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练习题,文件包含十五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十五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十五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基础达标 (10分钟·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4分)1.20世纪50年代末,埃及政府决定建造阿斯旺水坝,这将淹毁部分文化遗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阿布辛拜勒神庙,神庙的成功搬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援助。阿布辛拜勒神庙搬迁深远的影响是 ( )A.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抢救活动B.人类成功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壮举C.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D.阿布辛拜勒神庙避免了被毁灭的厄运2.(2022·嘉兴高二检测)“三孔”(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三孔”)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有 ( )①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后代推崇②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③孔子的思想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④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封建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②③3.长期以来,人们在创造现代文明的同时,不仅不断地污染和破坏自然环境,也不断地破坏和毁灭历史遗留的文化成果。因此《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保护中的重要原则是 ( )A.要保护自然环境B.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C.要保护世界文化遗产D.要保护世界遗产,联合国责任重大4.1999年版的《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操作指南》第一条明确指出,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仅属于每个国家,而且属于人类。它们是人类无价且不可替代的财富,它们的损失也是世界所有民族的损失。这说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 )A.当前遭到了巨大损毁 B.对文化的传承具有重大意义C.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D.是研究古代文化的重要见证5.(2022·金华高二检测)明代戏曲声律家沈宠绥对昆曲评论道:“嘉隆间,昆山有魏良辅者乃渐改旧习,始备众乐器而剧场大成,至今遵之。”魏良辅“渐改旧习”取得的主要成就是 ( )A.推动了“昆山腔”曲调名称的正式确立B.使得昆腔具备了作为戏曲声腔的条件C.通过《浣纱记》将昆腔推上了戏曲舞台D.直接推动了文人争相用昆腔编写传奇6.(2022·宁波高二检测)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下列三幅图所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左到右分别是埃及古阿比多斯的埃及牛的黏土模型、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藏的牛尊和亚述帝国王宫出土的人面飞牛石雕。这些考古文物可以用来说明 ( )A.世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历程B.社交和宗教仪式的重要性C.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D.埃及文化的世界价值与意义7.非洲塞内加尔境内的戈雷岛遗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最野蛮的写照。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它为全人类的文化遗产。这主要是因为该遗址 ( )A.真实完整 B.见证了殖民罪恶C.体现了文明碰撞 D.地理位置重要补偿训练: 我国的莫高窟等多处景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的共同性是 ( )①作为重要的自然景观,具有重大经济价值,必须保护②是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资源③展现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阶段④是我国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二、非选择题(11分)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明代长城是历代长城中体系最严密、留存最完整的长城军事防御系统。长城防御体系包括长城本体和沿线的军事聚落,军事聚落包括驻防合一的卫所、堡寨,驿传(烽传)运输系统中的驿站、烽燧、墩台。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包括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完整构成要素结构。明长城防御体系内在价值的评估,是对其文物价值的具体解释,是长城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前提与基础,也为其今后修复设计与展示利用的工作提供了研究和发展方向。对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内在价值,也可以分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评估。——摘编自徐凌玉、张玉坤、李严《明长城防御体系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明长城军事防御体系中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要素。(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长城防御体系的内在价值。(7分)能力提升 (20分钟·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9.1906年,清政府颁布的《保存古物推广办法》重点说明:“周秦以来碑碣、石幢、石磬、造像及石刻、古画、摩崖字迹之类,现存何县、何地,及某县某种物共有若干,某物字迹现存若干,有无断折残缺情形,拟令督抚饬属详查咨部存案备核。”据此说明清政府 ( )A.修复保护历史文化名城B.建立古物保护专门机构C.重视古物的调查与保护D.重视保护各地自然遗产10. (2022·温州高二检测)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大航海时代,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对这一建筑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它由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C.它受《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D.它具有真实性,但不一定具备完整性11.(2022·舟山高二检测)下图是古希腊某一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式样,下列项中有关该建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注重人文与审美的结合B.坐落在雅典卫城的最高处C.南边柱廊矗立着六尊大理石女雕像D.三神殿分别供奉宙斯、赫拉和波塞冬12.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无可能。我们现在看到的昆曲,早已不是明代的昆曲……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13.(2022·丹东高二检测)下表记述了部分世界文化方面的相关史实。1970年代晚期澳大利亚开始将原住民的文化权利纳入国家文化政策与博物馆政策1990年美国通过了《北美原住民墓葬保护与归还法案》,确认了北美印第安人索取原住民文物的权利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现代国际法归还文物的原则”,即任何因战争原因而被抢夺或丢失的文物都应归还,没有任何时间限制该表所述史实 ( )A.提升了典藏文物的合法性 B.体现出文物保护的公平性C.使社会群体权益得到重视 D.可推动文化的传承与保护14.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多个国家签署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公约中文化和遗产的并列反映了 ( )①二者的相互依赖性 ②自然遗产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③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④各国对二者都实施了有效保护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15.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C.罗马帝国的扩张D.罗马外贸的兴盛二、非选择题(12分)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方针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我国已经建立起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1985年和2004年,中国分别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通过《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强调确保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2011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9年7月,故宫博物院推出“故宫名画记”“全景故宫”“玩转故宫”等7款数字产品,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资源,并围绕这些数字资源展开保护、研究和利用。——摘编自宁吉喆等《辉煌70年——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1949—2019)》材料二 近百年来的国际文化遗产宪章、宣言、决议等文件繁多,其中重要的遗产保护文件多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制定。摘录于下表时间文件保护对象与范围保护原则与方法1933年《雅典宪章》历史古迹历史古迹修复七项决议1964年《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古迹与遗址原真性原则:将古迹遗址真实地、完整地传下去1975年《关于保护历史小城镇的决议》历史小城镇在修复和翻新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当地居民的权利、习俗和期望1994年《奈良真实性文件》文化多样性与遗产多样性在遵循原真性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多样性原则续表时间文件保护对象与范围保护原则与方法1999年《国际文化旅游宪章》文化遗产与文化旅游提倡旅游业和遗产保护结合,旅游应保护自然和文化遗产的特征2000年《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国文物古迹提出文物古迹保护的十大准则2003年建筑遗产保护原则建筑遗产采用多学科综合方法,尊重文化多样性与完整性原则2005年《西安宣言》周边环境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独特性(1)阅读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4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国际遗产保护的理解。(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步测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同步练习题,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