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1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共18页。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宋]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 草木相连南服①内,江湖异态栏干前。 乾坤万事②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
注 ①南服:古代王畿以外地区分为五服,称南方为南服。②乾坤万事:天下事,暗指“靖康之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第二次登临岳阳楼,依然被岳阳楼的景象吸引,于是触景生情, 赋诗抒怀。B.在岳阳楼上远眺,景色尽收眼底:江堤蜿蜒,草木葱茏,江湖异态, 风壮浪涌。C.“风壮浪涌”既写出水势的湍急汹涌,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起伏,如 汹涌的波涛。D.同是登高题材的作品,这首诗和杜甫《登高》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 仰结合。
解析 “描写角度均为远近、俯仰结合”错,这首诗的描写角度是远景、俯视;《登高》的描写角度是远近、俯仰结合。
2.这首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答案 ①对岳阳楼壮观景象的赞美之情。②国家破亡的担忧之情。③长期迁谪之愁。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次韵孔宪蓬莱阁①[宋]赵抃山巅危构傍蓬莱,水阁风长此快哉。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动两潮来。遥思坐上游观远,逾觉胸中度量开。 忆我去年曾望海,杭州东向亦楼台②。
注 ①诗人的孔姓友人登蓬莱阁时,有诗赠赵抃,本诗为赵抃所作的和诗。宪:御史的省称。②楼台:望海楼。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句写蓬莱阁的地势和构建之高,观潮视野开阔;次句写水阁凌 空,海风悠长,语调轻快。B.诗歌首句采用倒装手法,将主语“蓬莱”置于句尾,不仅便于吟诵, 还能使诗词韵律更加和谐。C.诗歌颈联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蓬莱阁,游目骋怀,以天地之气填充胸 臆,越发觉得心胸开豁。D.颈联收束前两联的写景,尾联“忆”字又转向对去年自己观潮的回忆, 结构上收放自如,回环曲折。
解析 “诗歌颈联写诗人想象自己登上蓬莱阁”错误。本诗是诗人对友人登上蓬莱阁所赠之诗的和诗,且根据“遥思”二字可知,颈联写的是诗人想象友人登上蓬莱阁后的情景。
4.请简要赏析颔联在写景时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6分)
答案 ①运用了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诗人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在蓬莱阁上观潮望海的情景,海水广阔无边,天地百川都被这漫无边际的海水涵容;晨昏两次潮涨潮落,天地仿佛被海水托举而浮动起来。想象丰富,夸张大胆,诗境开阔,气势恢弘,展现了诗人豪迈开阔的胸襟。②对仗工整。上下两句同一位置的词语词性一致,平仄相对,诗句对仗工整,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羌村三首①(其二)[唐]杜甫 晚岁迫偷生,还家少欢趣。 娇儿不离膝,畏我复却去。 忆昔好追凉,故绕池边树。 萧萧北风劲,抚事煎百虑。 赖知禾黍收,已觉糟床②注。 如今足斟酌,且用慰迟暮。
注 ①公元757年,诗人因言事触怒唐肃宗,被迫回到因战乱十余月而未通音信的羌村,与家小相聚,写下《羌村三首》。②糟床:榨酒的器具。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叙事,交代了诗人迟暮之年因触怒皇上而被迫还家的窘境和 郁郁寡欢的心情。B.诗歌形象鲜明,既有仕途受挫、心绪复杂的父亲,又有“绕膝慰留、 畏爷复去”的娇儿。C.诗歌先抑后扬,结尾“足”“慰”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因禾黍丰收、家 酿将熟而愁绪得解。D.诗歌沉郁顿挫,于曲折层进的谋篇布局中表现诗人“身虽到家,而心 实忧国”的感情。
解析 “诗歌先抑后扬”错。诗歌没有使用先抑后扬的手法,“足”“慰”二字借酒之多写愁之浓,再多的酒也只是暂且自慰。
6.这首诗刻画了诗人诸多的反常心理,请结合诗句说明这些反常心理的具体表现。(6分)
答案 ①晚年之际,战乱之中,得以还家本是幸事,诗人却感到“迫偷生”“少欢趣”。②返家后,池边纳凉,追忆往昔,本该得到慰藉,但诗人感受到的却是萧劲北风带来的诸多煎熬和忧虑。③眼见禾黍将要丰收,本该感到喜悦,可诗人想到的却是用丰收的粮食酿更多的酒,以消更多的愁。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9分)萍乡道中谒濂溪①祠[明]王守仁木偶形骸恐未真,清辉亦自凛衣巾。 薄书曾屑乘田吏②,俎豆犹存畏垒③民。碧水苍山俱过化,光风霁月解传神。 千年私淑④心丧后,下拜春祠荐渚苹。
注 ①濂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以濂溪为号,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曾贬谪至萍乡任税监。②乘田吏:史载孔子曾任乘田、委吏小官。③畏垒:乡野。④私淑:未能亲自受业但敬仰并传承其学术而尊之为师之意。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濂溪祠里的先生塑像未必与真人一般模样,但让拜谒者有敬畏感;首 联交代了对先生的仰慕之情。B.领联运用正反对比手法,认为史书轻视乘田、委吏这样的小官,但萍 乡百姓依然景仰、祭祀濂溪先生。C.诗歌用“过化传神”肯定濂溪先生的功绩与影响,赞扬濂溪先生留在 萍乡的教化之功、高风亮节。D.诗歌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先贤的深切悼念,以及传承其学术思想的志 向,情感真挚深沉,令人感慨。
解析 B项理解有误。“屑”在诗中是“认为值得做”的意思,颔联从史书、百姓两个角度来肯定濂溪先生的历史地位与影响。没有运用正反对比手法。
8.“下拜春祠荐渚苹”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6分)
答案 ①“下拜”“荐”,照应诗题中的“谒”,与首联“凛衣巾”呼应;②运用动作描写,再次表明对濂溪先生的景仰之情,巧妙收束全文;③与前一句相映衬,表明“拜”“荐”出乎真情,强化情感。
相关试卷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6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6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共24页。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5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5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共26页。
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4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
这是一份新高考语文第6部分 专题14 限时综合训练课件PPT,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