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1页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2页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3页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4页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5页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6页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7页
    第5章 第2节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课件PPT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课内容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课内容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地理环境,基础清单,强度与广度,人地矛盾,和谐论,知识经济,价值观念,循环化,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前 | 必备知识·自主夯实
    “林都”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乱砍滥伐森林资源体现了哪种人地关系的思想?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会导致哪些生态功能下降?提示:“林都”森林资源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乱砍滥伐。乱砍滥伐森林资源体现了“人定胜天”的人地关系思想。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引发水土流失等问题。
    一、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1.人地关系:人类与____________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和活动都受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如下所示:
    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转变传统发展观念(1)认识传统发展观念
    人类从征服自然到谋求人地协调。
    想一想1:可持续发展是否就是指环境保护?【答案】可持续发展并非单指环境保护,它是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强调社会经济因素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寻求人口、经济、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
    小归纳:看老虎不同待遇,讨论人地关系思想(1)远古时期,古人类惧怕老虎。(2)古代武松打死老虎被称为英雄。(3)现代“武松”打死老虎,要被判刑。
    小提醒:理解可持续发展要避开两个误区(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也必须在发展过程中解决,因此,可持续发展并不是限制发展,而是可持续的发展。(2)可持续发展并非不强调经济增长。只有通过经济增长才能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增强国家实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为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创造条件。
    新视点:褐色经济和绿色经济(1)褐色经济:基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经济。(2)绿色经济:追求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包容三方面的平衡,强调节能减排、资源高效利用和社会公平。
    想一想2:作为民众,我们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可以采取哪些积极措施?【答案】①认真学习相关的政策、法律等,积极宣传;②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尊重并保护环境,保护野生动物;③节约水电,采取措施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浪费;④不随地乱丢废弃物,垃圾分类回收;⑤节约粮食;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⑦自备篮子或购物袋,减少白色污染。
    我国于1956年发行“东汉狩猎生产图”特种邮票,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图,回答第1~2题。
    1.“东汉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A.采集与渔猎B.耕作与灌溉C.采矿与冶炼D.建坝与筑路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
    【答案】1.B 2.C【解析】第1题,我国东汉时期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结合图中人们从事的农业活动,收割、采实、挑运,可以判断此时期主要通过耕作、灌溉等农业手段对自然环境施加影响。第2题,这一时期,人类已经能通过一定的生产活动改造自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据此,完成第3~4题。
    3.下列行为与建设生态文明相违背的是(  )A.购物时使用塑料袋B.就餐中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位置D.上下班尽量使用公共交通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符合(  )A.环境决定论的观点B.人定胜天的观点C.可持续发展的观点D.生态优先论的观点【答案】3.A 4.C
    【解析】第3题,塑料袋难降解,不利于环保,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违背;少用一次性餐具,可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分类投放垃圾,有利于垃圾回收利用;使用公共交通,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有利于环保。第4题,由“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可知,其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首次公布了各省份绿色发展指数,构成绿色发展指数的6项分类指数分别为:资源利用指数、环境治理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生态保护指数、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其中北京的绿色发展指数综合排名第一。据此,回答第5题。
    5.下列分类指数对北京综合排名贡献最小的可能是(  )A.环境治理指数B.环境质量指数C.增长质量指数D.绿色生活指数【答案】B【解析】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近年来在环境治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增长质量指数和绿色生活指数都得到了提升,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环境质量指数还偏低,对北京综合排名贡献最小。
    课堂 | 关键能力·探究提升
    材料 下图为“人类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资源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示意图”。
    (1)对矿产、能源依赖最强的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答案】工业文明阶段(2)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促进生产力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答案】科技
    1.不同阶段人地思想的演变
    2.借助生产力发展的社会阶段掌握主要的人地关系思想
    [考向1:人地关系的变化]人口耕地弹性系数是土地面积百分比和人口百分比之比,它可以衡量人口与耕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下图为“贵州乌蒙山区各海拔地带2000年、2008年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状况”。读图,回答第1~2题。 
    1.2000~2008年,该地区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的地带是(  )A.1 300米以下地带  B.1 300~1 900米地带C.2 500米以上地带D.1 900~2 500米地带2.2000~2008年,该地区1 900米以上地带人口耕地弹性系数变化及其原因可能是(  )A.大量开垦耕地,人地关系趋于缓和B.人口迁出,人地关系趋于缓和C.大量退耕还林,人地关系趋于紧张D.人口迁入,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答案】1.A 2.B【解析】第1题,依据人口耕地弹性系数的含义,可知该系数越大表明人均耕地越大,则人地关系越不紧张。结合图中2000年和2008年数据,可看出在1 300米以下地带,该系数明显变小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紧张。第2题,图中显示,在1 900米以上地带,2008年较2000年系数变大了,则人地关系趋于缓和。理论上可能是由于在此高度上大量开垦耕地,或人口迁出所致。结合这两个年份国家政策(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退耕还林工程等)与经济发展情况,最有可能是人口迁出所致。
    [考向2:人地关系思想]森林被大片砍伐,随之而来的是土地荒漠化威胁人类。于是“植树造林”活动蓬勃发展起来了,各地的防护林建起来了,“绿色长城”筑起来了。我们给大自然一份礼物,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据此,回答第3~4题。
    3.上述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主要是 (  )A.人定胜天论的思想B.人地协调论的思想C.适应论的思想D.环境决定论的思想4.下列活动对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有利的是 (  )A.盛世滋丁,永不加赋B.围湖造田,扩大耕地C.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人类通过植树造林活动,给大自然一份礼物表明人类的活动有利于环境的发展;而“大自然便赋予人类一方乐土”表明环境的发展也有利于人类的活动。所以,此材料反映的人地关系的思想是人地协调论的思想。第4题,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会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加剧;围湖造田,扩大耕地会使旱涝灾害加剧,不利于人地关系的协调;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污染,破坏土壤结构,不利于农业发展;而取缔小煤窑,关闭小火电厂会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使人地关系协调。
    结合“可持续发展联系图”,探究下列问题。
    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1)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原则,下列做法分别符合什么原则?①保护生物多样性:____________。②国际合作解决气候变暖、酸雨蔓延等问题:________。③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公平性原则 ②共同性原则 ③持续性原则
    (2)“光盘”行动在节约粮食的同时,降低了浪费,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具体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______________。【答案】经济可持续发展(3)若我们每个人都响应号召,加入到“光盘”行动中,我们实际上就在践行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答案】共同性
    1.传统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区别
    3.实施可持续发展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准确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1)三大原则的侧重点不同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中,“公平性”侧重的是“权利”,“共同性”侧重的是“义务”,“持续性”侧重的是“发展”。(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一个整体。
    [考向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区分]可持续城市是指经济增长、社会公平、具有更高的生活质量和更好环境的城市。下图为“我国某可持续城市的发展指数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我国努力采取措施降低单位工业产值烟尘排放量,为缓解全球气候变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有序性原则2.图示可持续城市发展指数中,能体现出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率B.降低碳排放量C.提高城市绿化率D.减少污染物排放【答案】1.C 2.D
    【解析】第1题,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的共同努力,该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2题,图示体现了生活废弃物的合理处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没有体现出城市绿化率、能源利用率、碳排放量的变化。
    [考向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理解]下图是“我国某地社会可持续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关于该地1985~1995年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水平整体不变B.资源能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C.经济发展指数保持在相同水平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
    4.该地社会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B.1990~1995年C.1995~2000年D.2000~2005年【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从1985年到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在下降,资源能源消耗指数在降低,但数值仍较高,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经济发展指数上升;资源能源消耗指数依然比较高,且经济发展指数较低,因此人地关系并没有协调发展。第4题,从图中看,1985年到1990年之间,环境污染指数在下降,但是资源能源消耗指数比较高;1990年到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比较低,资源能源消耗指数较高,经济发展指数较低;1995年到2000年,环境污染指数较低,资源能源消耗指数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是可持续发展趋势最好的时期;2000年到2005年,环境污染指数不断提高。
    材料 近几年来,江苏某发电有限公司积极倡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行绿色清洁生产,既取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又取得了生态效益,成为江苏省循环经济示范单位。目前,烟气脱硫系统在该公司投入商业化运行,系统脱硫率大于90%,同时,脱硫过程中生成的副产品脱硫石膏也是一种再生原材料,纯度高,可广泛用于石膏板、水泥缓凝剂的生产。该电厂清洁生产过程如下图所示。
    可持续发展观的实施途径
    (1)该发电有限公司是如何在发电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的?【答案】该发电有限公司在生产全过程中推行清洁生产工艺,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废弃物”进入到新的生产环节,成为新的资源,污染物充分利用,排放量减到最小。(2)清洁生产和传统工业生产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案】清洁生产是对“原料生产—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进行控制,体现了循环经济理念;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对环境影响大。
    1.两种经济模式对比示意图
    2.实行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1)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实行清洁生产①清洁生产的特点: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②具体措施:优化产业结构;使用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
     (2)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发展生态农业①优势特征: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各业互补互利;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好;降低污染、净化环境,有益于人体健康。②发展方向:通过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充分利用生态农业的优势,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
    传统经济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别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经济增长往往仅指经济数量上的增长,而不太重视质量和效益;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不仅指经济数量的增长,更追求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因此说经济增长只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面而已。
    [考向1:清洁生产]下图为“我国某酒精企业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其中虚线部分为传统生产工艺。据此,完成第1~2题。
    1.该清洁生产方式的益处是(  )①提高土壤肥力 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③减少产品种类 ④缩短生产工艺流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从接近原料产地考虑,该企业最可能布局在我国(  )A.青海省B.河南省C.湖南省D.广东省【答案】1.A 2.B
    【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实施清洁生产后,利用沼气发酵后的沼渣作为农田的有机肥料,能够提高土壤肥力,①正确;生产流程延长了,产品的种类增多了,③④错误;该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质的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②正确。第2题,根据材料分析可知,酒精生产需要大量的玉米作为原料,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青稞,湖南和广东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河南位于我国的华北平原,是主要的玉米产区。
    [考向2:生态农业]“富碳农业”指在人工密闭环境中,利用光、气、温、水、肥、种等最佳条件组合,创造高效率的光合作用环境,将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使用,生产出丰富的粮食作物供给人类生活。如图为“‘富碳农业’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第3~4题。
    3.下列有关“富碳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精耕细作、生产规模大B.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C.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低D.集约化程度高,受市场影响小
    4.发展“富碳农业”,能够(  )A.消耗二氧化碳,缓解碳排放压力B.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产品价格C.减少农药使用量,保证土壤肥力D.增加农产品供给,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答案】3.B 4.A
    【解析】第3题,从图文看,“富碳农业”工厂是与排放二氧化碳的工厂紧密联系的,几乎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生产规模不会很大,集约化程度和商品率应很高。第4题,根据“富碳农业”的生产原理,主要是将工业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富集起来,进行农业生产,既能提高农业产出,又能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能为全球变暖问题做出贡献,A项正确。
    拓展 | 素养提升·增效培优
    教材第119页 探究1.栖息地逐渐远离交通线分布;分布越来越分散,呈现不连续块状。2.有必要。机械围栏和铁丝网的存在破坏了熊猫的栖息地环境,也阻隔了原交通线两侧熊猫栖息地的联系,不利于熊猫的生存和繁衍。箭竹是熊猫的食物,营造箭竹,有利于给熊猫提供充足的食物,弥合块状栖息地之间的阻隔。
    教材第121~122页 活动1.(1)大坝挡住了原本溯河洄游的通道,破坏了河中其他鱼类和贝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河口泥沙淤积,改变河口生态环境,使大量生物失去了栖息地;该地区纳入国家电网后,大坝供电功能减弱。(2)从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态度转变为人地协调的观点,积极谋求人地和谐。
    2.(1)采集—狩猎社会,由于生产力极为低下,产业活动以采猎为主,人们主要依靠采集天然野果和打猎为生,生活资源主要依赖天然食物,资源极为匮乏,且极不稳定,所以人口增长率极低。由于人类处于自然的从属地位,环境问题极少。农业社会,由于农业生产技术提升,产业活动以农业为主,主要利用土地、淡水、气候等自然资源,人口自然增长率有所上升,环境问题亦有所呈现,但依然不是很明显。
    工业社会,由于工业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的大量开发和工业技术的大幅进步,产业活动以工业为主,经济迅猛发展,人口增长剧烈,人地矛盾日益加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信息社会,由于高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智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大力开发,产业活动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环境问题逐步缓解。(2)人口的增长应该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的同时应该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经济的发展应该与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注意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教材第124页 活动1.方案C更加有利于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理由:方案C的侵蚀量最少,涵养水源的能力最强,所以对地理环境的破坏最小;虽然3~8年内总收入最低,但和其他方案差距并不大,长远考虑其总收入远远超过其他方案。
    2.(1)乙山村,因为乙山村的方案积极考虑了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中草药和葡萄的种植既发展了经济,产生了经济效益,还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村里依然是青山绿水,因此也实现了村里脱贫的社会效益。(2)略。
    教材第126页 活动1.(1)粗格栅:打捞较大的渣滓。细格栅:打捞较小的渣滓。沉砂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混流池:稀释和混流,以便于生化处理。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SS和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氮或磷。二沉池:排除剩余污泥和回流污泥。人工池:可以存储处理后的水,资源化利用,通过溢流方式排入江河。
    (2)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保护水资源。农业:生产中发展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减少水污染。工业:实现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生活:日常家庭用水的循环利用;公共厕所用水的再生循环等(具体措施可以从生产、生活两个方面列举)。2.略。
    教材第127~128页 活动1.化工产业、电力产业、“三废”综合利用后的再利用资源以及建筑、建材业的废弃物。这种生产方式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有利于资源节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2.略。
    教材第130页 活动1.(1)略。(2)分析草场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放牧总量;进行个体放牧量的合理分配;种植和培育人工草场,提高草场承载力;鼓励因地制宜地发展奶制品和羊肉制品的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收入。
    2.(1)由于人口基数大,各类资源需求量大,工农业产品需求量大,经济规模大,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压力,虽然取得了辉煌成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资源和环境代价。传统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必然无法推动我国的持续发展,所以转换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2)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资源短缺问题。
    (3)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基本国情,目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城镇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耕地面积不断被蚕食,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守住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规划、节约土地,推动城市集约化发展、经济和环境可持续与均衡发展;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强制性保护,有利于保持良好的生态系统,改善和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国土生态安全格局。3.略。4.略。
    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将通过法律的强制性,推动垃圾分类,包括固化共识性的管理要求、明确各类责任主体、强制源头减量、落实分类体系的全程监管等。根据该《条例》,垃圾须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电池等)、湿垃圾(主要是食品等厨余垃圾)、干垃圾(纸张)的类型分类投放。
    让我们行动起来,调查身边的垃圾处理,做环保先行者吧。
    (1)上网搜索目前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优缺点?
    (2)调查所在城区目前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思考这些处置方式存在哪些弊端?【答案】目前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置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填埋和焚烧。弊端:环保处理成本高和环境污染风险大。
    (3)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有哪些好处?【答案】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占地,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变废为宝。(4)你知道哪些生活垃圾属于可回收垃圾?请列举3~4例。【答案】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物(易拉罐、罐头盒、牙膏皮等)和布料五大类。

    相关课件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评课ppt课件,共46页。

    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学演示ppt课件,共46页。

    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二节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授课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课程标准,探究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世纪60年代以来,探究3,探究4,生态保护,可回收垃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