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01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02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03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体的重量最接近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九年级(下)期中
    物理试卷
    1. 用鸡蛋撞石头,鸡蛋破碎而石头完好无损。鸡蛋撞石头的力记为F1,石头对鸡蛋的力记为F2,则(    )
    A. F1大于F2 B. F2大于F1
    C.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D. 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 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用力F拉弹簧测力计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 8N B. 4N C. 2N D. 0N
    3. 下列物体的重量最接近0.5N的是(    )
    A. 一个乒乓球 B. 一只母鸡
    C. 一个鸡蛋 D. 一张课桌
    4. 下列摩擦力中,属于滑动摩擦力的是(    )
    A. 人正常步行时,鞋底受到的摩擦力 B. 人向上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
    C. 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笔尖受到的摩擦力 D. 车正常行驶时,车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5. 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B. 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 手拉长橡皮筋,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D. 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处于平衡状态
    6. 小明想通过一个例子给同学讲解惯性,下列事例中最恰当的是(    )
    A. 手压气球,气球变形 B. 利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
    C. 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指感到疼痛 D. 百米跑运动员抵达终点时难以立即停下
    7. 下列实例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是(    )
    A. 用吸管吸饮料 B. 用高压锅煮食物
    C. 茶壶的壶盖留有小孔 D. 火车站台设置安全线
    8.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 打开高速行驶的大巴车车窗时,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B. 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减小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C. 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D. 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兰州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大
    9. 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是(    )
    A. B. C. D.
    10. 如图所示,甲、乙两容器中装的都是水,与乙等高的丙容器中装的是酒精。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则(    )

    A. 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B. 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C. 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D. 三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相等
    11. 下列物体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茶壶 B. 船闸
    C. 抽水机 D. 下水弯管
    12. 有甲、乙两个气球,甲中吹入的是空气,乙中吹入的是氢气,用线封口后乙可以在空气中浮起,而甲不能。如果两个气球的大小相等,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受到浮力,乙没有受到浮力 B. 甲没有受到浮力,乙受到浮力
    C. 二者都受到浮力,但乙受到的浮力较大 D. 二者都受到浮力,且浮力相等
    13. 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丁4个小球,分别静止在水中的不同深度处,如图所示,则这4个小球在水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4. 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没有浮出水面时所受的重力相同 B. 潜水艇没有浮出水面时所受的浮力相同
    C. 向外拉注射器活塞,可实现潜水艇上浮 D. 向内推注射器活塞,可实现潜水艇下沉
    15. 如图,在水槽中放一只小碗,碗可以漂浮在水面上,也可以沉入水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变大了
    B. 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与它的重力大小相等
    C. 碗沉入水底时比漂浮时所受的浮力变大了
    D. 碗沉入水底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小了
    16. 如图,这个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______ ,测得物体的重力为______ ,如果测量时倒过来测,将物体挂在了吊环上,而手提着测力计挂钩,则物体静止时所受重力______ 弹簧测力计示数(选填“>”或“=”或“<”)。


    17. 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还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
    18. 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因为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______的缘故,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力来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19. 如图是抗击新冠疫情使用的负压救护车,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它能有效防护病毒再传播,负压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抽气机,将经消毒杀菌处理后的被污染空气从车内抽出,使车内气压______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车外气压,在______ 作用下,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20. 如图所示,向硬币______(填“上方”或“下方”)快速吹气,硬币会比较容易跳过前方的木条,这是因为吹气时,空气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______,产生向上的压力差。


    21. 如图容器中装有足量的水,当止水阀门关闭且水不流动时,竖直管中水柱的高度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打开止水阀,发现相连的A和B处细玻璃管中,______(填“A”或“B”)管中液柱高,判断的理论依据是:在液体中,______。

    22. 如图所示,物块沿斜面匀速下滑,请画出物块的受力示意图。


    23. 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木板、棉布、毛巾和小车。
    (1)实验时要将小车从斜面上______ (同一/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是为了使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大小______ ,本实验中的“阻力”主要是指小车受到的______ 。
    (2)分析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______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变化的趋势,推理得出阻力减小到零时,运动的小车将______ 。
    (3)如图,若实验中小车仅在木板上滑行时滑出了右端,是否需要重做本实验以获取可靠的证据?答:______ (需要/不需要);为了让小车不滑出木板,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
    A.小车仍从斜面原位置滑下,换一个更长的木板
    B.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原位置滑下
    C.斜面倾角不变,小车从斜面上较低处位置滑下
    D.减小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原处滑下
    (4)本实验结论是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下列得出实验结论的过程与该实验相同的是______ 。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B.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C.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D.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4. 如图是用压强计“探充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压强计上的U型管______(选填“属于”或“不属于”)连通器,通过U型管左右液面______反应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有一定的高度差,如图甲,其调节的方法是______(选填“A”或“B”),调节好后U形管左右两侧的水面相平。
    A.将右侧支管中高出的水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3)比较图乙和图丙,可以得到:液体的压强与______有关。
    (4)比较______两图,可以得液体的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5)已知图丙中U型管左侧水面的高为4cm,右侧水面的高为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______Pa,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______Pa(g=10N/kg)。
    25. 如图所示,正方体A的棱长为10cm,在它的上面放一个重2N、棱长为2cm的正方体B,此时正方体A恰好没入水中,g取10N/kg。求:
    (1)B对A的压强;
    (2)正方体A受到浮力的大小。


    26.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薄壁圆柱形容器重6N,底面积100cm2,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挂有重为27N的金属块,现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容器内水面由20cm上升到30cm(g取10N/kg,ρ水=1.0×103kg/m3).求: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如图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
    (2)金属块浸没在水中静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未与底部接触,如图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鸡蛋对石头的力F1与石头对鸡蛋的力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关系为F1=F2,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分析与辨别,会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能逐一对照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条件,是解答的关键。

    2.【答案】B 
    【解析】解:弹簧测力计所受到的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或因为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因此这两个力是平衡力;
    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应以弹簧测力挂钩一端所受的拉力为准,所以其示数是4N。
    故选:B。
    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各加4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是静止不动的,受到的是平衡力,但显示的只能是拉力的大小4N。
    本题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关于弹簧测力计的易错题,很多学生不注意就会认为答案为8N或0N。

    3.【答案】C 
    【解析】解:A、一个乒乓球的质量约3g=0.003kg,受到的重力约G=mg=0.003kg×10N/kg=0.03N,故A错误;
    B、一只母鸡的质量在2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2kg×10N/kg=20N左右,故B错误;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m=50g=0.05kg,重力G=mg=0.05kg×10N/kg=0.5N,故C正确;
    D、一张课桌的重力约50N,故D错误。
    故选:C。
    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个物体的重力有个初步的了解,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本题考查了对重力的估测,属于基础知识。

    4.【答案】C 
    【解析】解:A、人正常步行时,鞋底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故A错误;
    B、人向上爬杆时,手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故B错误;
    C、用铅笔在纸上写字时,笔尖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故C正确;
    D、车正常行驶时,轮胎受到的摩擦力,属于滚动摩擦力,故D错误。
    故选:C。
    摩擦力的概念是: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根据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可将摩擦力分为三种: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未发生相对运动,但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
    抓住物体的运动情况,可判断题目中各属于何种摩擦力。

    5.【答案】C 
    【解析】解:A、物体受到非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而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运动状态不会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
    C、用力可以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的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故C正确;
    D、绕操场匀速转动的玩具电动车运动方向一直发生变化,所以不是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时,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本题考查平衡状态、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平衡力,是一道综合题,但难度不大。

    6.【答案】D 
    【解析】
    【分析】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新课改要求学习物理知识时要多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考试中像此类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题目经常出现。
    【解答】
    A、手压气球,气球会变形,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与惯性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利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物理知识是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与惯性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对铅笔尖施加力的作用的同时,受到铅笔尖的反作用力,手指感到疼,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与惯性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百米跑运动员抵达终点时无法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答案】D 
    【解析】解:A、用吸管吸饮料时,嘴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饮料在大气压力作用下被压入嘴中,利用了大气压,故A不符合题意;
    B、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高液体沸点高,故B不符合题意;
    C、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使内外气压相等,水才容易倒出来,利用了大气压,故C不符合题意;
    D、火车站台上,靠近火车的事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另一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会产生向内的压强差,容易发生危险,所以要设置安全线,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小,压强越大。
    本题的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大气压的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总体难度不大。

    8.【答案】A 
    【解析】解:A、看到车上窗帘往外飘,是因为车外空气流速快压强小,车内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从而产生向外的压力差,故A正确;
    B、啄木鸟的嘴很尖细,是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干,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故B错误;
    C、水坝修建为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故C错误;
    D、珠穆朗玛峰顶的高度大于兰州市地面的高度,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因此珠穆朗玛峰顶的大气压强比兰州市地面的大气压强小,故D错误。
    故选:A。
    (1)气体和液体都属于流体,在流体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
    (3)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气压随海拔的升度而减小。
    此题考查了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增大压强的方法、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9.【答案】D 
    【解析】解:当沿图中虚线将其分割成体积相等的a、b两部分时,由密度公式可知,剩下的b部分的质量为原来的12,由G=mg可知,b的重力变为原来的12,则b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也变为原来的12,因此四种分割方法中,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力相等;
    由图可知,D图中剩下的b部分的受力面积最小,由p=FS可知,D图中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最大,故D正确。
    故选:D。
    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根据p=FS分析剩下的b部分(未倾倒)对水平地面产生的压强。
    本题考查压强定义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10.【答案】C 
    【解析】解:乙、丙两容器底部的液体深度相同,且ρ水>ρ酒精,根据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乙>p丙;
    甲、乙两容器中装的都是水,且甲容器底部的水较深,根据p=ρ液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p甲>p乙;
    故p甲>p乙>p丙,即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
    故选:C。
    乙、丙两容器底部的液体深度相同,且ρ水>ρ酒精,根据p=ρ液gh可知乙、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甲、乙两容器中装的都是水,且甲容器底部的水较深,根据p=ρ液gh可知甲、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据此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比较,属于基础题。

    11.【答案】C 
    【解析】解:ABD、茶壶、船闸、下水弯管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特点,属于连通器,故ABD不合题意;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不是连通器,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根据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总是相平的。
    此题考查的是连通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多思考。

    12.【答案】D 
    【解析】解:甲、乙两球都浸没在空气中,都受到浮力,由于两个气球的体积大小相等,根据F浮=ρ气gV排知甲、乙两球受到的浮力相等,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根据浮力的定义判断出甲、乙两球是否受到浮力;
    (2)由阿基米德原理判断出甲、乙两球受到浮力的大小。
    本题结合实际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阿基米德原理不仅适用于液体,也适用于气体。

    13.【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图知,甲、乙球为漂浮,丙球为悬浮,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根据浮沉条件得出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的关系,而4个小球的质量相同、重力相同,可得4个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重力的公式、物体的浮沉条件,利用好漂浮和悬浮条件是本题的关键。
    【解答】
    由图知,甲、乙球为漂浮,丙球为悬浮,丁球沉入容器底部,
    ∵漂浮和悬浮时,F浮=G=mg,4个小球的质量相同
    ∴甲、乙、丙球受到的浮力:
    F浮甲=F浮乙=F浮丙=G,
    丁球沉入容器底部时,F浮丁 ∴F浮甲=F浮乙=F浮丙>F浮丁,
    则丁球的浮力最小。
    故选:D。  
    14.【答案】B 
    【解析】解:AB、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和上浮的,当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或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时,改变了潜水艇受到的重力,但是当潜艇模型浸没在水中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故A错误、B正确;
    C、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入试管内,此时试管的自重增加,当重力大于浮力时,可实现潜水艇下沉,故C错误;
    D、向内推注射器活塞,水会被压出试管内,此时试管的自重减小,当重力小于浮力时,可实现潜水艇上浮,故D错误。
    故选:B。
    (1)潜水艇是通过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下潜和上浮的;
    (2)根据向试管内吹气或向试管外吸气时模型重力的变化,结合物体沉浮条件判断模型的浮沉情况。
    本题考查了潜水艇的原理,知道浮沉条件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
    A、碗沉入水底时与漂浮在水面上时,质量相同,所以重力相同,故A错误;
    B、据浮沉条件可知,碗沉入水底时受到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故B错误;
    C、碗沉入水底时,浮力小于重力;碗漂浮时,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由于重力相同,所以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故C错误;
    D、漂浮时的浮力大于下沉时的浮力,即据V排=F浮ρ水g可知,小碗浸没后,排开的水的体积减小,水面则下降,根据p=ρ液gh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阿基米德原理和浮沉条件的应用,关键是知道小碗沉入水底排开水的体积变小了,碗重力是不变。

    16.【答案】0.2N2.2N< 
    【解析】解: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物体的重力为:2.2N;
    将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测力计外壳、拉环等的重力都由弹簧来承担,会在测力计上显示一定的示数,从而使最终的测量结果偏大。
    故答案为:0.2N;2.2N;<。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数;
    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除弹簧外,还包括外壳、拉环等,这些都有一定的重力,如要倒过来使用,这些重力都会由弹簧来承担,会影响测量的结果。
    本题考查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属于基本技能的考查。

    17.【答案】相互的  形变  运动状态 
    【解析】解:排球运动员扣球给球一个力,同时手觉得疼,说明球也给了手一个反作用力,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排球变瘪,是力使物体发生了形变。排球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相互的;形变;运动状态。
    (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两个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理解力的作用的相互性,知道力的两个效果,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答案】小  增大 
    【解析】解:劣质橡皮质硬,擦字时打滑,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表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
    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小明用力擦,增大了橡皮对纸的压力,从而增大了摩擦力,字就擦干净了。
    故答案为:小;增大。
    (1)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再根据题意“用力就擦干净了”可知,它是采用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方法的应用、理解和掌握。

    19.【答案】低于  大气压 
    【解析】解:负压救护车的原理:车内空间为负压舱,小于外界大气压,因此必须用抽气机将被污染的空气经过消毒、杀菌处理后从车内抽出,使车内气压低于车外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清洁的空气只能由车外流向车内。
    故答案为:低于;大气压。
    负压救护车是利用负压技术是使救护车内的大气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据此分析即可解答。
    此题考查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理解负压救护车的工作原理是关键。

    20.【答案】上方  小 
    【解析】解:在硬币上方沿着与桌面平行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上方空气流速度大,压强小;而空气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故硬币上方压强小于下方压强,产生向上的升力,因此硬币就“跳”过了木条。
    故答案为:上方;小。
    液体和气体都称为流体,生活中常见的流体是水和空气,流体的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的掌握,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1.【答案】相同  A 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解析】解:打开止水阀门前,容器相当于连通器,此时水静止,则水面高度相同;
    打开止水阀门,由于水的流量一定,A管底部比B管底部横截面积大,水流速小,产生的压强大,能支持的水柱就高,所以A管中液柱高,B管中液柱低。
    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其关系为: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故答案为:相同;A;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在打开止水阀门前,容器相当于连通器,此时水面保持相平;当打开止水阀门时,比较A和B两管底部液体的流动速度,根据流体流速大、压强小,判断压强大小,由压强大小判断液面高度。
    掌握连通器的特点,以及流体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能用流体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现象,并能比较A和B两管底部水的流动速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答案】解:物块正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G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同时还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的作用,各力的作用点均画在物体重心上,如图所示:
     
    【解析】先分析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受到的各个力,再画出其受力示意图。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并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23.【答案】同一  相同  摩擦力  越远  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需要  B C 
    【解析】解:(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小车的初速度相同,所以应使小车从相同高度由静止滑下;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作用,这个摩擦力就是阻力;
    (2)根据图中运动情况可知:小车在木板表面上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木板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小车运动的距离就越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远,速度减小得越慢;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在水平方向上不受阻力,其运动的状态不变,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3)本实验中,通过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来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情况,三次实验小车运动的距离不同,可以说明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无需要重新实验;
    将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小车滑出水平木板右端而掉落,说明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较大,速度较大,通过的路程比较大,所以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可以换一个更长的木板;或者将小车从高度较低处滑下,或者可以减小斜面的倾角,从而减小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动能,减小小车在水平面的速度,减小小车通过的路程;故不可行的方法是增大斜面的倾角,小车仍从斜面上原来的位置处滑下,故选B;
    (4)上述实验结论是在分析实验现象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的;
    A、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中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A不符合题意;
    B、在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B不符合题意;
    C、在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时用的方法是实验推理法,故C符合题意;
    D、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时没有用到实验推理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故答案为:(1)同一;相同;摩擦力;(2)越远;做匀速直线运动;(3)不需要;B;(4)C。
    (1)该实验应使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相等,比较小车运动的距离才有意义,所以要控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释放;实验中的阻力来自于小车与接触面的摩擦力;
    (2)实验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改变阻力的大小,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论;
    (3)小车滑行的距离越大,表明阻力对运动的影响越小;
    为让小车不滑出木板,可以增加木板的长度或减小小车的速度,据此分析;
    (4)根据每个选项的实验方法分析。
    本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要掌握实验的现象及结论。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所用到的实验方法除控制变量法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科学推理法,也被称为理想实验法。

    24.【答案】不属于  高度差  B 深度  丙丁  600 1000 
    【解析】解:(1)这是测量液体压强的压强计;它的左端是密闭的,所以不是连通器;通过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反应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U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U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则B正确;故选B;
    (3)比较乙图、丙图,在相同液体中的不同深度处,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不相等,液体的压强不同,故可以得到:在不同深度,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4)在丁图中,若将烧杯中的水换成同深度的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控制了深度不变,把水换成盐水,液体密度变大,液体压强变大,则可以观察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将变大,故比较丙、丁两图;
    (5)已知图丙中U型管左侧水面的高为4cm,右侧水面的高为10cm,则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06m=600Pa;
    图丁中U形管左右两侧水面的高度差h=10cm,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为:
    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故答案为:(1)不属于;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2)B;(3)液体的深度;(4)丙、丁;(5)600;1000。
    (1)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叫压强计;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通过U型管内液面高度差,反应液体内部压强大小;
    (2)U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U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U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U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U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3)在相同液体的不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不相等;
    (4)在丙丁图中,若只将烧杯中的水换成盐水,其他条件不变,是控制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观察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是否相等,得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和液体的密度有关;
    (5)根据已知条件得出液面的高度差,根据p=ρgh橡皮管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之差;
    根据p=ρgh得出U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液体压强计的了解以及液体内部压强的影响因素,以及液体压强公式的运用,是一道综合题。

    25.【答案】解:(1)B对A的压力:
    F=GB=2N,
    B对A的压强:
    p=FSB=2N(2×10-2m)2=5×103Pa;
    (2)由图可知,正方体A浸没在水中,因此A排开水的体积:
    V排=VA=(10×10-2m)3=0.001m3,
    正方体A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F浮=ρ水V排g=1.0×103kg/m3×0.001m3×10N/kg=10N。
    答:(1)B对A的压强为5×103Pa;
    (2)正方体A受到浮力的大小为10N。 
    【解析】(1)利用F=GB得出B对A的压力,根据p=FS得出B对A的压强;
    (2)正方体A恰好没入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A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A受到的浮力的大小。
    本题考查了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熟练公式即可解答。

    26.【答案】解: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
    p1=ρ水gh1=1.0×103kg/m3×10N/kg×0.2m=2×103Pa;
    (2)金属块的体积为V金=V排=Sh排=S(h2-h1)=0.01m2×(0.3m-0.2m)=0.001m3,
    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0.001m3=1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G-F浮=27N-10N=17N;
    (3)容器中的水重为G水=m水g=ρ水gV=ρ水gSh1=1.0×103kg/m3×10N/kg×0.01m2×0.2m=20N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F=G0+G水+G排=6N+20N+10N=36N,
    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p2=FS=36N0.01m2=3600Pa.
    答:
    (1)金属块未放入水中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为2×103Pa;
    (2)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7N;
    (3)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3600Pa. 
    【解析】(1)已知水的深度和密度,利用公式p=ρgh计算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已知金属块放入水中前后的深度,可以得到金属块排开水的深度;已知容器的底面积和金属块排开水的深度,可以得到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以得到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已知金属块的重力、受到的浮力,两者之差就是弹簧测力计的拉力;
    (3)桌面受到的压力等于容器重力、原来水的重力和金属块排开的水的重力之和;已知压力和受力面积,利用公式p=FS得到压强.
    此题考查的是压强、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和力的平衡关系的应用,属于力学综合题.解决压强问题时,首先明确研究对象是液体还是固体,以选择相应的压力、压强公式,切忌张冠李戴.


    相关试卷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川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体的重力最接近0,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等5地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等5地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