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届北京丰台区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试卷 0 次下载
- 2023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试卷 3 次下载
- 2023届广东省汕头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一模生物试题 试卷 1 次下载
- 2023届广东省八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 试卷 2 次下载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考前适应性训练生物试题
展开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考前适应性训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画概念图能梳理所学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将下列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图中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 )
选项
1
2
3
4
5
A
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有机物
无机物
水
无机盐
B
人体细胞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X染色体
Y染色体
C
物质跨膜运输
主动运输
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D
细胞周期
分裂间期
分裂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染色单体分离
A.A B.B C.C D.D
2.某科学家对青蛙细胞的线粒体内、外膜及其组成成分进行了离心分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青蛙细胞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的ATP都来自线粒体
B.线粒体外膜先破裂是因为外膜上蛋白质的含量比内膜少
C.处理线粒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核苷酸和氨基酸
D.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均与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密切相关
3.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的结构只是碱基的不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
B.1分子G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
C.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
4.某小肽为人体细胞分泌的一种调节因子,其对应的mRNA部分序列为-UACGAACAUUGG-。部分氨基酸的密码子包括:色氨酸(UGG)、谷氨酸(GAA/GAG)、酪氨酸(UAC/UAU)、组氨酸(CAU/CAC)。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酪氨酸—谷氨酸—色氨酸—组氨酸
B.若该小肽对应的DNA序列发生碱基替换,则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一定改变
C.该小肽的合成场所为核糖体,核糖体沿着mRNA以密码子为单位移动
D.合成该小肽时,还需要tRNA、rRNA等核酸的参与,这两种核酸的功能相同
5.下图表示三种调控基因表达的途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属于表观遗传机制的途径是1、3
B.DNA甲基化后导致基因不表达的原因主要是RNA聚合酶失去了破坏氢键的作用
C.图中途径2通过影响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生物性状
D.在神经细胞中,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与组蛋白的紧密程度低于肌蛋白基因
6.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能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无荚膜的无毒性。科研人员所做的细菌转化实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有a、d两组
B.d、e两组对比可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C.培养后的d组中所有的肺炎双球菌都具有毒性
D.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
7.某种植物有野生型和光受体缺失突变体两种类型。科研人员测定了不同条件处理下的不同种子萌发率,结果如下图所示。关于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有3个
B.高浓度脱落酸可以抑制该种子的萌发
C.光会增强脱落酸对该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D.光作为一种信号调控该种子的萌发过程
8.研究人员对突触a、b的突触前神经元给予相同的电刺激,通过微电极测量两突触前、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存在一定的电位差是Na+内流所致
B.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出现了一个小的动作电位,但该动作电位不能传播
C.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类似,自身可产生动作电位却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
D.兴奋在突触前、后神经元间的传递有一定的延迟,与神经递质主动转运出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有关
9.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病毒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灭活后,经过系列纯化制备的生物制剂。国产新冠灭活疫苗的大致生产流程如下,将抗原性强的病毒接种到Vero细胞中培养,再使病毒经过β-丙内酯灭活等过程制备成疫苗。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Vero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新冠病毒能够特异性识别的受体
B.培养Vero细胞时,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以保证无毒的环境
C.培养时,需将Vero细胞置于含95%空气和5%CO2的气体环境中
D.β-丙内酯灭活会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不会破坏其抗原结构
10.某山地存在两种鸭跖草,品种A生长于悬崖底部,品种B生长于悬崖顶部,两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型。在山地的某些坡度缓和的区域则存在大量A和B的杂交种C,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鸭跖草A和B的适应性特征是由地理隔离造成的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鸭跖草A和B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杂交种C繁殖形成种群,说明鸭跖草A、B属于同一物种
D.鸭跖草A、B、C会与其捕食者以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
11.科学家研究某区域中新迁入的某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得到该种群在数年内入的变化曲线(如图1),以及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比值曲线(如图2)。结合图形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的曲线a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在c段该种群表现为增长型
B.图1的曲线b段和de段都表示该种群数量减少,其减少的机理相同
C.图1的de段和图2的CD段变化的含义相似
D.图1的e点和图2中的D点表示该种群数量最小
12.下列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
C.该实验每隔 24h 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
D.在超净工作台上和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 ,是为了防止杂菌污染
13.如图为植物细胞融合及组织培养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在于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B.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C.愈伤组织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培养基中需要糖类、氨基酸等有机营养
D.原生质体A和B融合可以用灭活的病毒诱导
14.下列与DNA粗提取和鉴定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预冷的酒精容易使DNA析出
B.DNA能溶于2mol/L的NaCl溶液中
C.若提取出白色丝状物,说明DNA中杂质少
D.可用碱性染料甲紫鉴定提取出来的DNA
二、多选题
15.细胞中存在着起调控作用的单链环状RNA分子,不编码蛋白质。另外,原核生物的拟核中存在大型双链环状DN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环状RNA和环状DNA中嘌呤碱基数和嘧啶碱基数都相等
B.该RNA分子不编码蛋白质,可能是因为缺乏起始密码子
C.环状RNA分子和环状DNA分子都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D.环状RNA的形成依赖磷酸二酯键,环状DNA的形成依赖氢键
16.下图是基因型为Ee且染色体正常的某二倍体生物体内的一个细胞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的名称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
B.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而染色体组并没有随之加倍
C.若图中1号染色体上有E基因,则A极的基因组成可能是EE或Ee
D.图示细胞发生的变异可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从而使后代出现三倍体
17.某研究员对某自然动物种群进行了调查,发现1千个个体中的基因组成:AA有300个、Aa有600个、aa有100个。不考虑突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与生存地环境、其他物种之间都存在着协同进化
B.若干年后再次调查得出A基因频率为60%,说明该种群未发生进化
C.若环境发生改变,aa个体不适宜生存,则a基因频率会一直降低直至为0
D.该自然动物种群中全部A和a基因的总和构成基因库
18.小鼠胚胎干细胞经定向诱导可获得多种功能细胞,制备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获得更多的囊胚,可采用激素注射以促进雄鼠产生更多的精子
B.用胰蛋白酶将细胞间的蛋白纤维消化后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
C.细胞a和细胞b内含有的核基因不同,所以全能性高低不同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19.用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甲、乙两个品种进行如图所示的育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③④⑤培育新品种的过程中,戊、己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②过程获得的丁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7/8
C.⑤过程中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戊萌发的种子获得植株
D.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都可以采集到
三、综合题
20.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马铃薯下侧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茎贮藏,红薯叶片合成的有机物主要运向块根储存。下图是马铃薯和红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测定马铃薯和红薯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光照强度(klx)
光饱和时CO2吸收量(mg/100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mg/100cm2叶·小时)
红薯
1
3
11
5
马铃薯
3
9
30
12
(1)取马铃薯新鲜叶片提取光合色素。提取时,需加入二氧化硅、无水乙醇和碳酸钙,如未加碳酸钙,提取液会偏________色。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时,因四种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________________不同而出现色素带分层的现象。若用不同波长的光照射叶绿素a的提取液,测量并计算叶绿素a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可绘制出该色素的吸收光谱,其中在___________区明显偏暗。
(2)马铃薯下侧叶片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可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同时分解H2O产生O2。图中①过程发生在____________(填场所)。暗反应中首先生成的是三碳化合物,有同学猜测此化合物是CO2与某一个二碳化合物结合生成的,但当突然_________________后,发现C5的含量快速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知猜测是错误的。
(3)为红薯叶片提供C18O2,块根中的淀粉会含18 O,请写出元素18 O转移的路径_________ (用图中相关物质的名称及箭头表示)。
(4)为了验证光合作用产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转入植物,该基因表达的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结果发现转基因植物出现严重的小根、小茎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蔗糖可直接进入液泡,该过程为逆浓度梯度运输,与该跨膜运输过程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
(5)25℃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会____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红薯和马铃薯固定CO2量的差值为___________ mg/100cm2叶·小时。
21.水稻(2N=24)是自花传粉的植物,水稻胚芽鞘上具有紫线性状,该性状可用于杂交水稻种子的筛选。
(1)我国遗传学家率先绘制出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欲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序列,需对_______条染色体进行基因测序。杂交水稻具有杂种优势,但自交后代不全是高产类型,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育种时为保证杂交顺利进行,需对母本作_______处理。
(2)为探明紫线性状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利用纯种水稻进行如下杂交实验(图1)。
由杂交结果可知:控制胚芽鞘有无紫线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则籼稻1和粳稻2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籼稻2和粳稻1杂交后的F2代紫线个体中纯合子比例是_______。
(3)已知胚芽鞘具有紫线是因为有花青素,进一步研究发现B基因是花青素合成所需的调控蛋白基因,D基因是花青素合成所需的酶基因,对转录的模板DNA链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据图2分析:产生b基因和d基因的机制分别是_______、_______;基因型BBdd的水稻胚芽鞘不能合成花青素合成所需酶的原因是_______。
(4)进一步研究发现种子外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是由相同基因控制。已知种子外壳尖是由母本的体细胞发育而来,胚芽鞘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科研人员根据表现型能够快速把籼稻(BBdd)和粳稻 (bbDD)杂交后的种子与自交种子,人为混入的种子(外壳尖紫色、萌发后胚芽鞘紫线)区分,依据是:
杂交后种子:_______;自交后种子:_______。
22.腺苷作为一种内源性嘌呤核苷,主要通过结合并激活与G蛋白耦联的ARs起作用,ARs广泛存在于肝脏细胞。由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环化--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CAMP-PKA)信号通路能够调节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反应和平衡。在饥饿情况下,肾上腺髓质可分泌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使血糖浓度升高,调节机理及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图中“R-酶p”为蛋白激酶A复合物)。
(1)正常人体内血糖的含量是_______________,进食后_____________中的副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蠕动加强,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据图1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融合,从而促进葡萄糖以_____________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2)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副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图2中血管A、B、C三处的血糖浓度最高的可能为_____________。
(3)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可通过_____________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试分析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4)据图2分析,人体进餐后血糖调节的途径主要是____________,可能会引发高血糖症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5)临床上,Ⅱ型糖尿病又称成人发病型糖尿病。研究发现,许多Ⅱ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并没有减少,但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即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你认为原因可能有________(填序号)。
①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 ②胰岛素分泌障碍; ③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④胰岛 B细胞损伤; ⑤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23.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秧藕养鱼是一种池塘立体生态种养模式: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的鲢鱼,中层主要是以水生植物为食的草鱼,底层主要是以软体动物为食的青鱼。某秧藕养鱼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如图,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
(1)据图可知,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值为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机物的不断输入,原因是_________。
(2)图中字母d表示______________,植食性鱼类到肉食性鱼类的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___________。
(3)鱼塘的人工管理十分重要,若种植的莲藕数量过多,会造成鲢鱼减产,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在夏季,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用___________诱捕池塘上空的飞蛾作为鱼类的补充食物。
(4)秧藕养鱼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科研人员对水体中某种微生物种群数量进行调查,将样液稀释100倍,再采用_______________进行计数。实验用具规格和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如图所示,则1L样液中,该微生物的数量是____________个。为了计数活的酵母菌数量,计数前先将台盼蓝与样液1 : 2混合计数以区分细胞死活,相当于稀释了_______倍。
(6)若该立体农业生态系统长时间人不管理,从而使一些群落被另一些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24.烟草易受烟草花叶病毒(TMV)感染而大幅度减产。绞股蓝(一种植物)细胞中含有抗TMV基因,能抵抗TMV感染。研究人员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了抗TMV烟草。
(1)下表是相关研究中的一些步骤,请结合所学基因工程知识完成以下表格(在答题卡上的①~⑥处填写)
实验步骤
方法要点
筛选合适的目的基因
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总RNA,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DNA;再通过①__________技术扩增出大量目的基因片段
②__________
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
转化细胞
常用③__________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④__________
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受体细胞
获得再生植株
运用⑤__________技术培育
转基因植株分析
从分子水平与⑥__________水平,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检测与鉴定
(2)为研究干旱胁迫基因LEA和VOC对绞股蓝油脂的积累机制,科研人员构建了两个基因表达载体。其中基因LEA与荧光素酶基因(Luc) 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甲,基因VOC和标记基因构建成基因表达载体乙,相关序列及酶切位点如图所示。箭头表示转录方向。
① 利用PCR扩增LEA基因时,需要在引物的______________(填“3’端”或“5’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添加序列对应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_。
② 为了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甲,依据图中已知碱基序列,在PCR扩增仪中加入的引物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扩增____________代后会得到等长的8条DNA片段。
③ 乙酰-CoA羧化酶基因(AC)是油脂合成过程的关键酶基因,甘油三酯酯酶基因( ATGL)是油脂分解过程的关键酶基因。将基因表达载体甲、乙分别导入植物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物A、B,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培养两种转基因植物和正常植物,分别检测植物体内AC和ATGL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如下图。
Ⅰ在分子水平上,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检测AC酶和ATGL酶的含量可得到上述结果。
Ⅱ基于以上研究,干旱胁迫基因LEA和VOC在绞股蓝油脂积累中的机制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丝分裂所有时期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详解】A、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其中无机物包括水和无机盐,有机物包括糖类、蛋白质、脂质和核酸,A正确;
B、人为XY型性别决定类型,人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包括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其中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B正确;
C、物质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其中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C正确;
D、有丝分裂分为有丝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在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但有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错误。
故选D。
2.C
【分析】1、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
2、分析题图:图示是对线粒体的内、外膜及其组成成分进行分离的过程,即先根据渗透原理使外膜破裂并离心。
【详解】A、青蛙细胞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也能产生ATP,A错误;
B、线粒体外膜先破坏是因为外膜的面积比内膜小,B错误;
C、线粒体含有DNA(由核苷酸组成)、RNA(由核苷酸组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处理线粒体过程中,相关分子水解可能会出现核苷酸和氨基酸,C正确;
D、细胞呼吸产生ATP的场所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因此有氧呼吸产生的ATP与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密切相关,细胞质基质产生ATP与含F0-F1颗粒的内膜小泡无关,D错误。
故选C。
3.A
【分析】1、ATP是细胞内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的“A”代表腺苷,是由核糖和腺嘌呤组成,“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一分子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余下的部分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单位之一。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2、在此基础上,依据RNA的化学组成并结合题意“ATP、GTP、CTP和UTP的结构只是碱基不同”来分析判断各选项。
【详解】A、CTP中“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A错误;
B、1分子CTP彻底水解可得到3种小分子物质:磷酸、核糖与胞嘧啶,B正确;
C、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换言之,ATP的合成常伴随着细胞内的放能反应,C正确;
D、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脱去两个磷酸基团,余下的部分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之一,基因转录的产物为RNA,因此UTP断裂两个高能磷酸键后可作为基因转录的原料,D正确。
故选A。
4.C
【分析】有题目信息可知,mRNA部分序列为-UACGAACAUUGG-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为: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
【详解】A、该小肽的氨基酸序列是酪氨酸-谷氨酸-组氨酸-色氨酸,A错误;
B、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个密码子可以对应同一个氨基酸,DNA序列发生碱基替换小肽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B错误;
C、肽链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核糖体沿着mRNA以密码子为单位移动,C正确;
D、合成该小肽时,还需要tRNA、rRNA等核酸的参与,tRNA的功能是转运氨基酸,rRNA是核糖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功能不同,D错误。
故选C。
5.D
【分析】1、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的,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途径:
①基因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②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控制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与性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大多数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的情况下,一个基因与多个性状有关,一个性状也可能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精细地调节生物的性状。
3、表观遗传: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
DNA的甲基化:生物基因的碱基序列没有变化,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分析图形:途径1是转录启动区域DNA甲基化,干扰转录,导致基因无法转录,途径2是利用RNA干扰,使mRNA被切割成片段,干扰翻译,导致mRNA无法翻译;途径3是由于组蛋白的修饰,从而导致相关基因无法表达或表达被促进。
【详解】A、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1、2、3都在没有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改变了生物性状,属于表观遗传机制,A错误;
B、DNA甲基化后导致基因不表达的原因是RNA聚合酶无法与转录启动区域结合,导致无法转录,进而影响了基因的表达,B错误;
C、途径2是利用RNA干扰,使mRNA被切割成片段,干扰翻译,导致mRNA无法翻译,途径2也可能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错误;
D、依据途径3推测,在神经细胞中,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与组蛋白的紧密程度低于肌蛋白基因,其主要原因是:在神经细胞中,呼吸酶合成基因表达而肌蛋白基因不表达,从而推出控制呼吸酶合成的基因与组蛋白的紧密程度低于肌蛋白基因,D正确。
故选D。
6.C
【分析】肺炎双球菌有许多类型,有荚膜的有毒性(S型),能使小鼠患败血症而死亡,无荚膜的无毒性(R型)。a试管有毒性。荚膜是多糖,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毒,因此b试管无毒。c试管无荚膜,无毒。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能使R型转化为S型,因此d试管有毒。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无法使R型转化,因此e试管无毒。
【详解】A、S型肺炎双球菌有荚膜有毒性能导致小鼠死亡,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能使无荚膜无毒性 的R型细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故a、d两组能导致小鼠死亡,A正确;
B、d、e两组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对比可说明转化因子是DNA而不是蛋白质,B正确;
C、培养后的d组中少数的肺炎双球菌具有毒性,大部分的未发生转化,无毒,C错误。
D、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d组产生的有毒性的肺炎双球菌能将该性状遗传给后代,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植物类型、有无光照,因变量是萌发率,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本实验实验目的是探究不同处理条件对不同种子萌发率的影响,自变量是植物种子类型、脱落酸浓度、有无光照,A正确;
B、据图可知,随苷脱落酸浓度的升高,该种子的萌发率一直在下降,说明高浓度脱落酸可以抑制该种子的萌发,B正确;
C、随着脱落酸浓度的升高,光照处理的野生型种子萌发率一直比黑暗处理的野生型种子高,光照处理的突变型种子萌发率也是一直比黑暗处理的突变型种子高,故光会减弱脱落酸对该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C错误;
D、光属于信号分子,在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调控作用,D正确。
故选C。
8.C
【分析】1、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但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突触传递存在延搁现象。
【详解】A、静息状态下膜两侧存在一定的电位差主要是K+外流所致,A错误;
B、刺激后突触a的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仍然表现为外正内负,没有产生动作电位,B错误;
C、刺激后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可产生动作电位,但其释放的神经递质抑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说明突触b的突触前神经元与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类似,C正确;
D、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进入突触间隙,而不是通过主动转运,D错误。
故选C。
9.B
【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1、营养物质:无机物(无机盐、微量元素等),有机物(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等) 。通常需要加入血清。
2、温度、pH和渗透压。
3、无菌、无毒的环境: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无菌处理,通常还要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的抗生素,以防被污染。此外应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累积对细胞自身产生危害。
4、气体环境(95%的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 ,其中5%CO2气体是为维持培养液的pH稳定 。
【详解】A、题干中用Vero细胞培养新冠病毒,因此Vero细胞的细胞膜上需存在新冠病毒能够特异性识别的受体,便于病毒识别,A正确;
B、培养Vero细胞时,需要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具进行灭菌,以保证无菌的环境;培养液需要定期更换,及时清除代谢产物,以保证细胞培养的无毒的环境,B错误;
C、需将Vero细胞置于含95%空气和5% CO2混合气体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CO2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C正确;
D、β-丙内醋灭活会使新冠病毒失去感染能力,但不会破坏其表面的蛋白结构,保留其抗原性,D正确。
故选B。
10.A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A错误;
B、可遗传变异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突变包括染色体变异和基因突变,可遗传变异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正确;
C、杂交种C繁殖形成种群,说明C是可育的,鸭跖草A、B之间能进行传粉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个种群之间无生殖隔离,是同一个物种,C正确;
D、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D正确。
故选A。
11.C
【分析】在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和其他竞争物种等条件下,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的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t年后种群数量为Nt = N0 λt,模型中各参数的意义:N0为该种群的起始数量,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详解】A、由图1可知,a段 λ=2,且恒定,因此a段表示该种群为"J"形增长,c段λ=1,因此c段该种群表现为稳定型,A错误;
B、曲线b段种群数量仍然不断增加,de段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其二者变化的机理不同,B错误:
C、图1中的de段λ小于1,种群数量减少,图2中的CD段R小于1,种群数量也减少,故两段曲线变化的含义相似,C正确;
D、图1中的f点和图2中的E点表示该种群数量最小,D错误。
故选C。
12.B
【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用的是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在培养配置的过程中设了两个对照,一个是空白对照,用于检验操作过程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一个是选择对照,用接种了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用于检验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
【详解】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准确估计菌落数目的关键是有恰当的稀释度,涂布平板后菌落数要在30-300之间,A正确;
B、若要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当选择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少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时,说明起到了选择作用,B错误;
C、实验每隔 24h 统计一次菌落数目 ,并以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C正确;
D、在超净工作台上和酒精灯火焰旁都有无菌区域,操作时可以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
故选B。
13.D
【分析】分析题图:①表示去除细胞壁,获取原生质体的过程;②表示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过程;③表示再生形成新细胞壁的过程;④表示脱分化过程;⑤表示再分化过程。
【详解】A、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最大优点是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A正确;
B、杂种细胞培育成杂种植株需经过④和⑤过程,采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该技术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杂种细胞经过④和⑤过程可以培育成杂种植株说明杂种细胞具有全能性,B正确;
C、愈伤组织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其培养基中需要糖类、氨基酸等有机营养,C正确;
D、诱导原生质体A和B融合的物理方法有离心或电刺激等,化学方法用聚乙二醇(PEG)来诱导,而灭活的病毒适合诱导动物细胞的融合,D错误。
故选D。
14.D
【分析】DNA的粗提取和分离:
1、DNA的溶解性:(1)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这一特点,选择适当的盐浓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杂质沉淀,或者相反,以达到分离目的;(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则溶于酒精。利用这一原理,可以将DNA与蛋白质进一步的分离;
2、DNA对酶、高温和洗涤剂的耐受性: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质,但是对DNA没有影响。大多数蛋白质不能忍受60-80℃的高温而DNA在80℃以上才会变性。洗涤剂能够瓦解细胞膜,但对DNA没有影响;
3、DNA的鉴定: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为鉴定DNA的试剂。
【详解】A、预冷酒精溶液的作用有:抑制核酸水解酶的活性,防止DNA降解;降低分子运动,易于形成沉淀使DNA析出等,A正确;
B、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在2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较高,B正确;
C、蛋白质杂质会使丝状提取物变黄,若提取出白色丝状物,说明DNA中杂质少,C正确;
D、碱性染料甲紫用于染色观察染色体,提取出来的DNA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错误。
故选D。
15.BC
【分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呈双链,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RNA呈单链,嘌呤碱基数和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等。翻译需要核糖体识别并结合起始密码子,题干所述RNA不编码蛋白质,可能是由于缺乏起始密码子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详解】A、环状RNA呈单链,嘌呤碱基数和嘧啶碱基数不一定相等,A错误;
B、该RNA与mRNA一样,也是由4种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其中也含有碱基,其不能编码蛋白质可能是因为缺乏起始密码子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B正确;
C、环状RNA分子和环状DNA分子都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
D、环状RNA和环状DNA的形成都是依赖磷酸二酯键,D错误。
故选BC。
16.ABD
【分析】图中染色体的行为是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且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判断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其中1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产生的两条染色体一起移向A极。
【详解】A、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不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A错误;
B、图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染色体组也随之加倍,B错误;
C、若图中1号染色体上有E基因,则通常情况下A极的基因组成为EE,但若在减数分裂Ⅰ发生过互换,A极基因组成为Ee,C正确;
D、图示细胞发生的染色体数目变异,但只是增加了一条染色体,而没有以染色体组为单位成套增加,不能使后代出现三倍体,D错误。
故选ABD。
17.CD
【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称为协同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详解】A、任何生物的进化都会受到其生存环境及不同物种的影响,A正确;
B、该种群A基因频率=(2×300+600)/2×(300+100+600)=60%,若干年后再次调查得出A基因频率仍为60%,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该种群基因频率未改变,说明其未发生进化,B正确;
C、若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逐渐被淘汰,则a基因频率会降低,由于存在Aa个体,所以a基因频率不会为零,C错误;
D、基因库是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以该自然动物种群中全部A和a基因的总和不能构成其基因库,D错误。
故选CD。
18.AC
【分析】据图分析:a表示内细胞团细胞,b表示滋养层细胞。
【详解】A、获得更多的囊胚,可采用激素注射以促进雌鼠产生更多的生殖细胞,A错误;
B、用胰蛋白酶将细胞间的蛋白纤维消化,使细胞分散开,可获得分散的胚胎干细胞,B正确;
C、a表示内细胞团细胞,b表示滋养层细胞,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分化形成的,所含核基因相同,C错误;
D、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出的各种细胞都需在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以维持培养液的pH,D正确。
故选AC。
19.ACD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为杂交,②为自交,③为减数分裂,④为花药离体培养,⑤为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合体植株。
【详解】A、通过①③④⑤途径培育新品种的过程属于单倍体育种,戊、己的染色体组成不相同,己植株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戊植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2倍,A错误;
B、已知甲、乙两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DD、aabbdd(三对基因独立遗传),则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含三对等位基因,所以自交后代中纯合体占1/2×1/2×1/2=1/8,因此,丁植株中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总数的7/8,B正确;
C、由于单倍体植株高度不育,一般不结种子,所以⑤过程中不可用秋水仙素处理戊萌发的种子,只能处理其幼苗获得己植株,C错误;
D、④过程使用的花药在甲、乙两个品种的植株上不能采集到,只有在丙品种的植株上可以采集到,D错误。
故选ACD。
20.(1) 黄 移动速率 红光和蓝紫光
(2) 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叶绿体基质 停止光照 减少
(3)C18O2→C3→磷酸丙糖→蔗糖→淀粉
(4) 叶肉细胞壁上的蔗糖酶水解蔗糖,导致进入韧皮部的蔗糖减少,根和茎得到的糖不足,生长缓慢 线粒体和核糖体
(5) 小于 4
【分析】据图可知:①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的CO的固定阶段,②是暗反应中的C,的还原阶段。从图中可以看出,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其产物磷酸丙糖可以在叶绿体基质中合成淀粉,也可以被运出叶绿体,在叶肉细胞中的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蔗糖可以进入液泡暂时储存起来;蔗糖也可以通过韧皮部被运至块茎或块根细胞,在块茎或块根细胞内合成淀粉。
【详解】(1)未加碳酸钙,会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提取液会偏黄色;纸层析法分离的原理使不同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移动速率不同而出现色素带分层;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因此在这些区域偏暗;
(2)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将光能转化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同时分解H2O产生O2;暗反应进行卡尔文循环,C3与C5相互转化维持相对稳定,当突然停止光照时,光反应不再提供ATP和NADPH,C3无法还原转化成C5,导致C5含量快速降低,由此可以证明不是某个C2参与循环;
(3)C18O2中的18O通过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的固定进入C3,然后C3被还原成磷酸丙糖,磷酸丙糖在叶绿体中被用于合成蔗糖,并运输至块根,在块根用于合成淀粉,所以18 O转移的路径为:C18O2→C3→磷酸丙糖→蔗糖→淀粉;
(4)植物叶肉细胞内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类,会被转化成蔗糖的形式并运往储存部位转化成淀粉,如果叶肉细胞壁上能合成蔗糖酶,那么蔗糖酶会水解蔗糖,导致进入韧皮部的蔗糖减少,根和茎得到的糖不足,生长缓慢;逆浓度梯度运输为主动运输,需要膜结构上的载体蛋白(由核糖体合成)参与,还需要消耗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5)有表格可知,在一定浓度的CO2和30℃条件下,测得红薯光补偿点为1klx,但细胞呼吸最适温度为30℃,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为25℃,从30℃改变至25℃,呼吸作用会减弱,光合作用会增强,因此光补偿点小于1klx;30℃条件下,当光照强度为3klx时,红薯(处于光饱和点)固定CO2量为11+5=16mg/100cm2叶·小时,马铃薯(处于光补偿点)固定CO2量为12mg/100cm2叶·小时,相差16-12=4mg/100cm2叶·小时。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能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做出解释的能力。
21. 12 性状分离 去雄 BBDD bbdd 1/9 碱基对的缺失 碱基对的替换 d 基因转录形成的 mRNA 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不能合成花青素合成所需要的酶 籼稻(BBdd)和粳稻(bbDD)杂交后的种子都是外壳尖无紫色、胚芽鞘紫线 自交的种子都是外壳尖无紫色、胚芽鞘无紫线;(人为混入的种子都是外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
【分析】(1)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2)分析图1:籼稻1(紫线)和粳稻2(无紫线)杂交,F1均为(紫线),F1自交所得F2中紫线∶无紫线=9∶7(为9∶3∶3∶1的变式),说明籼稻1和粳稻2均为纯合子,紫线与无紫线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_D_表现为紫线,B_dd、bb D_、bbdd均表现为无紫线。
(3)分析图2:b基因比B基因少了9个碱基对;d基因与D基因有一个碱基对不同。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其结果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详解】(1)水稻是自花传粉的植物,体细胞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而且不存在性染色体。由此可见,欲测定水稻的基因组序列,需对12条染色体进行基因测序。
杂交水稻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导致其自交后代不全是高产类型。
育种时为保证杂交顺利进行,需对母本作去雄处理。
(2)图1显示:籼稻1(紫线)和粳稻2(无紫线)杂交,F1均为紫线,F2中紫线∶无紫线=9∶7(为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胚芽鞘有无紫线的两对等位基因(B和b、D和d)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它们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籼稻1(紫线)的基因型是BBDD,粳稻2(无紫线)的基因型是bbdd。籼稻2和粳稻1都表现为无紫线,二者杂交所得F1均为紫线,F2中紫线∶无紫线=9∶7,说明F1的基因型为BbDd,进而推知:籼稻2和粳稻1杂交,产生的F2代紫线个体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BBDD∶BBDd∶BbDD∶BbDd=1∶2∶2∶4,其中纯合子(BBDD)比例是1/9。
(3)胚芽鞘具有紫线是因为有花青素,B基因是花青素合成所需的调控蛋白基因,D基因是花青素合成所需的酶基因。图2显示:b基因转录的模板DNA链比B基因的少了9个碱基,说明产生b基因的机制是碱基对的缺失;d基因转录的模板DNA链与D基因的存在一个碱基的不同,说明产生d基因的机制是碱基对的替换。由于碱基对的替换,导致d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所以基因型为BBdd的水稻胚芽鞘不能合成花青素合成所需要的酶。
(4)已知种子外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是由相同基因控制,即只有B_D_表现为外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种子外壳尖是由母本的体细胞发育而来,胚芽鞘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籼稻(BBdd)和粳稻(bbDD)杂交,母本的体细胞的基因组成为BBdd或bbDD,形成的受精卵的基因组成为BbDd。可见,籼稻(BBdd)和粳稻(bbDD)杂交后的种子都是外壳尖无紫色、胚芽鞘紫线,自交的种子都是外壳尖无紫色、胚芽鞘无紫线,人为混入的种子都是外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所以科研人员根据表现型能够快速把籼稻(BBdd)和粳稻(bbDD)杂交后的种子与自交种子、人为混入的种子(外壳尖紫色、胚芽鞘紫线)区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突变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理解9∶3∶3∶1的变式比例,以及从题意和图示中提取关键信息。
22.(1) 3.9-6.1mmol/L 自主神经系统 含GLUT4的囊泡和细胞膜 协助扩散
(2)C
(3) G1蛋白 改变R-酶Р复合物的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催化肝糖原的分解
(4) 信号分子X分泌增多,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肝糖原分解 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
(5)①③
【分析】1、分析图1可知,胰岛素与相应的靶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会促进葡萄糖通过转运蛋白向细胞内的转运过程,进而促进靶细细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过程;
2、分析图2可知,下丘脑通过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使其分泌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后,肾上腺素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引起靶细胞内的代谢变化。
【详解】(1)正常人体内血糖的含量是3.9-6.1mmol/L,在进食后自主神经系统中的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蠕动加强,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信号传导,可引起如图1所示的变化:含GLUT4的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促进囊泡将GLUT4转运至细胞膜,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增多,有利于葡萄糖从高浓度至低浓度以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组织细胞;
(2)在饥饿情况下,下丘脑通过交感神经促使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肝脏细胞,促进肝脏细胞中的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C处是肝细胞附近的血管,故C处的血糖浓度最高;
(3)据图2和题意可知,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激活与G1蛋白耦联的ARs,即通过G1蛋白介导,使细胞内cAMP浓度升高,继而激活cAMP-PKA信号通路。cAMP在此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是:改变R-酶P复合物的构象,酶P与R分离后处于活化状态,从而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升高血糖;
(4)人体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据图得到血糖调节的途径主要是:进餐后,由于消化吸收,血液中葡萄糖增多,X分泌增多,抑制cAMP-PKA信号通路,抑制肝糖原分解,同时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使血糖下降。结合图示可知,X与G2蛋白结合,进而抑制血糖上升,若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则会影响X的结合,出现高血糖;体内如果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则会促进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出现高血糖,因此会引发高血糖症的因素有体内产生G2蛋白抗体、信号分子X含量过低等原因;
(5)①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并没有减少,但表现为胰岛素抵抗,则可能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多,①正确;
②II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并没有减少,所以胰岛素分泌没有障碍,②错误;
③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降低,则可能胰岛素受体表达下降,③正确;
④由于胰岛素的含量并没有减少,则胰岛B细胞没有损伤,④错误;
⑤由于胰岛素的含量并没有减少,则不存在胰岛细胞自身抗体,⑤错误。
综上所述,①③正确。
23.(1) a 该生态系统输出及呼吸消耗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植物固定的太阳能a)
(2) 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c-n)/b×100%
(3) 由于莲藕的竞争使浮游植物数量下降鲢鱼的食物减少 黑光灯诱捕
(4)鱼类的立体放养使池塘群落具有合理的垂直结构,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资源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 血细胞计数板 1.5×1011 2/3
(6)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前一个群落为后一个群落的产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分析】分析能量流动图可知,该生态系统流入的能量为植物固定太阳能a+饲料输入m+n;其中植物呼吸消耗c,植食性鱼类呼吸消耗f,肉食性鱼类呼吸消耗g;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d。
【详解】(1)生产者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值为固定的太阳能a;该生态系统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不足以供应输出及呼吸消耗的能量,因此需要有机物的不断输入;
(2)图中的d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同化量,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能量传递效率为下一级的同化量占上一级同化量的百分比,但肉食性鱼类的同化量除了来自植食性鱼类还有来自饲料的,因此能量传递效率可表示为(c-n)/b×100%;
(3)根据题目信息可知鲢鱼以水体的上层主要是以浮游植物为食物,而莲藕与浮游植物为竞争关系,若莲藕数量过多,由于莲藕的竞争使浮游植物数量下降鲢鱼的食物减少;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池塘上空的飞蛾;
(4)秧藕养鱼是一种池塘立体生态种养模式,鱼类的立体放养使池塘群落具有合理的垂直结构,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资源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5)从图中可看出,此计数方法用到了血细胞计数板,因此该计数方法为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该计数板计数室为25×16的规格,应取四角和正中间方格,原则上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5个方格的微生物数量依次为左上格5个,左下格6个,中间格6个,右上格6个,右下格7个,则该计数室的微生物的数量是(5+6+6+6+7) ÷5×25=150个,一个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2再结合题中样液稀释100倍,可计算工样液中,该微生物的数量是150×10×100×106=1.5×1011个;将台盼蓝与样液1 : 2混合,稀释了2÷(1+2)=2/3倍;
(6)原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则发生代替的可能原因是前一个群落的环境变化为下一个群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即有利的繁殖条件,使下一个群落良好的繁殖;或后一个群落中的物种竞争能力强,在该生态系统中,占据优势资源。
24.(1) PCR 基因表达构建/构建重组质粒 农杆菌转化 筛选转基因细胞 植物组织培养 个体生物学
(2) 5'端 EcoRV和Xbal 5'-GATATCATGGGC-3'和5'-TCTAGACTAGTG-3' 4 抗原-抗体杂交 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LEA通过促进AC的表达使植物油脂增加;VOC通过抑制ATGL的表达减弱油脂的降低
【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1)获取目的基因:从绞股蓝细胞中提取RNA,以RNA为模板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DNA,再通过PCR技术扩增出大量目的基因片段;
构建重组质粒:将目的基因插入Ti质粒,利用基因重组形成重组DNA;
转化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方法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这是导入植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
筛选转基因细胞:在含有卡那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受体细胞,通过标记基因将目的基因筛选出来;
获得再生植株: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
转基因植株分析: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运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从分子水平与个体生物学水平上,对转基因植株进行检测与鉴定;
(2)耐高温的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引物的3'端延伸DNA链,因此PCR扩增需要引物。引物与目的基因所在DNA分子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扩增LEA基因时,需要在引物的5'端添加限制酶的识别序列;由于Luc中存在BamHI识别序列,BamHI会将Luc切断;一种酶切会导致载体、LEA自身环化及LEA反向连接,因此选择的限制酶是EcoRV和Xbal。
根据已知序列,由于引物只能引导子链从5→3延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用PCR扩增时的两个引物对应的序列为:5'-GATATCATGGGC-3'和5'-TCTAGACTAGTG-3',扩增次数与得到等长DNA片段数之间的关系为2n-2n,得到等长的8条DNA片段,2n-2n=8,应该扩增4次;
检测酶(蛋白质)分子水平上采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转基因A植株的AC酶变高了,B的ATGL酶变低了,可以推测在干旱胁迫的环境下,LEA通过促进AC的表达使植物油脂增加;VOC通过抑制ATGL的表达减弱油脂的降低。
【点睛】本题考查了DNA分子的结构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分析能力。
_生物|江苏省南京市高三2024届9月零模考前押题生物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_生物|江苏省南京市高三2024届9月零模考前押题生物试卷及答案,共16页。
2023届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适应性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三二模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