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②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2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②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2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②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424282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②
展开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②
一、单选题
1.(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提出加强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加大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以下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的有
①农业灌溉要节约用水,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②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
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减少农作物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023·河南鹤壁·统考一模)“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下列做法符合这些理念的是
A.生活垃圾随意丢弃 B.多乘坐私家车出行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使用风能等绿色能源
3.(2023·辽宁葫芦岛·统考一模)我市成功入选2021-2023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之一、下列行动和创建文明城市相违背的是
A.露天焚烧垃圾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使用清洁能源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4.(2023·江苏泰州·模拟预测)中国政府承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使碳排放与碳吸收达平衡,实现二氧化碳相对“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和,从实际出发,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
C.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
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
5.(2021·广西梧州·统考二模)下列环境问题与防治措施说法合理的是
A.酸雨——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 B.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C.水体富营养化——禁止使用化肥 D.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并填埋处理
6.(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垃圾分类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废弃旧报纸属于
A.厨余垃圾 B.可回收物 C.有害垃圾 D.其他垃圾
7.(2023·辽宁本溪·统考一模)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热水配糖水时糖溶解得快
B.利用汽油的乳化功能除去工作服上的油污
C.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应对其进行综合利用
D.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
8.(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我国提出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总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A.大规模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C.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用氨水捕集CO2,将其转化为氮肥
9.(2023·江苏泰州·统考一模)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有序推进,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
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 B.用太阳能电池发电
C.使用可降解型塑料 D.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10.(2023·四川成都·统考二模)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秉持“共话绿色大运,布局低碳未来”的理念,下列做法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A.向绿化带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
B.体育馆启用雨水留存功能,净化后浇灌绿植
C.庆祝、装饰用品使用可降解塑料
D.接送运动员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
11.(2023·云南临沧·统考二模)合理利用能源和保护环境都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等都属于新能源
B.车用乙醇汽油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C.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热值大等优点,其主要成分是
D.改进燃煤炉灶,促使燃料充分燃烧,提高能源的生产效率和使用效率
12.(2023·吉林长春·统考二模)“构建生命共同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该理念不相符的是
A.生活废水净化处理后再利用 B.积极倡导植树造林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增加作物产量 D.幼鱼生长阶段禁止捕捞
13.(2023·山东菏泽·统考一模)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多开私家车,取代自行车 B.随意排放污水,降低生活成本
C.夏天将空调至20℃以下,保持凉爽 D.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地面积
14.(2023·江苏无锡·统考一模)无锡正走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下列选项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深埋电池 B.焚烧秸秆 C.禁用农药 D.回收塑料
15.(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我国向世界承诺: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碳中和”的含义是产生的CO2和消耗的CO2相当,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措施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
A.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
B.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C.借助光伏、风电、核电等技术发电
D.退耕还林,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16.(2023·山东济南·统考一模)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中,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B.就地焚烧植物秸秆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D.工业污水超标排放
17.(2023·重庆南岸·统考一模)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家庭清理的废矿泉水瓶、快递包装应放入的垃圾箱是
A. B. C. D.
18.(2023·山东德州·统考一模)为创建文明城市,德州需要天蓝、地绿、水清。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B.生活污水净化排放
C.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D.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19.(2023·山东临沂·统考一模)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夜间发现管道燃气泄漏,开灯查看
B.垃圾全是无用物质,为方便处理,全部焚烧
C.减少雾霾,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
D.为了身体健康,不能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二、多选题
20.(2023·山东泰安·统考一模)《山东省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自2022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列物品放置对应垃圾箱错误的是
①有害垃圾 ②厨余垃圾 ③可回收垃圾 ④其他垃圾
A.破碎玻璃、过期药品放入①中 B.果皮、剩菜放入②中
C.废旧报纸、塑料矿泉水瓶放入③中 D.废旧电池、卫生间废纸放入④中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改大水漫灌为滴灌、喷灌,能节约水资源,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
②二氧化硫会引起酸雨,则使用脱硫煤,减少二氧化硫排放,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
③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做法不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
④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污染性物质的产生,做法符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思想。
故选C。
2.D
【详解】A、生活垃圾应分类处理,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资源回收再利用,选项错误;
B、多乘坐私家车出行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选项错误;
C、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对水体造成严重的污染,威胁人类的健康和安全,选项错误;
D、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属于可再生能源,特点是丰富、近乎无尽、广泛分布、干净可以缓和温室效应,选项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露天焚烧垃圾释放有毒气体,不利于创建文明城市,选项A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种草,吸附部分空气污染物,有利于创建文明城市,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有利于创建文明城市,选项C不符合题意;
D、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随时掌握大气情况,有利于创建文明城市,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详解】A、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利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B、禁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但是化石燃料是目前主要的能源,不能禁止使用,应适量使用,符合题意;
C、推广垃圾分类处理,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捕集或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以减少二氧化碳,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详解】A、将燃煤锅炉烟囱加高,不能减少二氧化硫气体的排放,不能防治酸雨,故A错误;
B、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故B正确;
C、不能禁止使用化肥,若禁止会导致粮食产量降低,应该合理使用化肥,故C错误;
D、废电池的深埋处理也会污染土壤,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垃圾可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有害垃圾、其它垃圾等;废报纸属于可回收垃圾。
故选B。
7.B
【详解】A、糖在水中溶解时,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所以用热水配糖水时糖溶解得快,选项正确;
B、汽油属于有机溶剂,油污可以溶解于汽油中达到去污的目的,利用的是汽油的溶解功能,选项错误;
C、垃圾垃圾是放错位的资源,应对其进行综合利用,选项正确;
D、废弃塑料导致“白色污染”,所以应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选项正确;
故选:B。
8.A
【详解】A、应合理适量开采可燃冰作为新能源,不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正确;
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 ,绿色植物吸收利用空气中二氧化碳,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错误;
C、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减少化石燃料使用,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错误;
D、用氨水捕集CO2,将其转化为氮肥,有利于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利于实现碳达峰目标,选项错误;
故选A。
9.A
【详解】A、直接排放生活污水,会导致周围水域、土壤等环境被污染,选项正确;
B、用太阳能电池发电,提倡使用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选项错误;
C、使用可降解型塑料,减少白色污染,选项错误;
D、分类处理生活垃圾,利于回收利用,环保,选项错误;
故选A。
10.A
【详解】A、向绿化带施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会污染水源和土壤,应合理施用,符合题意;
B、体育馆启用雨水留存功能,净化后浇灌绿植,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C、庆祝、装饰用品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接送运动员使用新能源交通工具,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A
【详解】A、天然气属于化石能源,不是新能源,A错误;
B、乙醇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相较于汽油,产生的大气污染小,B正确;
C、可燃冰是甲烷的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C正确;
D、燃料充分燃烧能放出更多的热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D正确。
故选:A。
12.C
【详解】A. 生活废水净化处理后再利用,可减少水体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积极倡导植树造林,可净化空气,有利于改善环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增加作物产量,此选项符合题意;
D. 幼鱼生长阶段禁止捕捞,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详解】A、多开私家车会增加燃料的使用,会污染环境,该选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
B、随意排放污水,会污染水资源,该选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
C、夏天将空调至20℃以下,会增加耗电,该选项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
D、种植花草树木,增加绿地面积,有利于保护环境,该选项做法利于保护环境。
故选D。
14.D
【详解】A、废旧电池中含有有毒的重金属,废旧电池深埋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B、焚烧秸秆既浪费资源,又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而造成环境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C、为了防止水污染,应该合理使用农药,禁用农药是不合理的,不符合题意;
D、回收塑料既能节约资源,又能防止污染,有利于环境宝华,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详解】A、培育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不符合题意;
B、汽油和乙醇燃烧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提倡使用乙醇汽油,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符合题意;
C、借助光伏、风电、核电等技术发电,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不符合题意;
D、退耕还林,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消耗的二氧化碳,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C
【详解】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土壤资源和水资源,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B、焚烧植物秸秆,会产生污染性物质,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C、合理使用化肥农药,能保护环境,该选项做法正确;
D、工业污水超标排放,会污染水资源,该选项做法不正确。
故选C。
17.C
【详解】可回收垃圾有塑料、金属、书纸、布料、玻璃等,废矿泉水瓶、快递包装,属于可回收垃圾,故选:C。
18.D
【详解】A、生活垃圾提倡分类投放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A选项正确;
B、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防止造成环境污染,B选项正确;
C、倡议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C选项正确;
D、应适量使用农药和化肥,而不能禁止, 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D选项错误。
故选:D。
19.C
【详解】A、燃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容易发生爆炸,故夜间发现管道燃气泄漏,应先关闭阀门,然后打开门窗,不能开灯查看,不符合题意;
B、垃圾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污染空气,应分类回收处理,不符合题意;
C、提倡购买新能源汽车,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符合题意;
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AD
【详解】A、破碎玻璃可以回收、重新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入③中,故A符合题意;
B、果皮、剩菜属于厨余垃圾,应放入②中,故B不符合题意;
C、废旧报纸、塑料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应放入③中,故C不符合题意;
D、废旧电池中含有有害物质,属于有害垃圾 ,应放入①中,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7图标和标识②: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7图标和标识②,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7图标和标识: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7图标和标识,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⑤: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35绿色化学和低碳生活⑤,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