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4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423509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4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423509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4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9/1423509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6份)
(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4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部分 过关微专题14 核心考点2一、选择题1.(2022·山东威海二模)2022年2月9日,被告人小强(15岁,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法院认为,小强的父母对小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 A )①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②说明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 ③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治引导 ④通过法律强制性发挥道德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法院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治引导,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①③符合题意;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②错误;通过法律强制性发挥法律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④错误。2.(2022·北京东城区二模)某班同学以“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立法”为议题开展讨论。对同学们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B )①甲的观点具有合理性,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应当得到关切 ②乙的观点也有道理,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法律的功能 ③丙的观点是正确的,法律规范道德,道德才有力量 ④丁的观点具有合理性,真正的“孝”是内心的自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有关常回家看看为什么要立法的议题,甲认为父母年龄大了渴望团圆,应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其观点具有合理性,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应当得到关切,①正确;乙认为利用通信就可以与父母沟通,没必要立法,其观点只看到技术手段解决的通信便利,没有看到父母年龄大了渴望团圆的切身感受,且技术手段并不能实现法律的功能,②不合理;“法律规范道德,道德才有力量”该选项的说法太绝对,③排除;法律能够规定探望父母的次数,但是不能确保“孝”的效果,丁的观点具有合理性,真正的“孝”是内心的自觉,④正确。3.(2022·天津市河西区三模)2018年6月10日,老王立下一份遗嘱,将大部分财产留给儿子,少部分的存款留给女儿。后儿子因盗窃被判刑,老王伤心至极。2021年3月26日,老王在病榻上当着众亲友的面宣布此前所立遗嘱无效,不久后老王去世。儿子出狱后,要求按遗嘱内容继承遗产。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儿子有权依据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B.儿子只能依据法定继承的规定继承遗产C.儿子因被判刑无权继承任何遗产D.儿子只能从道义角度适当分得遗产【解析】 老王在病床前经亲友们见证立下的口头遗嘱有效,故遗嘱作废,不能依据遗嘱的内容继承遗产,A不选;老王在病床前经亲友们见证立下的口头遗嘱有效,儿子只能按照法定继承来继承遗产,B正确;其儿子作为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遗产,C不选;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子女,在继承上男女平等,D不选。4.(2022·山东临沂一模)李某和张某婚后拥有一套房屋,产权登记在李某名下。张某病逝后,李某立下遗嘱:“我夫妻二人拥有一套房屋,在我死后,归儿子所有。以此为证。”李某去世后,子女因继承问题产生纠纷。女儿诉至法院,要求对房屋及遗嘱没有涉及的李某个人存款5万元依法继承。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①房屋产权登记在李某名下,应按照遗嘱继承处理②李某的个人存款5万元应按照法定继承处理③李某在遗嘱中处分了张某对房屋的份额,该部分遗嘱无效 ④李某的遗嘱无效,房屋及存款都应按照法定继承处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房屋产权虽然登记在李某名下,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李某只能处置自己应得的份额,①排除;李某的个人存款5万元在遗嘱中没有涉及,应按照法定继承处理,李某在遗嘱中处分了张某对房屋的份额,该部分遗嘱无效,②③正确;李某的遗嘱部分无效,房屋中不属于李某的份额及存款都应按照法定继承处理,④排除。5.(2022·山东菏泽市二模)王某夫妇早些年共同购买了一套四居室住房,登记在王某名下。王某有两个女儿,小女儿一家没有住房,一直跟王某老两口共同居住,并悉心照顾二老日常起居,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对于该房产的继承,观点正确的是( D )①作为不动产该房产登记在王某名下属于王某的个人财产 ②王某可通过订立自书遗嘱的方式将该房产留给小女儿 ③若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小女儿在继承该房产时可以多分 ④王某可签订买卖合同将自己享有的房产份额过户给小女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四居室住房属于王某夫妇早些年共同购买,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虽然该房产登记在王某名下,但不属于王某的个人财产,王某也不能通过订立自书遗嘱的方式将该房产留给小女儿,①②错误。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材料中小女儿一直跟王某老两口共同居住,并悉心照顾二老日常起居,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故若按照法定继承方式小女儿在继承该房产时可以多分,③正确。王某自己享有的房产份额是合法房产份额,王某可签订买卖合同将自己享有的房产份额过户给小女儿,④正确。6.(2022·山东泰安二模)小张结婚之前买了一个一居室的房子,婚后又买了一个两居室,两套房子不动产登记名字都为小张。小张想自己创业办一家有限责任公司,急需资金,想用家里的房产作抵押。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C )①小张抵押房产不需要得到小张妻子的同意 ②房产抵押可以解决小张的融资问题,实现物尽其用 ③小张取得的经营收益如无特别约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④如果小张公司破产,公司债务需要夫妻双方共同承担无限连带责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虽然房子不动产登记名字都为小张,但两居室属于婚后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小张抵押房产需要得到妻子的同意,①表述错误;房产抵押属于担保物权,若能解决融资问题,则能实现物尽其用,②符合题意;小张所取得经营收益在婚后,如无特别约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③符合题意;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承担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连带责任,④说法错误。7.(2022·浙江台州市二模)1985年L先生从单位分到一套公有住房,1987年L先生与C女士登记结婚,1998年L先生按房改政策买下该房屋。2007年6月,在C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L先生与前妻所生的子女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将房屋过户到子女名下。本案中( D )①该房屋属于L先生的个人财产 ②该房屋属于L先生与C女士的共同财产 ③L先生与前妻所生子女的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④L先生与前妻所生子女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该房屋虽然是L先生在婚前分得,但当时房屋的性质为公有住房,不属于个人财产,该房是婚后购买,因此是共同财产,①说法错误;1987年L先生与C女士登记结婚,1998年L先生按房改政策买下该房屋,该房屋为婚后购得,属于L先生与C女士的共同财产,②说法正确;该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地位平等,L先生与前妻所生的子女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在该房屋共同所有人C女士不知情的情况下签订,且损害了C女士的利益,该合同无效,③说法错误,④说法正确。8.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采取的维权路径及顺序为( B )①与用人单位协商 ②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③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④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A.①—②—④—③ B.①—④—③—②C.①—④—②—③ D.①—③—④—②【解析】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首先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①排第一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④排第二位;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③排第三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②排第四位。9.不少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从小在乡村长大,他们在城市求学后学习了本领、积累了知识,返乡创业,带动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汇聚。但是去乡村创业,不能只有一腔热情。返乡创业者( B )①应该准备符合要求的文件 ②只需要提升自己在返乡创业群体中的威望 ③应该以创办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为主 ④应该在创业之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去乡村创业,不能只有一腔热情,创业者需要准备符合要求的文件,要在创业之前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学会风险管理,①④符合题意;创业者需要提升自己在返乡创业群体中的威望,但不是唯一条件,②说法绝对,应排除;创业者选择何种类型的经营主体要根据实际情况,不一定要以创办只需要承担有限责任的公司为主,③说法错误。10.(2022·北京市东城区一模)预付式消费在美发、健身等服务领域普遍存在。消费者可以享受到价格优惠,省去每次结算的麻烦;商家预收顾客的资金,也可在短时间内实现资金回笼。看似是双赢之举,但存在商家不兑现承诺、不接受会员卡退费、擅自变更服务甚至卷款跑路等问题。实现预付式消费“双赢”,需要( C )①商家加大营销力度,吸引消费者超前消费 ②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 ③政府部门加强监管,要求发卡商家交定金 ④商家依法诚信经营,全面履行合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超前消费是指当下的收入水平不足以购买现在所需的产品或服务,以分期付款、预支形式进行消费,材料并不涉及,而且消费者超前消费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支出负担过重,不利于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高,①排除;实现预付式消费“双赢”,需要消费者强化维权意识,与商家签订书面合同,需要商家依法诚信经营,全面履行合同,②④正确;定金,是指当事人约定的,为保证债权的实现,由一方在履行前预先向对方给付的一定数量的货币或者其他代替物,定金并不是政府要求缴纳的,③错误。11.(2022·北京西城区一模)网络购物“签收不等于认可商品质量合格”“赠品若有损害不免责”,针对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快速增长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就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 A )①秉持公平原则,有助于平衡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 ②说明电子商务经营者自主经营权的行使有边界,需要受到限制 ③对消费者有利、对经营者不利,因而社会整体福祉是不变的④会在反垄断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 针对网络消费纠纷案件快速增长的情况,最高人民法院就网络消费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些规定秉持公平原则,有助于平衡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说明电子商务经营者自主经营权的行使有边界,需要受到限制,①②入选;这些规定有助于平衡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对消费者和经营者都有利,③不选;依据题意这些规定与反垄断无关,④不选。12.全面营改增以后,我国率先大幅减税降费,将重点降低制造业、交通运输等行业税率,大幅度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税负,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可见,全面营改增的目的是( A )①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 ②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培育新动能 ③加快城镇化建设 ④提高纳税税率,提高企业社会责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 全面营改增的目的是大幅度减轻企业税负,加快财税体制改革,培育新动能,激发市场活力与创造力,①②符合题意;全面营改增与加快城镇化建设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③不符合题意;全面营改增有利于降低纳税税率,④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2·烟台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张大妈和徐大爷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徐大爷因偏爱儿子,在自书遗嘱中明确表示,当自己去世后将自己的工资存款全部留给儿子。之后,儿子国外求学后便在国外定居,很少回国与父母团聚,也很少与父母联系,因此,徐大爷又自书一份遗嘱,表示将自己的工资存款分给张大妈、女儿和儿子。徐大爷病故后,儿子取走了父亲银行账户中的工资存款68万元,并称钱是父亲留给自己的遗产。张大妈与女儿则要求重新分配徐大爷的工资存款。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张大妈和女儿将儿子诉至法院。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知识,分析徐大爷的工资存款应当如何处理。【答案】 ①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徐大爷名下的存款应由张大妈、女儿、儿子继承。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徐大爷名下的工资存款其中一半属于张大妈的财产,另一半为徐大爷的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妻子和子女继承。③儿子因未尽抚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④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解析】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解答时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提取信息,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有效信息①:徐大爷前后立了两份遗嘱→可联系遗嘱人立有内容相抵触的前后数份遗嘱,以最后的遗嘱为准。有效信息②:张大妈和徐大爷婚后生育了一儿一女→可联系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工资存款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有效信息③:张大妈与女儿则要求重新分配徐大爷的工资存款;儿子国外求学后便在国外定居,很少回国与父母团聚,也很少与父母联系→徐大爷名下的工资存款其中一半属于张大妈的财产,另一半为徐大爷的遗产,由其法定继承人妻子和子女继承。儿子因未尽抚养义务,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有效信息④:双方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张大妈和女儿将儿子诉至法院→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14.(2022·山东临沂市二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扫码、关注商家公众号、同意有关信息、点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餐饮店推出扫码点餐服务。某餐饮管理公司在其管理的餐厅内取消了人工点餐服务和纸质菜单,并通过店堂告示告知消费者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在未告知消费者收集手机号码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必须授权手机号码并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扫码点餐。经核实,收集手机号码并非完成扫码点餐功能的必要环节。另外,当事人将收集到的5 893条消费者个人信息(微信、手机号、通讯录、地理位置),在其使用的餐饮管理软件相应模块中供查阅、下载和使用。该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当事人处以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消费者到餐厅就餐,意味着双方成立了餐饮服务合同。请结合材料,说明该餐饮公司“扫码点餐”服务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答案】 ①该餐饮公司“扫码点餐”服务中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消费者必须授权手机号码并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扫码点餐,并将收集的个人信息在其使用的餐饮管理软件相应模块中供查阅、下载和使用。②该餐饮公司在未告知消费者收集手机号码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必须授权手机号码并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扫码点餐,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③某餐饮管理公司取消了人工点餐服务和纸质菜单,并通过店堂告示告知消费者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解析】 本题以越来越多的餐饮店推出扫码点餐服务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法律与生活角度考查对保护消费者的权利的理解。有效信息①:消费者必须授权手机号码并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扫码点餐,并将收集的个人信息在其使用的餐饮管理软件相应模块中供查阅、下载和使用→可联系消费者的隐私权。有效信息②:该餐饮公司在未告知消费者收集手机号码的目的、方式和范围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必须授权手机号码并关注公众号才能完成扫码点餐→联系消费者的知情权。有效信息③:某餐饮管理公司取消了人工点餐服务和纸质菜单,并通过店堂告示告知消费者只提供扫码点餐服务→联系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5,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3,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3版高考政治二轮总复习 第1部分 专题过关突破 过关微专题12,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