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一)
1. 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我国古代造纸技术都有不少记载,下列纸张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白色 B. 可燃 C. 不溶于水 D. 易撕碎
2. 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指的是( )
A. 单质 B. 元素 C. 原子 D. 分子
3. “人造空气”主要成分与空气主要成分含量基本相同,下列关于空气和“人造空气”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 “人造空气”属于混合物
C. “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都不是污染物
D. 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将更有益于人的呼吸
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除去难溶性杂质 B. 测定溶液的pH
C. 倾倒液体 D. 添加酒精
5.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硫酸铜 B. 甲烷 C. 氦气 D. 冰
6. 2022年北京冬奥会将于2月4日开幕,下列做法从微观角度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运动场上用水造冰——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
B. 开幕式上舞台云雾——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
C. 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
D. 天然气公交车出行——天然气燃烧,分子种类发生改变
7. 到2035年,我国碳排放达峰后会稳中有降,将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是( )
A. 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增加肥效 B. 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C. 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D. 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
8. 下列各组物质中,俗称和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
A. 消石灰——CaO B. 水银——Ag
C. 苛性钠——NaOH D. 苏打——NaHCO3
9.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
D. 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黄色
10. 鲁米诺化学式为C8H7N3O2,鲁米诺试剂可以鉴别经过擦洗过的血痕。关于鲁米诺说法正确的是( )
A. 鲁米诺由四个元素组成 B. 鲁米诺中有一个氧分子
C. 鲁米诺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D. 鲁米诺中N、O元素质量比为42:32
11.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B. 利用金刚石裁玻璃
C. CO2和CO都有毒 D. 焦炭用于冶炼金属
12. 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户外野营点燃的篝火,用沙土盖灭
B. 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
C.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应先做灯火实验
D. 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去炉灶上的油污
13.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甲物质的溶解度为60g
B. 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 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 将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20℃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4. 盐酸和硫酸都是常见的酸,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打开浓硫酸的瓶塞,可观察到瓶口有白雾
B. 人的胃液里含有盐酸,说明盐酸无腐蚀性
C.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向浓硫酸中慢慢注入水
D. 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减小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 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
C. 中和反应的发生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进行判断
D.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16.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有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是化合物 B. 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 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
17. 下列各组离子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K+、MnO4−、Na+、H+ B. H+、Ag+、CO32−、NO3−
C. Na+、Ca2+、CO32−、NO3− D. Na+、Mg2+、Al3+、Cl−
18.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H2O2溶液和H2O
取样,分别加MnO2,观察现象
B
鉴别Ca(OH)2溶液和CaCl2溶液
取样,滴加CuSO4溶液,观察现象
C
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
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
D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将固体混合物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减少
A. A B. B C. C D. D
19.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离子都带电,但是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因此灭火也要同时破坏这三个条件
C. 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D.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20. 取少量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如图:横坐标表示加入的碳酸钠粉末的质量,根据图象判断,纵坐标可能表示( )
A. 溶液中溶剂的质量 B. 烧杯中固体的质量 C. 溶液的pH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1.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硅元素: ______ ;
(2)三个氧离子: ______ ;
(3)两个氨分子: ______ ;
(4)硫酸: ______ ;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含量最多的元素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______ 。
22. 请在A∼E五种物质中,选择符合题意的物质,用字母填空。
A.聚四氟乙烯
B.氢气
C.熟石灰
D.煤
E.石蕊
F.石墨
(1)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______ ;
(2)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_____ ;
(3)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 ______ ;
(4)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______ ;
(5)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 ______ ;
(6)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 ______ 。
23. 生活中有化学,化学中有生活,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精彩,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均衡的营养都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臭氧
B.一氧化碳
C.PM2.5
D.二氧化碳
(2)生活中可通过 ______ 来降低水的硬度。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 ______ 。
(3)小明家午饭菜单有:馒头、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还需要增加的一样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炒鸡蛋
B.蛋炒饭
C.拌黄瓜
D.红烧排骨
(4)家用水壶时间长了,内壁有水垢,小明利用厨房里的豆油、食醋、料酒三种物品中的一种物品就地取材,加入 ______ 浸泡后即可用水清洗除去水垢。
24. 我国提出要在2026年达到“碳平衡”的要求,“碳平衡”是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实现“碳平衡”可采取以下措施。
(1)加快推动能源结构的低碳转型。更大力度推动可再生能源,潮汐能、太阳能、 ______ (列举一种即可)的发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2)转变能源结构,采取技术捕集、利用和封存二氧化碳等手段。如将工厂废气中的CO2转化成甲醇(CH3OH),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 ;该反应 ______ (填“是”或“不是”)置换反应。
②为实现“碳平衡”,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
B.节约纸张,保护森林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
25. 社会发展离不开金属,生产生活中铁、铝及其合金制品随处可见。
(1)常见的易拉罐是由铝合金制成。
①常温下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______ 。
②生活垃圾要分类投放,可与废弃易拉罐作为同一类投放的是 ______ (填字母序号)。
A.废旧电池
B.废弃口罩
C.厨余垃圾
D.废旧铁锅
(2)①金属锈蚀造成浪费。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______ 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将铁粉加入盛有Zn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据此判断,滤渣中含有 ______ (写化学式,下同);滤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 (写化学式)。
26.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
族
周期
IA
0
1
1 H
氢
1.008
IIA
IIIA
IVA
VA
VIA
VIIA
2 He
氦
4.003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
9.012
5 B
硼
10.81
6C
碳
12.01
7N
氮
14.01
80
氧
16.00
9 F
氟
19.00
10 Ne
氖
20.18
3
11 Na
钠
22.99
12 Mg
镁
24.31
13 Al
铝
26.98
14 Si
硅
28.09
15 P
磷
30.97
16 S
硫
32.06
17 Cl
氯
35.45
18 Ar
氩
39.95
(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______ ,它属于 ______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第三周期中金属元素有 ______ (填元素符号);
(3)元素周期表的纵行叫做族,分为主族、副族、Ⅶ获和0族。主族用字母“A”来表示。共有七个主族,依次用ⅠA族、ⅡA族、ⅢA族、ⅣA族、ⅤA以族、ⅥA族、ⅦA族表示。同一主族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①甲同学研究了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的共同点,提出将氦元素放在第ⅡA族,甲同学的依据是 ______ ;乙同学进行了反驳,认为氦元素属于0族元素的一种,乙同学的依据是 ______ 。
②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有防癌、抗癌的作用。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请你分析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 ______ 族。
27. 碳酸钡(BaCO3)用于电子陶瓷、PTC热敏电阻、电容器等多种电子元器件的制造,工业上以重晶石(主要成分为BaSO4)为原料生产碳酸钡。流程如图:
已知:焙烧温度为1000−1200℃;BaS易溶于水。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是 ______ ;
(2)重晶石进入“焙烧”前需粉碎的目的是 ______ ;
(3)BaSO4又名“钡白”,Ba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
(4)“焙烧”时生成BaS,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5)若重晶石原料中含,理论上100t的重晶石可制得BaCO3的质量是 ______ 。
28. 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之一。结合如图所示常用实验装置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______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操作为 ______ 。
(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正确连接的顺序是 ______ (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9. 小桂同学家里承包了一块土地,准备种植特色农产品甘蔗。由于担心该地土壤的酸碱性不适合种植甘蔗,特邀请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对土壤的酸碱性进行项目式探究。
【查阅资料】甘蔗适宜在pH范围是6.1∼7.7的土壤中生长。植物生长需要多种营养元素,包括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大量元素和其他微量元素。
任务一:探究甘蔗长势不好的原因
【提出猜想】
猜想一:土壤酸性较强
猜想二:土壤碱性较强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测量结果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农田里三份不同位置的土样,干燥后分别与蒸馏水按一定质量比在三个烧杯中混合,充分搅拌后静置
试样1:pH=4
试样2:pH=5
试样3:pH=4
猜想 ______ 正确
步骤2:用玻璃棒分别蘸取三个烧杯中的上层清液滴加到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任务二:探究土壤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原因
【调查分析】经调查,该土地之前的承包者为使自己种植的农作物生长茂盛,施用了大量化肥硫酸铵,于是推测土壤的酸碱性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硫酸铵。肥料硫酸铵属于 ______ (填字母)。
A.磷肥
B.钾肥
C.氮肥
D.复合肥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另取适量土壤样品,加熟石灰混合研磨
有刺激性气味产生
土壤含有硫酸铵
步骤②:取“任务一”中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加 ______ 溶液
有 ______ 生成
【实验结论】土壤中含有硫酸铵,猜想成立,写出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任务三:探究化肥的作用
【信息检索】几种化肥对土壤酸碱性的影响:
能使土壤呈酸性的肥料有硫酸铵、过磷酸钙;使土壤呈碱性的肥料有氨水、碳酸铵、钙镁磷肥;能使土壤呈中性的肥料有碳酸氢铵、硫酸钾。
【交流研讨】小组同学经过讨论,建议向该甘蔗田施加碳酸铵。向农田中施加碳酸铵的作用为 ______ 。
【总结提升】任务完成后,经过本次项目式探究,同学们也有了自己的收获,但对土壤施用化肥的利与弊产生了争执,请你选择你支持的一方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______ 。
30. 常温下,向盛有100gKOH溶液的烧杯逐滴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滴加过程中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说明:KCl溶液呈中性)
(1)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加稀盐酸的质量为 ______ g。
(2)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答案精确到0.1%)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白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B符合题意
C、不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易撕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2.【答案】B
【解析】解:绿色碘盐、补铁酱油中的“碘”、“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B。
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铁”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D
【解析】解: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具有广泛的应用,故A说法正确;
B、由于“人造空气”主要成分与空气主要成分含量基本相同,其中也含有多种气体,因此“人造空气”也属于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
C、“人造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都不是污染物,故C说法正确;
D、若“人造空气”只含有O2,不利于人的呼吸,会造成氧中毒,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空气的用途分析。
B、根据“人造空气”的成分分析。
C、根据常见空气污染物分析。
D、根据氧气浓度过大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成分、含量、性质方面的知识,比较简单。
4.【答案】C
【解析】解:A、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A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故A错误;
B、pH试纸的使用方法:取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滴于试纸的中部,观察变化稳定后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度,B中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进行测量,会造成试剂污染,故B错误;
C、倾倒液体药品时,取下瓶塞后,为了防止药品被污染,应把瓶塞倒放在桌上,为了防止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标签应向着手心,然后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故C正确;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容易失火,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了除去难溶性杂质、测定溶液的pH、倾倒液体和添加酒精的实验基本操作,根据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解:A、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甲烷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由氦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故选:A。
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用水造冰,温度降低,但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选项解释错误。
B、开幕式上舞台云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分子间隔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C、奥运村中日常消毒,是因为消毒液挥发,分子在不断运动,故选项解释正确。
D、天然气燃烧,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A。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答案】A
【解析】解:A.农作物秸秆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空气污染物而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能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质量,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所以禁止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可以防止水污染,保护环境质量,不合题意;
D.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不合题意。
故选:A。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关于“三废”的处理问题,是中考的热点问题,化学上提倡绿色化学工艺,要从源头上杜绝污染。
8.【答案】C
【解析】解:A、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H)2,故A错误;
B、水银是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B错误;
C、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OH,故C正确;
D、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2CO3,故D错误。
故选:C。
A、根据消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化学式为Ca(OH)2进行分析;
B、根据水银是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进行分析;
C、根据苛性钠是氢氧化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OH进行分析;
D、根据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俗称和书写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9.【答案】A
【解析】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说法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说法错误;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这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说法错误;
D、甲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说法错误。
故选:A。
A、根据硝酸铵溶于水时的热效应来分析;
B、根据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C、根据硫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D、根据甲烷燃烧的实验现象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硝酸铵溶于水时的热效应以及物质燃烧的实验现象是解题的关键。
10.【答案】D
【解析】解:A、鲁米诺由四种元素组成,元素不提个数,故A错误;
B、鲁米诺中只含有鲁米诺分子,不含有氧分子,故B错误;
C、鲁米诺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8):(1×7):(14×3):(16×2)=96:7:42:32,故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
D、鲁米诺中N、O元素质量比为42:32,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已有的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化学式的意义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A说法正确;
B、金刚石的硬度很大,利用金刚石可裁玻璃,故B说法正确;
C、CO2没有毒,CO有毒,故C说法不正确;
D、焦炭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根据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
12.【答案】B
【解析】解:A.户外野营点燃的篝火,用沙土盖灭,采用的是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方法进行灭火,正确,不符合题意;
B.煤气是可燃性气体,若夜间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寻找泄漏源,这个过程可能产生电火花,引燃煤气,发生危险,错误,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久未开启的菜窖中可能二氧化碳含量较高,所以应先做灯火实验,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含量过高,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能够与油污发生反应,所以可以用含有氢氧化钠的清洁剂除去炉灶上的油污,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A.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B.根据煤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能够与油污发生反应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碱的特性及用途、二氧化碳的性质、灭火的原理、防止爆炸的措施等相关知识,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B
【解析】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确定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不正确。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正确。
C、甲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升高温度不能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该选项不正确。
D、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将t℃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20℃时,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
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
14.【答案】D
【解析】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瓶口没有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瓶口有白雾,故A错误;
B、盐酸具有腐蚀性,故B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一定是在水中慢慢注入浓硫酸,故C错误;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溶质氯化氢气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随之减小,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增加,溶质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考虑;
B、根据酸的腐蚀性来考虑;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来考虑;
D、根据浓盐酸的挥发性和浓硫酸的吸水性来考虑。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的性质与使用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些溶液是带有颜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因为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中和反应的发生不是必须借助酸碱指示剂才能进行判断,如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溶液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中和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浓稀溶液是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溶液是否饱和与溶液的浓稀没有必然联系。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原理、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6.【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图示可以看出,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小,乙的质量增大,丙的质量不变,丁的质量减小,故是甲和丁生成乙,是化合反应,故乙是化合物,A正确;
B、丙的质量不变,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B错误;
C、该反应是甲和丁生成乙,是化合反应,C正确;
D、x=20+20+20−12−18=30,反应中乙和丁的质量比为(30−20):(20−18)=5:1,D正确;
故选:B。
根据已有的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MnO4−的水溶液显紫红色,故选项错误。
B、H+、Ag+与CO32−分别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银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Ca2+、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D。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本题还要注意溶液呈无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还要注意特定离子的颜色。
18.【答案】C
【解析】解:A、取样,分别加MnO2,产生大量气泡的是H2O2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B、取样,滴加CuSO4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的是氯化钙溶液,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取样,加水溶解,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红,不能检验久置的NaOH是否变质,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A、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B、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C、根据变质后的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进行分析判断。
D、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19.【答案】A
【解析】解:A、离子都带电,但是带电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例如电子不是离子,故A推理正确;
B、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但是灭火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即可,故B推理不正确;
C、单质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不属于单质,故C推理不正确;
D、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因为H2O和H2O2的构成不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故D推理不正确。
故选:A。
A、根据离子的定义分析;
B、根据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和原理分析;
C、根据单质的定义分析;
D、根据H2O和H2O2的构成和性质分析。
逻辑推理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应提倡学生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但应注意推理的合理性、正确性。
20.【答案】B
【解析】解:A、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可能先不变,故选项错误。
B、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烧杯中固体的质量先不变,后由于生成碳酸钙沉淀而增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钠,能继续溶解碳酸钠,固体质量不变,但达到饱和状态后,碳酸钠不能继续溶解,固体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选项正确。
C、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pH小于7;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pH=7;盐酸反应完,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与氯化钙完全反应后,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故选项错误。
D、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原溶液中的溶质不可能为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可能不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取少量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向其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盐酸;现另取一定质量的废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盐酸反应完,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明确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答案】Si3O2− 2NH3 H2SO4 Al2O3
【解析】解:(1)硅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i;故答案为:Si;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三个氧离子表示为3O2−;故答案为:3O2−;
(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氨分子表示为2NH3;故答案为:2NH3;
(4)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故答案为:H2SO4;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则二者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故答案为:Al2O3。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2.【答案】D A F C B E
【解析】解:(1)煤属于化石燃料;
(2)聚四氟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3)石墨质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
(4)熟石灰呈碱性,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5)氢气燃烧只生成水不污染空气,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是氢气;
(6)石蕊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的是石蕊。
故答案为:(1)D;
(2)A;
(3)F;
(4)C;
(5)B;
(6)E。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加强对物质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ABC 煮沸 加速水中悬浮物质的沉降 C 食醋
【解析】解:(1)空气的污染物主要包括烟尘和有害气体。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等气体;烟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
(2)生活中可通过煮沸降低来降低水的硬度;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目的是:加速水中悬浮物质的沉降;
(3)馒头富含糖类;烤火腿、鲫鱼汤富含蛋白质、油脂、水和无机盐;五香豆干富含蛋白质,缺少维生素,从营养角度来看,准备再添一样拌黄瓜;
(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与酸反应,在厨房里的豆油、食醋、料酒等物品中,食醋是酸,即加入食醋浸泡后即可用水清洗除去水垢。
故答案为:
(1)ABC;
(2)煮沸;加速水中悬浮物质的沉降;
(3)C;
(4)食醋。
(1)根据空气的污染物分析;
(2)根据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
(3)根据均衡营养进行分析;
(4)根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均能与酸反应分析。
此题是一道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依据化学原理结合所要分析的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风能 CO2+3H2CH3OH+H2O不是 ABC
【解析】解:(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的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潮汐能、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生成物中没有单质,不属于置换反应。
②A、整改不合格的、污染大的企业,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以及污染物的排放,故选项符合题意。
B、节约纸张,保护森林,可以增大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故选项符合题意。
C、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倡导绿色出行,可减少因化石燃料燃烧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故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风能(合理即可);
(2)①CO2+3H2CH3OH+H2O;不是;
②ABC。
(1)从能源是否可再利用的角度可把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2)①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
②根据“碳平衡”是指碳的排放和吸收两方面在数量或质量上相等或相抵,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碳平衡”的含义、学会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答案】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D 氧气、水 Cu、FeZnSO4、FeSO4
【解析】解:(1)①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
②废弃易拉罐,可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废旧铁锅可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废旧电池、废弃口罩均属于有害垃圾。
(2)①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接触发生了化学反应。
②由金属活动性Zn>Fe>Cu知,将铁粉加入盛有Zn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不能与硫酸锌反应,铁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在滤渣中滴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铁,说明铁是过量的,滤渣中含有Cu、Fe;滤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锌、硫酸亚铁,其化学式为ZnSO4、FeSO4。
故答案为:
(1)①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②D;
(2)①氧气、水;②Cu、Fe;ZnSO4、FeSO4。
(1)①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②通常情况下,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污染,节省资源。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进行分析判断。
(2)①根据铁锈蚀的条件,进行分析解答。
②由金属活动性Zn>Fe>Cu知,将铁粉加入盛有ZnSO4和Cu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不能与硫酸锌反应,铁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铁锈蚀的条件、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6.【答案】9.012金属 Na、Mg、Al 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氦原子第一层也是最外层,达到了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化学不活泼 ⅥA
【解析】解:(1)根据周期表提供信息可知,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铍字带有“钅“字旁,它属于金属元素;
(2)钠、镁、铝三个字均带有“钅”字旁,均属于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符号:Na、Mg、Al;
(3)①第ⅡA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氦元素放在第ⅡA族的依据是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乙同学进行了反驳,认为氦元素属于0族元素的一种,乙同学的依据是氦原子第一层也是最外层,达到了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化学不活泼;
②根据周期表提供的信息可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因此根据硒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4周期、第ⅥA族;
故答案为:
(1)9.012;金属;
(2)Na、Mg、Al;
(3)①氦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氦原子第一层也是最外层,达到了2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化学不活泼;②ⅥA族。
元素周期表一格中信息: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方格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小圈和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据以上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等相关知识,掌握周期表的结构特点及原子结构知识即可解答。
27.【答案】过滤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6BaSO4+4CBaS+4CO↑78.8t
【解析】解:(1)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Ⅰ的名称是过滤;
(2)重晶石进入“焙烧”前需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3)BaSO4又名“钡白”,BaSO4中,钡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
(4)硫酸钡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硫化钡和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BaSO4+4CBaS+4CO↑;
(5)依据钡元素守恒可知,
设理论上可制得BaCO3的质量是x。
BaSO4-------BaCO3,
233 197
100t×93.2%x
233197=100t×93.2%x
x=78.8t
所以理论上100t的重晶石可制得BaCO3的质量是78.8t。
故答案为:(1)过滤;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3)+6;
(4)BaSO4+4CBaS+4CO↑;
(5)78.8t。
(1)根据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进行分析;
(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
(3)根据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4)根据硫酸钡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硫化钡和一氧化碳进行分析;
(5)根据钡元素守恒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28.【答案】试管 A2KClO32KCl+3O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BFC2HCl+CaCO3=CaCl2+H2O+CO2↑
【解析】解:(1)①为固体反应容器试管;
故答案为:试管。
(2)反应物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复燃,则说明氧气集满;
故答案为:A;2KClO32KCl+3O2↑;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瓶口,木条复燃,则已集满。
(3)实验室利用稀盐酸与碳酸钙的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实验选择B为发生装置,收集干燥气体需要利用浓硫酸干燥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择BFC制备干燥二氧化碳;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HCl+CaCO3=CaCl2+H2O+CO2↑;
故答案为:BFC;2HCl+CaCO3=CaCl2+H2O+CO2↑。
(1)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2)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回答此题;
(3)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气体密度与水中溶解度选择收集装置;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9.【答案】一 C 氯化钡 白色沉淀 (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碳酸铵可与酸反应,调整土壤酸碱性 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或滥用化肥,破坏土壤酸碱平衡,造成植物减产)
【解析】解:【进行实验】根据测定的pH可知,土壤显酸性,因此猜想一成立;
故答案为:一。
【调查分析】硫酸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C;
故选:C。
【设计实验】含有硫酸铵,加入氯化钡溶液,硫酸铵可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氯化钡;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故答案为:(NH4)2SO4+Ca(OH)2=CaSO4+2NH3↑+2H2O。
【交流研讨】土壤加入硫酸铵显酸性,而碳酸铵使土壤显碱性,所以加入碳酸铵可以中和土壤酸性,利于植物生长;
故答案为:碳酸铵可与酸反应,调整土壤酸碱性。
【总结提升】化肥可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因此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但是过度施肥或者滥用化肥,造成土壤失衡,植物不利于生长引起减产;
故答案为:合理使用化肥,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或滥用化肥,破坏土壤酸碱平衡,造成植物减产)。
【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
【调查分析】根据元素组成分析回答此题;
【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结论设计实验并推断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硫酸铵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硫酸钙、氨气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交流研讨】根据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此题;
【总结提升】根据实验过程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30.【答案】50
【解析】解:(1)当盐酸的质量为50g时,此时溶液的pH=7,说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
(2)消耗的稀盐酸的质量为50g×7.3%=3.65g;
设氢氧化钾的质量为x
KOH+HCl=KCl+H2O
5636.5
x3.65g
5636.5=x3.65g
x=5.6g
故氢氧化钾的质量为5.6g,该K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5.6g100g×100%=5.6%。
故答案为:(1)50;
(2)5.6%。
从图中可知,当盐酸的质量为50g时,此时溶液的pH=7,说明此时盐酸与氢氧化钾恰好完全反应,根据消耗的氯化氢的质量进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求出氢氧化钾的质量,继而求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难度系数不大,考查学生对图中信息的获取能力并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023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贵港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贵港市桂平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共25页。
2023年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三): 这是一份2023年广西贵港市桂平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化学试题(三),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右图所示的图标表示,青菜中富含的营养素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