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271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271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42271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
展开
这是一份202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共8页。
2023年语文新高考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指导)(1-5题,17分,力争14分以上)树立一种概念、两种心态、六个步骤1.树立一种概念虽然高考试题中的社科论述类文章,内容涉及广泛,思想容量大,有的文章专业性很强,但毕竟考查的是阅读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在做信息类文本阅读试题时,要牢固树立“答案就在原文中”的观念。如“理解重要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中的“文中”即指具体的语境,有两种含义:一是对文章全局的整体把握,一是指具体词句的上下文。即使“推断和想象”试题的答案也同样在原文中。2.具备两种心态① 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只有聚精会神、心无旁骛地进入阅读状态和解题状态,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作出判断。② 一定要认真仔细。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往往在极细微处做文章。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而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语句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仔细,马虎大意是万万要不得的。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找不到与选项“酷似”的句子,但我们可以找到与之相关的句子,由这个相关的句子去作出推断,从而判定选项的正误。3.明确六个步骤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来进行解题。(1) 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读题肢读是重要的一步,只有读懂了文章才有可能准确地筛选信息,找出正确答案,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划读原文找“概念”,将以下一些重要信息标示出来:① 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② 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③ 关联词。④ 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⑤ 特殊句(判断句或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疑问句等) (2) 审(题干、选项),要求划读题干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① 题目要求是什么:正确还是不正确的项。找正确项,须用排除法;找错误项,运用重点突破法;② 提示方面:题干中有些词语经常出现,分为三类:A.“解释”“理解”——表明命题者在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因应注意“内容方面”和“程度差异”;B.“推测”“分析”——考查对文章延伸意义的理解,错因常在“程度差异”与“逻辑错误”;C.“原因”“证据”——考查对文章逻辑关系的理解,错因与B类同。(3)找(筛选信息),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① 找区位,审题干。即阅读每一选项,并从原文中找到相对应的区位。② 找差别,包括内查语意与外查关系。A.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查找区位的相关叙述与选项有没有意思上的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B.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关系,主要包括:话题关系——与前后文是否属于同一话题;逻辑关系——在逻辑上与前后文是否一致。③找错因信息类文本阅读命题陷阱,主要集中在选择题错误选项的设置上,一般为十种陷阱:A.偷梁换柱: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它是就结果而言的。B.张冠李戴:是选项把原文中对象为A的概念说成是B,从而导致对象不当。C.以偏赅全:以偏赅全是就概念数量范围而言的,命题人往往改变原文中数量表述的范围,将部分改成全部、局部改成整体,以达到干扰考生的目的。D.是非颠倒: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E.强加因果:所谓强加因果,就是选项中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导致逻辑不当。F.超前判断:一是弄错时态:如将“将来如此”说成了“已经如此”,二是模糊现实,往往是在“必然如此”还是“可能如此”上做文章。G.无中生有: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命题者纯靠主观臆断来迷惑考生。H.瞒天过海:是指命题人故意遗漏文中的重要信息,以期瞒过考生的眼睛达到干扰的目的。I.答非所问:指选项故意与所问的问题不一致,造成驴唇不对马嘴,以干扰考生。J.喧宾夺主:是指选项中所列的内容在文中都能找到依据,但只有一个是阐释概念的主要原因,其他项虽不算错,但都是次要原因,这样放在一起干扰考生,起到喧宾夺主的作用。(4)比(干扰项)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5)排根据从文中筛选到的信息,对选项进行排除,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 (6)选选出正确选项。小结:论述文阅读解题方法:①根据选项找原文;②对照原文找差异;③针对差异做判断。信息整合题:第四题一般都是局部信息整合题,也是全卷第一道主观简答题,千万别慌张,这题难度不大,这题仅仅需要你把指定范围的文本进行一下信息整合,分点作答即可。推断或者探究题:第五题有一定区分度,常常是推断题。推断题都是利用文本内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外的新材料,让你用刚学的观点来论证新材料。比如文本告诉你“浪漫主义”这个概念了,然后马上给你《西游记》的片段,请你分析“浪漫主义”体现在片段的哪里。永远记得,这类题是“观点+分析”2结合的。假如是探究题,那么命题主要涉及三个方面:①对所读的文本中的疑点、难点提出问题,要求深入研讨;②根据文本内容提出问题,呈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答案,让考生判断其正误或优劣;③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等。答题思路可概括为:观点——引据——论述——小结。观点:明白无误地表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据: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内引外联”的原则,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论述: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最后整合信息,分条陈述:①要点须全面;②陈述有条理。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点。 现代文阅读2 文学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6——9,18分,力争12分以上)重点关注:革命小说、历史小说、社会主义新时期小说。①整体把握:人物、事件、景物、情感,明确作品主题;②认准答题方向:词句理解、作用、分析问题、归纳主旨等;③答题要注重和文章主旨结合起来考虑。④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分析、概括、分条陈述等,做到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语言通畅。1.解题时要经过五个步骤通读,了解内容;看题,明确所问;找点,圈定答题区域;过滤,综合判断;权衡,规范作答。2.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1)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2)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3)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4)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5)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3.解答一般方法(1)原则:主题在心中,答案在文中,方法在胸中(2)观念:整体的观念、联系的观念(3)步骤:速读原文;审读试题;重点回读;紧扣原文、灵活作答4.规律点睛(1)整体阅读 把握主旨(2)认真审题 文题对应(3)瞻前顾后 考虑全面(4)对照要求 规范答题掌握语言组织方法:(1) 摘句法:抓各段的中心句(各段的中心句往往都是要点),进行压缩;(2) 合并法:在各层意思不可缺时,可将各层内容合并起来;(3) 提炼法:对于没有中心句的段落,要概括各段大意,分析语句间的关系,把握其内容的重点,选择主要内容。5.答案要点①根据分数提示;②按照一定角度;③用数字号;④归并整合 ;⑤相关要点。陈述句式,正面作答,力求简洁。①作答表述是否与题干自然衔接;②要点是否明确,是否可以分点(层)表述;③字数是否合乎既定要求,是否写有错别字,是否出现了语病。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3新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满分答题指导,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文言翻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新高考语文《语言运用》满分答题指导,共2页。
这是一份2023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和默写》满分答题指导,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