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二)(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二)(Word版附解析)第1页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二)(Word版附解析)第2页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二)(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二)(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二)(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学考生物(二)
    一、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无机盐是细胞或某些复杂化合物组成成分的是(  )
    A. 磷酸钙是骨的成分
    B. 血钙过低动物会抽搐
    C. 血红蛋白含有Fe2+
    D. 叶绿素含有Mg2+
    【答案】B
    【解析】
    【分析】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ACD、无机盐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磷酸钙是骨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必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ACD不符合题意;
    B、无机盐能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Ca2+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B符合题意。
    故选B。
    2. 选用纯种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父本套袋 B. 母本去雄
    C. 人工授粉 D. 挂上标签
    【答案】A
    【解析】
    【分析】豌豆进行人工异花授粉时的过程为: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雌蕊成熟时,采集父本植株的花粉涂在雌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挂上标签。
    【详解】AB、豌豆的花是两性花,因此利用其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需要进行去雄操作,对父本不需要套袋,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C、选用纯种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对母本进行了去雄的操作,待雌蕊成熟时对母本需要进行人工授粉,C不符合题意;
    D、选用纯种紫花豌豆与白花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时,需要挂标签,利于实验的观察,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持久、差异性变化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其结果不包括(  )
    A. 细胞形态不同 B. 细胞功能不同
    C. 细胞数目增加 D. 细胞种类增加
    【答案】C
    【解析】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详解】A、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会使细胞形态发生改变,A不符合题意;
    BD、细胞分化会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细胞功能不同,BD不符合题意;
    C、细胞分化不会使细胞数目增加,C符合题意。
    故选C。
    4. 生命世界里,现存物种在200万种以上,它们在形态、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一事实说明(  )
    A. 现存的生物是进化来的 B. 生物具有共同祖先
    C. 生物之间存在统一性 D. 生物类型存在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详解】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整个生物界,种类繁多、异彩缤纷,现存的物种数在200万以上。它们在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体现了生物类型存在多样性,D正确。
    故选D。
    5. 果蝇X染色体上某个区段发生重复时,复眼会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棒眼”,该变异属于(  )
    A. 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基因突变
    C. 整倍体变异 D. 非整倍体变异
    【答案】A
    【解析】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果蝇X染色体上某个区段发生重复时,复眼会由正常的椭圆形变成“棒眼”,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A正确。
    故选A。
    6.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会随温度的升高发生改变,其生物学活性也会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说明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取决于(  )
    A. 氨基酸的种类 B. 氨基酸的数目
    C. 独特的空间结构 D. 氨基酸排列顺序
    【答案】C
    【解析】
    【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形成肽链,一条或几条肽链盘区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的蛋白质,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
    【详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其生物学活性也随之降低,说明蛋白质的生物学活性取决于蛋白质独特的空间结构,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7. 细胞凋亡表示细胞像秋天的树叶一样凋落的死亡方式,由此推断(  )
    A. 细胞凋亡等同于病变导致的病理性死亡
    B.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突变引发的
    C. 细胞凋亡不会发生在正常的组织中
    D. 细胞凋亡时不会引起炎症
    【答案】D
    【解析】
    【分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细胞坏死是指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
    【详解】A、病变导致的病理性死亡为细胞坏死,细胞坏死并不等同于细胞凋亡,A错误;
    BC、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能发生在正常的组织中,并不是由基因突变引发的,BC错误;
    D、细胞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不会引起炎症,D正确。
    故选D。
    8. 某种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如下图所示。这种运输方式属于(  )

    A. 渗透 B. 易化扩散 C. 主动转运 D. 胞吞
    【答案】B
    【解析】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1)自由扩散(简单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不耗能,例如气体、小分子脂质;
    (2)协助扩散(易化扩散):物质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不耗能,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主动运输:物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耗能,如离子、氨基酸、葡萄糖等。
    【详解】由图可知,该种物质的转运是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且需要膜转运蛋白的协助,为易化扩散,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9. 遗传信息完全一样的两个个体,因为DNA甲基化程度的不同,也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性状,直接原因可能是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 )
    A. 不能完成复制 B. 不能完成转录
    C. 不能完成翻译 D. 不能控制性状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实现。
    【详解】DNA甲基化程度的不同,使遗传信息完全一样的两个个体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性状,直接原因可能是DNA甲基化会导致基因不能完成转录,使相同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不同,出现完全不同的性状,B正确,A项C项D项错误。
    故选B。
    10. 观察洋葱根尖的有丝分裂装片时,应选取的观察部位是(  )
    A. 根冠 B. 分生区 C. 伸长区 D. 成熟区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应找到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观察,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细胞分裂旺盛。
    【详解】洋葱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所以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应找到分生区的细胞进行观察,B正确。
    故选B。
    11. 下图是人体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含碳物质的变化,其中①②③代表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
    B. 过程①不产生CO2,过程②能产生CO2
    C. 过程①合成少量ATP,过程③合成大量ATP
    D. 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过程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
    【答案】B
    【解析】
    【分析】1、需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需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分析题图:过程①为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②③需氧呼吸第二阶段。
    【详解】A、过程①为需氧呼吸第一阶段,过程②③需氧呼吸第二阶段,需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产生[H],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消耗[H],A错误;
    B、过程①(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不产生CO2,过程②中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CO2和[H],B正确;
    C、过程①③合成少量ATP, 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合成大量ATP,C错误;
    D、过程②③需氧呼吸第二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D错误。
    故选B。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下图为蔗糖酶作用机理示意图。

    12. 蔗糖酶在催化上述反应过程中体现出的特点是(  )
    A. 多样性 B. 高效性 C. 专一性 D. 温和性
    13. 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
    B. 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
    C. 蔗糖酶的活性部位不能结合麦芽糖
    D. 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答案】12. C 13. D
    【解析】
    【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的进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是最高的,低温可以抑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酶的活性可以逐渐恢复,高温、过酸、过碱可以使酶的空间结构发生改变,使酶永久性的失活)。
    【12题详解】
    蔗糖酶与蔗糖的结合具有专一性,蔗糖酶在催化上述反应过程中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C正确。
    故选C。
    【13题详解】
    A、由图可知,蔗糖和麦芽糖都是由两分子的单糖组成的,蔗糖和麦芽糖都是二糖,A正确;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B正确;
    C、酶具有专一性,蔗糖酶的活性部位不能结合麦芽糖,C正确;
    D、由该图信息不能得出蔗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错误。
    故选D。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ACHOO综合征患者面对较强光照时都会打喷嚏,所以又被称作“光反射喷嚏族”,该病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单基因遗传病。家系调查发现,一对患病夫妇生了一个患病儿子和一个正常女儿。
    14.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ACHOO综合征的致病基因属于(  )
    A.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B.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15.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ACHOO综合征在系谱图中往往会出现的特点是(  )
    A. 男性患者多于女性 B.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C. 代代相传 D. 隔代遗传
    16.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患病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
    A. 3/4 B. 2/3 C. 1/2 D. 1/4
    【答案】14. A 15. C 16. B
    【解析】
    【分析】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4题详解】
    用A、a表示相关基因,由题意可知,一对患病夫妇生了一个正常女儿,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若该病是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那么亲本的基因型为XAX-和XAY,那他们的女儿(XAX-)一定患该病,不符合题意,所以该病是由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5题详解】
    由(1)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所以患者在男女中比例大致相等,且表现出代代相传的特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6题详解】
    由(1)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又因为患病夫妇生了一个正常女儿,因此双亲基因型为Aa,那么他们的儿子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1:2,所以患病儿子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7. 下图为tRNA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tRNA分子内存在氢键
    B. tRNA是细胞内氨基酸的载体
    C. 一个tRNA分子中存在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 tRNA一端的3'UCG5'是决定丝氨酸的密码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关于tRNA,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结构: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
    (2)特点:专一性,即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转运;
    (3)作用: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详解】A、tRNA为单链,存在局部双链结构,含有氢键,A正确;
    B、tRNA能够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是细胞内氨基酸的载体,B正确;
    C、tRNA为单链,一分子t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他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C正确;
    D、密码子在mRNA 上,tRNA上可与mRNA上配对的3个碱基叫作反密码子,D错误。
    故选D。
    18. 在某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2p磷酸分子,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该现象说明(  )
    A. ATP中的“A”是腺嘌呤
    B. ATP中有三个磷酸基团
    C. 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D. 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易脱落
    【答案】D
    【解析】
    【分析】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特殊化学键。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短时间内分离出细胞的ATP,发现其含量变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说明ATP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存在ATP的水解和合成。
    【详解】A、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其中A代表腺苷,A错误;
    B、该现象不能说明ATP中有三个磷酸基团,B错误;
    C、由于题干中没有涉及到ATP供能的过程,因此不能说明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C错误;
    D、由题意“部分ATP的末端磷酸基团已带上放射性标记”可知:ATP中远离A的磷酸基团容易脱离,D正确。
    故选D。
    19. 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是敏感的,将它接种到青霉素浓度为0.1单位/cm3的培养基里,绝大多数细菌死亡,但有个别细菌能存活下来并进行繁殖。研究发现,能够存活的葡萄球菌是一种突变型,具有抗青霉素的突变基因。让这种突变型细菌生活在青霉素浓度为0.2单位/cm3的培养基里,仍有绝大多数个体死亡,只有个别细菌存活下来。逐渐提高培养基中青霉素的含量,可以得到一个能在250单位/cm3青霉素的培养基里生长的细菌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接触青霉素后,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变异
    B.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出现差异时,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
    C. 在青霉素的影响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增加
    D. 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详解】A、接触青霉素之前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已经产生了抗青霉素的差异,使用青霉素时,青霉素对细菌进行了选择,A错误;
    B、当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时,自然选择开始发生作用,因此,当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出现差异时,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B正确;
    C、在青霉素的影响下,不能抵抗抗生素的细菌死亡,存活的个体存在抗青霉素的基因,因此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抗青霉素基因的频率增加,C正确;
    D、自然选择通过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而使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对青霉素抗性的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20. 下图为某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阶段的3个细胞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B. 甲乙丙细胞的同源染色体对数各不相同
    C. 乙细胞中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彼此分开
    D. 丙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独立的染色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甲: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乙:该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分析图丙: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由图丙减数分裂后期细胞均等分裂,因此判断该动物为雄性,图甲为减数分裂II后期,因此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
    B、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和大小基本相同的一对染色体,从图中可以观察到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乙细胞为有丝分裂,细胞中有4对同源染色体,丙细胞为减数分裂I后期,有2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同源染色体是指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形状和大小相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能联会的一对染色体,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姐妹染色单体随着着丝粒分裂而分离,形成的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非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两条染色体彼此分离,C错误;
    D、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细胞中正在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而非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21. 下图为某生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含有结构______________,说明它是植物细胞。成熟植物细胞的显著特征是具有结构___________。能合成果胶物质,参与细胞壁构建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
    (2)液泡中的细胞液为植物细胞储存水分和营养物质,参与调节细胞的__________(A.渗透压平衡B.酸碱平衡C.离子平衡)。液泡还富含__________,能吞噬衰老的细胞器。
    (3)植物细胞中遗传物质DNA主要储存在细胞核中,由此推测,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什么?________。
    【答案】(1) ①. ①② ②. ② ③. ⑥
    (2) ①. ABC ②. 水解酶
    (3)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解析】
    【分析】1、植物细胞壁:(1)主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2)功能:支持和保护。(3)特点:全透性。
    2、液泡:植物液泡中的液体称为细胞液,其中溶有无机盐、氨基酸、糖类以及各种色素,特别是花青素(anthocyanin)等。
    【小问1详解】
    该细胞含有①叶绿体和②液泡,则表示植物细胞。成熟的植物细胞的具有成熟的中央大②液泡。⑥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能合成果胶物质。
    【小问2详解】
    液泡中的细胞液为植物细胞储存水分、无机盐和营养物质,则液泡可参与调节A.渗透压平衡,B.酸碱平衡,C.离子平衡,ABC正确。
    故选ABC。
    【小问3详解】
    DNA是遗传物质,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所以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的场所,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4年,美国细菌学家艾弗里等人从活的S型茵中抽提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等物质,分别与活的R型菌混合,放入培养液中进行悬浮培养。实验结果证明,只有DNA组能够把R型菌转化为S型菌。材料二:在“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活动中,以五边形纸片代表五碳糖,以圆形纸片代表磷酸基团,以长方形纸片代表含氮碱基,用订书针作为连接物。制作一个含1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模型。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离体细菌转化实验最关键的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该实验主要应用了哪些技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五边形代表的五碳糖是_____________(填“脱氧核糖”或“核糖”),长方形代表的碱基有___________种。
    (3)制作的DNA分子模型中,基本骨架是由__________交替连接形成的,两条链上配对碱基之间的连接物代表_____________键,碱基对位于双链的______________(填“外侧”或“内侧”)。
    (4)若某同学制作的DNA分子模型的一条链中代表A的纸片3张、代表T的纸片4张,则该DNA分子模型中代表G的纸片有______________张。
    【答案】(1) ①. 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研究 ②.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细菌培养和分离技术
    (2) ①. 脱氧核糖 ②. 4
    (3) ①. 脱氧核糖和磷酸 ②. 氢 ③. 内侧
    (4)3
    【解析】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S型菌转化为R型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小问1详解】
    探究DNA、蛋白质和荚膜多糖等物质谁是遗传物质,则需要把DNA和蛋白质等分开研究,这是实验的关键。本实验需要用分离和提纯技术将物质分开,需要培养细菌,所以该实验用到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细菌培养和分离技术。
    【小问2详解】
    组成DNA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碱基有四种分别是A、T、G、C。
    【小问3详解】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DNA的两条链之间通过氢键相连,碱基对位于双螺旋的内侧。
    【小问4详解】
    DNA分子有10个碱基对,则一条链中A、T之和为7,则G、C之和为3,则DNA双链中G=C=3个。
    23. 研究人员选择质地粗糙、表面附着腐殖土或苔藓的石块作为栽植附主,对铁皮石斛的栽培条件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光照强度
    360μmoL/(m2·s)
    240μmoL/(m2·s)
    120μmoL/(m2·s)
    基质含水量(%)
    100
    70
    40
    100
    70
    40
    100
    70
    40
    干物质mg/(g·min)
    2.91
    3.43
    2.31
    2.58
    3.79
    2.86
    1.93
    2.34
    2.41

    (1)由实验数据可得,铁皮石斛生长的最佳条件:光照强度为____________,基质含水量为____________。推测铁皮石斛在自然界的生存条件是____________(A.山地半阴湿的岩石B.阴暗潮湿的热带雨林底层C.干燥向阳的荒漠)。
    (2)干物质量可表示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____________(填“合成”“积累”或“消耗”)的有机物量,是衡量营养物质多寡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光强从120μmoL(m2·s)提高到240μmoL/(m2·s),铁皮石斛的干物质量会___________。为提高铁皮石斛的干物质量,请提出除控制光照强度和基质含水量之外的另一项可行的措施________。
    【答案】(1) ①. 240μmoL/(m2·s) ②. 70% ③. A
    (2) ①. 积累 ②. 增加 ③. 适当增加CO2浓度或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
    【解析】
    【分析】据表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照强度和基质含水量,因变量为有机物的积累量。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
    【小问1详解】
    据表分析可知,铁皮石斛在光照强度为240μmoL/(m2·s),基质含水量为70%条件下的干重增加为3.79g最大,生长状况最好。山地半阴湿的岩石处光照强度适中、基质含水量适中,因此,铁皮石斛在自然界的生存条件是山地半阴湿的岩石。
    【小问2详解】
    干物质积累量=总光合作用量-细胞呼吸量,干物质量可表示一定量的植物在单位时间内积累的有机物量。240μmoL/(m2·s)为适宜光照,随着光照强度从120μmol/(m2•s)提高到240μmol/(m2•s),铁皮石斛的干物质量会增加。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除控制光照强度和基质含水量之外,为提高铁皮石斛的干物质量,适当增加CO2浓度或白天适当升温、晚上适当降温。
    24. 果蝇的翅型和眼色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常温(25°C)下长翅对残翅显性,当温度达到35℃时,所有基因型的果蝇均发育为残翅。现有一群常温下发育来的残翅雄果蝇和长翅红眼雌果蝇杂交,F1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
    (注:无致死、基因突变、交叉互换和染色体畸变发生)
    F1
    残翅红眼
    长翅红眼
    残翅白眼
    长翅白眼
    雌性
    3
    6
    1
    2
    雄性
    1
    2
    1
    2
    回答下列问题:
    (1)长翅品系的果蝇幼虫在35℃条件下发育成残翅,说明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
    (2)亲代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亲代残翅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_________。
    (3)要判断一只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Aa还是aa,应选择该果蝇与_______杂交,并将子代置于____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
    【答案】(1)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2) ①. AAXBXb、AaXBXb ②. aXB∶aXb∶aY=1∶1∶2
    (3) ①. 常温(25℃)下发育来的残翅雄果蝇 ②. 常温##25℃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温度影响了果蝇翅的发育,说明表现型是基因型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小问2详解】
    亲本都是红眼,后代出现了白眼,说明红眼为显性,雌雄中白眼、红眼的比例不同,则说明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残翅与长翅杂交后代雌雄长翅:残翅都是2:1,则说明翅形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亲本雌蝇翅形有两种基因型,AA、Aa。则亲本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Xb,残翅雄蝇基因型为aaXBY、aaXbY,则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aXB∶aXb∶aY=1∶1∶2。
    【小问3详解】
    要判断一只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是AA、Aa还是aa,应选择该果蝇与常温(25℃)下发育来的残翅雄果蝇基因型为aa的果蝇杂交,并将子代置于常温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判断亲本的基因型。

    相关试卷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一)(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学考试题(一)(Word版附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学考生物试题(一):

    这是一份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2022-2023学年高一学考生物试题(一),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高一学考生物试题(五)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浙江省新学考研究卷高一学考生物试题(五)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