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年海口市部分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海南省年海口市部分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1.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丝绸灼烧 B. 活性炭吸附NO2 C. 制造叶脉书签 D. 冶炼生铁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滴加液体
C.读液体体积
D.熄灭酒精灯
A. A B. B C. C D. D
3.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对“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科学家。“点击化学“采取简单方法构建复杂的功能分子。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D.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4.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C. 氮气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D. 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5. 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避火衣”是由钛合金等材料制成。如图是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为22
B. 核外电子数为22
C. 元素符号为Ti
D. 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6. 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A. 用观察颜色的方法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和蔗糖
B. 用稀盐酸鉴别铁和银
C. 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7. 正确理解和使用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要求。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H2”中“2”表示两个氢原子
B. C6H12O6(葡萄糖)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1:2:1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Fe+3O22Fe2O3
D. KCl、KClO、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8.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合成过程中碳原子变化为:CO2→C,(有机物X)→C3→C6→Cn(即淀粉),如图为制备有机物X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
B. 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4
C. 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
D. 人工合成淀粉可缓解粮食危机
9. 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液体X滴入到烧瓶中,若小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又变瘪(液体X的体积忽略不计),则液体X和固体Y是( )
A. 水、硝酸铵
B. 水、氢氧化钠
C. 水、氯化钠
D.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10. 某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请你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 )
A. 纸杯着火点降低 B. 温度低于纸杯的着火点
C. 没有与氧气接触 D. 纸杯不是可燃物
11. 为了测定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打磨过的金属X和金属Y上滴加不同溶液,金属
X上仅②处有明显现象,金属Y上③和④处均有明显现象。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X可能是Cu
B. 金属Y可能是Zn
C. 金属Y的活动性强于X
D. 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为:Y>Fe>Ag>X
12. 下列归纳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社会发展
①缺铁会引起骨质疏松
②重金属中毒可以服用新鲜牛奶
①广泛使用太阳能可有效减少CO2排放
②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
C.化学与安全
D.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①进入溶洞前做灯火实验
②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找泄漏点
①制取气体:先加药品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可燃性气体燃烧:先验纯后点燃
A. A B. B C. C D. D
13. 如图为ZnSO4、NH4Cl、NaCl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H4Cl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 将100℃时ZnSO4的饱和溶液降温到60℃,变为不饱和溶液
C. 将89℃时NH4Cl、Zn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NH4Cl
D. 若NH4Cl中含有少量NaCl,为提纯NH4Cl,可在较高温度下配成饱和溶液,再蒸发结晶
14. 我国获批上市的新冠疫苗中有3款属于灭活疫苗。生产灭活疫苗常用甲醛(CH2O)溶液处理破坏其感染性。某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5%,则该溶液中甲醛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A. 14.5% B. 36.25% C. 40% D. 76%
15. 选择下列适当的物质填空(选填序号):
①氮气②磁铁矿③熟石灰
(1)高炉炼铁的原料是 ______ 。
(2)用作食物保护气的是 ______ 。
16. 2022∼2023年间,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1)我国研制的新冠肺炎疫苗已投入使用。接种疫苗后要清淡饮食,营养均衡。某饭堂为接种完疫苗的人员提供的午饭有红烧鱼、炒鸡蛋、米饭和矿泉水,该食谱还缺少的有机营养素是 ______ 。
(2)2022年国内首条时速350公里跨海高铁——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成功开通。该桥是国内首座跨海高铁矮塔斜拉桥。建造铁轨需要大量钢铁,钢铁属于 ______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17. 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A实验中气体a是 ______ (写物质名称),若收集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原因可能是 ______ 。
(2)B实验 ______ (填“能”或“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C实验中,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 ______ 的性质。
(4)D实验过程中小气球的变化是 ______ ,如果将红磷直接放在锥形瓶底部,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______ 。
(5)下列有关E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 。(填字母)
A.装置①处玻璃管内黑色粉末变红
B.一氧化碳发生氧化反应
C.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熄灭酒精喷灯
D.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生成物CO2
E.酒精灯将尾气点燃,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6)实验F,加热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当蒸发皿出现 ______ 时,停止加热。
18. 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溶质为Mg(NO3)2、Cu(NO3)2、AgNO3的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蓝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 ______ 。
19. 某同学做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实验时,用pH传感器测得溶液的pH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 ______ 色;
(2)A处溶液的溶质是 ______ (填化学式);在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0. 2020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倡导“关爱自然,刻不容缓”。关于如何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请回答下面问题:
(1)水是生命之源,请说出生活中一种节约用水的做法 ______ 。
(2)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 (答一点)。
21.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① ______ 。
(2)某同学用A、E组合装置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实验室制取CO2选用的发生与收集装置是 ______ (填序号)。
(3)某同学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 ______ 。
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
C.当观察到伸入瓶内的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22. 用甲、乙两组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已知: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
(1)甲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现象是 ______ 。
(2)乙实验,测得瓶内气压变化如图所示。
①首先注入瓶中的药品是 ______ (填“H2O”或“NaOH溶液”)。
②对比坐标图中的 ______ 两段曲线,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23. 为了节约林木资源,近几年兴起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石头纸可用沿海水产养殖中产生的大量废弃贝壳制得。为了测定某种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25.0g贝壳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00.0g稀盐酸,恰好不再产生气泡,测得的有关数据如图所示(假设贝壳中其它物质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丝绸灼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吸附NO2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制作叶脉书签是利用化学药品与叶肉反应,而保持叶脉不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冶炼生铁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
2.【答案】D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的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操作错误;
B、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图中操作错误;
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操作错误;
D、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操作正确。
故选:D。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C
【解析】解:A、分子由原子构成,选项A正确;
B、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可以构成物质,选项B正确;
C、分子在化学变中可以再分,分子不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选项C不正确;
D、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因此同种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选项D正确;
故选:C。
根据分子的定义、构成、性质和物质的构成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分子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4.【答案】B
【解析】解:A、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碳,用墨汁书写的字画经久不褪色,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氮气和氧气化学性质不同,分子的构成不同,相同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分子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品红在热水中比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2,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元素符号为Ti,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食盐和蔗糖都是白色固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实验室里的食盐和蔗糖,故选项方法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面,银排在氢后面,铁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银不能,用稀盐酸能鉴别铁和银,故选项方法正确。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用水能鉴别氢氧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故选项方法正确。
D、硬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会产生大量浮渣,软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会产生大量泡沫,用肥皂水能鉴别硬水和软水,故选项方法正确。
故选:A。
A、根据食盐和蔗糖都是白色固体来分析;
B、根据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面,银排在氢后面,铁能和稀盐酸反应而银不能来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来分析;
D、根据硬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会产生大量浮渣,软水中加肥皂水振荡会产生大量泡沫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7.【答案】B
【解析】解:A、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所含该原子的个数,即“H2”中“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说法错误;
B、化学式中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某原子的个数,故C6H12O6 (葡萄糖)分子中C、H、O原子的个数比为1:2:1,说法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方程式为3Fe+2O2Fe3O4,说法错误;
D、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在化合物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KCl中氯元素为−1价,KClO中氯元素为+1价,KClO3中氯元素为+5价,化合价不同,说法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8.【答案】B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在纳米纤维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H4O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O2+3H2−纳米纤维催化剂CH4O+H2O。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A正确;
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分子个数比为1:3,故B错误;
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H4O,故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反应可以合成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因此人工合成淀粉可缓解粮食危机,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然后结合化学方程式以及选项内容进行分析解答。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9.【答案】B
【解析】解:A、水、硝酸铵混合后水温降低,则气压变小,不会使气球变鼓,故A错误;
B、水、氢氧化钠混合后水温升高,气压变大使气球变鼓,但过一段时间水温逐渐恢复原温度则,气球又变瘪,故B正确;
C、水和氯化钠混合后水温无明显变化,气压不变不会使气球变鼓,故C错误;
D、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迅速放出大量氧气,气压变大使气球变鼓,但氧气不会再变少,因此气球不会再次变瘪,故D错误;
故选:B。
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气体,也可能是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一段时间后又变瘪,是因为温度降低,压强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的原理(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或产生大量的气体,或溶解放出大量的热)、一段时间后又变瘪的原因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当点燃装有半杯水的纸杯时,发现水面以下部分没有燃烧,主要原因是水汽化吸热,使纸杯的温度低于着火点。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掌握燃烧的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D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向打磨过的金属X和金属Y上滴加不同溶液,金属X上仅②处有现象,说明了X金属的活动性比铁弱,比银活泼,金属Y上③和④处均有明显现象,说明了Y金属位于铁、银的前面,由此可得出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Y、Fe、X、Ag;所以金属X可能是Cu,金属Y可能是Zn。
故选:D。
根据金属与盐能否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一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及其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基础知识。
12.【答案】B
【解析】解:A、钙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错误;
B、太阳能来自于太阳光,没有碳的排放,属于新能源,正确;普通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正确;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正确;故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溶洞里容易积聚较多的二氧化碳,又由于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因此进入溶洞前先进行灯火实验,正确;可燃性气体和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夜间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开灯寻找泄漏源,错误;
D、制取气体时要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药品,错误;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先加砝码后加药品;错误。
故选:B。
A、根据各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以及重金属中毒的解毒方法进行分析;
B、根据能源的特点、酸雨的成因进行分析;
C、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进行分析;
D、根据制取气体时的注意事项、点燃可燃性气体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13.【答案】B
【解析】解:A、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NH4Cl、NaCl的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
B、100℃时,ZnSO4的溶解度小于60℃时ZnSO4的溶解度,因此100℃时ZnSO4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溶解度变大,变成不饱和溶液,故B正确;
C、未指明溶液的质量,无法比较NH4Cl、ZnSO4的饱和溶液析出晶体的多少,故C错误;
D、NH4Cl、NaCl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若NH4Cl中含有少量NaCl,可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H4Cl,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NH4Cl、NaCl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分析;
B、根据100℃时,ZnSO4的溶解度小于60℃时ZnSO4的溶解度进行分析;
C、根据未指明溶液的质量进行分析;
D、根据NH4Cl、NaCl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14.【答案】B
【解析】解:由化学式可知,甲醛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也为2:1,则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5%,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6%,则甲醛的水溶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9.5%−76%=14.5%。假设该甲醛溶液的质量为100g,则其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100g×14.5%=14.5g,则甲醛的质量为14.5g÷1230×100%=36.25g。所以该溶液中甲醛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25g100g×100%=36.25%。
故选:B。
根据题意,某甲醛(HCHO)的水溶液中,结合甲醛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可计算出甲醛的水溶液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进而可计算出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较大,找出甲醛分子和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均为2:1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15.【答案】② ①
【解析】解:(1)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是高炉炼铁的原料。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食物保护气。
故答案为:
(1)②;
(2)①。
(1)根据高炉炼铁的原料,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常见气体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了解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答案】维生素 混合物
【解析】解:(1)有机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某饭堂为接种完疫苗的人员提供的午饭有红烧鱼、炒鸡蛋、米饭和矿泉水,红烧鱼、炒鸡蛋、米饭中含有的有机营养素是蛋白质、糖类、油脂,则该食谱还缺少的有机营养素是:维生素。
(2)建造铁轨需要大量钢铁,钢铁是铁合金,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
(1)维生素;
(2)混合物。
(1)根据有机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来分析;
(2)根据合金属于混合物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以及合金的知识,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结合题中信息,认真分析即可解答。
17.【答案】氧气 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不能 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先胀大后缩小 锥形瓶底部炸裂 BDE 较多固体
【解析】解:(1)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为1:2,则气体a是氧气,若收集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原因可能是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故答案为:氧气;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2)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能产生压强差,因此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答案为:不能;
(3)C中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4)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气球胀大,实验完,装置冷却,由于氧气被消耗,因此气球缩小,因此实验前后气球先胀大后缩小,将红磷直接放在锥形瓶底部会导致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故答案为:先胀大后缩小;锥形瓶底部炸裂;
(5)A.装置①处玻璃管内红色粉末变红色,错误;
B.一氧化碳在反应中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正确;
C.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熄灭酒精喷灯,会导致热的铁再次被氧化,错误;
D.澄清石灰水可以检验生成物二氧化碳,正确;
E.酒精灯将尾气点燃,气体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正确。
故选:BDE;
(6)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当蒸发皿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故答案为:较多固体。
(1)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及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分析;
(3)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红磷燃烧放热,消耗氧气进行分析;
(5)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5)根据蒸发的操作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实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的掌握,难度不大。
18.【答案】Mg(NO3)2、Zn(NO3)2、Cu(NO3)2
【解析】解:由金属活动性Mg>Zn>Cu>Ag知,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溶质为Mg(NO3)2、Cu(NO3)2、AgNO3的溶液中,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蓝色,说明滤液中含有硝酸铜;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说明滤液中不含硝酸银;硝酸铜可能没有参加反应,也可能是部分参加了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Mg(NO3)2、Zn(NO3)2、Cu(NO3)2。
故答案为:
Mg(NO3)2、Zn(NO3)2、Cu(NO3)2。
由金属活动性Mg>Zn>Cu>Ag知,将一定量的锌粉投入到溶质为Mg(NO3)2、Cu(NO3)2、AgNO3的溶液中,不能与Mg(NO3)2溶液反应,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答案】蓝 HCl、NaClFe2O3+6HCl=2FeCl3+3H2O
【解析】解:(1)B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在B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
(2)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说明稀盐酸过量,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HCl、NaCl。在A点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铁粉末,稀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故答案为:
(1)蓝;
(2)HCl、NaCl;Fe2O3+6HCl=2FeCl3+3H2O。
(1)根据B点时溶液的pH大于7,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A点时溶液的pH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答案】洗衣水拖地(合理即可)减少白色污染(合理即可)
【解析】解:(1)节约用水一方面要减少浪费,另一方面可以将水循环利用,生活中常用的做法有:使用节水器具、洗衣水拖地、淘米水浇花等;故答案为:洗衣水拖地(合理即可);
(2)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白色污染;故答案为:减少白色污染(合理即可)。
(1)根据节约用水的做法来分析;
(2)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问题,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1.【答案】集气瓶 2KMnO4K2MnO4+MnO2+O2↑BD或BF AD
【解析】解:(1)仪器①是集气瓶,故答案为:集气瓶;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实验室利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用D或F进行收集,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BD或BF;
(3)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故答案为:AD。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22.【答案】a试管内液面上升比b试管高 H2Obc、de
【解析】解:(1)甲实验中,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观察到的现象是a试管内液面上升比b试管高,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2)①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开始压强稍微增大,然后减小,是加入的水占据一定的体积使压强增大,然后二氧化碳溶于水压强减小,接着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导致压强明显减小;
②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bc段压强减小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de段压强明显减小是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a试管内液面上升比b试管高;
(2)①H2O;
②bc、de。
根据碱的性质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结合图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碱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3.【答案】(1)8.8g
(2)设碳酸钙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8.8g
100x=448.8g
x=20g
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0g25g×100%=80%
答: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
【解答】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5.0g+200.0g−216.2g=8.8g;
(2)根据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质量可以计算碳酸钙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模)(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一模)(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海南省部分学校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海南省部分学校中考化学调研试卷(含解析),共17页。
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海南省海口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防治空气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氨气与氧气可发生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