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福建A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高考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A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其中1~12小题,每小题2分;13~16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脂滴是真核细胞的一种细胞器,由单层磷脂分子包裹脂肪构成。下列表述不合理的是
A.脂滴中的脂肪可能来源于内质网 B.脂滴的膜与线粒体的膜结构相同
C.脂滴中的脂肪能够为细胞提供能量 D.脂滴单层磷脂分子的尾部朝向内部
【答案】B
【分析】脂滴是一种细胞器,只有一层磷脂分子,不是双层磷脂分子。而生物膜每层膜都是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
【详解】A、光面内质网参与脂质的合成,所以脂滴中的脂肪可能来源于内质网,A正确;
B、脂滴是一种细胞器,只有一层磷脂分子,不是双层磷脂分子。线粒体是双层膜,具有四层磷脂分子,B错误;
C、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C正确;
D、脂滴是一种细胞器,只有一层磷脂分子。其尾部是疏水性的,朝向内部,D正确。
故选B。
2.截至2023年1月2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4.6亿剂次。新冠疫苗大规模生产所用的Vero细胞是在1962年从非洲绿猴肾脏分离得到的,Vero细胞生长速度快,可连续增殖,并能保持遗传稳定性。新冠疫苗的大规模生产以大量增殖的Vero细胞为基础,大量繁殖新冠病毒再经灭活、提纯而制得。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Vero细胞进行连续有丝分裂,无细胞周期与细胞分化
B.Vero细胞在分裂中,发生染色体联会和出现四分体
C.Vero细胞和新冠病毒的增殖相同,都进行分裂增殖
D.Vero细胞为新冠病毒的增殖提供所需的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答案】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Vero 细胞可以连续增殖,其属于体细胞,可进行有丝分裂。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可以在Vero 细胞中增殖。
【详解】A、Vero 细胞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有细胞周期,A错误;
B、Vero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无染色体的联会和四分体的形成,B错误;
C、Vero 细胞有细胞结构,进行有丝分裂,新冠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进行细胞分裂,C错误;
D、新冠病毒可以在Vero 细胞中增殖,故Vero 细胞可以为新冠病毒提供增殖所需的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和核糖核苷酸(合成RNA),D正确。
故选D。
3.科学研究发现辣椒素或42℃以上高温使人产生的热辣感觉与神经细胞膜上的TRPs通道蛋白有关。TRPs通道蛋白可被胞内的脂质PIP2激活,引起Ca2+内流(如图所示),参与信号传递,最终产生痛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Ca2+的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
B.产生该痛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C.TRPs通道蛋白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线粒体等的参与
D.据此推测,喝冷水能缓解吃辣椒引起的火辣辣的感觉
【答案】B
【分析】膜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由题图可知,TRPs通道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通道蛋白,能协助钙离子从膜外进入膜内,该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Ca2+通过TRPs通道是需要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A正确;
B、产生该痛觉的过程未经过完成的反射弧,不属于非条件反射,B错误;
C、TRPs通道属于膜蛋白,其形成需要核糖体和线粒体的参与,C正确;
D、由题意可知,辣椒素或42℃以上高温使人产生的热辣感觉与神经细胞膜上的TRPs通道蛋白有关,说明喝冷水可以通过降低TRPs通道蛋白的转运功能,从而缓解吃辣椒引起的火辣辣的感觉,D正确。
故选B。
4.为探究骨骼肌增龄性退变降低中老年人活动能力的原因,将中年期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和运动训练组(H组),给予相应处理后检测骨骼肌细胞线粒体数目和ATP浓度,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时间
线粒体个数
ATP含量(nmol·ul-1)
C组
H组
C组
H组
第0周
48.17
44.83
0.72
0.65
第8周
44.17
61.00
0.87
1.30
第16周
36.00
60.33
0.68
1.52
A.大鼠骨骼肌细胞中的ATP主要产生于线粒体基质
B.增龄过程中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与线粒体数目减少有关
C.运动训练有助于改善骨骼肌的能量供应
D.运动训练可提高大鼠的有氧运动能力
【答案】A
【分析】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第三阶段产生的ATP最多。
【详解】A、大鼠骨骼肌细胞中ATP主要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即线粒体内膜,A错误;
B、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为细胞提供能量,增龄过程中活动能力下降可能与线粒体数目减少有关,B正确;
C、运动训练提高了线粒体数目和ATP含量,有助于改善骨骼肌的能量供应,C正确;
D、运动训练可提高大鼠的线粒体数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故能提高有氧运动能力,D正确。
故选A。
5.细胞衰老和个体的衰老都是正常现象。某机构以我国11914名成年志愿者为样本,研究脆弱的精神状态(包括孤独、伤心和绝望)等方面对生物学年龄(反映器官功能状况的一个指标,取决于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老化的程度)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身男性在精神状态不好时经常抽烟将可能衰老得更快
B.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缩小是衰老细胞的特征
C.细胞内自由基减少、染色体端粒缩短是细胞衰老的可能原因
D.吸烟比脆弱的精神状态更能加速提升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
【答案】A
【分析】分析题图可知各种因素的生物学年龄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脆弱的精神状态>吸烟>男性>单身。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各种因素的生物学年龄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脆弱的精神状态>吸烟>男性>单身,推测单身男性在精神状态不好时经常抽烟将可能衰老得更快,A正确;
B、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是衰老细胞的特征,B错误;
C、细胞内自由基增多、染色体端粒缩短是细胞衰老的可能原因,C错误;
D、分析题图可知各种因素的生物学年龄的影响大小依次为:脆弱的精神状态>吸烟>男性>单身,故推测脆弱的精神状态比吸烟更能加速提升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D错误。
故选A。
6.人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的大致流程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前对人参根切块要进行严格灭菌处理B.诱导后得到的①的分化程度高于外植体
C.可用射线处理①获得人参皂苷高产的细胞D.进行细胞分离时常需要用胰蛋白酶处理①
【答案】C
【分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形成完整植株的技术。其具体流程为:接种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诱导生芽→诱导生根→移栽成活。在一定的激素和营养等条件的诱导下,外植体可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能重新分化成芽、根等器官,该过程称为再分化。
【详解】A、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可以对外植体采用适宜方法进行消毒,但是不能灭菌处理,A错误;
B、由图分析可知,人参根切块(外植体)经诱导后形成了①愈伤组织,该过程为脱分化,脱分化后细胞的分化程度降低,全能性提高,因此诱导后得到的①的分化程度低于外植体,B错误;
C、可用射线处理①愈伤组织诱导其发生基因突变等可遗传变异,进而获得人参皂苷高产的细胞,C正确;
D、将愈伤组织分离成单个细胞时需要酶解植物细胞壁,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故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D错误。
故选C。
7.农业害虫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在不同季节有很大差异,春夏季大量繁殖,到了冬季由于寒冷原因而大量死亡,仅有少数个体能存活下来,如下图所示(抗药性为隐性突变)。第二年春,二化螟的种群数量因存活的少量个体繁殖而恢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
B.若过程中未发生基因突变,第二年夏天该二化螟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为0
C.图示中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变化,不能说明抗药性状不利于二化螟生存
D.该现象表明,在自然界中抗药性的个体的存留具有一定偶然性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二化螟春夏季大量繁殖,到了冬季由于寒冷原因而大量死亡,仅有少数个体能存活下来,据图分析,冬天存活下来的个体都是无抗药性个体。
【详解】A、突变是随机的、不定向的,因此抗药基因在使用杀虫剂前已经存在,杀虫剂对抗药性起到选择作用,A正确;
B、据图可知,冬天保留下来的是无抗药性的个体,已知抗药性为隐性突变,若过程中未发生基因突变,无抗药性个体可能是抗药基因的携带者,第二年夏天该二化螟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不一定为0,B错误;
C、冬季二化螟大量死亡是由于寒冷环境引起的,无法判断是否与抗药性有关,图示中抗药性基因的频率变化,不能说明抗药性状不利于二化螟生存,C正确;
D、图中冬天保留下来的都是无抗药性的个体,该现象表明,在自然界中抗药性的个体的存留具有一定偶然性,D正确。
故选B。
8.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的免疫应答会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分级调节实现了对②的分泌调节
B.①与②均促进下丘脑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适度使用②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
D.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通过①②③等信息分子相互调节
【答案】B
【分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可以实现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同时肾上腺皮质激素负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参与。
【详解】A、由图可以看出,神经递质作用于使之产生某种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产生另一种激素作用于肾上腺皮质,使其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这种分级调节实现了对②的分泌调节,A正确;
B、①神经递质促进下丘脑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②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B错误;
C、由图可以看出,②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抑制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从而缓解过度炎症反应,C正确;
D、由图可以看出,神经调节中①神经递质,内分泌系统的激素②、免疫系统③细胞因子之间进行相互调节,D正确。
故选B。
9.科研人员对某地被毁灭的自然群落演替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进行了45年的追踪研究,调查各种植被类型及其丰富度的变化情况,部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自然群落的演替速度较裸岩快,原因是受到了人为干扰的作用
B.该地自然群落的植物丰富度越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一定越大
C.该地演替到第35年左右达到稳定,此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不再改变
D.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丰富度推测,该地区稳定后的群落类型是草原
【答案】B
【分析】根据柱形图分析,在45年之间,草本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灌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乔木层物种数一直在增加。
【详解】A、该自然群落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演替速度较初生演替快的原因是次生演替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A错误;
B、植物丰富度高,不代表物种丰富度高,因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一定越大,B正确;
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顶极群落)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改变,比如鸟会迁徙,C错误;
D、在45年之间,草本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灌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乔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稳定处于动态平衡,因此,该地区稳定后的群落类型是森林,D错误。
故选B。
10.某科研团队打造了“以小蘑菇串起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用秸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林废弃物做成的菌包来培育蘑菇,精品菇供人类食用,次品菇用来喂养黑水虻,经过加工的黑水虻,又成了东风螺的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蘑菇、黑水虻和东风螺构成一个微型生态系统B.在该农业模式中,蘑菇处于第二营养级
C.该农业模式主要遵循了协调和整体原理 D.该农业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答案】D
【分析】生态工程是人类学习自然生态系统“智慧”的结晶,是生态学、工程学、系统学、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应用学科。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生态学基本原理。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
【详解】A、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总和,植物、蘑菇、黑水虻、东风螺只包括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
B、蘑菇属于真菌,以秸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林废弃物作为营养来源,属于分解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因此没有营养级别,B错误;
C、该农业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充分利用,主要遵循循环原理,C错误;
D、由“ 用秸杆、玉米芯、甘蔗渣等农林废弃物做成的菌包来培育蘑菇,精品菇供人类食用,次品菇用来喂养黑水虻,经过加工的黑水虻,又成了东风螺的饲料”可知,该农业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D正确。
故选D。
11.油炸淀粉类食品会产生丙烯酰胺(ACR),将幼年大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组分别用不同浓度溶于生理盐水的ACR灌胃,定期测体重,实验结果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CR处理前各组大鼠平均体重应无显著差异
B.对照组不做其他处理,饲养条件与实验组相同即可
C.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体重增长比较缓慢
D.该实验为“长期食用油炸食品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
【答案】B
【分析】据题意可知,本实验自变量为不同的丙烯酰胺(ACR)浓度和时间,因变量为幼年大鼠的体重,图中结果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幼年大鼠的体重增加,在同一时间内,丙烯酰胺(ACR)浓度越高,小鼠体重较轻。
【详解】A、无关变量在实验中应该相同且适宜,ACR处理前各组大鼠平均体重属于无关变量,因此应该无显著差异,A正确;
B、本实验中ACR是溶解在生理盐水中,为排除生理盐水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对照组应该用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B错误;
C、据图可知,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时间增加,大鼠体重都在增加,但高剂量组体重增长比较缓慢,C正确;
D、图中随着时间的增加,幼年大鼠的体重增加,可能出现肥胖,有害身体健康,这为“长期食用油炸食品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D正确。
故选B。
12.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突变体、光敏色素B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蓝紫光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AC浓度,因变量是地上部分相对长度和主根相对长度
C.由实验结果可知:浓度为10-5和10-4mol/L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
D.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实验,根据给出信息准确的把握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结合图中信息,分析相关选项的准确性,需具备基本的实验探究能力。
【详解】A、光敏色素是一种接受光信号的色素-蛋白复合体,主要吸收的是红光-远红光,A错误;
B、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AC浓度和水稻种子的种类,因变量是地上部分相对长度和主根相对长度,B错误;
C、由实验结果可知,据图可知,浓度为10-5mol/L的PAC时主根相对长度大于浓度为0mol/L的PAC,所以是促进作用,C错误;
D、据图可知,当浓度低于10-5mol/L时赤霉素对三种水稻的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正确。
故选D。
13.我国的淡水养殖鱼,银卿采用雌核生殖的方式繁育后代(如下图)。雌核生殖是需要有性亲缘种的精子的刺激而促使卵子活化导致卵子发育的一种生殖方式,当有性亲缘种的精子进入卵子后,仅起激活作用,而不与卵子融合,所产生的后代与母本相似,不具有父本的遗传因子,因而形成单性的雌性群体。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具有3条染色体,6个核DNA分子
B.杂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的形成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
D.从染色体的角度分析,纯合二倍体雌核发育个体有2种类型
【答案】D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分裂前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中有3条染色体(有3个着丝粒),此时每个染色体上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故含有6条姐妹染色单体,6个核DNA分子,A正确;
B、杂合二倍体雌核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细胞经冷休克后,抑制第二极体的形成和排出而形成的,由于复制后的基因组成相同,则经该过程本应形成纯合子,杂合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等位基因出现,而形成杂合子,B正确;
C、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图示淡水鱼的单倍体只有一个染色体组,单倍体个体的形成说明一个染色体组具有全套的遗传信息,C正确;
D、据图可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时精核退化,此后的相当于卵细胞激活后进行减数分裂,此后经冷休克抑制第一次卵裂,能得到只有卵细胞染色体的纯合二倍体,其个体类型只有1种,D错误。
故选D。
14.突触后电位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所产生的电位变化,具有时间总和与空间总和现象。时间总和是指连续阈下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同一位点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叠加的现象;空间总和是指同时阈下刺激不同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叠加的现象。下图1为神经元A、B、C、D之间的联系,图2表示神经元A、B、C受刺激后突触后神经元D上膜电位的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①②③共同组成了突触,②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
B.图2实验一、二对比表明时间总和与刺激时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有关
C.图2实验二、三分别呈现的是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现象
D.图2实验三、四表明A、B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C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
【答案】D
【分析】1、分析图1:AD、BD、CD之间存在突触,D神经元上连接着微电极,可检测电位变化。
2、分析图2:单次刺激A、B,膜电位发生了变化,静息电位差值变小,但没有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说明刺激强度在阈值之下。
【详解】A、据图可知,A和D可以形成突触,则①突触前膜、②突触间隙和③突触后膜共同组成了突触,②的本质是组织液,其中的蛋白质含量低于血浆,A正确;
B、分析题意可知,时间总和是指连续阈下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同一位点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叠加的现象,结合图2可知,实验一和实验二神经元A连续受刺激的时间间隔不同,所引起的膜电位幅度也有差异,故实验结果表明时间总和与刺激时突触后膜上的电位有关,B正确;
C、空间总和是指同时阈下刺激不同神经元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电位叠加的现象,实验二中是A神经元连续受刺激,实验三中是单次刺激神经元B及同时刺激神经元A和B,分别呈现的是时间总和和空间总和现象,C正确;
D、据实验三分析可知,单独刺激B,能引起膜电位变化,静息电位差值变小,且A和B同时刺激时,膜电位变化更大,说明A和B释放的均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而实验四中同时刺激A和C,膜电位表现为静息,说明C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D错误。
故选D。
15.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3为能量流经图2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能量的单位为kJ,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1表示碳循环,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
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6%
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代表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是乙
D.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
【答案】B
【分析】分析图一可知,图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生产者的呼吸作用,②为生产者的残枝败叶被分解者分解,③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分析图二可知,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①表示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②③④表示消费者,②为第二营养级,③为第三营养级,④为第四营养级。
分析图三可知,表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甲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乙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丙表示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丁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的能量。
【详解】A、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分解者,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图中一共有3条食物链,乙→A→B→D;乙→A→D;乙→A→C,A正确;
B、若图2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125kJ,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500-100=400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00÷3125×100%=12.8%,B错误;
C、分析图3中能量关系可知,甲为同化量,丙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甲=乙+丙,故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C正确;
D、第三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包括第二营养级的遗体残骸和第三营养级的粪便中的能量,D正确。
故选B。
16.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由正常血红蛋白基因 (HbA) 突变为镰刀形 细胞贫血症基因 (Hbs) 引起, HbA 和 Hbs 的某片段如图甲。对胎儿基因检测的主要原理是: Mst Ⅱ限制酶处理扩增后的 DNA; 加热使酶切片段解旋,用荧光标记的 CTGACTCCT序列与其杂交;凝胶电泳分离。图乙是凝胶电泳后荧光出现的三种可能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提取胎儿DNA 样品后,扩增DNA 需要添加特定的引物
B.用 MstⅡI限制酶处理DNA 不充分,可能把正常人误判为携带者
C.荧光标记序列越长,图乙-c 中两个DNA 条带间的距离越大
D.若某胎儿检测结果为图乙-b, 则该胎儿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
【答案】C
【分析】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的。
【详解】A、引物的作用是作为DNA复制开始时D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在细胞外的条件下,只有通过引物,DNA才可以开始进行复制,因此提取胎儿DNA 样品后,扩增DNA需要添加特定的引物,A正确;
B、据图可知,正常血红蛋白基因 (HbA) 中含有MstⅡI限制酶的酶切位点,而贫血症基因 (Hbs) 中没有,用 MstⅡI限制酶处理DNA 不充分,正常血红蛋白基因 (HbA) 中中间位置可能没有被切割,结果可能与贫血症基因 (Hbs) 结果一样,因此可能把正常人误判为携带者,B正确;
C、凝胶电泳中,DNA分子量越大跑得越慢,因此图乙-c 中两个DNA 条带间的距离与切割后DNA分子量的大小有关,与荧光标记序列长短无关,C错误;
D、据图可知,出现图乙-aDNA条带表示含有正常血红蛋白基因 (HbA),出现图乙-bDNA条带表示含有贫血症基因 (Hbs),出现图乙-cDNA条带表示含有贫血症基因 (Hbs) 和正常血红蛋白基因 (HbA),因此若某胎儿检测结果为图乙-b, 则该胎儿为镰刀形细胞贫血症患者,D正确。
故选C。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0分,每空1分)某农场大规模种植玉米,产生的秸秆绝大多数被焚烧处理。为有效利用能量,减少污染,该农场采用了新型的“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关于“玉米田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的研究,属于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_________层次进行的研究,常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常用的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某研究团队测得的三种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数据。据表分析,应采用_________耕作方式进行秸秆还田,此处理方式通过提高产量构成要素中的_________来提高产量。
耕作方式
百粒重(g)
穗粒数(粒)
出籽率(%)
水分(%)
产量(kg/hm2)
常规种植
36.03
601
84.27
18.64
9423.49
秸秆覆盖
35.67
583
86.33
18.43
10350.74
秸秆旋混
36.04
590
84.66
18.78
10178.10
(3)玉米秸秆除含有大量纤维素外,还含有蛋白、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将玉米秸秆粉碎后加工为精饲料喂牛,促进消化,可提高牛_________与摄入饲料中所含能量的比值,最终提高产肉量。
(4)在这个“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中,牛取食秸秆,排出的粪便可作为沼气池发酵的原料,沼渣再作为有机肥还田。从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分析这样做的意义是实现了①_________、②________。
【答案】(1) 群落 群落 取样器取样法 记名计算法 目测估计法
(2) 秸秆覆盖 出籽率(3)同化的能量/同化量
(4) 促进物质循环 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
【分析】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有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中各个种群分别占据什么位置、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的演替。
【详解】(1)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则该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玉米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属于群落的物种组成,属于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中的群落层次进行的研究,常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采集、调查,统计物种相对数量的方法是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据表中数据可知,与常规种植、秸秆旋混相比,采用秸秆覆盖的耕作方式进行秸秆还田,出籽率最高,产量也最高,则可以通过提高出籽率的方式来提高产量。
(3)牛同化的能量与摄入饲料中所含能量的比值越高,产肉量越高,经济效益越好,故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加工为精饲料喂牛,提高牛同化的能量与摄入饲料中所含能量的比值,最终提高产肉量。
(4)牛取食秸秆,排出的粪便作为沼气池发酵的原料,沼渣再作为有机肥还田,实现废物资源化,该“种养结合”的生态系统能够促进物质循环,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8.(12分,每空2分)C3植物(如花生)都是直接把CO2围定成三碳化合物,而C4植物(如玉米)则在卡尔文循环之前 CO2先被固定成一种四碳化合物。两者的光合作用速率有很大差别。
(1)下图是两种作物光合作用部分途径示意图。
由图可知,与花生相比,玉米的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固定低浓度的CO2,原因可能是_______。
(2)将玉米的PEP酶基因转入水稻后,测得光强对转基因水稻和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下图:
分析图中信息,可知PEP酶的作用除固定CO2外,还可能有________;原种水稻在光照大于8×102μmol·m-2·s-1时光合速率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
(3)综上所述,可以看出C4植物适宜栽种在干旱和________条件下,适合干旱的原因是________;适合另一个条件的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其叶肉细胞中的PEP酶与CO2的的亲和力远比Rubisco酶大
(2) 增大气孔导度,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作用 光强增强导致的光合速率增加量等于气孔导度下降导致的光合速率降低量
(3) 强光照 干旱情况下,植物气孔关闭,胞间CO2浓度降低,C4植物能够利用胞间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 强光下,C4植物的气孔开放程度大,能够提高胞间CO2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
【分析】分析题图:P酶和R酶一样能固定CO2,C4植物更能利用低浓度的CO2,说明P酶与CO2的亲和力更强,形成的四碳化合物转化成三碳化合物的过程释放CO2,由于四碳酸的富集作用,这时CO2的浓度更高。
【详解】(1)由图可知,CO2被固定成一种四碳酸发生在叶肉细胞,接下来卡尔文循环发生在维管束鞘细胞中;已知C4植物更能利用低浓度的CO2,说明P酶与CO2的亲和力更强(PEP酶与CO2的亲和力远比RuBP酶大),能将低浓度的CO2富集起来供给卡尔文循环使用。
(2)据图可知:转入了PEP酶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气孔导度增大,由此说明PEP酶的作用是增大气孔导度,这样可提高水稻在强光下的光合作用;光合速率与光照、气孔导度等因素有关,据此推测原种水稻在光照大于8×102μmol·m-2·s-1时光合速率基本不变的原因是:光强增强导致的光合速率增加量等于气孔导度下降导致的光合速率降低量。
(3)干旱情况下,植物气孔关闭,胞间CO2浓度降低,而C4植物能够利用胞间低浓度CO2进行光合作用;强光下,C4植物的气孔开放程度大,能够提高胞间CO2浓度有利于光合作用,综上所述,可以看出C4植物适宜栽种在干旱、强光照条件下。
19.(12分,每空2分)鸽子的眼色为褐色,育种工作者选育出了两个纯种红眼品系甲和乙。已知鸽子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用甲、乙品系的鸽子进行如下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1)杂交一和杂交二互为______。
(2)由杂交结果可以判断鸽子的眼色遗传为______遗传,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3)眼色的表现型与虹膜中色素的产生和分布有关,A基因控制色索的分布,其突变基因a导致色素不能分布到虹膜中,而使虹膜表现出其内血管的红色;性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色素的产生,其突变基因b导致色素无法产生。由上述杂交实验可以推断出控制色素分布的基因在______染色体上。杂交一F2中红眼雌性的基因型为______。
(4)用测交实验证明上述推断,下表中应选择的F1代和对应的预期结果为______。
F1代
预期结果
A.褐眼雄性B.红眼雌性
C.褐眼雌性
①红眼雄性∶红眼雌性=1∶1②褐眼雄性∶红眼雄性∶红眼雌性=1∶3∶4
③褐眼雄性∶红眼雄性∶褐眼雌性∶红眼雌性=1∶1∶1∶1
④褐眼雄性∶红眼雄性∶褐眼雌性∶红眼雌性=1∶3∶1∶3
【答案】(1)正反交(2) 伴性 正反交结果不同,且杂交二中F1代雄性全为褐眼,雌性全为红眼(3) 常 AaZbW,AAZbW,aaZBW和aaZbW(4)A和④、C和③
【分析】由于图中杂交一种褐眼:红眼=9:7,说明由两对基因控制性状,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其中有一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
【详解】(1)杂交实验一和二的父本与母本刚好相反,所以互为正反交。
(2)从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看出,正反交结果不同,且杂交二中F1代雄性全为褐眼,雌性全为红眼,雌雄表现型不同,说明鸽子颜色为伴性遗传。
(3)根据题干信息,A基因控制色索的分布,其突变基因a导致色素不能分布到虹膜中,而使虹膜表现出其内血管的红色;性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色素的产生,其突变基因b导致色素无法产生,所以当A和B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褐色,其余为红色,在杂交二中,甲和乙都是红色,子代中雌性为红色,雄性为褐色,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B/b位于ZW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是AAZbZb和aaZBW,子一代基因型是AaZbW(雌性红色),AaZBZb(雄性褐色),相互交配子二代中红眼雌性的基因型有AaZbW,AAZbW,aaZBW和aaZbW。
(4)杂交一中品系乙的亲本基因型是AAZbW和aaZBZB,子一代是AaZBW、AaZBZb,组合二中亲本基因型是AAZbZb和aaZBW,子一代基因型是AaZbW(雌性红色),AaZBZb(雄性褐色),测交是和隐性纯合子(aaZbZb和aaZbW)交配,如果选择AaZbW,则子代全为红眼,不符合要求;故可以选择褐眼雄性(AaZBZb)交配,子代中AaZBZb:AaZbZb:AaZBW:AaZbW:aaZBZb:aaZbZb:aaZBW:aaZbW=1:1:1:1:1:1:1:1,则褐眼雄性∶红眼雄性∶褐眼雌性∶红眼雌性=1∶3∶1∶3。
故选A和④;
还可以选择褐眼雌性(AaZBW)进行测交,子代中AaZBZb:aaZBZb:AaZBW:aaZBW=1:1:1:1,褐眼雄性∶红眼雄性∶褐眼雌性∶红眼雌性=1∶1∶1∶1。
故选C和③。
20.(12分,每空2分)如图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及甲状腺激素(TH)的作用机制,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为促甲状腺激素,TR为甲状腺激素的受体,TRE为DNA上甲状腺激素—受体复合物作用的特定序列,(+)表示促进,(-)表示抑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所示调节过程中存在分级调节和________调节,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细胞的作用效果有________(答两点)。
(2)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________(填“神经”“体液”或“神经—体液”)调节促进TH的分泌,进而使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据图推测TH的作用机制:①TH与线粒体上相应受体结合,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②________。
(3)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往往使体温调定点________(填“上调”“下调”或“不变”),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兴奋并分泌TRH。此调节过程与直接刺激_________(填“冷觉感受器”或“温觉感受器”)引发的调节过程类似。
【答案】(1) (负)反馈 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提高垂体细胞代谢速率
(2) 神经—体液 TH进入靶细胞后,直接进入核内与受体结合形成TH-TR,并且与DNA上特定序列TRE结合,通过对转录的调控,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来调节细胞代谢
(3) 上调 冷觉感受器
【分析】据图分析:图中显示的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在细胞核内参与有关RNA的转录过程,TH是甲状腺激素,①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所以其受体位于细胞核内;②甲状腺激素和其它转录因子结合,启动基因的表达;③转录形成RNA,④RNA在细胞质基质中翻译形成蛋白质。
【详解】(1)寒冷环境中,机体感受到冷的刺激,所以机体冷觉感受器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信号传导到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兴奋,再经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分级调节作用,TRH促进TSH分泌量增加,TSH促进TH分泌量增加,TH分泌增加抑制了下丘脑和垂体的生理作用,体现了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可抑制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提高垂体细胞代谢速率。
(2)哺乳动物受到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使体内甲状腺激素增多,增加产热,同时增加散热,使机体产热量与散热量相等,以维持体温稳定。据图推测TH的作用机制:①TH与线粒体上相应受体结合,激活了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②TH进入靶细胞后,直接进入核内与受体结合形成TH-TR,并且与DNA上特定序列TRE结合,通过对转录的调控,进而影响蛋白质的合成来调节细胞代谢。
(3)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能刺激机体细胞产生致热性细胞因子作用于下丘脑,使体温调定点上调,导致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兴奋,通过传出神经传出兴奋,并分泌激素甲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该调节过程最终导致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增多,故与直接刺激冷觉感受器引发的调节过程相近。
21.(14分,每空2分)癌症的免疫疗法通过重新激活抗肿瘤的免疫细胞,克服肿瘤的免疫逃逸,在癌症治疗方法中取得越来越突出的地位,科研人员在不断研究中发现多种免疫治疗方法的结合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途径之一。
(1)癌细胞由于______突变导致其表面物质发生改变,如某些种类癌细胞表面高表达膜蛋白PSMA和PD-L1,如图loPD-L1能抑制T细胞的活化,使癌细胞发生免疫逃逸。临床上可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进行癌症治疗,据图1推测,其原因是______。但此种方法对一些肿瘤无效。
(2)CD28是T细胞表面受体,T细胞的有效激活依赖于CD28在癌细胞与T细胞结合部位的聚集。因此,科研人员尝试构建既能结合PSMA,还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诱导T细胞定向杀伤癌细胞,如下图2。
制备过程为:先将______分别注射到小鼠体内,分离出B淋巴细胞,诱导其与小鼠的______细胞融合,筛选得到两种杂交瘤细胞,再诱导两种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种L链和两种H链,由于______而产生多种抗体,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3)科研人员将癌细胞和T细胞共同培养,加入不同抗体,比较不同抗体对T细胞活化的作用。实验各组由活化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IL-2含量如下图3,结果说明______。
(4)共同培养癌细胞和T细胞,经处理形成图4所示的细胞结合部位,再均分为两组,A组中加入非阻断性PD-1单抗(与PD-1结合后,PD-1仍可和PD-L1结合),B组加入正常PD-1单抗,两组均加入蓝色荧光标记的CD28单抗,观察荧光分布,结果如下图4。请据此实验解释(3)中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与PD-1单抗联合使用对T细胞激活的影响______。
【答案】(1)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PD-1单抗与PD-1的结合,阻断了PD-1和PD-L1结合,避免抑制T细胞活化(2) PSMA、CD28 骨髓瘤 L链和H链的随机组合
(3)PSMA×CD28和PD-1单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激活T细胞,且随PSMA×CD28浓度增加激活作用增强;单独使用PSMA×CD28或PD-1单抗,都不能显著激活T细胞
(4)PD-1单抗能避免PD-1与PD-L1结合,使CD28可以分布到T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结合部位,PSMA×CD28能更好地实现T细胞与癌细胞的有效结合,显著激活T细胞。
【分析】癌细胞表面蛋白PD-L1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PD-1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的激活,若阻止PD-L1与T细胞表面的受体PD-1的结合,则可以解除对T细胞的抑制,有利于T细胞通过细胞免疫清除癌细胞。
【详解】(1)癌细胞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改变,导致细胞可以无限分裂;从图中可以看出,癌细胞通过PD-L1与T细胞上的PD-1结合,如果利用PD-1的单克隆抗体,PD-1单抗与PD-1的结合,阻断了PD-1和PD-L1结合,避免抑制T细胞活化。
(2)科学家的目的是构建既能结合PSMA,还能结合CD28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所以PSMA和CD28相当于抗原,需要先注入小鼠体内,获得B淋巴细胞,将B细胞和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成功融合的细胞会表达两种L链和两种H链,但L链和H链可以随机组合,所以能够产生多种抗体,因此还需进行筛选才能获得所需的双特异性抗体PSMA×CD28。
(3)结合图3可以明显看出PSMA×CD28和PD-1单抗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因子IL-2的含量,说明其可以显著激活T细胞,且随PSMA×CD28浓度增加激活作用增强;单独使用PSMA×CD28或PD-1单抗,都不能显著激活T细胞。
(4)从图4中看出,蓝色荧光主要分布在T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结合部位,说明PD-1单抗能避免PD-1与PD-L1结合,使CD28可以分布到T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结合部位,而比较上图和下图可以得出,PSMA×CD28能更好地实现T细胞与癌细胞的有效结合,显著激活T细胞。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A卷)(全解全析),共18页。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浙江A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B 6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