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3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7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3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7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3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7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3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3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3氧气的制取、性质和用途 一、单选题1.(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B.收集氧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D.MnO2在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2.(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物质是A.木炭 B.铁 C.红磷 D.镁3.(2023·广西钦州·统考一模)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使用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口略向上倾斜,利于管口冷凝水回流B.导管伸入试管较长,便于气体导出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D.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避免粉尘随气流进入导管4.(2023·福建泉州·统考一模)下列有关氧气的收集和性质实验,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收集 B.验满 C.存放 D.铁丝燃烧5.(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时时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下列四个选项是某同学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的归纳总结,其中正确的是A.均需要加热B.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C.均需要使用催化剂D.均可使用与制取二氧化碳相同的发生装置进行反应6.(2023·江苏苏州·统考一模)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鱼类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C.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D.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7.(2023·山西·模拟预测)家用制氧机已成为现代家庭中的常备用品之一,如图是其制氧原理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过滤器可以除去空气中的粉尘C.空气压缩后其中分子间隔变大 D.用空气制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8.(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一模)我国化学家研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在太阳光照射下实现了水的高效分解获得氢气,下图是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和分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B.新型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改变C.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D.氢、氧元素是不同种元素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同9.(2023·广东广州·模拟预测)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取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C.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D.实验室可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取氧气10.(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一种新型复合光催化剂(C3N4/CQDs)能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B.反应Ⅰ的生成物只有H2C.此方法比电解水方法更节能 D.该催化反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11.(2023·河南焦作·统考一模)现有试管、烧杯、量筒、铁架台、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导管、橡皮管、单孔塞、药匙、燃烧匙等14种实验用品,下列实验由于仪器不足,不能进行的实验是A.粗盐提纯 B.制取CO2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 D.制取O212.(2023·山东聊城·统考一模)以下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红磷 B.木炭 C.铁丝 D.硫粉13.(2023·山西晋中·统考一模)在一次跨学科实践课上,各小组同学对劳动项目和包含的化学知识做了交流分享,不科学的是A.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发生了乳化B.用食醋去除烧水壶内壁的水垢,食醋pH<7C.清理鱼缸并通入空气,空气中的氧气极易溶于水D.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味包,活性炭具有吸附性14.(2023·上海青浦·统考一模)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木炭:发红 B.红磷:产生大量白烟C.铁丝: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硫: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2023·河北石家庄·统考模拟预测)图中两圆相交部分是对两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描述(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B.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C.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D.两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16.(2022·重庆·模拟预测)下列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省略夹持和加热装置),正确的是A.制备 B.收集C.验满 D.验证性质17.(2023·上海长宁·统考一模)对氧气的认识正确的是A.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18.(2023·重庆·模拟预测)下列不属于氧化反应的是A.硫磺燃烧 B.食盐溶解 C.金属生锈 D.呼吸作用19.(2023·江苏苏州·一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实验室制取O2:B.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O2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C.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O2,释放CO2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比O2高20.(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现有下列反应:① ② ③ 。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参考答案:1.D【详解】A、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气密性,目的是为了防止装置漏气而收集不到氧气或收集到的氧气不纯,说法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法正确;C、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说法错误;故选:D。2.B【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符合题意;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符合题意;D、镁在氧气中点燃时,会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详解】A、试管口略向上倾斜,管口冷凝水回流会使试管炸裂,故A错误;B、导管伸入试管较长,不便于气体导出,只需伸出胶塞即可,故B错误;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错误;D、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避免粉尘随气流进入导管,阻塞导管,故D正确。故选D。4.A【详解】A、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用万用瓶收集,应“长进短出”,符合题意;B、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不能伸入集气瓶内部,不符合题意;C、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正放在桌面上,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应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详解】A、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无需加热,此选项错误;B、 因为反应都生成氧气 ,氧气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所以反应中均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此选项正确;C、过氧化氢常温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氧气,为了加快化学反应,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非需要使用催化剂,此选项错误;D、实验室用大理石、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选择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此选项错误。故选B。6.C【详解】A、由于氧气能供给呼吸,所以鱼类能在水中生存,只能说明水中溶有氧气,而氧气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说法错误;B、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少,不能使到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不能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故B说法错误;C、纯氧比空气中氧气浓度高,燃烧更充分,反应温度更高,所以用氧炔焰焊接或切割金属时使用纯氧可获得更高的温度,故C说法正确;D、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的沸点不同来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故D说法错误;故选C。7.B【详解】A、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B、过滤器可以除去空气中的粉尘,故B正确,符合题意;C、分子间有间隔,空气压缩后,其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D、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用空气制氧气是利用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进行的混合物分离,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8.C【详解】A、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分成原子,原子不再分,则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化,数目可能不变,选项错误;B、由催化剂的定义可知,新型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保持不变,选项错误;C、水由水分子构成,则水分子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选项正确;D、由元素的概念可知,氢、氧元素是不同种元素是由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选项错误,故选C。9.D【详解】A、细铁丝在氧气里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A选项说法正确;B、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集满,B选项说法正确;C、排水法收集氧气完毕后,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炸裂,C选项说法正确;D、氧化汞加热分解生成氧气和汞,汞有毒,易挥发,因此实验室不用加热分解氧化汞的方法制取氧气,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0.B【详解】A、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质量保持不变,不符合题意;B、反应Ⅰ是水吸附在催化剂C3N4表面,然后生成过氧化氢和氢气,生成物有氢气和过氧化氢,符合题意;C、该方法是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电解水则要消耗电能,故此方法更节能,不符合题意;D、该方法是水在太阳光下分解生产氧气和氢气,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11.A【详解】A、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需使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所给仪器中没有玻璃棒、漏斗、蒸发皿,则该实验不能进行,故选项正确;B、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石灰石与稀盐酸,属于固液常温型,选用试管、铁架台、集气瓶、导管、橡皮管、单孔塞、玻璃片即可完成,故选项错误;C、硫粉在O2中燃烧,选用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燃烧匙等即可完成,故选项错误;D、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可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属于固液常温型,选用试管、铁架台、集气瓶、导管、橡皮管、单孔塞、玻璃片即可完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12.C【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不符合题意;B、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符合题意;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13.C【详解】A、用洗涤剂清洗油污,就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作用,发生乳化现象,形成乳浊液,故正确;B、用食醋去除水壶内壁的水垢,是利用食醋显酸性,pH < 7,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酸能除去水垢,故正确;C、由于氧气能供给呼吸,同时氧气不易溶于水,故清理鱼缸时通入空气,故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味包可去除异味,故正确。故选C。14.C【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故选项说法正确;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15.B【详解】A.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此选项正确;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此选项错误;C.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铜,,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此选项正确;D.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此选项正确。故选B。16.D【详解】A、发生装置中,导气管只伸入少量即可,伸入太长不利于气体的导出,该选项操作不正确;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只伸入试管口即可,伸入太长不利于水的排出,该选项操作不正确;C、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而不是伸入瓶中,该选项操作不正确;D、铁丝燃烧时,为了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瓶底应留少量水或细沙,该选项操作正确。故选D。17.B【详解】A、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故说法错误;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故说法正确;C、木炭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故说法错误;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说法错误。故选B。18.B【详解】A、硫磺燃烧为硫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食盐溶解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符合题意;C、金属生锈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呼吸作用为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9.B【详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故选项叙述不正确;B、工业上利用液氮、液氧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O2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叙述正确;C、自然界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释放O2,故选项叙述不正确;D、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的含量占4.5%左右,氧气含量为16%左右,人体呼出的气体中O2的含量比CO2高,故选项叙述不正确。故选B。20.D【详解】加热高锰酸钾、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生成物只有氧气一种气体,生成的氧气较纯,而加热硝酸铵生成氮气和氧气,生成的氧气不纯,所以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①②。故选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7图标和标识②,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7图标和标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④,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