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9 黄土高原 (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2148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9 黄土高原 (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2148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9 黄土高原 (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42148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9 黄土高原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9 黄土高原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自然环境,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严重的水土流失, 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该地形区是,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9节 黄土高原考点梳理1.自然环境(1)位置、范围: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北连古长城(大致以长城为界),南抵秦岭,包括青、甘、宁、陕、晋、豫等省区的全部或部分,是我国最大的黄土堆积区。(2)气候:大部分地区属暖温带,是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过渡的地区。(3)特征:地表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严重2.华夏文明的发祥地(1)黄河为黄土高原古代农业耕作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黄土疏松肥沃,便于耕种。最早形成原始农耕文明,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文化遗存。(2)窑洞是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信天游是一种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陕北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和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深受人们喜爱侵蚀使得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支离破碎,形成塬、梁、峁、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4.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原因 自然原因①土质疏松,多孔隙,许多物质易融于水,地表裸露$缺乏植被保护 ②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人为原因①长期的过垦过牧,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②修路、采矿等活动破坏地表等危害①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了农田和村庄②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③生态环境恶化,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治理措施 生物措施植树种草,建设护坡林草带工程措施修筑梯田,打坝淤地等生产活动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轮作套种等真题回顾(绍兴)读区域示意图,下列对陕西省描述正确的是A.主要位于黄河下游 B.秦岭山脉横贯其南部C.大部分地处我国南方地区 D.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以下(辽阳)2.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A.平顶屋 B.高脚屋 C.碉房 D.窑洞 (龙东)3.针对黄土高原的地表现状,采取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②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③大力发展畜牧业 ④实施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营口)4.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模拟实验示意图,该实验反映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是( )A.地表土质 B.植被疏密 C.坡度陡缓 D.降水强度(包头) 黄土高原上那么多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提出很多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广泛认可。下图是从戈壁带到黏黄土带颗粒大小分带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红色革命圣地——延安位于 A.沙黄土带 B.沙漠带 C.黏黄土带 D.黄土带6.该图为支持“风成说”的证据之一。据图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体是 A.自北向南 B.自东北向西南 C.自西北向东南 D.自东南向西北(威海)读黄河流域局部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7. 对图示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阴影区为平原,地形平坦 B. 风力侵蚀造成地貌千沟万壑C. 城市沿河分布皆因水运便利 D. 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窑洞8. 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 )A. 加固好黄河下游大堤 B. 营造防护林,阻挡黄土继续堆积C. 退田还湖,减少洪涝灾害 D. 植树种草、退耕还林(成都)图2为我国某地形区典型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9-10题。9.该地形区是10.该地形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A.水污染 B.湿地锐减 C.水土流失 D.大气污染(石家庄)11.保护黄河,治理母亲河。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17日在河南郑州考察,黄河博物馆、黄河国家地质公园,对黄河流域治理和生态保护等进行调研。图1为黄河流域简图。材料二: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水土保持实践中独创的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图2)和生物措施(图3)。(1)判断下列关于黄河源流概况的说法正确与否a.“母亲河”黄河发源于内蒙古高原 ( )b.①②两地形成“塞上江南”景观,主要得益于黄河提供的灌溉水源( )c.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较大 ( )d.黄河干流轮廓特征是呈“几”字形 ( )e河流注入乙海是南海 ( )(2)黄河携带大量泥沙从中游进入下游后,由于河床坡度_______(降低/增大),流速_______(增加/减缓),泥沙淤积,导致郑州所在的下游地区河床_______(抬高/降低),出现生态问题。(3)为了治理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人们使用图2所示的工程措施是_______,该工程建在黄土高原的_______(沟谷/坡地),三张图片景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3景观地处黄土高原的_______(沟谷/坡地),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的作用是_______。(开封)12.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1)①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②山脉的名称是_______。甲省区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_。(3分)(2)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请从自然因素方面说明原因。(3分)(滨州)13.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1 某黄河研究小组把一只漂流瓶,放入黄河的源头,它随着河水漂向大海。资料2 黄河流域简图(1)“漂流瓶”快速漂过了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原因是这里________,流速快。(2)“漂流瓶”在经过河口至潼关河段时,深深体会到了“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的景象。出现此景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3)“漂流瓶”经过________后即进人下游河段,黄河在此段存在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一条即可)(4)“漂流瓶”流过滨州后,在东营入渤海。读下图,关于滨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 B.地处暖温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C.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上 D.相邻地市有东营、维坊、德州、济南(5)“漂流瓶”在漂流过程中曾经遇到过凌汛现象。请说出黄河发生凌汛河段的流向规律。资料3 2019年9月16日至18日,习主席在河南考察。他强调指出:要保障黄河长治久安。黄河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是黄河复杂难治的症结所在。请你结合图文资料,完成(6)~(7)题。(6)某校兴趣小组做了一个简易的地理实验(见下图),该实验可简单说明________(土壤/降水/植被/坡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并进一步论证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原因之一是( )A.地表裸露 B.降水集中 C.土质疏松 D.修路采矿(7)为了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减少人为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势在必行。请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人为原因及对应的治理措施填入下图中。(济宁)14.(16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延安的蜕变历史上,延安市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几十年的综合治理,生态恢复加快。目前,植被覆盖率高达81.3%,每年输送到黄河的泥沙量由2.5亿吨下降到0.31亿吨。黄土地变成了“绿水青山”,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银山”。 这片民俗独特的革命老区变成了宜居、宜业、宜游,欣欣向荣、赏心悦目的生态“大公园”。材料二 延安的位置和生态治理示意图(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_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区南部的________(山脉)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延安的降水、土质特点,和________的地表状况,导致每逢雨季,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这是过去延安市生态环境的写照。(3)延安人民经过________等生态治理,使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4)家乡环境美起来,人民生活富起来,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延安人民充分利用 ________(列举当地的资源)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特殊养殖业等,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举出两例)(广东)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是“中国滩羊之乡”,地处毛乌素沙地边缘,年平均降水量258毫米,蒸发量2000多毫米,生太环境十分脆弱。“风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是上世纪80年代盐池县的生态写照,经过生态整治后,盐池县呈现“但闻风声啊,不见沙尘起”的景象。材料二:柠条的根系发达,是一种抗旱、耐寒的灌木,粗蛋白含量较高,林草兼用,能加工成滩羊饲料。柠条是盐池县退耕退牧还林的主要树种,种植面积约占林地的68%。材料三:“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1)图中,A是_______山脉,B是_______高原,C是_______ 河。(2)毛乌素沙地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介于_______毫米之间,降水量小,蒸发量_______(大/小)。(3)说明盐池县大面积种植柠条的主要原因。(4)有人提出应该扩大盐池县滩羊的养殖规模。你认为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临沂)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促进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国家把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材料二:如下图为黄河流域图。(识黄河)(1)黄河发源于_________高原(地形区),流经九个省区,注入_________海。(忆奉献)(2)母亲河黄河为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请简述黄河的主要奉献。(明忧患)(3)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严重影响了流域高质量发展。写出黄河上游,中游地区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各一方面)及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思发展)(4)高质量发展体现在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上。黄河流域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请为黄河流域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献计献策。(菏泽)17.人地和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安全是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生态安全工程,①地与④地相比,地形起伏较小的是________地,气候湿热的是 ________地。(2)图中③地生态安全工程对减轻________两大河流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有重要意义。(3)图中⑤地生态安全工程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4)据图说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两大高原名称,简述其水土流失严重的气候原因并说出减轻水土流失的措施。 1.B 【解析】陕西省主要位于黄河的中游,秦岭山脉横贯其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mm到800mm之间。2.D【解析】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当地土质疏松呈垂直结构,人们就地取材、依山而建造了窑洞这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3.D 【解析】人们认识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积极的采取措施治理水土流失,保持水土。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和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增加植被覆盖率,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牲畜的数量等。在黄土高原地区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和大力发展畜牧业是错误的做法,D正确。4.B【解析】黄土高原植被稀少,土质疏松,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读图可知,实验证明地表植被越密集,水土流失越轻,地表植被越稀疏,水土流失越严重;不能看出土质、坡度和降水方面的影响。5.D【解析】由图中城市分布可以看出,红色革命圣地—延安是位于黄土带,是位于黄土高原地区。6.C【解析】“风成说”是指黄土高原的黄土是西北风从西北内陆地区吹来,受到太行山和秦岭的阻挡而形成了世界是黄土最深厚的地区,根据这一学说,可以推测出黄土随风流动的方向大致是由西北向东南。7.D【解析】由图可知,图中阴影区域是高原,地形是内部较平坦,周围陡峭,故A错误。该区域是由于流水侵蚀造成的千沟万壑,故B错误。城市沿河分布是因灌溉水源充足,并不主要因为水运便利,故C错误。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传统民居是窑洞,故D正确。8.D【解析】图示区域是我国四大高原之一的黄土高原,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最突出的特征是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是要植树种草、退耕还林。9.D 【解析】黄土高原在降雨比较集中的气候条件下.加上植被受到严重破坏,强烈的流水侵蚀,造成了特殊的黄土沟谷地形与塬、墚、峁、川等。10.C 【解析】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11.(1). 错误 (2). 正确 (3). 正确 (4). 正确 (5). 错误 (6). 减低 (7). 减缓 (8). 抬高 (9). 打坝淤地 (10). 沟谷 (11). 甲 (12). 乙 (13). 丙 (14). 坡地 (15). 截留泥沙、保持水土【解析】(1).“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故错误。①②两地形成“塞上江南”景观,主要得益于黄河提供的灌溉水源,故正确。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河流含沙量较大,故正确。黄河干流轮廓特征是呈“几”字形,故正确。黄河流注入乙海是渤海,故错误。(2)黄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黄河携带大量泥沙从中游进入下游后,由于河床坡度⑥降低,流速减缓,泥沙淤积,导致郑州所在的下游地区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出现生态问题。(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采用的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平整土地,修水平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修水库等;人们使用图2所示的工程措施是打坝淤地,该工程建在黄土高原的沟谷,三张图片景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4)图3景观是植树造林,地处黄土高原的坡地,采用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的作用是截留泥沙、保持水土;植树造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12.(1)太行山 秦岭 回族 (2)水土流失 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②地表植被稀少;③黄土土质疏松【解析】(1)由图可知,①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东侧呈东北-西南向,是太行山,②山脉位于黄土高原南部,是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甲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回族. (2) 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尤其是暴雨期间,容易遭受侵蚀,由于长期的水土流失,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13.(1)位于我国阶梯(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2)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含沙量大增(或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3)桃花峪 地上河、泥沙淤积、流域面积狭小、凌汛、支流少等。(4)B (5)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或由南向北流)(6)土壤 C(7)①乱砍滥伐、破坏植被、过垦过牧②植树种草、退耕(退牧)还林、还草。【解析】(1)龙羊峡是黄河流经青海大草原后,进入黄河峡谷区的第一个峡谷,刘家峡在甘肃省西南部,黄河上游干流河道上,龙羊峡、刘家峡等水电站,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漂流瓶”漂流快。(2)河口至潼关河段是在黄河河口到桃花峪的中游河段,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地表裸露,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增,出现“黄河奔浊浪,是天生不清”的景象。(3)桃花峪是黄河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漂流瓶”经过桃花峪后即进人下游河段,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汇入支流少,流域面积小,还会出现凌汛现象。(4)滨州市是山东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鲁北平原、黄河三角洲腹地,地处暖温带,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年降水量在700毫米以下,相邻地市有东营、淄博、德州、济南,没有与维坊相邻。故选:B。(5)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水面结冰的河道,上游河冰先融,下游河道尚未解冻,易出现“凌汛”。(6)从该实验可以看出降水强度和植被覆盖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沙土比黏土水土流失严重,该实验可简单说明土壤对水土流失的影响;该实验也论证了黄土高原土质疏松,多裂隙,很多成分容易溶于水,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的原因之一。(7)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导致植被破坏,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不合理开矿、修路队等,治理的措施有生物措施:植树种草,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修挡土坝、建梯田等。14.(1)黄土高原;秦岭;(2)植被稀少;(3)植树造林;(4)革命纪念地;坡脚建挡土坝、护坡林;在缓坡地带修建梯田。【解析】(1)延安市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该地形区南部的秦岭与淮河构成了一条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2)延安的降水、土质特点和植被稀少的地表状况,导致每逢雨季,泥沙俱下,水土流失严重,这是过去延安市生态环境的写照。(3)延安人民经过植树造林等生态治理,使昔日的黄土地变成了土不下坡,绿水长流的生态“大公园”。(4)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延安人民充分利用革命纪念地等优势发展旅游业。同时,积极发展林果业、特殊养殖业等,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如采取坡脚建挡土坝、护坡林,在缓坡地带修建梯田等措施。15.(1)秦岭、黄土、黄(2)200-400、大(3)柠条抗旱、耐寒、又可以加工成饲料(4)不可行;该地区气候干旱,牧草的承载力有限,扩大养殖规模会加剧土地荒漠化。【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A是东西走向的秦岭,B是秦岭以北的黄土高原,C是黄河。(2)由图可知,毛乌素沙地大部分降水量在200-400毫米之间,降水量小,蒸发量又大,气候干旱。(3)盐池县大面积种植柠条主要是由于柠条抗旱、耐寒,林草兼用,又能加工成饲料。(4)扩大盐池县的滩羊养殖不可行,因为该地区气候干旱,草原的承载力有限,如果扩大养殖,必然会造成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16.(1)青藏;渤(2)提供水能资源;冲积出平原并提供灌溉水源;提供水资源(3)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合理放牧;中游水土流失严重,植树种草,加强水土保持(4)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统筹黄河流域水资源协调发展【解析】(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九省区,注入渤海,全长约5464公里,是我国第二长河。(2)黄河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力量,在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形成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并为其提供灌溉水源,使这些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黄河为沿途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用水。(3)长期以来,黄河中上游地区过度放牧、乱砍乱垦,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土地荒漠化严重,针对荒漠化严重这一突出问题,应退耕还林还草,减少放牧,禁止乱砍滥伐乱垦;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针对这一突出问题,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将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4)黄河流域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水资源利用较为粗放,农业用水效率不高,为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我们应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统筹黄河流域水资源协调发展。17.(1)①、④(2)长江、黄河(3)青藏地区、草地(4)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恢复植被、保持水土【解析】(1)由图可知,图中的生态安全工程中,①地与④地相比,地形起伏较小的是①地,气候湿热的是位于南方地区的④地。(2)图中③地的生态安全工程对于减轻长江和黄河两大河流中下游的旱涝灾害有重要意义。(3)图中⑤地生态安全工程位于青藏地区的青海省,这里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4)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两大高原是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两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由于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治理的措施是要恢复植被、保持水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44 台湾 (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位置、范围,人口与民族,主要城市,地形,气候,河流与湖泊, 资源,美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40 北京 (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理位置优越,地形,气候、河流,城市职能,历史悠久的古城, 现代化的大都市,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状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考点梳理+真题回顾 33 工业 (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及其重要性,工业的分类,工业中心的发展变化, 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工业分布,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