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评课ppt课件
展开[必备知识]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1.地形图(1)概念:地形图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将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地图。(2)表达方式:它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3)作用: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
二、应用等高线图分析地形地貌
三、应用分层设色图分析地貌在等高线之间根据不同高程填充不同的颜色,就形成了分层设色地形图,可以一目了然地感知地表的起伏状况,可以判断喀斯特地貌类型、山岭与谷地。
[自主检测]1.判断正误并纠错(1)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答案 ×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2)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为山脊。( )答案 × 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海拔较两侧高,为山脊。(3)在山谷等高线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凸出。( )答案 × 山谷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凸出。
(4)沙丘迎风一侧坡度较缓。( )答案 √(5)丘陵地区等高线密集,高度不超过1 000米。( )答案 × 丘陵高度不超过500米。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图。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3.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解析 第2题,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形的;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故选B。第3题,图中河流位于该区域最低处,结合水渠等高线可知,水渠水是流向河流的;河流位于河谷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故选C。答案 2.B 3.C
等高线地形图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地形地貌。结合下图,完成4~5题。4.上图地区地形地势的基本特点是( )①以丘陵、平原为主 ②中部高,西南、东北低 ③以平原、盆地为主 ④中部低,西南、东北高A.①③B.②③C.①②D.①④5.图中甲、乙两条虚线所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山脊、山谷 B.山脊、山脊 C.山谷、山脊D.山谷、山谷
解析 第4题,图中等高线数值在500米以下,且等高线分布比较稀疏,应为丘陵、平原地形;中部海拔在200米以上,较高,丘陵呈西北—东南走向,西南和东北海拔在200米以下,较低。第5题,甲、乙两处等高线均由低处向高处凸出,为山谷。答案 4.C 5.D
探究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问题探究]地形等高线的弯曲与疏密蕴含着许多关于地形的信息。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示意图。
结合材料探究:(1)图中所示地区山脊的基本走向是怎样的?试说明判断理由。(2)图示山体主峰的西北坡的地形特征是怎样的?说明判断依据。提示 (1)东北—西南走向。山脊处的等高线向地势较低处凸出,然后根据一般的定向方法确定其走向。(2)上部较陡,下部较缓。等高线密集,表明坡度陡峭,反之则表示比较平缓,图示山体西北坡等高线上密下疏。
[关键能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规律1.形状特征(1)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盆地或洼地;如果没有数值注记,可根据示坡线来判断(示坡线——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2)等高线弯曲时,如果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如果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山谷;两个山顶中间的低地,形似马鞍——为鞍部地形。如下图所示:
2.判读等高线的数值同一等高线图上,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即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相等,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1)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读出两点的海拔,计算出两点的相对高度,还可以进一步求出两点的温度差。(2)结合等高线数值、比例尺和地形特征,判断地貌类型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形——山地地形;海拔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高原地形。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就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 000米线反映低山丘陵或高原;4 000米反映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3.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坡度越缓;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一致,是均匀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等高线下疏上密,为凹形坡。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判定。
4.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较广,主要体现在以下领域:(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不同地形区的水系特征不同。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成为河流的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过河谷时,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的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河流的流量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和所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2)判断气候特征分析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水热状况变化)、坡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常见的综合问题是以地形图为背景,要求在图上设计选择所需的“点”“线”“面”,以及给予科学的评价。①选“点”。根据要求考虑点的位置。如水库的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气象站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方;疗养院应建在地势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②选“线”。如公路、铁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a.用有利的地形地势,充分考虑路线的长短、坡度,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b.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区、沼泽地、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引水线路的选“线”,关键是应从地势高处向低处流。输油管道的选“线”,路线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③选“面”。包括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各种开发区等。如工业区宜建在地形平坦的地区,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资源丰富。居民区应考虑: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势平坦开阔的向阳地带,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④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
[典例剖析]例题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峰相对高度为2 470米B. CD是山谷,EF是山脊C. 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 H地比B地降水多(2)图中,有一处陡崖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B.198米C.298米D.601米
解析 第(1)题,甲、乙两山峰相对高度为1 320-1 150=170米;CD凸向等高线低值区,为山脊,EF凸向等高线高值区,为山谷;结合指向标判断,H在东南坡;图中显示H地位于迎风坡,降水较多,而B地在背风坡,故H地的降水多于B地;B地晴天多,阳光更充足。第(2)题,图中G处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该处有两条等高线重叠,等高距为200米,则陡崖相对高度应大于200米、小于600米,故选C。答案 (1)D (2)C
(地理实践力)问题:2020年暑假期间,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地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
(1)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2)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原理: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地貌、分析某两地间是否通视。解析 第(1)题,②地位于山谷附近,且等高线稀疏,地形平坦开阔,最利于作为露营地。而①地位于河谷,易受山洪威胁;③地位于陡崖处,易出现落石击伤人;④⑥两地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⑤地位于山脊,风速较大。第(2)题,暑假期间,我国日出东北,先根据指向标判断日出方向为东北,再由观日出可判断出⑥地地势高,其东北方向无遮挡物,最适宜观日出。答案 (1)②处 (2)⑥处
1.下列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中,能反映沙丘地貌的是( )
解析 沙丘是沙漠中常见的地貌,大多由风力堆积而成。流动沙丘外形一般呈新月形,且高出沙漠表层,因此等高线呈新月形且海拔由四周向中心增大,故A图正确。答案 A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完成第2题。
2.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aB.bC.cD.d解析 题干诗句描述的是水帘高挂、飞流直下、如烟似雾的瀑布景观。a图中断崖在山顶,无瀑布;b图中即使形成瀑布,高差为10米,不合题意;c图与题意符合;d图中虚线为山脊线,无河流发育。故C正确。答案 C
云南省哀牢山南部的元阳哈尼梯田,是当地群众在大地上“雕刻”出的农耕文化奇观。该山从山顶到山脚具有“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垂直景观结构,构成了良好的梯田生态系统。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哈尼梯田局部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相对高度最大值最接近( )A.690米B.720米C.790米D.820米4.图中( )A.①地适合建观景平台B.②地适合修建梯田C.③地适合建村寨D.④地分布有人工林5.图中所示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合理途径是( )A.培植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B.依托品牌优势,开发梯田系列产品C.流转闲置土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D.拆迁合并村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貌与土壤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背景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梳理教材夯实基础,探究重点提升素养,随堂演练知识落实,认识等高线地形图,核心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认识等高线地形图,自主检测,情境探究,方法突破,应用体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鲁教版 (2019)单元活动 学用地形图探究地貌特征作业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分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