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1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2页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传入我国,许多地区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当地人“不产米,仰食四方”,民间海外贸易昌盛,白银大量流入。这说明
    A.全球化已影响中国B.长途贩运开始发达
    C.经济出现区域分工D.抑商观念已被放弃
    2.下图是某同学学习《新航路开辟》一课的笔记,其内容最有可能是( )
    A.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B.洲际之间农业物种的交流
    C.黑人奴隶贸易的兴起和衰落D.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扩张
    3.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种新的食物,由于《圣经》中没有提到这种食物,教会禁止人们食用,但是饥饿的穷人打破禁忌,此后这种食物迅速普及。以下选项中最有可能是该种食物的是
    A.马铃薯B.小麦C.水稻D.牛肉
    4.据学者研究,18世纪中叶开始,玉米和番薯在南方大规模推广,至19世纪下半叶进一步推广到北方。同时期人口增长情况如表。(单位:千人)由此可知,清代
    表:1680﹣1880年中国人口(曹树基——中国人口数据库(1393﹣1953)
    A.玉米番薯种植与人口同步增长B.玉米番薯推广是人口增长的主因
    C.人口压力促进玉米番薯的推广D.北方山地多不利于玉米番薯种植
    5.16世纪末,中国福建发生饥荒,饥民依靠甘薯得以度荒。17世纪上半叶,英国入侵爱尔兰,捣毁庄稼,致使大多数农作物歉收乃至颗粒无收,唯有生长在地下的马铃薯安然无恙,帮助爱尔兰人度过荒年。这表明
    A.美洲高产作物已在全世界普遍种植
    B.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有利于缓解粮食危机
    C.美洲高产作物最先在中国种植推广
    D.美洲高产作物的种植改变了人的饮食结构
    6.清代学者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对当时某一新传入物种有这么一段描述:“丛生,白花。子俨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下列有关这一“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产于中亚,从西域地区传入中国B.引入中国后曾长期被当作药用植物
    C.传入中国时,被中国人称为“胡椒”D.西班牙人将其引入再传到英国等国
    7.明代,甘薯、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两者皆不拘土壤与地形,可在山地种植,也可在沙地栽培。土地使用方式的改变,边缘土地植被的改变,极大地改变了地貌与生态。由此可见,高产作物的引进( )
    A.解决了人地矛盾问题B.对社会产生了双重影响
    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D.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8.新航路开辟推动了食物物种交流,下列对图中物种传播方向判断正确的是( )
    新航路开辟后物种的传播
    A.甲:橄榄B.乙:番茄C.丙:咖啡D.丁:茶叶
    9.下列农作物中,属于古代美洲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来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咖啡原产于非洲,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和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相继开设了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推广到了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这一发展历程体现出
    A.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B.物种交流促进生活方式改变
    C.工业革命加速城市化进程D.各大洲的饮食结构趋于同化
    11.中国人口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后迅速增加,一系列的上谕和省府告示劝谕北方农民大规模种植甘薯,以便渡过饥荒。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B.中国土地面积的扩增
    C.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D.欧洲人开辟的新航路
    12.《金薯传习录》记载:番薯种出海外吕宋,明万历年间,陈振龙得藤苗及栽种之法入中国;《凤冈陈氏族谱》记载:万历庚辰,陈益泛舟安南,贿酋奴,获著种,伺间遁归。此材料可说明( )
    A.甘薯的原产地尚待考证B.甘薯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
    C.甘薯溯源工作史料丰富D.甘薯在明万历年间始传中国
    13.“土豆变成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一日三餐不可或缺的食物,就和它们在安第斯山区的角色一样。……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由此可知,土豆的种植推广( )
    A.推动了欧亚作物在美洲传播B.维持了欧洲庄园经济的地位
    C.解决了世界的粮食安全问题D.改变了欧洲国家的粮食结构
    14.15世纪末,哥伦布第二次远航美洲时,将水稻等作物带到美洲的海地、波多黎各等地。在随后的一两个世纪内,水稻种植逐渐扩展到美洲的其他地区。18世纪以后,北美的水稻种植业进入到黄金时期,稻米成为纯粹的经济作物。由此可见,水稻在北美的播种( )
    A.为北美农业发展注入了活力B.提高了北美农业的集约化水平
    C.拓展了北美居民的饮食习惯D.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5.杰里·本特利在《简明新全球史》一书中指出,1500年,亚欧大陆从黑死病的折磨中复苏,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由全球交流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材料反映了( )
    A.工业革命推动人口增加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D.物种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16.结合所学,分析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注:按传统社会人均年需求原粮696市斤计算(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A.秦至明供大于需,引发对外民族冲突B.清朝粮食供小于需,导致高产作物引进
    C.秦汉至宋元人均粮食占有量波动剧烈D.生产力停滞使明清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
    二、材料分析题
    17.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后半叶,借助跨越太平洋的白银贸易,玉米进入了中国。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对种植环境的要求宽松,这之后,中国的农民们便能够对山上贫瘠的荒地进行耕作了。玉米由西部和南部广袤的田间,开始进入全国各地。以前,从未有过一种农作物能在中国比较温暖潮湿的山区获得高产,玉米的引种使南部和西南部人口得以增加,这成为那里反叛的起因。幸运的是,中国免除了完全依赖玉米引起的蜀黍红斑和其他的营养不良症状,不仅仅是大豆和蔬菜在继续提供维生素,与玉米一起传播开来的新大陆的其他农作物也改善了乡村的营养状况。
    ——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丈量的世界史》
    材料二 四川川中地区自清乾隆以后,人口增长很快,除了一部分为自然增长外,相当一部分是来自湖广等地的移民。这些移民入川后,在水田已经耕垦殆尽、以垦山为业的情况下,选择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大约嘉庆以后,玉米已在山区占据绝对优势,“山居广植以养生”,“山民以作正粮”,“山地种之多茂,贫民赖以资主”。
    ——摘编自苏生文《玉米在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玉米在中国传播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玉米在川中山区占据绝对优势的表现。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玉米在中国传播产生的影响。
    年份
    1680
    1776
    1820
    1851
    1880
    人口
    184993
    311645
    383287
    437323
    364339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B
    6.D
    7.B
    8.B
    9.A
    10.B
    11.D
    12.B
    13.D
    14.A
    15.D
    16.B
    17.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18.(1)特点:受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从平原到山地;由西部和南部进入全国各地;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2)表现:玉米产量高;玉米成为山民的主要粮食。
    (3)影响:丰富了食物种类,扩大了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加速了人口的增长;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结构;推进了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对山区的自然环境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言之有理亦可)

    相关试卷

    历史人教统编版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统编版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达标测试,共8页。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后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记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课时作业,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