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B卷)(全解全析)
展开2023年高考生物第三次模拟考试卷(天津卷)
生物·全解全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它们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
B. 在细胞的不同生命活动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C. 胆固醇能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又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
D. 在噬菌体中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最多有7种
【答案】C
【解析】
【分析】1、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其中麦芽糖和蔗糖属于植物特有的二糖,蔗糖属于非还原糖。
2、转运氨基酸的载体包括蛋白质和tRNA。
3、脂质的种类及功能:(1)脂肪:良好的储能物质;(2)磷脂:构成生物膜结构的重要成分;(3)固醇:分为胆固醇(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成)、维生素D(能有效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4、细胞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其中DNA是遗传物质,非细胞生物(病毒)中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空间结构密切相关,但DNA分子的空间结构都是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A错误;
B、在蛋白质的合成的翻译过程中转运氨基酸的载体是tRNA,B错误;
C、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人体血液中脂质的运输,C正确;
D、噬菌体是病毒,只含有DNA一种核酸,由A、G、T、C四种碱基参与构成的核苷酸只有4种,分别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D错误。
故选C。
2、如图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过程。孔蛋白是线粒体外膜上的亲水性通道蛋白,可以协助丙酮酸顺浓度梯度自由通过。在H+的协助下,丙酮酸逆浓度梯度通过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该过程不消耗ATP。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外膜和内膜都是生物膜,其组成成分相似
B. 丙酮酸通过外膜和内膜都需要膜蛋白的协助
C. 丙酮酸通过内膜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D. 在低氧环境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基质的速率会降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表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是依靠氢离子进入线粒体的势能提供能量进入线粒体内膜的。
【详解】A、细胞内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很相似,A正确;
B、由题目信息可分析出丙酮酸通过外膜是协助扩散,通过内膜是主动运输,都需要膜蛋白的参与,B正确;
C、由题目信息可分析出丙酮酸通过外膜是协助扩散,通过内膜是主动运输,C错误;
D、由示意图可以分析,如果氧气含量低,会降低内外膜之间H+的浓度,从而不利于丙酮酸通过内膜的运输,D正确。
故选C。
3、以下生物学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正确的是( )
实验名称
实验操作或目的
A
提取和分离绿叶中色素实验
可用单层尼龙布来过滤研磨液
B
探究重金属Cu2+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
可通过斐林试剂来鉴定淀粉是否被分解成还原糖
C
探究扦插枝条生根最适生长素浓度实验
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和减少实验的误差
D
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
先盖上盖玻片,再在盖玻片一侧滴加培养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原理:色素能溶解在酒精或丙酮等有机溶剂中,所以可用无水酒精等提取色素。分离色素原理: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2、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的原理: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的酵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中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轴做曲线,从而掌握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详解】A、研磨后使用单层尼龙布过滤研磨液,能更快地得到色素提取液,减少色素被分解,A正确;
B、探究重金属Cu2+对淀粉酶活性影响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来鉴定淀粉否被分解成还原糖,因为斐林试剂中含有Cu2+,B错误;
C、为避免实验的盲目性,减少损失,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确定实验浓度的大致范围,需要先进行预实验,C错误;
D、先盖盖玻片,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少量样液,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D错误。
故选A。
4、科学家们发现,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可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寄生虫或捕食者,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在叶片上停留产卵。根据以上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蛾和蛾幼虫的天敌之间通过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
B. 烟草和蛾幼虫的天敌之间属于种间竞争关系
C. 烟草、蛾、蛾幼虫的天敌的关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烟草传递的信息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3、根据题意可知,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可挥发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寄生虫或捕食者,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在叶片上停留产卵,说明烟草植株释放的化学物质调节了植株、蛾类幼虫、雌蛾以及蛾幼虫的天敌之间的关系,这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体现了烟草传递的信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烟草、蛾、蛾幼虫的天敌这种关系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形成的。
【详解】A、蛾和蛾幼虫的天敌属于不同物种,二者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实现了共同进化,A正确;
B、根据题意,烟草和蛾幼虫之间属于捕食关系,蛾幼虫与蛾幼虫的天敌之间属于寄生或者捕食关系,但是烟草和蛾幼虫的天敌之间没有种间竞争关系,B错误;
C、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知,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因此烟草、蛾、蛾幼虫的天敌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根据题意,烟草释放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可以调节烟草、蛾类和蛾幼虫的天敌之间的关系,因此体现了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正确。
故选B。
5、控制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合成的基因内部碱基组成及其表达过程中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数字的单位为千碱基对(kb),基因长度共8kb,已知该基因转录的直接产物mRNA中与d区间相对应的区域会被切除,而成为成熟的mR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
B. 控制Dnmt合成的基因彻底水解的产物有CO2、水等
C. 基因上的密码子决定了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以及翻译的起始和终止
D. 成熟的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图中转录的起点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位点,起始密码子对应位点是转录形成的mRNA中翻译的起点,A错误;
B、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Dnmt合成的基因彻底水解的产物有脱氧核糖、磷酸和四种碱基,B错误;
C、密码子位于mRNA上,即决定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的是mRNA上的密码子,C错误;
D、一个成熟的mRNA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从而提高了翻译的效率,D正确。
故选D。
6、某生物兴趣小组观察了某种二倍体生物精巢内的几种细胞,测定不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数,并绘制出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细胞a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或极体
B. 细胞f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 细胞c和细胞g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D. 细胞b、d、e中都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a的核DNA数目为n,是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b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是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c的核DNA含量为2n,染色体是2n,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末期或为未分裂的体细胞;d、e的核DNA含量位于2n~4n之间,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f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是2n,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g的核DNA含量为4n,染色体是4n,处于有丝分裂后、末期。
【详解】A、观察的是精巢内的细胞,因此细胞a不可能是卵细胞或极体,A错误;
B、细胞f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B正确;
C、细胞c的染色体和核DNA数目均为2n,可能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C错误;
D、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没有同源染色体;细胞d、e的核DNA数目为2n~4n,处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不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D错误。
故选B。
7、岩松鼠取食并分散贮藏白栎的种,且种子越大被贮藏的概率越高。白栎种子成熟后可快速萌发,但岩松鼠可将种子的胚芽切除,利于长期保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大种子具有更高营养价值更易吸引动物贮藏
B. 种子快速萌发是避免被捕食的一种适应性策略
C. 切除胚芽行为有利于白栎种子的扩散和更新
D. 岩松鼠与白栎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协同进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①胚是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是种子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种子中唯一又生命的结构。胚的结构包括胚根、胚轴、胚芽和子叶等。②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详解】A、大种子中贮存的营养物质多,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因此更易吸引动物贮藏,A正确;
B、白栎种子成熟后可快速萌发,这是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适应特征,是避免被捕食的一种适应性策略,B正确;
C、胚芽是胚的组成结构之一,胚的结构只有保持完整,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才能萌发,因此切除胚芽行为不利于白栎种子的扩散和更新,C错误;
D、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岩松鼠与白栎之间通过相互作用,实现协同进化,D正确。
故选C。
8、为研究低氧胁迫对青瓜根细胞呼吸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A、B两个青瓜品种进行实验研究,图示结果为一周后测得的根系中乙醇的含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通气时青瓜根细胞产生的CO2都来自线粒体
B. 在低氧条件下A品种的根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C. 低氧时B品种根细胞产生ATP的速率较A品种低
D. 根细胞中丙酮酸分解为乙醇的过程不会产生ATP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题中实验的目为研究低氧胁迫对青瓜根细胞呼吸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品种的不同和是否低氧处理,因变量是呼吸类型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正常通气情况下两个品种的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含量相同,而在低氧条件下,品种B细胞中含有的乙醇含量低于品种A,说明品种B比品种A能耐受低氧条件。
【详解】A、正常通气时两种青瓜根细胞中都有乙醇产生,说明正常情况下两种青瓜根细胞中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故此时细胞中产生的CO2来自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A错误;
B、在低氧条件下A品种的根细胞不仅能进行无氧呼吸也能维持有氧呼吸,B错误;
C、低氧时B品种根细胞无氧呼吸占比较低,但不能确定其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是否比A品种低,C错误;
D、无氧呼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糖酵解过程,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会产生少量的ATP,而第二阶段为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该过程中无ATP产生,据此可推测根细胞中丙酮酸分解为乙醇的过程不会产生ATP,D正确。
故选D。
9、下列关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蔬菜大棚采用蓝紫色的薄膜,有利于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
B. 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可为农作物提供更多的CO2
C. 西汉《氾胜之书》记载的瓜豆间作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D. 中耕松土可提高植物根部的有氧呼吸
【答案】A
【解析】
【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详解】A、光合色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紫光,采用蓝紫色的薄膜只允许蓝紫光透过,会降低光照强度,不仅不能提高光合速率,反而降低光合速率,A错误;
B、施用农家肥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代谢,可为农作物提供更多的CO2,从而通过提高暗反应过程而提高光合作用,B正确;
C、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瓜豆间作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C正确;
D、中耕松土可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松土透气可以促进根细胞的有氧呼吸,从而促进根细胞对无机盐的吸收,D正确。
故选A。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了大台阶。粮食连年丰收,产量站稳1.3万亿斤台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认为,必须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农业科学家们分别在各自的知识领域辛勤付出,采用不同的方式达到粮食增产的目的,比如使用植物激素、调节温室条件、培育优良品种等方法解决了我国“米袋子”充实,“菜篮子”丰富的问题。
(1)赤霉素(gibberellins,GA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学过程。关于赤霉素(GA)的作用机理,研究得较深入的是它对去胚大麦种子中淀粉水解的诱发。用赤霉素处理灭菌的去胚大麦种子,发现GA显著促进种子中淀粉酶的合成,引起淀粉的水解,从而诱导种子萌发。研究中发现药物X会阻断细胞中mRNA的合成,影响种子的萌发。
(2)单倍体育种是植物育种手段之一。即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如花药离体培养等)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林,再通过某种手段使染色体组加倍(如用秋水仙素处理),从而使植物恢复正常染色体数。在诱导频率较高时,单倍体能在植株上较充分地显现重组的配子类型,可提供新的遗传资源和选择材料。与杂交育种,诱变育种等育种方式结合应用,在作物品种改良上的作用将更加显著,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3)一般情况下,植物的开花时间与传粉动物的活跃期会相互重叠和匹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对植物开花时间或传粉动物活跃期产生影响,导致两者在时间上的匹配发生改变,这是一种物候错配现象。
10.某研究小组分别用GA、脱落酸和药物x三种试剂进行组合,分别对种子进行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药物X可能抑制淀粉酶基因的表达
B.随着赤霉素浓度的升高,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C.酿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未萌发的大麦种子有利于提高产量
D.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脱落酸相同
11.某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其中A和b基因控制的性状对提高产量是有利的(基因A、a和基因B、b独立遗传)。利用其花粉进行单倍体育种,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育种方法的育种原理是染色体结构变异
B.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处理,低温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间期
C.若未对植株A进行筛选,则植株B中符合要求的类型约占1/4
D.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操作简单,果实较大
12.物候错配会影响植物的传粉和结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产上为了减轻物候错配造成的影响,常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
B.环境变化与人类的生态占用增长是有密切关系的
C.物候错配可引起粮食减产,甚至引发生态安全问题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生物的细胞呼吸过强,释放的CO2过多所致
【答案】10.B 11.C 12.D
【分析】单倍体育种包括花药离体培养和秋水仙素处理两个过程,秋水仙素处理也可以用低温处理,二者都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进而诱导多倍体的形成。
10.A、根据图示信息,加入药物X后,淀粉酶含量降低,说明药物X可能抑制淀粉酶基因的表达,A正确;
B、横坐标是保温时间,本实验没有研究赤霉素浓度对淀粉酶含量的影响,B错误;
C、酿啤酒时用赤霉素处理未萌发的大麦种子可促进淀粉酶形成,加快形成麦芽糖,有利于提高产量,C正确;
D、GA加X和GA加脱落酸的两条曲线接近,说明药物X的作用机理可能与脱落酸相同,D正确。
故选B。
11.A、该育种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
B、过程②可用适当的低温处理,低温作用时期为有丝分裂前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
C、AaBb可产生4种配子,经单倍体育种后形成4种植株,若未对植株A进行筛选,则植株B中符合要求的类型AAbb约占1/4,C正确;
D、该育种方法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操作水平较高,D错误。
故选C。
12.A、通过人工授粉可降低植物开花时间或传粉动物活跃期对产量造成的影响,进而提高产量,A正确;
B、环境变化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与人类的生态占用增长是有密切关系的,B正确;
C、物候错配导致授粉受到影响,结实率降低,可引起粮食减产,甚至引发生态安全问题,C正确;
D、温室效应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D错误。
故选D。
第II卷
二、非选择题:共 5 题, 共 52 分。
13、“纳米曝气—生物膜—水生植物”一体化生态修复集成系统是当前城市黑臭河道治理常用技术手段,该系统分别从水体增氧、微生物负载增殖、植物吸收降解等途径对黑臭水体进行全面水质净化,有效地消除水体黑臭,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从而实现对河道的生物修复。下图1是某河道生态修复工程流程图,图2是该河道的模拟修复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欲鉴定河道中漂浮的一层“绿膜”是绿藻还是蓝细菌,可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是否具有___________来确定。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使该河道对藻类的环境容纳量____________(增大/减小)。
(2)纳米曝气机可产生纳米级的细小气泡,能快速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增强好氧生物的___________,加速河道中的污染物降解。治理过程中,可以种植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还可投放草食性鱼类,这两种治理方法利用的种间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体中放养食藻虫能有效降低藻类和有机碎屑的含量,这说明食藻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是_____。治理后,该河道水质得以恢复,水生植物层次分明,两栖类和鸟类等动物迁入增多,该群落发生的演替是______________(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答案】(1) ①. 细胞核或复杂细胞器 ②. 增大
(2) ①. 有氧呼吸 ②. 种间竞争和捕食
(3) ①. 消费者和分解者 ②. 次生演替
【解析】
【分析】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导致水体溶氧量下降,进而引起水生生物衰亡、水质恶化的现象。利用需氧微生物与厌氧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作用、植物的根系能够从水体中吸收氮、磷等矿质营养的作用,依据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合理设计,对污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从而达到改善和净化水质的目的。
【小问1详解】
绿藻属于真核生物,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所以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是否有细胞核或复杂细胞器区分是绿藻还是蓝细菌;氮、磷可以促进藻类的生长,因此富含氮、磷的污水排入导致该湖泊中藻类的环境容纳量增大。
【小问2详解】
对于水体有机物污染降解的主力军之一是好氧微生物,纳米曝气机可产生纳米级的细小气泡,能快速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增强好氧生物的有氧呼吸,加速河道中的污染物降解。治理过程中,可以利用种间竞争关系,种植挺水、浮水、沉水等植物;还可利用捕食关系,投放草食性鱼类,减少藻类数量。
【小问3详解】
食藻虫能有效降低藻类和有机碎屑的含量,这说明食藻虫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可能是消费者和分解者。治理后,该河道水质得以恢复,水生植物层次分明,两栖类和鸟类等动物迁入增多,由于原有的土壤条件保留,故该群落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点睛】本题考查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主要原因为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生物损伤或两者兼有,患者会出现许多全身性并发症,其中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维生素C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群。为研究维生素C对治疗糖尿病和胃溃疡的影响,某医院征集40例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维生素C治疗。治疗时间均为8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时间
生活质量评分(分)
胃泌素(pg/mL)
空腹血糖(mmol/L)
研究组(n=20)
治疗前
65.11±3.21
131.25±3.28
13.21±3.51
治疗后
94.51±3.21
67.19±2.50
5.21±1.21
对照组(n=20)
治疗前
65.14±3.12
131.21±3.67
13.17±3.22
治疗后
87.21±3.45
94.45±2.67
6.71±2.41
注:成年人胃泌素正常值:<100pg/mL
(1)征集的志愿者为糖尿病合并________的患者。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中的___________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治疗中患者每天早餐前和晚餐前均需注射1次胰岛素,原因是胰岛素在血液中的含量________,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
(3)胃泌素是检测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胃泌素水平升高,胃部会释放胃酸帮助消化食物。当胃产生足够的胃酸时,血液中的胃泌素水平会下降,该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__。若胃泌素持续高于正常水平,可能会导致胃溃疡。
(4)实施治疗后,___________组患者生活质量、胃泌素水平和血糖控制效果均改善明显。本临床研究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胃溃疡 (2) ①. 胰岛B细胞 ②. 很少
(3)反馈调节 (4) ①. 研究 ②. 是否使用维生素C
【解析】
【分析】胰岛素是人体内降低血糖的激素,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小问1详解】
结合题意,本实验是研究维生素C对治疗糖尿病和胃溃疡的影响,因此志愿者为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患者。
【小问2详解】
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受损造成的。激素具有微量、高效,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的特点,胰岛素在血液中的含量很少,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
【小问3详解】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胃泌素水平升高,胃部会释放胃酸帮助消化食物。当胃产生足够的胃酸时,血液中的胃泌素水平会下降,该调节方式为反馈调节。
【小问4详解】
比较表中实验结果可知,研究组生活质量、胃泌素水平和血糖控制效果均比对照组的改善明显,本实验是研究维生素C对治疗糖尿病和胃溃疡的影响,自变量为是否使用维生素C。
【点睛】本题为综合性题目,要求考生识记胰岛素的功能与来源,能够从题目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能够加以运用。
15、人乳铁蛋白(hLF)对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员开展人乳铁蛋白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及转染研究,主要流程如下图,图中AseⅠ、NheⅠ、SalⅠ、BamHⅠ代表相关限制酶切点,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BLG基因为β乳球蛋白基因,GFP基因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RT-PCR为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是将RNA的反转录和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的技术。请回答:
(1)过程①中,不能从人肌肉细胞中提取RNA用于RT-PCR,是因为hLF基因________________。在RT-PCR过程中,加入引物需在5'端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便于hLF基因插入pEB中。
(2)过程②中,hLF基因插入到BLG基因之后的目的是使人乳铁蛋白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中,使用人工膜制成的脂质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依据的主要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转染后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先置于含新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能够存活的细胞应该是导入__________的细胞,再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_____________,以筛选出转染成功的细胞。
(4)要获得转基因山羊,还需要将成功表达hLF基因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山羊__________细胞中,再借助____________技术孕育出羊羔。
【答案】(1) ①. hLF基因在人肌肉细胞中不转录(表达) ②. Sal I和BamH I
(2) ①. 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 ②. 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 ①. pEB质粒或pEBL质粒 ②. 是否有绿色荧光
(4) ①. 去核的卵母 ②. 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
(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小问1详解】
人肌肉细胞使高度分化的细胞,hLF基因在人肌肉细胞中不转录(表达),故过程①中,不能从人肌肉细胞中提取RNA用于RT-PCR。Sal I和BamH I在质粒上挨着,切割质粒不破坏其他基因,故在RT-PCR过程中,加入的引物需在5'端添加Sal I和BamH I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以便于hLF基因插入pEB中。
【小问2详解】
过程②重组载体的构建,hLF基因插入到BLG基因之后的目的是使人乳铁蛋白基因在山羊的乳腺细胞中表达。过程③重组载体导入受体细胞,使用人工膜制成的脂质体将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依据的主要原理是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小问3详解】
neor为新霉素抗性基因,具有抗新霉素的作用,故将转染后的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先置于含新霉素的培养液中培养,能够存活的细胞应该是导入pEB质粒或pEBL质粒的细胞,GFP基因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标记基因,可再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山羊乳腺上皮细胞中是否有绿色荧光,以筛选出转染成功的细胞。
【小问4详解】
要获得转基因山羊,还需要将成功表达hLF的乳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山羊去核卵母细胞中,再借助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孕育出羊羔。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6、小麦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各种物质的运输有密切联系。小麦最后长 出的一片叶子称为旗叶,旗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被运输到小麦籽粒。现有实验如图甲所示,透明袋中始终保持25℃、充足的CO2及适宜的光照,套环的温度可调节。前30分钟,套环温度20℃,后30分钟改为5℃,测定袋内旗叶的相关结果如下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乙分析,套环温度为 5℃时比 20℃时 CO2吸收量降低的原因:不是胞间__________________降低引起的,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
(2)暗反应过程中CO2与C5结合生成C3,该C3与图中的丙糖磷酸____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同一物质。
(3)旗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以蔗糖的形式运输到小麦籽粒中。合成和运输有机物的过程如图丙所示,如果叶绿体的丙糖磷酸运输受阻,则叶肉细胞中的淀粉含量和小麦的籽粒 产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将酵母菌蔗糖酶基因导入小麦,并使蔗糖酶特异性定位在叶肉细胞细胞壁上,则转基因小麦的产量_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CO2浓度降低 ②. 旗叶向籽粒运输葡萄糖量减少(葡萄糖在旗叶中积累)
(2)不是 (3) ①. 升高 ②. 降低
(4) ①. 降低 ②. 蔗糖被分解而不能运输到籽粒
【解析】
【分析】1、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做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
2、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和[H],氧直接以分子的形成释放出去,[H]则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跃的还原剂,参与到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中去;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变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这些ATP将参与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的化学反应。
3、由题图可知,图甲为实验操作过程,图乙为小麦旗叶水分散失量、二氧化碳吸收量和旗叶向籽粒运输的葡萄糖量对实验的影响,图丙为光合作用以及糖类的运输模式图。
【小问1详解】
据图乙可知,在前后30分钟内的水分散失量不变,说明气孔开闭状况不变,影响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下降的不是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引起,而是旗叶向籽粒运输葡萄糖量减少,葡萄糖在旗叶中积累(图示前30分钟含量>后30分钟)所致。
【小问2详解】
由图可知丙糖磷酸是在[H]和ATP参与下将C3还原生成的产物,因此图中的丙糖磷酸不是C3。
【小问3详解】
据图丙可知,如果叶绿体的丙糖磷酸运输受阻,则细胞质中的丙糖磷酸转化形成葡萄糖的量增加,葡萄糖进入叶绿体形成淀粉并在叶绿体基质中积累,含量上升;由于无法以蔗糖的形式运输到小麦籽粒中,则小麦的籽粒产量降低。
【小问4详解】
蔗糖酶定位在叶肉细胞的细胞壁上,蔗糖酶使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蔗糖被分解而不能运输到籽粒,故转基因小麦的产量降低。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从题图中获取相关实验信息,并结合所学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知识做出正确判断,属于理解和应用层次的内容,难度适中。
17、鸡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羽色中芦花(B)对非芦花(b)为显性,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芦花母鸡交配,F1公鸡全为芦花、母鸡全为非芦花。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该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后,对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提出下列两种假设:
假设一:_________________。
假设二:控制羽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有关。无论雌雄,BB个为体均为芦花,bb个体均为非芦花;但Bb雌性个体为__________,Bb雄性个体为__________。
(2)若想证明上述哪种假设成立,该同学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让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观察并统计后代的表型及比例。请写出预期的实验结果:
①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假设一成立。
②若子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假设二成立。
(3)若假设一成立,鸡常染色体上有基因D/d,基因D能抑制色素的合成,当基因D存在时表现为非芦花,基因d没有此效应。两只纯合的非芦花鸡交配,F1全为非芦花鸡。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占3/16(不考虑突变)。亲本非芦花鸡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F2的非芦花鸡中,雄性:雌性=__________。
【答案】(1) ①. 控制羽色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 ②. 非芦花 ③. 芦花
(2) ①. 芦花公鸡︰非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1 ②. 芦花公鸡︰非芦花公鸡=3︰1,而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3
(3) ①. DDZBZB和ddZbW ②. 6:7
【解析】
【分析】题干分析,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纯合非芦花公鸡与纯合芦花母鸡交配,F1公鸡全为芦花、母鸡全为非芦花,后代出现性别差异,可能原因是控制这对形状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杂交组合是ZbZb×ZBW,也可能是Bb在公鸡中表现为芦花,在母鸡中表现为非芦花,据此答题。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对于后代形状的性别差异,可能原因有控制羽色的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杂交组合是ZbZb×ZBW,也可能是控制羽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但性状与性别有关。无论雌雄,BB个为体均为芦花,bb个体均为非芦花;但Bb雌性个体为非芦花,Bb雄性个体为芦花。
【小问2详解】
①若假设一成立,则F1的基因型是ZBZb、ZbW,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ZBZb:ZbZb:ZBW:ZbW=1:1:1:1,子代表型及比例为芦花公鸡︰非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1︰1︰1。若假设二成立,则F1的基因型是Bb,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1︰2︰1,表现型为芦花公鸡︰非芦花公鸡=3︰1,而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1︰3。
【小问3详解】
F1全为非芦花鸡,F1的雌雄鸡自由交配,F2中芦花鸡占3/16可知,F1为双杂合,F1的基因型是DdZBZb、DdZBW,则F2中芦花鸡(ddZB_)所占的比例是1/4×3/4=3/16,则亲本的基因型是DDZBZB、ddZbW。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_:dd=3:1,ZBZB:ZBZb:ZBW:ZbW=1:1:1:1,则F2的非芦花鸡中雄性为D_,占6份,雌性D_+ddZbW占7份,因此F2的非芦花鸡中,雄性:雌性=6:7。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按照题意推出亲本的基因型,然后结合选项和逐对分析法进行概率计算,有一定的难度。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重庆B卷)(全解全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诗经》云,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5+5)等于乙的总光合速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天津A卷)(全解全析),共21页。
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山东B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卷-生物(山东B卷)(全解全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血友病是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