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③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③第1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③第2页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③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③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③,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③ 一、单选题1.(2023·河南洛阳·统考一模)今年3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A.污水处理时可通过沉淀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B.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治水体污染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D.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可直接排放入河流2.(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C.水与乙醇可以配置成饱和溶液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3.(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B.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C.河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D.电解水时,正极生成氢气,负极生成氧气,体积比约为2∶14.(2023·江西鹰潭·统考一模)海水淡化将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海水淡化可采用膜隔离技术(如下图),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其他离子不能透过),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右侧池中海水密度不变 B.用膜分离技术得到的淡水为软水C.淡化膜可用普通滤纸代替 D.该变化是化学变化5.(2023·甘肃兰州·统考模拟预测)1783年拉瓦锡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水的组成:A杯中的水通过灼热铁管,水蒸气与铁反应生成Fe3O4可燃空气,气体通过冷水中的铜管后用B装置收集。拉瓦锡发现该气体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从而证明了水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空气是氢气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水蒸气与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将气体通过冷水中铜管的目的是除去水蒸气6.(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下列有关水和水资源的保护说法正确的是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B.生活中可用食盐水鉴别硬水和软水C.地球上的水储量丰富,我们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也很多D.电解水时,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17.(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是溶解现象 B.酒精灯失火,应立即用水扑灭C.硬水煮沸后就变成软水了 D.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8.(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炭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来将硬水软化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9.(2023·湖南长沙·模拟预测)2023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为珍惜水、爱护水。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地球上的水虽多,但仍存在很大的淡水危机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煮沸是饮用水常用的消毒方法D.通过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10.(2023·河南洛阳·统考模拟预测)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C.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D.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1.(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气可以用胆矾来检验 B.水的反常膨胀跟水分子之间的缔合有关C.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D.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是吸附微生物12.(2023·河南南阳·统考一模)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D.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13.(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长期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A.吸附 B.煮沸 C.过滤 D.蒸馏14.(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C.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16 D.正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15.(2023·四川攀枝花·统考一模)氢气吸入疗法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冠肺炎治疗手段之一。患者通过吸入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的混合气体来加助治疗肺部炎症,这种混合气体可以通过电解水(装置如图)得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B.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管产生的气体Ca管与b管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2:1D.使用氢气吸入疗法时,治疗区域内应严禁烟火16.(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关于水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以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减少水污染要合理施用农药、化肥C.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17.(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水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室中可使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软水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蒸馏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18.(2023·云南昭通·统考二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吸附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氢氧化钠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19.(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我国科研团队发现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中含催化活性物质,它们能实现二氧化碳、水的高效转化。该团队提出利用月壤实现月球生存的设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环节分离水后所得的气体中除CO2O2外,还含有N2B.环节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73℃),将二氧化碳凝结分离,属于物理变化C.设想中月球基地只实现了氢、氧元素循环D.该系统实现了无机物与有机物的相互转化 二、多选题20.(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说法错误的是A.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B.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氢气可生成0.1molC.实验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小于生成水的质量D.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固体可能是暗红色
    参考答案:1D【详解】A、沉淀操作过程中,加入明矾可以使吸附悬浮物形成密度大的颗粒,从而使杂质沉淀,故A正确;B、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治水体污染,如果大量使用,可能会造成水华或赤潮,故B正确;C、植物的根对土壤具有固定的作用,所以植树造林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故C正确;D、生活污水应该集中处理再排放入河流,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故D错误。故选D2B【详解】A、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只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错误;B、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正确;C、水与乙醇可以以任意比互溶,无法配置成饱和溶液,错误;D、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碳酸钠和水,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B3B【详解】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故A错误;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水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故B正确;C、河水经过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细菌和病毒)等净化过程得到自来水,不需要经过蒸馏,故C错误;D、电解水时,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即正极生成氧气,负极生成氢气,体积比约为1∶2,故D错误;故选B4B【详解】A、右侧的海水中水分子不断的通过淡水膜进入左侧水池中,则右侧的海水中水逐渐减小,海水的密度逐渐的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B、离子无法通过淡水膜进入左侧水池,则得到的淡水中不含有镁离子与钙离子,为软水,故选项说法正确;C、淡水膜只可以通过水分子,其他离子不能通过,普通的滤纸无法实现这样的功能,则不能代替淡水膜,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5B【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蒸气与铁反应生成Fe3O4可燃空气,则可燃空气含有氢元素,为H2,故A正确;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B错误;C、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水蒸气与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正确;D、将气体通过冷水中铜管的目的是使水蒸气凝结成液态的水,除去水蒸气,故D正确。故选B6A【详解】A、工业废水需要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治水体污染,故选项说法正确;B、取样,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为软水,产生泡沫较少、浮渣较多的为硬水,故选项说法错误;C、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人类能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且是有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7D【详解】A、洗涤剂清洗餐具油污是乳化作用,将油污分散为小油滴形成乳浊液冲走。错误;B、酒精灯失火不能用水扑灭,应用湿抹布盖灭,错误;C、硬水煮沸后部分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能降低水的硬度,但不一定变成软水,错误;D、气体比液体分子间间隔大,所以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是因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正确。8B【详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选项正确;B、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中和反应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选项错误;C、煮沸可以是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而除去,降低水的硬度,选项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选项正确;故选:B9D【详解】A、地球上水虽多,但能供直接使用的淡水资源很少,所以仍存在很大的淡水危机,A正确;B、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B正确;C、煮沸可以消除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起到消毒的作用,C正确;D、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无法去除,D错误;故选D10D【详解】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故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下方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D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11A【详解】A、胆矾不能与水反应,水蒸气不可以用胆矾来检验,错误;B、水的反常膨胀跟水分子之间的缔合有关,正确;C、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电解水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水中不存在氢气和氧气,错误;D、自来水生产中通入氯气的作用消毒杀菌,不是吸附微生物,错误。故选B12C【详解】A、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所含钙镁离子的不同,过滤可除去水中不溶性的物质,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A错误;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不能使海水转化为淡水,故B错误;C、合理使用化肥减少水体污染,能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水资源,故C正确;D、将生活污水、畜牧养殖场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故D错误。故选C13B【详解】A、吸附,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B、煮沸,水中的钙离子、镁离子能够以碳酸钙沉淀、氢氧化镁沉淀的形式从水中析出,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生活在通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符合题意;C、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不符合题意;D、蒸馏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能降低水的硬度,但是蒸馏一般是实验室将硬水软化的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B14B【详解】A.水是纯净物,宏观上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微观上水由水分子构成,故A错误;B.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故B正确;C.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可根据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计算获得,例如根据方程式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2×2:32=1:8,故C错误;D.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无可燃性,故D错误。故选:B15C【详解】A、电解水时,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选项正确;B、连接电源正极的b管内生成的体积较小的气体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b管产生的气体,选项正确;C、连接电源负极的a管内生成的气体是氢气,连接电源正极的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21,选项错误;D、氢气具有可燃性,遇到明火能够与空气或氧气发生燃烧,甚至是爆炸,所以使用氢气吸入疗法时,治疗区域内应严禁烟火,选项正确;故选C16A【详解】A、在净化水的过程中,明矾可以沉降悬浮杂质,起净水作用,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故选项错误;B、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污染,故选项正确;C、水的天然循环是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实现的: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水在天然循环过程中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水的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故选项正确;D、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气体为氢气,正极为氧气,体积比为2:1,故选项正确。故选A17C【详解】A、实验室中可使用蒸馏的方法得到软水,故A不符合题意;B、过滤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故B不符合题意;C、自来水厂净水流程依次为沉淀、过滤、吸附、消毒,没有蒸馏,故C符合题意;D、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氧气和氢气,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8D【详解】A、吸附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不符合题意;B、由化学式H2O可知,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不符合题意;C、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符合题意。故选D19C【详解】A、环节是将人呼出的气体中分离出水,分离后气体成分与空气成分种类基本一致,故气体中除CO2O2外,还含有N2等,选项正确;B、环节利用月球夜间低温(约-173℃),将二氧化碳凝结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C、由图知,二氧化碳、水、氧气既是生成物,又是反应物,可循环利用,故设想中月球基地实现了碳、氢、氧元素循环,选项错误;D、该系统中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有机物甲烷互相转化,选项正确。故选C20AB【详解】A、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的原因是为了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时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该反应前后都要通入氢气,因此反应开始后通入0.1mol氢气不可能生成0.1mol铜,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CuOCu+H2O可知,实验中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因此小于生成水的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中生成的铜是红色的,若生成的铜部分被氧化,则试管内的固体可能是暗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B 

    相关试卷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⑧: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⑧,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⑤: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⑤,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⑦: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⑦,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