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4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166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4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166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4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166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4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4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写作202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学习中很多失误,不是因为我们不会,而是不够认真、习惯不好,总在计算时掉以轻心,或是打草稿很凌乱,导致抄错答案。其实,影响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认真和习惯,还有心理品质、性格气质、自制力、求知欲等非智力的因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反思?请结合自身成长体验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南省衡阳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与其锈掉,不如磨损——英国谚语②火车一旦缺少前进动力,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术块在它的几个驱动轮前,它就无法动弹。而当它时速达到160千米/时的时候,能冲破一堵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以上两则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仿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以上材料有一定启示意义。《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之路”栏目邀请身为高三学子的你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请你面向青年读者,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南省益阳市2023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京雍和宫限流了,杭州灵隐寺的十八籽手串限购了,西安广仁寺门口排出了一公里长队……旅游网站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寺庙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三倍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占到了预订人数的一半左右。随着年轻人中间兴起“寺庙游”热潮,“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这句充满戏谑意味的网络流行语,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对年轻人“寺庙游”现象,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届湖南省名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拉伯雷《巨人传》:巴奴越受羊贩邓特诺诟辱,乃购其一羊驱之入海,群羊见之均起而效尤,纷纷投海。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2)从13世纪到16世纪,“地心说”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16世纪时,哥白尼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3)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论断。(4)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5)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检测(二)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学家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中说:有三个人同时去看一棵参天巨松,他们分别是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木商想到的是它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则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比较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画家只是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苍翠的颜色,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这三者对于巨松的不同态度,你对哪种态度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2023届湖南省永州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学习中很多失误,不是因为我们不会,而是不够认真、习惯不好,总在计算时掉以轻心,或是打草稿很凌乱,导致抄错答案。其实,影响我们学习的不仅仅是认真和习惯,还有心理品质、性格气质、自制力、求知欲等非智力的因素。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反思?请结合自身成长体验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提示】这是一则批判式二元关系型的材料作文,围绕如何看待“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展开。考生应兼顾两种因素,聚焦自身成长,体现批判思维。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构成孩子成长“完全的美”,在关注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无用之心”,带他们走一条“长远的路湖南省衡阳市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二模)语文试卷2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①与其锈掉,不如磨损——英国谚语②火车一旦缺少前进动力,塞一块一英寸见方的术块在它的几个驱动轮前,它就无法动弹。而当它时速达到160千米/时的时候,能冲破一堵1.5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以上两则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5、答案:略解析:当下社会,人们普遍关心心灵体验,在压力、困局之下,出现了“躺平”等现象,其实这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内心觉醒带来的转变,不应有简单的对错评判,倒是其伴生而来的消极、负面的情绪与选择,可能会影响充满朝气的青年人。本材料就是试图提供积极、正面的视角,来讨论这一问题。材料①深有格言意味,警示我们:生命固然可以空自“锈掉”,亦可以努力“磨损”;选择之不同,结局或将大异。前者最后大概率只能是被动地接受命运之不堪,徒然寂灭,生命无价值、无意义;后者则将命运主动权牢牢抓在手里,却有可能接受丰厚的精神与物质的馈赠,即便不成功、不完美,生命中曾有过的抗争、奋斗的辉煌,自会有一种悲壮之美,生之最大意义,也将显露无遗。材料②基于实验证明,寓意一些生命启示:失去“动力”,连“小木块”都将阻拦庞大的“火车头”,这并非是木块自身强大。而“小木块”的客观存在,更可能是火车自我不愿前进的借口。一旦有了强大动能,就有不可阻遏的力量。这提醒我们,动起来,冲起来,生命之威力将巨大无比。著名作家余华接受访谈,说“我努力写作,就是为了躺平”,这无疑是“躺平”的高阶版本。考生可以结合这两则材料,讨论“人生选择”“生命意义”“奋发有为”等议题,可评论“躺平”“摆烂”等现象,也可论述人生磨难、阻碍等话题。从整体上立意。我们可以看到材料都是倡导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命运的挑战。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社会、人生。在当今社会,人也面临诸多困境,唯一的选择就是磨损中的发光或冲破厚的钢筋混凝土墙。人应当不屈从命运的安排,不把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坎坷、磨难当作自己躺平的借口,尤其是青年一代更应该意气风发,在复兴中华的伟业中谱写不一样的人生。 2023届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下学期仿真考试(二模)语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意大利报人兼发行人朗根尼西:“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误。”文学家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进一个人自己的能力。”以上材料有一定启示意义。《中国青年报》的“青年之路”栏目邀请身为高三学子的你为他们写一篇文章。请你面向青年读者,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立意:(1)拒绝忠告,在犯错中走向成功(敢于犯错,敢于实践)(2)从善如流,助我成长(忠言逆耳,我自斟酌)(3)辩证看待忠告。湖南省益阳市2023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北京雍和宫限流了,杭州灵隐寺的十八籽手串限购了,西安广仁寺门口排出了一公里长队……旅游网站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寺庙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三倍多,“90后”“00后”的年轻人占到了预订人数的一半左右。随着年轻人中间兴起“寺庙游”热潮,“在上班和上进之间,年轻人选择了上香”这句充满戏谑意味的网络流行语,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对年轻人“寺庙游”现象,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青年破风浪 有为正当时据说,“上香”成为现在年轻人最流行的时尚。有人说,这是因为当下的社会环境,学业、工作、婚恋、收入等问题就像压在年轻人肩头的几座“五指山”,给年轻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年轻人最赖以生存的“信心”资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水,取而代之的是危机感与不安全感的围追堵截,他们不得不在求神礼佛中寻求心理安慰。甚至,与此相似,间歇性内耗,持续性摆烂,变成了大多数人每天的日常。卷不动,却又躺不平,于是“精神内耗”就像“好不了的咳”,一直寄宿在他们的身体里,游走在他们的精神里。但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今正应是我辈于天地间一展鸿图的时候,有怎能消极颓废,以“佛系”过一生?奋斗的过程总是披荆斩棘,而唯一的正确答案却只有一个:乘风破浪,还望今朝。青年破浪,当持有积极乐观之心态。面对困难,当代青年仍保有一份创造活力,为生活点燃多彩焰火。疫情时,被困大学生自制宠物,甚至开发出“飞天”“吠叫”等多功能,何尝不是一种困境下的自我调剂与创新突破?潜入网络,无数网友在电子世界写下奇谈怪论,看似是一种消极情绪发泄,背后却是众人不甘麻木、与生活抗争的决心。青年永远保留着一分赤诚活跃之心,他们的乐观照亮了生活,更照亮了时代。于风浪中坦然微笑,是青年人坚定向上的生动精神写照。青年破浪,当找到正确的动力方向。困于生活中,青年也曾试图为自己找到精神寄托,却助长了崇拜之风的兴起。或许有人认为,佛学也是一份文化,祈求吉祥如意并无过错。诚哉斯言!灵隐寺的爆火固然无可厚非,但一味相信外物只会迷失自身存在。无独有偶,随着流量明星的兴起,一系列恶性事件也在发生,这同样是崇拜偶像以在困境中脱出,却都不是正确的方法!有人曾说:“我希望我们这样的科学明星多些,为大家提供积极的影响。”青年破浪,就当以这样的人为榜样,才能找到有益于社会人民的正确方向。青年破浪,当敢于坚持与勇于实践。在面临风雨时应顶住压力,用坚守方可渡过难关,而不是求助于“佛祖保佑”。全红婵曾以全场最小的年龄摘取金牌,而她认为自己的成功不仅是天赋,更是长期的不懈训练;江梦南自幼失聪,却坚持发奋苦读,终而成为清华飞鸟。或许我们都将经历挫折,但正如毕淑敏所说,没有风浪的不是大海,是泥塘!唯有主动出击,与命运时代一次次挣扎,才能见到风雨后的彩虹。鹏北海,凤朝阳。青年有梦,又岂能为风浪所困?身为青年,我们定将不负使命,不坠青云之志,以自身之力浪遏飞舟。做时代的弄潮儿,民族振兴才有希望。青年破风浪,有为正当时。【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时事评论类材料作文题。材料中,雍和宫、灵隐寺、广仁寺等“寺庙游”项目的爆火,看似只是某一类型旅游项目爆火,但实际上,年轻人去寺庙等,并不是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而是意图借礼佛、上香等行为,希望自己能得到佛祖庇佑。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的其实是当今年轻人面对逆境,无法用自己的努力拼搏去改变,而只是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佛祖显灵”等虚妄思想上。对此,可以认为这是现在部分年轻人不求上进、又颓又丧的表现。当然,对此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当代年轻人生活、工作等压力过大,已远远超出了他们自身所能承担的程度,才会导致“寺庙游”的火热。而且,或许这也只是部分年轻人的心理寄托,并不意味着“寺庙游”之后,年轻人们不会继续努力,坐吃山空了,因此可激励年轻人努力走出困境,在奋斗中找寻生命的价值。写作时,对于这一现象,首先应当指出“寺庙游”火热背后的本质问题:即当代年轻人压力过大,寄托于“佛祖显灵”这一心理安慰。而对此,首先可以承认年轻人在遭遇压力、困境时寻求心理解脱行为的合理性,而不是对“寺庙游”一味地批判和否定。但在此基础上,还是应该深入思考,作为当代青年应当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毫无疑问,主题思想应是说明在面对诸多困难时,我们年轻人不能自怨自艾,而是要提振精神,守住三观常识,用自知自足的良好心态,脚踏实地的稳健作风,学习奋斗的不懈努力,去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此,可充分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当今时代老中青三代精神榜样在面对困境或巨大挑战时不气馁不放弃、积极奋斗的例子加以论证说明。立意:1.以努力破困局,而不是寄希望于佛祖。2.以积极的态度应对生活中的不利因素。3.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从自身寻找生活的力量。2023届湖南省名校教研联盟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1)拉伯雷《巨人传》:巴奴越受羊贩邓特诺诟辱,乃购其一羊驱之入海,群羊见之均起而效尤,纷纷投海。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2)从13世纪到16世纪,“地心说”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16世纪时,哥白尼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3)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了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论断。(4)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5)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参考立意:①理性思考,拒绝盲从;②不迷信,不盲从;③做一个有主见、会思考的人;④不盲目崇拜,敢于挑战权威;⑤不跟风,凡事三思而后行;⑥不迷信权威,实践出真知。【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解析】作文题由材料、提示语、写作要求三部分组成。材料是由三则事例和两则名人名言组成,事例一是“羊群效应”,讲的是羊群跟风、盲从;事例二和事例三则是拒绝盲从的成功案例。孔子的话是告诫我们,面对从众现象,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不能轻信盲从,而要学会思考,明辨是非;帕斯卡尔的话的意思很明显,人是“能”“思想”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了。提示语中说“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综合材料内容”,可知,立意时不能只看到材料的表象,同时要综合材料确定立意。综合材料中的“事例”和“名言”,立意就应当抓住“跟风、从众现象”“迷信权威”与“必察焉”“会思考”的关系,不然,立意就可能有所偏差。 湖南省邵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检测(二)语文试题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美学家朱光潜在《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一文中说:有三个人同时去看一棵参天巨松,他们分别是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木商想到的是它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植物学家则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比较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画家只是聚精会神地观赏它苍翠的颜色,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各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这三者对于巨松的不同态度,你对哪种态度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材料写到了木商、植物学家和画家这三者对于巨松的不同态度。木商想到的是它宜于架屋、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这是一种实用态度。所谓“实用态度”,以“善”为最高目的,这个“善”可理解为“好”,即世间万物对“我”最实用的,于“我”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从而可将“实用主义”理解为功利主义或务实精神。植物学家则注意比较它和其他松树的异同,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所谓“科学态度”,以“真”为最高目的,这个“真”当理解为客观、真实、本真等,因此可将“科学态度”理解为求真务实,面对实际解决问题。画家聚精会神地观赏古松苍翠的颜色,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昂然高举的气概,这是一种审美态度。所谓“审美态度”,以“美”为最高目的,可以理解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生活的诗意向往,对超越庸碌日常的一种情趣表达等。三种态度不仅是对于古松的不同态度,更体现出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题干中“对哪种态度感触最深?”一句,规定了我们的写作方向,即应辩证分析三种态度,选择其中之一展开具体论述。另外,应注意到题干中“写一篇发言稿”的要求,明确发言稿的写作格式与写作对象。写作时,可以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三种人生态度的内涵、内在联系、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培养并践行“实用态度”“科学态度”“审美态度”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证过程中,可以使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可以引用罗曼·罗兰的至理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以此论证培养审美态度的重要性。也可以列举鲁迅于乱世中弃医从文,选择用文字唤醒麻木的国人,使万千民众从蒙昧中觉醒,以此论证实用主义也必不可少。在论据的选取上,应注意事实论据与道理论据的综合使用。如可以引用罗素“学习的时候不能抱有功利性的目的,而是为了净化心灵,以便发现万物背后的永恒”的名言作为道理论据,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也可以立足于当下,选取社会热点话题,如当代青年以怪为美、以丑为美,社会上存在的虚假宣传、趋炎附势等现象,以其危害从反面论证中心论点,使文章更具有现实意义。立意:1.无用之用,即为大用。2.破“有用”之枷锁,寻“无用”之大美。3.以科学之态度,成瑰丽之人生。4.科学为本,审美为上。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天津市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初心不改,执着追梦,百折不挠,致力耕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部分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少言以自律,发言为当下,为生民言,为社会不公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湖南省部分地区高三4月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共2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