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177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177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177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1. “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
A. 两者均为物理变化 B. 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C. 两者均为化学变化 D. 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2. 下列是某同学取用10ml饱和食盐水并蒸发结晶的部分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倾倒饱和食盐水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蒸发饱和食盐水 D. 实验后熄灭酒精灯
3. 为了研究和识别物质,需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表中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选项 | 酸 | 碱 | 盐 | 氧化物 |
A | ||||
B | HCl | NaOH | NaCl | |
C | KOH | |||
D |
A. A B. B C. C D. D
4.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对如图所示信息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图示四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 若图③中x的值为8,则其粒子符号为
D. 图②④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5. X、Y、Z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的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③
④Z与不发生反应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满足( )
A. B. C. D.
6. 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C. 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
D. 检查装置气密性
7. “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 B. 该反应中有三种生成物
C. 的化学式是 D. 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原子
8. 人民币防伪常使用一种胆固醇液晶油墨,它受自然光照射时能改变颜色。下列关于胆固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是由27个碳原子、4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组成的
B. 胆固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46:1
C. 胆固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胆固醇是一种氧化物
9.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 分别将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 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 学会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下列总结出的化学知识,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 化学与安全 | B | 化学与生活 |
瓦斯爆炸一甲烷引起 | 洗洁精除去油污一乳化作用 | ||
C | 性质与用途 | D | 化学与能源 |
用墨写字作画一稳定性 | 煤、石油、天然气一化石能源 |
A. A B. B C. C D. D
11. 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基本的化学知识,初步形成了一些化学观念,具备了一定的化学科学素养。
周末,小星妈妈做晚饭炒菜时,听到正在忙于中考复习的小星大喊:“妈妈,好香啊!”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小星为什么能闻到: ______ 。
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这里的“碘”、“钙”是指 ______ 选填“元素”“单质”“原子”。
小夏发现昨天洗好的铁锅浸水处生锈了,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 ______ 和 ______ 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铝表面形成了致密的 ______ 。
12. 在新疆库车,全球最大投资规模达到千亿级的绿氢项目将在年底正式投产,将全部采用光伏和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制氢规模达到每年2万吨,每公斤的制氢成本大约在18元人民币左右。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水。
组成角度
图1是电解水,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 ______ 组成。
微观角度
图2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水分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______ 用化学用语填空,下同,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______ 。
性质角度
水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______ 选填“化合反应”或“分解反应”。
应用角度
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净化角度
①图3是某家庭净水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其有 ______ 作用。
②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你认为可以用 ______ 来检验。
13. 小明同学对金属的有关化学性质进行梳理和总结,请完成下列问题。
对图1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 ______ 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 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 ______ 。
如图2,将一铁片投入稀硫酸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 ,溶液的pH ______ 填“逐渐减小”“逐渐增大”或“不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图3是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______ ,反应过程中溶液的质量变化是 _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4.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指出仪器名称:② ______ 。
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 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 ______ 。
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 ______ 填化学式,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 ______ 填“能”或“否”。
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选用D装置收集气体时,表明气体已集满的现象是 ______ 。
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 ______ 端进入填“b”或“c”。
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 ______ 写一个。
15. 三位同学选用如下装置,探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实验中连接的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探究一:小明依次连接A、B、C、D装置,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反应中观察到的现象是:C中黑色固体变成光亮的红色,D中 ______ ,还能看到导管口有蓝色火焰;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 。
中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小明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
探究二:小红经过思考决定依次连接A、D装置,也探究碳的化学性质。
装置D中需用酒精灯,其作用是检验产生了一氧化碳和 ______ ,防止污染空气。
探究三:小刚利用探究一中小明同学连接的装置及其所用到的物质,探究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
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石灰水,请分析装置B、D中石灰水作用的不同之处:B中石灰水作用 ______ ,D中石灰水作用 ______ 。
16. 向盛有20g铜锌合金粉末的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计算:
铜锌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伐薪”是指砍伐木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是指把木材加热,使木材变成炭,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炭,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A错误;
B、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不能俯视,B错误:
C、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C正确;
D、熄灭酒精灯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以防发生火灾,D错误。
故选:C。
A、根据倾倒液体试剂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量筒的读数方法来分析;
C、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D、根据酒精灯的熄灭方法来分析。
本题比较简单,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3.【答案】C
【解析】解:A、硝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A错误。
B、盐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NaCl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
C、硫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酸;KOH是由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碱;是由铵根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
D、过氧化氢不属于酸,属于碱,属于盐,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误。
故选:C。
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碱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可选用排除法进行快速排除,即只要发现一种物质不符合排列要求,即可排除该选项,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选用排除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4.【答案】D
【解析】解:A、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4,核外电子数是14,图①是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图示四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即核内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该选项说法正确;
C、若图③中x的值为8,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则其粒子符号为,该选项说法正确;
D、图②钠元素④氯元素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A、硅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4,核外电子数是14;
B、图示四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C、若图③中x的值为8,是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氧离子;
D、图②钠元素④氯元素对应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氯化钠。
元素周期表反映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要注意理解和应用。
5.【答案】A
【解析】解:由①可以得出,,排除选项B和C,由②可以得出,,排除选项D,
故选:A。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置越靠前,反应的越剧烈,位置在前的金属能把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然后根据①②③④中的反应情况推测各金属之间的活动性。
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
6.【答案】C
【解析】解: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由于该装置是敞口容器,生成的氧气逸出锥形瓶,因此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A不合题意;
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装置内的压强几乎不变,装置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几乎没有水进入集气瓶,无法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B不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导致瓶内的温度降低,压强变小,U形管内的液面左侧上升,右侧下降,因此图示装置可验证硝酸铵溶解吸热,故C符合题意;
D、推动注射器的活塞时,若观察到长颈漏斗内能形成一段水柱或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时,观察到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的气密性是良好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A、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方法来分析;
B、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物质溶于水的温度变化以及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解题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7.【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目信息和质量守恒定律可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不变,故A说法正确;
B、该微粒的变化和构成可知,该反应中有三种生成物,故B说法不正确;
C、由分子的模型图可知,的化学式是,故C说法不正确;
D、该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分子,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根据微观反应示意图的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物质的组成、化合价原则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此题是对化学反应微观示意图问题的考查,根据分子构成判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种类,写出反应的方程式,然后结合相关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8.【答案】C
【解析】解:胆固醇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B.胆固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8;故错误;
C.胆固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3:8,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D.氧化物要求含有两种元素,而胆固醇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大小来分析;
D.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根据化学式确定组成物质元素之间的质量关系以及氧化物的定义。
9.【答案】D
【解析】解:A、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可得知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物质甲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可判断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
C、随温度降低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减小、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因此,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因析出晶体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但溶液仍为饱和溶液;而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因溶解度增大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且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仍大于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可判断,降温至时三种物质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乙>甲>丙;故C正确;
D、时,丙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则此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D不正确;
故选:D。
A、某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交于一点,此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随温度升高而上升时,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在温度降低时会析出晶体而使溶液中溶质减少;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的饱和溶液在降温时会因溶解度增大而变成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不变;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根据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可计算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对于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可由此温度下的溶解度计算求得,即溶质质量分数
10.【答案】C
【解析】解: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具有可燃性,瓦斯爆炸就是因为甲烷不纯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引起的;假酒中含有有毒的甲醇,饮用假酒易中毒,选项说法完全正确;
B.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洁精除去油污;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活性炭除冰箱异味,选项说法完全正确;
C.石墨质软,能在纸上留下灰黑色痕迹,所以可用用石墨做铅笔,选项说法错误;
D.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太阳能、地热能、风能属于清洁能源,选项说法完全正确。
故选:C。
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选项中归纳和总结有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快速正确解答此类题的捷径。
11.【答案】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元素 氧气 水 氧化铝保护膜
【解析】解:小星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市场上出售的加碘食盐、“高钙牛奶”等食品,这里的“碘”、“钙”不是强调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是指元素。
铁锅浸水处生锈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小夏发现铝制品有良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在常温下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铝与氧气接触。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元素;
氧气;水;氧化铝保护膜。
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
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根据金属锈蚀的条件、金属的性质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基本性质、金属的性质以及物质的组成等,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2.【答案】氢元素与氧元素 、O 化合反应 过滤 肥皂水
【解析】解: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氢元素与氧元素;
图2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在水分解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水分子符号为;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符号分别为H、O;故答案为:;H、O;
水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化学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
科学家正致力于研究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分解水制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①图3是某家庭净水装置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除去不溶性固体杂质,其有过滤作用;故答案为:过滤;
②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加入肥皂水振荡,若产生的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的泡沫较少是硬水;故答案为:肥皂水。
根据水的组成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特点来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根据净化水的过程以及硬水与软水的检验方法来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掌握电解水的知识、化学反应的实质、基本反应类型的判断方法、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净化水的方法等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少于 失去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逐渐增大 铜和银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银 减小
【解析】解:对图1中几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一般都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小明同学判断D和E的化学性质相似,他的依据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如图2,将一铁片投入稀硫酸中,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观察到的现象是: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逐渐减少,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则溶液的pH逐渐增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图3是将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粒子变化的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铜和银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银;铜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64 216
由以上质量关系可知,随着反应进行,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
故答案为:
少于;失去;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铁片表面有气泡产生;逐渐增大;;
铜和银离子反应生成铜离子和银;减小。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4.【答案】长颈漏斗 A 棉花 能 集气瓶有气泡往外冒出 c 集气瓶内未充满水或导管口未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就进行收集或装置漏气
【解析】解:②为加入液体的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高锰酸钾为固体,且需要加热,故选A为发生装置;高锰酸钾为固体粉末,容易被气体带出,因此需要棉花,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造成堵塞;故答案为:A;棉花。
过氧化氢分解需要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高锰酸钾分解后有二氧化锰生成,因此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答案为:;能。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气体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氧气不易溶于水,当集满后,氧气从瓶内逸出,形成气泡,因此看到气泡往外逸出时,说明气体集满;故答案为:集气瓶有气泡往外冒出。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所以氧气从短口c进气;故答案为:c。
此时木条不复燃,说明收集氧气不纯或者气体不是氧气,若采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未装满水,则内部残留有空气,造成收集氧气不纯,此外,当导管口未出现连续均匀的气泡时,就进行气体的收集,也会造成内部气体混入空气,造成氧气不纯,另外,若装置漏气,也会造成无法收集到氧气,此时带火星的木条也不会复燃;故答案为:集气瓶内未充满水或导管口未出现连续均匀气泡就进行收集或装置漏气。
考查实验室常用仪器名称;
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高锰酸钾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条件分析回答此题;根据高锰酸钾反应后物质名称分析回答此题;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考查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
根据气体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根据造成气体不纯的原因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5.【答案】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处理尾气 去除残留的二氧化碳 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解析】解:生成的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因此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答案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及沉淀符号,所以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铜后,看到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说明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生成了铜,因此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气体可以点燃,说明有一氧化碳生成;故答案为:检验产生了一氧化碳。
为了避免影响后面一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验证,需要利用B去除残留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利用D中澄清石灰水检验有二氧化碳的生成;故答案为:去除残留的二氧化碳;检验有二氧化碳生成。
根据二氧化碳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根据实验现象推断此题;
根据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此题;
根据实验目的分析回答此题。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6.【答案】解:由图可知,20g铜锌合金粉末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
设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65 2
则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由图可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
设100g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y,
98 2
则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解析】根据20g铜锌合金粉末与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氢气,进行计算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含有杂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55,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55,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答题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化学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