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等九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一中学等九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常住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往往是常住人口越多的地方,经济规模就越大。下表示意2021-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10强省及为湖北省城市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021—2022年末常住人口(万人)地区2021年末2022年末广东省1268412657山东省1017010163河南省98839872江苏省85058514四川省83728374河北省74487420湖南省66226604浙江省65406577安徽省61136127湖北省583058441. 2021-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10强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 气候 B. 政策 C. 经济 D. 历史2. 2021-2022年湖北省常住人口净增量达14万人,最具吸纳力的城市可能是( )A. 十堰 B. 武汉 C. 宜昌 D. 襄樊【答案】1. C 2. B【解析】【1题详解】从整体来看,我国常住人口最多的10个省都是我国的经济大省,这与自然条件的优劣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密切相关,因此造成2021-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10强省集中于中东部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C正确、ABD错误。故选C。【2题详解】武汉市是湖北省的省会,聚集了全省最为优质的生产要素,对人口的吸引力很大,使人口数量净增量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淡水资源分布、土壤、矿产、自然灾害等,这些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2、社会经济因素。如:经济因素、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婚姻和家庭等,人类为了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满足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会进行迁移。3、政治因素。如:有关人口迁移的政策、战争、政治变革等,常常引起人口迁移。阿塔卡玛沙漠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沙漠靠近海岸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拔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玛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用特殊材质生产的捕雾网,用来采集大气中的雾气,令雾气成为饮用水。下图示意智利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卡门却加雾”多雾却难以形成降水的主要原因是( )A. 沿岸山脉逼近海岸,阻挡水汽深入 B. 秘鲁寒流的影响,空气冷湿干燥C. 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D. 副高和逆温影响,水汽难以上升4. 当地采用“以网捕雾”的方式获得水资源的不利条件有( )①受天气影响,“捕雾取水”不稳定②捕雾获得的水容易被蒸发,水分损失大③制网成本较高,加重经济负担④寒流流经气温低,捕雾困难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答案】3. D 4. B【解析】【3题详解】降水的形成必须有上升气流,沿海太平洋水汽蒸发,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来的暖干气流,形成稳定的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导致“卡门却加雾”多雾却难以形成降水,D符合题意。故选D。【4题详解】雾的形成离不开冷暖干湿气流的相遇,因此“捕雾取水”受天气影响,不稳定,①正确;由于当地气候干旱,捕雾获得的水容易被蒸发,水分损失大,②正确;制网成本较高,加重经济负担,不是“以网捕雾”方式获得水资源的不利条件,③错误;寒流流经是雾气形成的条件之一,④错误。故选B。【点睛】形成雾的条件:一是冷却,二是加湿,三是有凝结核,四是增加水汽含量。这是由辐射冷却形成的,多出现在晴朗、微风、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气象上叫辐射雾;另一种是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气象上叫平流雾;有时兼有两种原因形成的雾,叫混合雾。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因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导致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贵州省务川县以中、低山丘为主,地处黔渝边沿结合部。下表示意贵州省务川县2000~2015年土地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年份20002015年份200020115土地类型面积百分比而积百分比石漠化强度面积百分比面积百分比草地432.615.3433.415.6非石漠化5.50.27.40.3旱地654.523.6562820.3潜在石漠化60.42.271.92.6居民地32.21.233.91.2轻度石漠化195.17.0391.614.1林地1601.957.71682.360.6中度石漠化587.521.2499.418.0水面9.30.39.30.3重度石漠化1636.259.01515.54.6水田53.181.952.91.9极度石漠化290.010.5289.310.4 5. 贵州省务川县石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有( )①人口众多,破环严重②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③土层浅薄,易被侵蚀④植被稀少,土地盐碱化严重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6. 务川县石漠化趋势逐渐好转,其主要原因是( )A. 增加草地面积,发展畜牧业生产 B. 建设水利设施,重视水田种植业C. 扩大水面面积,调节区域小气候 D. 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答案】5. B 6. D【解析】【5题详解】贵州省务川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集中;地表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土层较薄,易发生侵蚀;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②③正确、①④错误。故选B。【6题详解】由表中数据可知,务川县2015年较2000水田和旱地面积均有所下降,林地和草地面积均上升,由此推断该县通过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使石漠化趋势逐渐好转,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更是人为因素所致。一、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丰富的碳酸盐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26%。二、人为因素是石漠化土地形成的主要原因。岩溶地区人口密度大,地区经济贫困,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各种不合理的土地资源开发活动频繁,导致土地石漠化。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的74%。2022年8月19日下午5点多,重庆市江津区支坪镇新房子附近突发森林火灾,该地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林下灌木杂草丛生。据了解,此次山火发生主要是由于北非一伊朗高压东伸至我国,和西风带大陆高压叠加连成一片,在我国西部高原形成一个异常强的暖高压,致使重庆遭遇了百年一遇的高温干旱天气,并引发了缙云山的森林大火。下图示意北非一伊朗高压和西风带大陆高压叠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北非一伊朗高压和西风带大陆高压叠加对我国重庆干旱天气的作用表现为( )A. 山地焚风效应加剧,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少B. 暖高压系统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C. 赤道低压阻断了海洋暖湿气流D. 暖高压带阻断了北方暖湿气流8. 此次火灾易复燃且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是( )A. 天气温度过高,植被含水量低 B. 植被覆盖率高,物种类型多样C. 水源短缺,救援困难多 D. 火势太大,灭火不及时【答案】7. B 8. A【解析】【7题详解】由材料可知,2022年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加强西伸,北非—伊朗高压东伸,并与中纬度的大陆高压相结合,导致在我国上空形成大范围的暖高压带。强大的暖高压带阻断了南方的暖湿气流的水汽输送,导致降水明显偏少。重庆夏季长时间受强暖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对流活动受到抑制,致使该地区降水偏少,气温偏高,旱情严重,B正确,没有焚风效应,A错误;此处主要受高气压控制,没有赤道低压,C错误;北方主要是干冷气流,D错误,故选B。【8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当地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林下灌木杂草丛生,在高温环境下易形成火灾,A正确;物种类型不多样,B错误。由于天气温度较高,植被含水量低,大火容易复燃且持续时间长,与救援困难和不及时灭火无关,CD错误。故选A。【点睛】森林火灾的起因主要有两大类:人为火和自然火。①人为火包括以下几种:生产性火源:农、林、牧业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等;非生产性火源:如野外吸烟,做饭,烧纸,取暖等;故意纵火:在人为火源引起的火灾中,以开垦烧荒、吸烟等引起的森林火灾最多。在森林火灾中,由于吸烟、烧荒和上坟烧纸引起的火灾占了绝对数量。②自然火:包括雷电火、自燃等。由自然火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我国森林火灾总数的1%。沃尔特河长仅1600千米,流域面积40万平方千米。该河年平均每秒流量达1180立方米,大部分径流在洪水期排泄掉了,枯水期最小流量只剩14立方米,几乎河底朝天,因此田园闹旱,周围居民连吃水都困难。加纳政府利用沃尔特水库的水资源,兴建大型引水灌溉工程,在沃尔特河上建成阿科松博大坝,在上游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湖,开发并灌溉了300多万亩的荒地,建成了一个旱涝保收的大型灌区,保证加纳粮食逐步自给。下图示意沃尔特河水系及阿科松博大坝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沃尔特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地势落差 C. 引水灌溉 D. 大气环流10. 加纳政府修建阿科松博大坝的目的是( )A. 下游防洪 B. 发展航运 C. 调蓄径流 D. 水产养殖11. 阿科松博大坝开闸放水时段主要是( )A. 12月一次年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答案】9. D 10. C 11. A【解析】【9题详解】沃尔特河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上游地区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受来自几内亚湾的西南风影响,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旱季受来自陆地的东北信风影响,降水少,蒸发旺盛,河流径流量较小,流域面积小,水位变化大,D正确,排除ABC。故选D。【10题详解】沃尔特河年平均流量达1180立方米,但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最小流量只剩14立方米,田园闹旱,居民生活缺水,说明修建沃尔特水库的首要功能是调节河流径流量,C正确,排除ABD。故选C。【11题详解】沃尔特河地处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12月到次年2月降水少,为河流的枯水期,此时开闸放水调节河流下游径流,满足用水需求,A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睛】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以非洲中部、南美巴西大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东部为典型。本类型分布区处于赤道低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区。全年气温高,年平均气温约25°C,全年高温,且分明显千季和湿季。当赤道低压带控制时期,赤道气团盛行,降水集中;信风带控制时期,受热带大陆气团控制,干旱少雨。年降水量一般在700-1000毫米,有明显的较长干季。自然景观为热带稀树草原。下图为我国某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极昼期最后一天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约为( )A. 11°N B. 5°N C. 11°S D. 5°N13. 当太阳位于图示A位置时,石家庄的钟表显示时刻约为( )A. 当日19时12分 B. 次日1时12分 C. 当日13时12分 D. 次日7时12分14. 拍摄B位置的太阳轨迹时,天安门国旗旗杆杆影的朝向为(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答案】12. A 13. C 14. B【解析】【12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现象的最低纬度互余,由“我国某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极昼期最后一天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可知,此时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约为11°N附近,A正确,BCD错误;故选A。【13题详解】由图判断,当太阳位于图中B位置时,黄河站地方时为0时,太阳视运动轨迹合成图每两小时拍摄一次,故当太阳位于图示A位置时,黄河站(11°56′E)地方时是6时,石家庄采用北京时间(120°E的地方时),根据东加西减的计算原则,计算出钟表的显示时刻约为当日13时12分,C正确,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当太阳位于图中B位置时,黄河站地方时为0时,此时北京地方时约为7时,由于此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出时间早于6时,7点太阳位于东南天空,天安门国旗旗杆杆影的朝向为西北方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极昼区,太阳位置最高为当地的正午,位置最低为午夜,北极极昼区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正午正南。磷虾,海生种,分布广,数量大,是许多经济鱼类和须鲸的重要饵料,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南极磷虾资源丰富,营养丰富,被誉为“世界未来的食品库”。多年来,世界渔业大国一直在进行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活动。下图为南极磷虾分布(阴影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 南极洲沿岸海域南极磷虾高度聚集,其有利条件是( )A. 暖流流经,水温较高 B. 寒流流经,水温较低C. 洋流交汇,饵料丰富 D. 风速较大,海水上泛16. 商业性的大量捕捞南极磷虾活动对南极洲海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①减少附近海域生物与鸟类的食物来源②渔船可能发生抛锚事故,带来海洋污染③保护南极海域的生物食物链④破坏南极海底生态环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15. C 16. B【解析】15题详解】南极洲沿岸海域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两股寒流交汇,强烈扰动底层海水,使丰富的营养盐类上泛至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生,为磷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故选C。【16题详解】大量捕捞磷虾,会减少南极洲沿岸海域其它生物与鸟类的食物来源,打破食物链和生态平衡。①对,③错;渔船的溢油、火灾等事故也会对南极的环境带来污染,甚至对南极海底生态环境和生物带来破坏,②④正确。故选B。【点睛】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主要动力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大豆喜暖、喜光,对土壤水分要求高,其生产需占用相对较多的土地,而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是大豆高产条件之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每年的大豆需求量达到了1.1亿吨以上。之前我国的主要大豆进口国是美国,最近几年,我们国家的大豆进口需求从美国开始转向了巴西。2019年,我国进口8851万吨大豆中大约有5767万吨来自巴西,相当于同期中国进口大豆总量的65.2%。巴西的大豆种植主要分布在三大区域南部和中南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北部和东北部地区。下图示意巴西大豆产区分布。(1)简述巴西发展大豆种植业有利自然条件。(2)说明与北部和东北部地区相比,中南部、中西部地区成为巴西大豆主产区的原因。(3)推测我国大豆进口由美国转向巴西的主要原因。【答案】(1)巴西地处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地形平坦开阔,土地面积宽广;巴西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巴西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充沛,土壤含水量较高。 (2)中南部、中西部地区纬度较高,气候温和,大豆生长期长,品质好;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国内市场广阔;南部高原比北部平原降水少,光照充足;临近海洋,运输便利。 (3)巴西绝大部分地区的日照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农作物果实利于积累更多的蛋白质,大豆品质更优,巴西大豆较美国大豆价格低,市场竞争力强。【解析】【分析】 本题以巴西大豆为背景,涉及巴西有大豆区位分析、区域条件的差异、我国从巴西进口大豆的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调用和运用能力。【小问1详解】据材料可知,巴西大豆主要种植在亚马孙平原和巴西高原,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充沛,土壤含水量较高。巴西纬度低,热量充足,光照条件好,可以一年四季生产;地处平原高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适合大规模大豆生产。【小问2详解】巴西的中南部、中西部地区纬度较高,太阳辐射相对北部和东北部弱,气候温和,大豆生长期长,品质好;加上两地区是巴西人口密集区,劳动力充足,大豆消费量大,消费国内市场广阔;北部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南部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比北部平原降水少,光照充足;南部靠近海洋,港口多,运输便利,方便出口。【小问3详解】主要从品质和价格两方面回答,品质优:巴西绝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更长,温度更高,农作物果实利于积累更多的蛋白质,大豆品质更优,价格便宜:巴西的生产成本相比美国低,巴西大豆较美国大豆价格低,市场竞争力强。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水陆交错带是一类受水位影响很大的生态系统,水位变化模式决定着水生、湿生与陆生植物群落分布的相对格局及动态。譬如,水位波动幅度能对沿岸带湿地植被的带状分布格局产生显著影响,较大的水位波动导致湿地植被出现更为多样的带状格局。我国三峡水库库区大多数地方并无岸带湿地植被。而当这种波动减少后,植被类型减少,导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下降。(1)地处热带草原气候的湖泊沿岸湿地植被带状分布较为显著,就此作出合理解释。(2)分析我国三峡水库库区大多数地方并无岸带湿地植被的主要原因。(3)说出水位波动幅度减小对生物产生的影响。【答案】(1)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气温较高,分干湿两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大,湖泊水位季节波动幅度较大,导致湖泊沿岸湿地植被的带状分布较为显著。 (2)三峡水库位于峡谷中,沿岸坡陡,土层薄,土壤贫瘠,难以形成湿地植被。 (3)水位波动幅度减小,会造成植被类型减少,导致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下降。【解析】【分析】本题以水陆交错带为背景材料,涉及气候对植被的影响、地形对植被的影响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由材料可知,水位变化模式决定着水生、湿生与陆生植物群落分布的相对格局及动态,热带草原气候的湖泊沿岸湿地植被带状分布较为显著,主要与热带草原的气候特点有关,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气温较高,分干湿两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大,导致湖泊水位季节波动幅度较大,使得湖泊沿岸湿地植被的带状分布较为显著。【小问2详解】三峡水库库区大多数地方并无岸带湿地植被的主要原因可从三峡地形对植被的影响角度作答;三峡水库位于峡谷中,地势陡峭,沿岸坡陡,土层薄,土壤贫瘠,难以形成湿地植被。【小问3详解】由材料可知,水位波动幅度能对沿岸带湿地植被的带状分布格局产生显著影响,较大的水位波动导致湿地植被出现更为多样的带状格局,故水位波动会对水生植物生长、繁殖和生物量分配产生影响,水位波动幅度减小,可能改变湖泊生物群落结构,造成植被类型减少,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下降。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特大城市和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双城经济圈的定位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下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示意图。(1)简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条件。(2)阐释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重要意义。(3)为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顺利建设提出合理建议。【答案】(1)成渝地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东西结合、南北交汇处,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科技力量雄厚,对外开放程度高;城市数量多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区域有核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地级城市、县(市、区)错位发展,城市等级体系较为合理,有利于经济圈的建设。 (2)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增强人口和经济承载力;有利于吸引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集聚,促进科技创新;有利于带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吸收生态功能区人口向城市群集中,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3)提升重庆、成都的核心功能,增强其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周边中小城市的发展;增强城市群内部各级城市的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城市内部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经济圈城市内部互联互通。【解析】【分析】本题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背景,涉及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优势条件、重要意义、合理建议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地理事物的阐释与论证探究能力等。【小问1详解】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交汇处,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起点,具有连接西南西北,沟通东亚与东南亚、南亚的独特优势。区域内生态禀赋优良、能源矿产丰富、城镇密布、风物多样,是我国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战略地位。【小问2详解】培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对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具有多重价值。有助于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助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有利于带动内陆和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发展,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双城经济圈的高质量发展可有效增强城镇化地区的经济人口承载力,引导人口从生态功能区向优势重点发展区域集中,对保护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意义重大。【小问3详解】提升重庆、成都中心城市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强化协同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以城带乡、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形成特色鲜明、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的城市群发展格局。发挥优势、错位发展,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加强交通、产业、科技、环保、民生政策协同对接,做到统一谋划、一体部署、相互协作、共同实施,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显著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强化体制创新,面向国内外集聚创新资源,推动科技创新应用与产业转型升级深度融合,构建协同创新体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邯郸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主要考查内容,甲地的构造地貌为,乙处发育沟谷的成因是,该河段河谷的形成原因是,与阶地T1相比,阶地T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西八校联考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极端最低温为-64,5%以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黄冈中学十一校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武汉强大的辐射带动能力体现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