候四季分明。由图可知,酒泉、太原、西昌位于北温带,故ABC错误。故选D。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时差;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1、昼夜长短的变化。2、春夏秋冬四季的更替。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4、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的划分。
太阳能屋顶,就是在房屋顶部装设太阳能光伏板发电,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浙江是全国的光伏产业大省。下图为我国2018一2019年不同发电方式发电量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关于不同发电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2019年我国火电发电量小于2018年 B.太阳能发电量减少了
C.我国的电能以水电为主 D.清洁能源发电量与非清洁能源发电量都增加了
6.与西北内陆相比,浙江开发利用太阳能的不利条件是( )
A.昼夜温差小 B.市场需求少 C.云雨天气多 D.煤炭资源丰富
【答案】5.D 6.C
【解析】5.读图可知,2019年我国火电发电量119055万千瓦,多于2018年的114366万千瓦。排除A;太阳能发电量由17434万千瓦增加到20468万千瓦,排除B;我国的电能以火电为主,火电发电量比重大,排除C;火电属于非清洁能源,发电量增加,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也增加,D正确。故选D。
6.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能发电需要晴天多,光照充足,与昼夜温差无关,排除A;浙江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应该更大,排除B;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云雨天气多,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C正确;太阳能发电不需要用的煤炭资源,排除D。故选C。
常见的发电形式有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这些常见的发电形式中火电的历史最悠久,容量也大,是主力发电形式。风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核电等都是清洁能源发电。在降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消耗的同时,可减少温室气体和空气污染物排放,减轻雾霾等极端天气,有效地保护环境。
(2022·山东·奚仲中学七年级期末)“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我们脑海中会浮现出一幅亚洲壮丽山河的画卷。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指的是( )
A.天山 B.阿尔卑斯山 C.昆仑山 D.喜马拉雅山
8.“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均流向太平洋
B.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流向四大洋
C.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入大海
【答案】7.D 8.C
【解析】7.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这里的“山”如果是世界的“头”那么这座山是指喜马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故D正确。天山、昆仑山和阿尔卑斯山都不是海拔最高的山峰,阿尔卑斯山在欧洲。故ABC错误。故选D。
8.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但不全流向太平洋,比如印度河流入印度洋。故A错误。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但没有注入大西洋的河流。故B错误。湄公河发源于中国,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在越南注入南海,其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该河流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国际性河流。故C正确。亚洲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并不都向东流,比如叶尼塞河向北流入北冰洋,故D错误。故选C。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2022·湖南湘西·一模)2022年北京冬奥会于2月4日开幕,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奥会,这届奥运会中国队位列奖牌榜第三名。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9.谷爱凌夺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接受采访时,她流利的说着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中一种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另一种是使用最普遍的,它们分别是( )
A.汉语、英语 B.法语、汉语 C.汉语、俄语 D.汉语、西班牙语
10.下列图片中,代表奥林匹克标志的是( )
A. B. C. D.
11.下列大洲申办冬奥会,气候条件相对不足的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非洲 D.欧洲
【答案】9.A 10.D 11.C
【解析】9.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是英语,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是联合国组织的标志,A错误;B是欧盟组织的标志,B错误;C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志,C错误;D是国际奥林匹克标志,D正确。故选D。
1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非洲赤道穿过其中部,几乎都是热带气候类型,只在南北端分布着地中海气候,和高山高原地区分布着少数的高原山地气候,被称为热带大陆,缺少寒冷的冰雪场地,申办冬奥会气候条件相对不足;亚洲、北美洲、欧洲都有较高纬度的寒冷地区,具备大范围的冰雪场,适合举办冬奥会。因此依据题意,故选C。
(2022·全国·七年级课时练习)读下图回答下列12-14小题。
12.中南半岛山脉与河流的分布特点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
C.山地为主,南高北低 D.高原为主、西高东低
13.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在我国称澜沧江的河流是( )
A.湄南河 B.湄公河 C.红河 D.伊洛瓦底江
14.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①淡水资源丰富②气候高温多雨③水陆交通便利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12.A 13.B 14.B
【解析】12.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大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A正确;中南半岛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火山较少,B错误;中南半岛北部为山地,地势高峻;南部多平原,地势平坦,地势大致北高南低,C和D错误。故选A。
13.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河流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主要的有利条件是淡水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①③④正确;中南半岛气候高温多雨,但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及河口三角洲,而北部山区城市较少,显然气候高温多雨不是中南半岛的城市多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及河口三角洲的主要原因,②错误。故选B。
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源头海拔5200米,主干流总长度2139千米,澜沧江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出境成为老挝和缅甸的界河,后始称湄公河。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胡志明市流入中国南海,是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中南半岛上山脉、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河流沿岸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易于灌溉,交通便利,经过长期开发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读中东地区国家分布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从图中可以看出,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国家众多,其中地跨两洲的国家是( )
A.伊朗、沙特阿拉伯 B.伊拉克、科威特
C.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D.土耳其、埃及
16.中东地区长期战争和冲突不断,其原因有( )
①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三洲五海”之地 ②有丰富的森林资源 ③水资源匮乏 ④全部国家都信仰基督教 ⑤领土争端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15.D 16.C
【解析】15.由图可知,土耳其海峡位于土耳其境内,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故土耳其地跨欧亚两洲;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故埃及地跨亚非两洲,故D正确;伊朗、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故A错误;伊拉克、科威特属于亚洲,故B错误;也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属于亚洲,故C错误。故选D。
16.中东地区长期战争和冲突不断,其原因包括:地理位置重要,处于“三洲五海”之地;水资源匮乏;大部分国家信奉伊斯兰教;领土争端也是中东地区冲突的原因。故选C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
中东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为争夺宝贵的淡水资源和石油资源,再加上宗教文化差异,常年局势动荡。
(2022·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八年级阶段练习)“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这是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里对我国某地区景色的描述。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造成“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水流剥蚀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土层构造疏松,易溶于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18.在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下孕育的民歌形式是( )
A.河南坠子 B.信天游 C.侗族大歌 D.黄梅戏
【答案】17.D 18.B
【解析】17.题目中提到的该地区是指黄土高原,其景观特点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其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土层构造疏松,易溶于水;降水集中,多暴雨;而人为原因是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而陡坡退耕还林、还草是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以上四种民族形式中,信天游是流行于陕北地区的一种戏曲形式,曲调悠扬高亢、粗犷奔放。所以,在文中描述的自然环境下孕育的地方戏曲形式是信天游,故B正确,河南坠子分布在华北平原,侗族大歌和黄梅戏分布在南方地区,ACD错误。故选B。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地势较高,起伏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植被覆盖较差;黄土结构疏松,多裂隙;人为原因是: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毁林开荒,陡坡耕种、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等。
(2022·河南·安阳市殷都区教科培中心八年级期末)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活习俗。东北地区有图秋菜的习俗。读东北某地囤秋菜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9.与东北地区囤置秋菜的习俗密切相关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
A.人们喜食秋菜 B.秋季寒潮多发 C.秋季蔬菜价格低 D.冬季寒冷而漫长
20.近些年,东北地区囤置秋菜的习俗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B.粮食种植面积增加
C.东北气温不断升高 D.秋季蔬菜供应充足
【答案】19.D 20.A
【解析】19.据所学知识可知,人们喜食秋菜和秋季蔬菜价格低不属于自然地理特征,排除AC;秋季寒潮多发与囤积秋菜过冬关系不大,排除B;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而漫长,冬季不能种植新鲜蔬菜,人们多在秋季收获时节,囤置易于储存的蔬菜,以便过冬,D正确,故选D。
20.据所学知识可知,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冬季南方地区的新鲜蔬菜能及时运输到东北地区,且价格合适,故东北地区渐渐没有了囤置秋菜的习俗,A正确;即使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冬季依旧因气候寒冷无法种植新鲜蔬菜,仍旧要囤置,排除B;东北气温不断升高,但仍未达到冬季可以种植蔬菜的条件,排除C;囤置秋菜是为了过冬食用,秋季蔬菜供应充足,冬季没有新鲜蔬菜还是需要囤置,排除D;故选A。
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不利条件:纬度较高,气温条件只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一熟的需要,靠近冬季风源地,经常受到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2022·河南·沁阳市教学研究室八年级阶段练习)读河南省地形图,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河南省的地形类型( )
A.以平原、山地为主 B.以山地、高原为主 C.以高原、平原为主 D.以盆地、山地为主
22.河南省河流虽多,但通航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 )
①河流多是上游,落差大,水流快②河流冬季结冰期长达半年以上
③大部分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④多为中小河流,径流量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21.A 22.C
【解析】21.读图可知,河南省西部海拔高于500米,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东部海拔低于200米,地势起伏小 ,以平原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2.河南省河流虽多,但通航能力低的主要原因是:①河流多是上游,落差大,水流快,不安全;③大部分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水流不平稳,适航期短;④多为中小河流,径流量小,运输量小,①③④正确。河南省纬度较低,河流结冰期短,②错误。故选C。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诞生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等古都,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
(2022·宁夏中卫·一模)近年来,黄土高原地区针对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石堆采取了台阶式平整治理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环境效益,如图,根据材料,完成下面23-25小题。
23.牧草和灌木主要的环境作用是( )
A.减少噪音 B.净化空气 C.保持水土 D.吸烟滞尘
24.护坡挡墙主要的作用是( )
A.降低坡度 B.阻挡水流 C.减少地震 D.保护坡体
25.废石堆治理过程中,当地选用牧草而不是野生杂草,目的是( )
A.保持水土 B.降低成本 C.美化环境 D.发展牧业
【答案】23.C 24.D 25.D
【解析】23.黄土高原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在这些地区种植牧草和灌木,旨在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故C符合题意,减少噪音 净化空气、吸烟滞尘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读图可知,护坡挡墙位于坡的最低处,目的在于保护破体,防止土石滑落,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5.废石堆治理过程中,当地选用牧草而不是野生杂草,既可以起到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的作用,又可以用牧草做饲料,发展牧业,实现经济价值。保持水土、 降低成本、美化环境不能体现牧草的主要目的。故选D。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高原,水土流失是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只要治理措施有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建梯田、修的挡土坝等。
二、解答题(共50分)
26.(2022·江苏常州·七年级期末)阿富汗绝大多数地区降水小于300mm,河流稀少且多为内流河。读阿富汗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共13分,每空1分)
(1)阿富汗地形以________和________为主;仅在北部和西南地区海拔高度低于200米,属于________地形;读图可知,坎大哈海拔高度大约为________米。
(2)阿富汗海拔最高的区域位于________(填写方位)部;上图中哈里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
(3)右图为中阿边境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ABCDE表示不同的山体部位。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4)喀布尔地区将来发展光伏发电(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答案】26.(1)山地 高原 平原 1000
(2)东北 自东向西
(3) 山谷 山峰 陡崖 山谷 山脊
(4)①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②降水稀少,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③海拔较高,光照损失小,且日照时间较长。
【解析】26.本题以阿富汗为材料,涉及到阿富汗的地形、气候、资源、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知识,考查学生对世界区域地理及等高线图的掌握。
(1)由图可以看出,阿富汗各地区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且等高线稀疏,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仅在西南和北部海拔低于200米,属于平原地形;由图可知,坎大哈的海拔高度大约为1000米。
(2)由图中等高线分布图可知,阿富汗海拔最高的区域是位于东北方向,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从经纬线的分布可知,哈里河的流向大致是自东向西。
(3)由图可知,A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B处位于等高线闭合处且中间大于四周,是山峰地形;C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D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地形;E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是山脊地形。
(4)喀布尔未来发展光伏发电的前景很大,主要得益于一是该地区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太阳辐射强;二是该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晴朗天气多、光照充足;三是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损失少,日照时间长。
27.(2022·山东·莒南县教育科学研究与发展中心七年级期末)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但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以下资料对世界人口分布问题进行了探究学习,请协助他们完成探究过程:
探究资料:图1为世界人口分布图,图2为世界人口垂直分布比例,图3为世界人口纬度分布比例,图4为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人口的比例。(共13分,每空1分)
地理概念
(1)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的是____,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图说现象
(2)根据图1,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A、B)____洲的东部和南部、(H)欧洲、(D)____洲东部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____(填写字母)
总结规律
(3)分析图2,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形区;分析图3,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纬度地区;分析图4,说明各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
探究原因
(4)图中A、B两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___
(5)图1中B、E两地同在北回归线附近,但两地人口密度差异很大,运用你学过的地理知识,简要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自然原因____
素养提升
(6)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北部F地区人口稀疏。有人建议将东部人口大量迁移到F地区,实现南美洲人口均匀分布。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原因
(7)H所在大洲有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面临的人口问题有____
①居住条件差②社会抚养老年人的负担减轻③饥饿贫困④劳动力短缺⑤就业困难⑥国防兵源不足
【答案】27.(1)人口密度
(2)亚 北美 CEFG
(3)平原 中低 沿海
(4)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5)E处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气候干旱,人口稀少;B处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适宜人居住,人口稠密。
(6)否;F地区气候湿热,雨林密布,不适合居住更多的人口;居民增多会加速雨林破坏等
(7)④⑥
【解析】27.本大题以世界人口分布图、世界人口垂直分布比例、世界人口纬度分布比例、世界各大洲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陆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距海岸200千米范围内人口占洲人口的比例图为材料,涉及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人口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人口密度是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它是表示世界各地人口的密集程度的指标。通常以每平方千米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
(2)根据图1,可以看出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A、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H)欧洲、(D)北美洲东部地区,属于人口稀疏区的是C青藏高原、E撒哈拉沙漠、F亚马孙平原和G南极洲。
(3)分析图2,可知从地形类型来看,世界56%左右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200米的平原地形区;分析图3,可知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0°-60°的中低纬度地区;分析图4,说明各大洲人口主要分布在距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
(4)图中A亚洲东部和B亚洲南部两地人口稠密的原因是: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水资源充足、耕地广阔等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5)图1中B亚洲南部、E撒哈拉沙漠两地同在北回归线附近,但两地人口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E处是撒哈拉沙漠,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降水少,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人口稀少;B处是亚洲南部,位于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耕地广阔,适宜人居住,人口稠密。
(6)南美洲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在北部F亚马孙平原地区人口稀疏。有人建议将东部人口大量迁移到F地区,实现南美洲人口均匀分布。这种建议我不同意,原因是:F地是亚马孙平原,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雨林密布,不适合居住更多的人口;居民增多会加速雨林破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7)H是欧洲,是世界发达国家数量最多的洲,有些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面临的人口问题有④劳动力短缺;⑥国防兵源不足等,④⑥正确。①②③⑤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人口问题。故选④⑥。
28.(2022·山东济南·七年级期末)聚焦区域。西亚地区是世界热点地区,其中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运河之一,两河流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村镇和城市。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共11分,每空1分)
材料: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国际贸易货运量最大的运河,它联系两大洲,沟通两大洋。该运河通航后,航线距离比绕非洲最南端好望角缩短了8000千米~10000千米,且全程没有船闸,可昼夜通航。受河道宽度和深度影响,通航能力有限,仅能通行25万吨以下的轮船。
(1)区域定位。苏伊士运河联系了____洲和____洲,沟通了____洋和____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根据测量,红海一直在不断扩张,简述原因____。
(2)人地关系。阅读图,分析西亚厚墙小窗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文明诞生。图中甲地为两河流域,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成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试分析当地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4)航线分析。阅读图文资料,列举苏伊士运河航线的优势和不足。
【答案】28.(1)亚 非 印度 大西 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2)西亚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厚墙隔热(或可以减少传入的太阳热量),小窗防风(或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
(3)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4)优势:距离短(或费用低、昼夜通航、用时少),不足:通航能力有限
【解析】28.本题以西亚地区简图为材料,考查学生对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聚落分布特点和板块运动形式进行比较,考查学生分析区域地理和从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1)苏伊士运河联系了亚洲和非洲,沟通了印度洋和大西洋,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根据测量可知,红海一直在不断扩张,是因为位于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2)西亚厚墙小窗的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西亚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厚墙隔热,小窗可以减少吹进的热风。
(3)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古巴比伦文明的发祥地,是因为这里为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易于形成聚落。
(4)苏伊士运河航线的优势是:缩短了亚洲和非洲东海岸前往欧洲的距离,节约了运输成本;不足是:河道狭窄、深度不足,通航能力有限。
29.(2022·黑龙江·宁安市教师进修学校八年级期末)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示意图和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每空1分)
(1)从位置和地形两方面分析我国农业主产区主要分布____和____。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____。
(3)东北平原主产区的作物熟制是____。
(4)在黄淮海平原主产区,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____。
(5)长江流域主产区和华南主产区所属于的干湿地区是____,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
(6)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部不均的有效办法是____,缓解北方缺水的著名工程是____。
(7)我国东部地区农业以____业为主,西部地区以____业为主,这体现了发展农业要____的布局原则。限制东、西部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____(光热、水分)
【答案】29.(1)东部 平原
(2)黄河
(3)一年一熟
(4)旱灾
(5)湿润地区 水稻
(6)跨流域调水 南水北调
(7)种植业 畜牧业 因地制宜 水分
【解析】29.本题以我国农业“七大主产区”为材料,涉及到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分布、各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及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考查学生对我国农业生产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1)我国的农业主产区位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以东的东部地区,分布的主要地形是平原,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
(2)河套灌区主产区的主要灌溉水源来自黄河,该灌区有“塞上江南”称号。
(3)东北平原主要属于中温带,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
(4)黄淮海平原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降水季节变化大,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对本区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旱灾。
(5)位于南方地区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包括长江流域主产区和华南主产区,属于四大干湿区中的湿润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6)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办法是跨流域调水;缓解北方地区缺水的著名工程是南水北调,是将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西北和华北地区。
(7)我国东西部由于降水的差异,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离海远、降水少,农业以畜牧为主,体现了农业生产在因地制宜的原则;影响东、西部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光热的差异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一(教师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试卷五(教师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模拟试卷十(教师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