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2物质的分类(2)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2物质的分类(2),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2物质的分类(2) 一、单选题1.(2022·上海·模拟预测)下列变化中化学键没有破坏的是A.煤的干馏 B.煤的气化 C.石油分馏 D.重油裂解2.(2022·上海·模拟预测)一定条件下,通过单质间化合可得到的是A.FeCl3 B.SO3 C.Al(OH)3 D.HClO3.(2022·上海崇明·统考二模)下列物质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的是: A.FeCl2 B.NaHCO3 C.Al(OH)3 D.Fe(OH)34.(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从石油原料到口罩的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反应消毒ABCD A.A B.B C.C D.D5.(2021·上海·统考一模)下列变化理论上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分馏 B.风化 C.干馏 D.钝化6.(2021·上海徐汇·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风化 B.升华 C.干馏 D.裂化7.(2021·上海·统考二模)下列物质间的每次转化都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 B.C. D.8.(2021·上海宝山·统考一模)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盐酸除锈 B.石油分馏C.海水提溴 D.煤干馏9.(2021·上海松江·统考一模)人类使用材料的增多和变化标志着文明的进步,下列材料制备与化学反应无关的是A.石器 B.铝制品 C.电池 D.高分子材料10.(2021·上海松江·统考一模)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气化 B.天然气的燃烧 C.烃的裂解 D.石油的分馏11.(2021·上海宝山·统考二模)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A.A B.B C.C D.D12.(2021·上海嘉定·统考二模)常温下,溴单质不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是A.化合 B.复分解 C.加成 D.取代13.(2020·上海奉贤·统考二模)通过下列反应不可能一步生成MgO的是A.化合反应 B.复分解反应 C.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14.(2020·上海金山·统考二模)古法酿酒工艺中,以发生化学反应为主的过程是A.酒曲捣碎 B.酒曲发酵 C.加热蒸馏 D.泉水勾兑15.(2020·上海奉贤·统考二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不属于化学反应的是ABCD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铝粉与强碱溶液反应放热植物油在空气中变质,产生“哈喇”味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 A.A B.B C.C D.D16.(2020·上海奉贤·统考二模)下列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A.Mn2O7 B.Al2O3 C.Na2O2 D.CaO17.(2020·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明矾净水 B.铵盐受热分解C.液溴挥发 D.石油催化裂化18.(2020·上海青浦·统考一模)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 )A.石油裂化 B.煤的干馏 C.海水晒盐 D.高炉炼铁
参考答案:1.C【详解】A.煤干馏可以得到煤焦油,煤焦油中含有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属于化学变化,化学键被破坏,故A错误;B.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气体的过程,主要反应为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H2、CO等气体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键被破坏,故B错误;C.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属于物理变化,化学键没有破坏,故C正确;D.石油裂化是大分子生成小分子,属于化学变化,化学键被破坏,故D错误.故选:C。2.A【详解】A.氯气与Fe发生化合反应生成FeCl3,故A选;B.S与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SO2,不能得到SO3,故B不选;C.可溶性铝盐与氨水反应生成Al(OH)3,不能由单质反应生成,故C不选;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O,不能由单质反应生成,故D不选;故选A。3.C【分析】 【详解】A.FeCl2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2FeCl3+Fe=3FeCl2,选项A不选;B.NaHCO3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Na2CO3 +H2O +CO2 =2NaHCO3,选项B不选;C.Al(OH)3不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备,如氯化铝和氨水反应,选项C可选;D.Fe(OH)3能通过化合反应制得:4Fe(OH)2+2H2O +O2=4Fe(OH)3,选项D不选;答案选C。4.C【详解】A.石油催化裂解得到丙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错误;B.丙烯催化聚合生成聚丙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聚丙烯熔融后喷丝压成熔喷布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D.利用环氧乙烷与微生物蛋白质发生烷基化反应消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故选C。5.A【详解】A.分馏是根据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钝化是由于金属与氧化性物质作用,作用时在金属表面生成一种非常薄的、致密的、覆盖性能良好的、牢固地吸附在金属表面上的钝化膜,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6.B【详解】A.风化是指在室温和干燥空气里,结晶水合物失去结晶水的现象。是一个化学变化的过程,如Na2CO3·10H2O风化变为Na2CO3,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风化不属于物理变化,A项错误;B.升华指物质从固态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相变过程。过程中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正确;C.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它分解的过程,反应过程中有新物质产生,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C项错误;D.裂化是石油馏分在高温下由长链大分子变为短链小分子的过程,由于产生了新的物质,因此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D项错误;答案选B。7.C【详解】A.氮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A项错误;B.氧化铁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铁,B项错误;C.氯化钠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C项正确;D.氯化铝不能一步生成铝单质,D项错误;答案选C。8.B【详解】A.盐酸除锈是盐酸溶解氧化铁,发生化学变化,故A错误;B.石油分馏是利用沸点差异采用蒸馏操作分离混合物,发生物理变化,故B正确;C.海水提溴存在Br-氧化为Br2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故C错误;D.煤干馏是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B。9.A【详解】A.石器是通过石头打磨出来的,制备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符合题意;B.铝制品中所用的铝,是通过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得,电解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C.电池中所用的金属,是通过矿石冶炼制得,冶炼过程发生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D.高分子材料是通过加聚或缩聚反应合成出来,制备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分析】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产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据此分析。【详解】A、煤的气化是用煤和水在高温条件下来生产CO和H2的过程,故为化学变化,A错误;B、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为化学变化,B错误;C、烃的裂解是用重油为原料来生产乙烯等短链烯烃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C错误;D、石油的分馏是利用石油中各组分的沸点的不同、用加热的方法将各组分分离的方法,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D正确;答案选D。11.B【详解】分析: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属于化学变化。详解:A项,甲醇低温制氢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项,氘、氚用作核聚变燃料,是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变化;C项,偏二甲肼与N2O4反应生成CO2、N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CO2↑+4H2O,属于化学变化;D项,可燃冰是甲烷的结晶水合物,CH4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大量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属于化学变化;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12.B【详解】复分解反应为化合物与化合物之间的反应,故溴单质不行。13.B【详解】A.Mg与O2反应可以生产MgO,是化合反应,A错误;B.无法通过复分解反应一步生成这种金属氧化物,B正确;C.Mg(OH)2受热分解可以生成MgO和H2O,C错误;D.可通过置换反应制备氧化镁:2Mg+CO22MgO+C,D错误;答案选B。14.B【详解】A.酒曲捣碎过程为物质状态变化,无新物质生成,不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酒曲发酵变化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乙醇,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加热蒸馏是利用酒精和水等其他物质沸点不同从而分离乙醇,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泉水勾兑是酒精和水混合得到一定浓度的酒精溶液,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点睛】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发生了化学反应,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主要是酿酒工艺的分析,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15.D【详解】A.酸性重铬酸钾用于检测酒精,其原理是酸性重铬酸钾氧化酒精,自身被还原,是化学变化,A错误;B.铝粉与强碱反应是化学变化,B错误;C.植物油在空气中变质是植物油被空气氧化了,C错误;D.海水经风吹日晒获得粗盐是海水中的水挥发,溶质结晶,是物理变化,D正确;答案选D。16.D【分析】碱性氧化物能与酸生成盐和水,与酸性氧化物生成盐。【详解】A.Mn2O7虽然是金属氧化物,但它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B.Al2O3既能和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两性氧化物,B错误;C.Na2O2与酸反应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所以不是碱性氧化物,C错误;D.CaO能和酸生成盐和水,是碱性氧化物,D正确;答案选D。【点睛】碱性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17.C【详解】A.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水解生成了氢氧化铝胶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选;B.铵盐受热分解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选;C.液溴的挥发是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故C选;D.石油的催化裂化是烷烃大分子分解生成小分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选;故选C。【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明矾净水与活性炭净水的区别,明矾净水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活性炭净水是活性炭本身具有吸附性。18.C【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详解】A、石油裂化的目的是将长链的烷烃裂解后得到短链的轻质液体燃料,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煤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得到焦炭、煤焦油、粗氨水和焦炉气等,故B错误; C、海水晒盐是水分的蒸发,没有新物质生成,故C正确; D、高炉炼铁,有新物质铁生成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根据变化中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2物质的分类(2),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4物质的分类(2),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结构与性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03物质的分类(1),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结构与性质,填空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