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小升初语文专项知识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试题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试题版)-六年级 部编版.docx
    •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六年级 部编版.docx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试题版)-六年级 部编版第1页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试题版)-六年级 部编版第2页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试题版)-六年级 部编版第3页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六年级 部编版第1页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六年级 部编版第2页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六年级 部编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升初语文专项知识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试题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语文专项知识 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试题版),文件包含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六年级部编版docx、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试题版-六年级部编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 文言文字词一、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例:“雨雪霏霏”“天雨墙坏”。雨:____________例“驴不胜怒,蹄之”。蹄:____________2.形容词用作动词。例:“天下苦秦久矣”。苦:____________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____________3.名词作状语。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____________二、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通“悦”,意思是:高兴。《论语·学而》2路转溪桥忽见。“见”通“现”,意思是:显现,出现。《西江月》3.食之不能尽其材。“食”通“饲”,意思是:喂养。《马说》三、一词多义(一)举1. ____________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2. ____________:今亡亦死,大计亦死。(《陈涉世家》)3. ____________世无双。4. ____________一反三。5. ____________:管夷吾于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道1. ____________:会天大雨,不通。(《陈涉世家》)2. ____________:伐无,诛暴秦。(《陈涉世家》)3. ____________:策之不以其。(《马说》)4. ____________:不足为外人也。(《桃花源记》)四、古今异义1.词义扩大江河:古,专指____________;今,普通名词,成为河流的通名。例: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滕文公》)2.词义缩小臭:古,____________;今,只指难闻的气味。例:左佩刀,右备容臭(xiù),烨(yè)然若神人。(《送东阳马生序》)3.词义转移闻:古,________,是听觉;今,一般指“嗅觉”。例:我闻其声,不见其身。(《诗经》)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爪牙:古,原指________________;今,指帮凶、狗腿子一类的坏人。例: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fān)垣(yuán)。(《与凤翔邢尚书书》)5.其他常见古今异义词举例“或”:古,有的。今,或者。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思考:这些诗文在翻译的时候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1.屠惧,投以骨。(《狼》)2.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4.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诗经·魏风·硕鼠》) 文言文特殊句式一、判断句判断句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句式,通常都有固定而明显的格式,我们在翻译中要注意把“……是……”翻译出来。1.句式一:“……,……也。”例: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作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句式二:“……者,……也”。这是最常见的格式。例: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蔺列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句式三:“……,……者也”。例: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句式四:“……者,……”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省略句1.省略主语:有的句子中没有主语,有可能它的主语和前边句子的主语一样,有可能和后边句子主语一样,或者在谈话过程中为了显得不那么啰嗦就给省略了,这样的句子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把它省略的主语找出来。例:损其家口,充狙之欲。(《朝三暮四》)——(狙公)节省家人的口粮,满足猕猴的食欲。例:(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有时候一句话里有相同的动词,作者会对相同的动词进行省略。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灭了。3.省略宾语:例:屠惧,投以骨。(《狼》)应为“以骨投(之)”。——屠夫害怕,把骨头扔给狼。例: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三、倒装句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定)主─[状]─谓─(定)─宾 1.主谓倒装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全句应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例:贤哉,回也!(回也,贤哉)一《论语》2.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短歌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自信”即“信自”。全句可译为:邹忌不信自己(比徐公美)3.定语后置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例:荆州之民附操者。(《资治通鉴》)“附操”修饰的是“民”。全句可译为:荆州依附曹操的百姓。村中少年好事者。(《促织》)“好事”修饰的是“少年”。全句可译为:村里一个喜欢多事的年轻人。       数量词做定语后置例: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六一居士传》)正常语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状语后置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狼》)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四、被动句(有标志词的被动句)1.用“为”表被动: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贾谊《过秦论》)——连皇帝自身也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例: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幼时记趣》2.用“被”表被动:例如: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例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恐怕得不到秦国的城池,白白被欺骗。4.用“于”表被动:例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 翻译五字诀:留、删、换、补、调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句句通顺,意译为辅。1.“信”即字字落实,力求准确;2.“达”即文从句顺,力求通顺;3.“雅”即生动形象,讲究文采。  翻译下列句子。1.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被贬谪做___________太守。2.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史记》)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___________的将领征讨___________,大败齐军,攻取了___________,被封为___________,他凭借勇气闻名于诸侯各国。一、留:1.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朝代、度量衡等专有名词。2.古今通用词语。3.要注意人名第一次出现是姓与名全出现,再次出现时往往只说名字不说姓。例: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归纳下列语句翻译的特点1.夫战,勇气也。(句首发语词,无实意)译:打仗,是靠勇气的。2.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译: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它作为自己的功劳。3.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连词,表修饰无实意,)译: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之:同上。也:助词,句中表停,顿无实意)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5.公将鼓之(助词,补充音节,无实意)译: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二、删:删除无实在意义的虚词,如部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发语词等;注意甄别,不要把不该删除的词语删掉。翻译下列划横线的词语①璧有瑕,请指示王。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换:①本字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②词类活用;③古今异义译出古今区别;④通假字;⑤被动句和判断句要把古词换今词。说出下列句子中“兵”的意思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___________2.瑜得精兵五万。___________3.废池乔木,犹厌言兵。___________在省略句中,补出省略的成分①沛公谓张良曰:“……___________度我至军中,公乃入。”②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___________而衰,三___________而竭。③竖子,不足与___________谋。④今以钟磬置___________水中。四、补:补出文句中省略了的内容(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注意:不要无中生有的乱增添内容。翻译下列句子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调:把文言句中的变式句(谓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按现代汉语的要求调整过来。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等均保留不译;与古今通用词语可保留。删:一些无意义的虚词,如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语气助词等,应删去。换:把古词换成现代词。补:句子省略的部分(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调:变式句应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调整。【练习一】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A.问所从来,具答之。B.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D.孔子云:“何陋之有?【练习二】文言文阅读。翠鸟移巢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下:靠下。益:更加。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翠鸟先高巢以避 ____)(____2.思考:阅读本文使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练习二】阅读短文,完成文后练习。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①修②八尺③有余,而形貌昳丽④。朝服衣冠,窥镜⑤,谓其妻曰:“我孰⑥与⑦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⑧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⑨,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⑩,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刘向《战国策》注释:①邹(zōu)忌:战国时齐人,善鼓琴,有辩才,曾任齐相。②修:长,这里指身高。③八尺:战国时一尺约合今天的七寸左右。战国时的一小尺应为23.1厘米,所以八尺是大约是184厘米。④昳(yì)丽:光艳美丽。⑤窥镜:照镜子。⑥孰:谁,哪一个。⑦与:和……比。⑧及:比得上。⑨旦日:明日,第二天。⑩孰视之:孰,同“熟”,仔细。之,代指城北徐公。弗()如远甚:远远地不如。弗,不。寝:躺,卧。美我者:以我为美。私:偏爱,动词。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皆美于徐公  以:___________(2)形貌昳丽   昳丽:___________(3)朝服衣冠   朝:___________服:___________(4)徐公何能君也  及:___________(5)视之    孰:___________(6)    私:___________2.“者”可结合文意灵活地翻译,写出下面句子中“者”的意思是:(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也。 者:___________(2)吾妻之美我,私我也。  者:___________3.面对妻、妾、客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从“不自信”到“暮寝而思之”,反映出他怎样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是一部___________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1.人物刻画生动(苏秦)2.善于讽喻(邹忌讽齐王纳谏)3.雄辩的论说,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独特的语言风格。(画蛇添足、狐假虎威)一、下列词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是(    A马观花:行走 B.赴蹈火:热水 C.非也:对  D.孔子不能也:辞别二、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朋远方来(自己) B.温而知新(旧的)C.只留清气满乾坤(天地) D.清风来(慢慢地)三、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愧如(不) B.游园不(遇到)C.无独有(双、对) D弓缴而射之(援助)四、阅读下面的文章,解释加点词。   欧阳文忠公不喜释氏,士有谈佛书者,必正色视之,而公之幼子字和尚问:公既不喜佛,而和尚子何也?公曰:所以贱之也,如今人以牛驴名小儿耳。问者大笑,且公之辨也。1.或:______________   2.以:______________3.名:______________   4伏: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四五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注释)永:永州。氓:百姓。绝:横渡。中济:渡到中间。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永之氓善游(__________2)有顷,益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汝愚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文言文阅读。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也。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碟(dié)躞(xiè而听。(注释)操:琴曲。碟躞:小步来回走动的样子。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字的意思。1)公明仪牛弹《清角》之操             为:_______________2)伏食如                             故:_______________3)转牛虻之声                         为:_______________4)即尾奋耳                           掉:_______________2.写出画横线句子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由这篇文言文而来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专题07 小古文阅读-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专题07 小古文阅读-备战2024年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含答案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课内阅读,阅读,小古文阅读,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读下面的文段,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解析版docx、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7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句式与翻译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5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字词(解析版+原卷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5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字词(解析版+原卷版),文件包含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5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字词解析版docx、六年级部编版语文小升初专题复习第05讲古文文言文阅读之字词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