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案,共1页。
机械效率 教案 一.中考目标1.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3.了解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和意义.4.会计算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学习重点1.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 η=W有 /W 总 进行有关计算. 二.过程(一).明确中考对机械效率的考查要求,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二).关于机械效率有关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复习。师:1、在力学中功是如何定义的?生:…….师评价。师:2、在使用机械时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是如何定义的?生:……师评价。师:机械效率是如何定义的?如何提高机械效率?生:……师评价。(三).夯实基础练习【例1】.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拉力F作用下,将一个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举高1m,绳重、摩擦不计,G动=60N。求:(1)F(2)W总(3)W有 (4) W额 (5)η(6)如果绳重、摩擦不能忽略,请你谈谈如何提高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生甲、乙板书. 其他同学算草纸上解答.师评价,给出标准答案.分析总结本题思路,得出普遍规律:(1)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我们做功的目的是为了提着物体上升一定高度,则有用功 W有=G物h.(2)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如果忽略绳重和摩擦时,则求拉力有: F=(G物+G动)/n(3)求额外功可以用 W额=W总-W有 也可以用 W额=G动h(提升重物且忽落绳重和摩擦时)(4)对于滑轮组而言,绳子移动的距离S(速度V)与物体移动的距离h(速度V)会有n倍的关系。n为作用在动滑轮上绳子的根数。 即S=nh(V绳=nV物) 【例2】 搬运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一个重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3 m,所用的拉力为50N,不计绳重及摩擦.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滑轮的重;(3)若用该滑轮组同时拉4个这样的物体,拉力为多大. 生丙、丁板书.其他学生算草纸解答.师评价,给出标准答案.通过分析本题得到普遍规律: 对于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对于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才是有用功,而跟物体的重力无关! W有=fs物 (f为物体与路面的摩擦力)【例3】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00kg的木箱,用一平行 于斜面向上的力从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斜面 长5m、高1.6m,在此过程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80%则拉力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J, 拉力所做的额外功为________J.木箱与地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 N(g取10N/kg) 生甲、乙板书.其他学生算草纸解答。师评价,给出标注答案.通过分析本题得到普遍规律:对于斜面,当我们沿斜面方向把物体拉高时,克服物体与斜面之间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所以,此时求额外功可以用 W额=W总-W有 或 W额=fL ( f为物体与斜面的摩 擦力,L为斜面长度)(三)冲刺拔高练习(课后)(四)小结 (1)、有用功(W有):对人们有用的功。计算: W有=Gh--提升物体; W有=fS物--水平移动(G---物重,h---物体上升的高度,f---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 ,S物---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 (2)、额外功(W额):人们不需要但又不 得不做的功。计算: W额=W总-W有 或 W额=G动h--提升物体,(不计摩擦与绳重时); W额 =fL--斜面(3) 、总功(W总):运用机械时动力F所做的功。计算: W总= W有+ W额 或 W总=FS--滑轮组 W总 =FL--斜面 (4).对于滑轮组而言,F=(G物+G动)/n(提升重物,不计摩擦和绳重时); S=nh(V绳=nV物) (5).计算机械效率的表达式是: η=W有/W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演示实验,分析论证,播放视频,学生实验,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2.3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