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和断句方法指导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展开这是一份文言文翻译和断句方法指导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翻译标准和原则,中考练笔,断句标准和原则,断句方法,试题举例,根据虚词断句,根据人物对话断句,真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翻译标准和要求——信、达、雅信:准确表达意思,忠于原文,不误解、歪曲,不遗漏,不牵强附会,不随意增、删、减内容。达:明白晓畅,通顺无语病,符合现代语法表达要求和习惯。雅: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2.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3.翻译方法——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庆历”,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庆历四年”以皇帝年号纪元。“滕子京”,人名,作者的朋友。“巴陵郡”,古地名。这些词语在翻译时可直接保留。换——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如:可以为师矣。句中“可”应译为“可以”。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如: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是个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把宾语“谁”调到介词“与”后面,应为“噫!微斯人,吾与谁归?”。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是个省略句,在“为”后面省略了宾语“桃花源中人”,翻译时要补出。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如:夫战,勇气也。“夫”是句首语气助词,起引起议论的作用,现代汉语里没有与它相当的词,不译。
辅助记忆:刘三换布条——留删换补调
4.翻译步骤第一步:联系语境明大意。将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后贯连,整体把握大意。第二步:找得分点,圈画“生词”。作答前,可先将重点的实词(多为动词、表程度的副词、有多个意思的词、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虚词(如“而”“以”“于”“为”“之”等)圈画出来,逐个解释,保证句子中的词都能与其解释一一对应。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翻译句子时一定要理顺句子的语序并补全句子所省略的成分。这就要求同学们务必掌握常考的几种文言文句式:(1)判断句:①看词性,判断句的谓语部分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②看形式,判断句都能翻译成“……是……”的形式。③看语言标志,判断句的主要标志有“……者,……也”“……,……也”,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此外,一些副词,如“则、乃、皆、诚、非”等,也可以作为判断句的语言标志,如“非复吴下阿蒙”。根据这些语言标志,再结合前两种方法进行判断。
注意:文言文中“是”一般不作判断句标志词,因此有“是”的文言句子不一定是判断句。
(2)倒装句:①宾语前置句:前置的宾语必须是代词,一般有“之”“是”“唯……是……”等作标志,如“何陋之有”(有何陋之)。②谓语前置句:多为感叹句或疑问句,谓语动词后一般有“乎”“哉”“矣”等作标志,如“甚矣,汝之不惠”(汝之不惠甚矣)。③定语后置句:定语在中心词后,一般有“……之……”“……者……”“……之……者”等作标志,如“马之千里者”(千里之马者)。④状语后置句:状语是介宾短语,放在谓语动词之后,介词有时会省略,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此所谓于朝廷战胜)。
(3)省略句:①看语境,判断是否省略主语或宾语,如“明日徐公来,(邹忌)孰视之”。②看句子成分,判断是否省略介词或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4)被动句:①看标志词,被动句的主要标志有“被”“为”“为……所……”“于”“受……于……” “见”“见……于……”,如“岂能为暴涨携之去”。②看主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的受动者,如“帝感其诚”。③加“被”字,在动词前面或后面加上“被”字,句子基本意思不变的是被动句,如“孙叔敖举于海”。
(5)固定句式:①表陈述语气:“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无所……”(没有用来……的人、事、物)等;②表疑问或反问语气:“如/若……何”(又能把……怎么样呢)、“不亦……乎”(不也是……吗)、“孰与……”(与……相比……)等;③表推测语气:“得无……乎”(大概/恐怕……吧)等。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孝景三年,吴楚反①。周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②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③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④。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后吴奔壁东南陬⑤,太尉使备西北已而其精兵果奔西北不得入吴兵既饿乃引弘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吴国濞弃其军,而与壮士数千人亡走。汉兵因乘胜,遂尽虏之,降其兵。凡相攻守三月,而吴楚破平。
五岁,迁为氶相,景帝其重之。景帝废栗太子,承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后匈奴王唯徐卢等五人降,景帝欲侯⑥之以劝后。承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承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徐卢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顷之,景帝居禁中⑦,召条侯⑧,赐食。独置大戴⑨,无切肉,又不置箸。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箸。景帝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条侯免冠谢。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⑩臣也!”(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注)①吴楚反:以吴王濞为首的吴楚七国发动叛乱。②剽:强悍,勇猛。③深壁:加高营垒。④弓高侯:指名将韩颓当。食道:即粮道。⑤陬:角落。⑥侯:封侯。⑦禁中:宫中。⑧条侯:指周亚夫。⑨大胾(zì):大块的肉。0怏怏:不高兴的样子。少主:刘彻,后来的汉武帝。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不肯往。帮帮你:便:①有利,适宜:②有利的时机:③熟悉,擅长。宜:①合适;②应该:③当然。-《古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②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
(1)梁王每天派遣使者请求太尉,太尉认为坚守有利,不愿意前往》
(2)皇上起身,条侯就快步走出去,景帝目送他出去。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也。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日:“君与俱来。”庶日:“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①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②,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③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九年,亮复出祁山,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邰。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以是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相持百余日。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及卒,如其所言。评曰: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④,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节选自《三国志口诸葛亮传》)[注释]①屈致:(让他)屈意前来。②病笃:病重。③开府:设立臣相府。④仪轨:礼仪法规。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3分)(2)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3分)
(1)因此先住于是去拜见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
(2)竭尽忠诚有益于时世的人,即使是自己的仇人,我也一定会赏赐他。
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之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断开。
名词或代词常常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注意下列代词:人称:自、吾、尔、汝、余、我、予、彼谦称:寡人、臣、妾、朕、孤敬称:君、公、卿、子、先生、足下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这些名词或代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1、根据名词、代词断句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B.君才十倍/曹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C君才十倍曹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D.君才十倍/曹不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答案:B。你的才能胜过曹丕十倍,必然能使国家安定,最终成就大事,若嗣子可以辅佐的话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成材的话你就自己称帝吧。
①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耶、与(欤)、邪(耶)、哉、夫等后可断句。②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且夫、嗟夫、嗟乎、呜呼、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③句首时间词: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前可断句。④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⑤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⑥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1.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答案: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译文1.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文言文中,有一些对话的标志,如:“曰”、“云”、“言”等,在它们后面一般都要断开。注意两点:一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二是文中省略说和“曰”字的。比如在《鸿门宴》中: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常用典型句式有: ◆判断句式:“…者…也”, ……者也等。◆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之有、安…哉(也)、孰与……乎、岂…哉、奈何……乎等。◆固定结构:如…何,奈…何,若…何,得无…乎,无乃…乎,况…乎,何以…为,与其……孰若……。◆固定词组: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4、根据特定句式断(详见句子翻译)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文言文中常用对偶、排比、反复、顶真等手法。这些修辞手法在运用的过程中各有各的特点。可以根据这些句式断句。
5、根据修辞手法断句。
例如: 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反复: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尝见侍中王仲宣,仲景曰:“君年至四十当有疾,须眉脱落,脱落后半年必死,宜豫服五石汤,庶几可免。”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仲景曰:“观君气色,非饮药之诊,何轻命欺人如此邪?”仲宣益深恶之。后二十年果有疾,须眉皆脱落。越一百八十七日卒。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也。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B.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C.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D.仲宣时年二十/余闻其言恶之/虽受方而不饮居/数日复见仲景/乃佯曰/五石汤已饮之矣/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之断句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详解,知识总结,小试牛刀,常见代词,看句式,知修辞,查虚词,找名代,看对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文言文翻译指导 课件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翻译标准和原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言文断句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文言文断句步骤,二探究方法与技巧,对话标志词,句首标志词,句首标志词前,句末标志词后,三找动词定动宾,练习一,练习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