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2离子反应(5)
展开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2离子反应(5),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2离子反应(5)
一、单选题
1.(2021·上海·统考二模)关于电解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能电离的物质是电解质 B.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
C.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D.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2.(2021·上海杨浦·统考模拟预测)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不具有的性质是
A.固体导电 B.能溶于水 C.硬度大 D.电解质
3.(2021·上海杨浦·统考二模)某溶液中可能含浓度均为0.5mol/L的、、、、、中的若干种。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Cl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得到溶液X,对X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可能含、、 B.沉淀N是
C.一定含、 D.再检验一种离子即可确定原溶液成分
4.(2021·上海静安·统考一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SO2+OH-=
B.Al与NaOH溶液反应:2Al+2OH-+2H2O=2+3H2↑
C.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Ca2+++OH-=CaCO3↓+H2O
D.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至中性:+OH-=+H2O
5.(2021·上海静安·统考一模)海水提溴常用SO2+Br2+2H2O→H2SO4+2HBr达到富集目的,此反应相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Br2是极性分子 B.H2SO4属于离子化合物
C.属于非电解质的只有SO2 D.H2O分子的空间构型是直线型
6.(2021·上海黄浦·统考一模)下列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钡和硫酸溶液的反应 B.氢氧化钾和稀硝酸的反应
C.纯碱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 D.醋酸溶液和烧碱溶液的反应
7.(2021·上海黄浦·统考一模)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烧碱 C.液氨 D.氯气
8.(2021·上海崇明·统考一模)如下说法正确的一组是
①难溶于水的盐(CaCO3、BaSO4 等)都是弱电解质
②醋酸铵是弱电解质
③弱酸、弱碱和水都是弱电解质
④强酸溶液的导电性一定强于弱酸溶液的导电性
⑤电解质溶液能导电的原因是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⑥熔融的电解质都能导电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⑥ C.③⑤ D.③⑥
9.(2021·上海崇明·统考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或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 2Fe3+ + 3H2↑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Ag+ + Fe → Fe2+ + Ag
C.硫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SO4 → Na+ + H+ + SO
D.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NaHCO3 → Na+ + H++CO
10.(2021·上海·统考一模)为探究Al2(SO4)3溶液与Ba(OH)2溶液的反应,取0.1mol·L-1的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试管1中,当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沉淀的质量最大
B.试管2中,当钡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也完全转变为沉淀
C.试管l、2中,沉淀均会先增多后减少
D.试管l、2中,沉淀均含BaSO4
11.(2021·上海宝山·统考一模)某白色固体由NaCl、KBr、MgCl2、CaCO3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 把固体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取部分溶液,滴加 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③向剩余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A.NaCl、CaCO3 B.只有 MgCl2
C.一定有 MgCl2,可能有 NaCl D.NaCl、MgCl2
12.(2021·上海黄浦·统考一模)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相应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 pH 试纸变红的溶液中:CO、K+、Cl-、Na+
B.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中:NO、Mg2+、Na+、SO
C.放入铝条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Fe2+、Cl-、NO
D.含Al3+的溶液中:Na+、HCO、Cl-、K+
13.(2021·上海嘉定·统考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但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导电的是
A.液态氯化氢 B.熔融氯化钾 C.熔融氧化铝 D.稀硝酸
14.(2021·上海嘉定·统考一模)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H+)/c(OH-)=1×10-14的溶液:Ca2+、Na+、、
B.0.1 mol·L-1 KOH溶液:、Na+、I-、
C.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Fe3+、Cl-、Ba2+、SCN-
D.0.1 mol·L-1NaClO溶液:HS-、Na+、Cl-、
15.(2021·上海嘉定·统考一模)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电解CuCl2溶液:CuCl2→Cu2++2Cl﹣
B.Mg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C.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OH-→+H2O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
16.(2021·上海闵行·统考一模)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与稀盐酸反应:Fe+6H+=Fe3++3H2↑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Cl2+Fe2+=Fe3++2Cl-
C.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3Cu+2Fe3+=2Fe+3Cu2+
D.氯化铁溶液与硫化氢反应:2Fe3++H2S=2Fe2++S↓+2H+
17.(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图a、b、c分别为氯化钠在不同状态下的导电实验的微观示意图(X、Y均表示石墨电极且与直流电源连接方式相同,表示水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B.图b、c中Y电极上会生成不同产物
C.NaCl是电解质,三种状态下都能导电
D.图b说明通电后发生了:NaCl → Na+ + Cl—
18.(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下列物质中,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氯化氢 B.醋酸铵 C.一水合氨 D.二氧化碳
19.(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Al溶于NaOH溶液产生气体:
B.铜片溶于热的稀硝酸:3Cu + 8H+ + 2NO=3Cu2+ + 2NO↑ + 4H2O
C.向AgCl浊液中加入硫化钠,出现黑色沉淀:2AgCl + S2- → Ag2S + 2Cl-
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 CaCO3 → CO2↑+ H2O + Ca2+
20.(2021·上海嘉定·统考二模)硫酸铁溶液水解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净水作用的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为测定某碱式硫酸铁的组成,取5.130g样品溶于足量盐酸中,然后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5.825g,向上述滤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1.600g,该样品的化学式为( )
A.Fe2O3•2SO3•7H2O B.4Fe2O3•10SO3•25H2O
C.3Fe2O3•6SO3•20H2O D.2Fe2O3•5SO3•17H2O
21.(2021·上海崇明·统考二模)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呈无色,则下列关于溶液组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不含 ②肯定不含 ③肯定含有 ④可能含有.
A.①③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2.(2021·上海青浦·统考一模)离子方程式Ba2+ + OH— + H+ + SO42— → BaSO4↓ + H2O可以表示Ba(OH)2溶液与
A.少量稀硫酸的反应 B.足量稀硫酸的反应
C.少量NaHSO4溶液的反应 D.足量NH4HSO4溶液的反应
23.(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在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 B.
C. D.
24.(2020·上海黄浦·统考模拟预测)常温下,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K+、Na+、SO、Br- B.Na+、K+、ClO-、NO
C.K+、Cl-、Fe3+、SO D.Al3+、Na+、Cl-、NO
25.(2020·上海奉贤·统考二模)在生活中 Na2CO3和NaHCO3都可作食用碱。下列对其性质的描述用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NaHCO3可作发酵粉:2NaHCO3Na2CO3 + CO2↑ + H2O
B.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O2+ H2O=2
C.Na2CO3溶液呈碱性:+ 2H2O⇌H2CO3+ 2OH-
D.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H3COOC2H5中的CH3COOH:+2H+ =CO2↑+ H2O
26.(2020·上海静安·统考二模)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OH-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的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 ②过滤 ③滴加AgNO3溶液 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③②① C.①②③②④ D.④②①②③
27.(2020·上海嘉定·二模)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H2SO4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成的是( )
A.和 B.和NaCl
C.和 D.和
28.(2020·上海虹口·统考二模)下列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 2H+ + CO32- → H2O + CO2↑表示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加过量醋酸 B.向硫酸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 D.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
29.(2020·上海长宁·统考二模)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还原性:Fe2+>Br-),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肯定错误的是( )
A.2Fe2++Cl2=2Fe3++2Cl-
B.10Fe2++2Br-+6Cl2=10Fe3++Br2+12Cl-
C.2Br-+Cl2=Br2+2Cl-
D.2Fe2++4Br-+3Cl2=2Br2+2Fe3++6Cl-
30.(2020·上海·二模)已知结合 OH-能力:Al3+>NH4+>Al(OH)3,0.1mol·L-1 NH4Al(SO4)2 溶液与 0.1mol·L-1 Ba(OH)2 溶液混合,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1.A
【详解】A.电解质为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由自由移动的化合物,能电离的物质不一定在水溶液 或熔融状态下,所以不一定是电解质,A项错误;
B.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完全电离,B项正确;
C.电解质为化合物,一部分金属单质为导体可以导电,但是不是化合物,所以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C项正确;
D.水是一种微弱的电解质,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D项正确;
答案选A。
2.A
【详解】A.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共价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固体时均不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或电子,故不能导电,故A正确;
B.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共价化合物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与溶解性无关,故能溶于水,故B错误;
C.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硅、碳化硅等,硬度大,故C错误;
D.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酸或是盐,它们是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3.A
【分析】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Cl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则无存在,再加入过量的硝酸钡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为硫酸钡,存在,同时生成气体,气体在空气中变为红棕色,则气体为NO,则溶液中存在Fe2+,反应后生成Fe3+,加入过量的NaOH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已知可能含浓度均为0.5mol/L,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则其它离子不能判断。
【详解】A.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能含有0.5mol/L的Na+和Cl-,则Al3+不存在,A结论错误;
B.NaOH过量,则反应后生成Fe3+,其与NaOH生成的沉淀N是Fe(OH)3,B结论正确;
C.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含Fe2+、,C结论正确;
D.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及含离子的浓度均为0.5mol/L,再检验一种离子即可确定原溶液成分,D结论正确;
答案为A。
4.B
【详解】A.SO2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H2O,A错误;
B.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和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 +3H2↑,B正确;
C.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CaCO3、水和Na2C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2OH-=CaCO3↓+ +2H2O,C错误;
D.NaHSO4属于强酸的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电离成Na+、H+和,NaHS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错误;
答案选B。
5.C
【详解】A.Br2分子正负电荷中心重合,为非极性分子,故A错误;
B.H2SO4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反应中的化合物有SO2、H2O、H2SO4、HBr,其中只有SO2不能电离,为非电解质,故C正确;
D.H2O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数为4,含有2对孤电子对,所以空间构型为V形,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6.B
【详解】A.氢氧化钡和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A不选;
B.氢氧化钾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钾和水,离子反应可以用H++OH-═H2O表示,故B选;
C.纯碱电离出碳酸根离子,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均保留化学式,不能用H++OH-═H2O表示,故C不选;
D.醋酸为弱酸,在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醋酸溶液和烧碱溶液的反应不能用H++OH-═H2O表示,故D不选;
故选B。
7.A
【分析】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属于化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冰水混合物中只有H2O分子,能够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A选;
B.烧碱是NaOH的俗称,能够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不选;
C.液氨中只有NH3分子,属于非电解质,故C不选;
D.氯气是单质,不属于弱电解质,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氨气本身不能电离,溶于水后是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
8.C
【详解】①电解质的强弱与水溶性无关,虽然CaCO3、BaSO4 等难溶,但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①错误;
②醋酸铵属于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为强电解质,故②错误;
③弱电解质包括弱酸、弱碱和少部分盐以及水,故③正确;
④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和离子所带电荷多少有关,与是否为强酸或弱酸无关,若强酸的浓度很小,其导电性不一定大于浓度大的弱酸溶液,故④错误;
⑤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故⑤正确;
⑥熔融的电解质不一定能导电,如HCl为电解质,但熔融时不能产生离子,不能导电,故⑥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正确的有③⑤,故答案为C。
9.C
【详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 +2H+ = Fe2+ + H2↑,故A错误;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铁粉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Ag+ + Fe = Fe2+ + 2Ag,故B错误;
C.硫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硫酸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SO4 =Na+ + H+ + SO,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电离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CO,故D错误;
选C。
10.C
【分析】试管1中起初发生反应Al2(SO4)3+3Ba(OH)2=3BaSO4↓+2Al(OH)3↓,后来发生反应2Al(OH)3+Ba(OH)2=Ba(AlO2)2+4H2O;试管2中发生反应Al2(SO4)3+3Ba(OH)2=3BaSO4↓+2Al(OH)3↓,继续滴加Al2(SO4)3,无现象。
【详解】A.从分析中可以看出,试管1中,当硫酸根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沉淀的质量最大,继续滴加Ba(OH)2时,Al(OH)3溶解,沉淀的质量减轻,A正确;
B.试管2中,由反应Al2(SO4)3+3Ba(OH)2=3BaSO4↓+2Al(OH)3↓可以看出,当钡离子恰好完全沉淀时,铝元素也完全转变为沉淀,B正确;
C.试管l中,沉淀先增多后减少,试管2中,沉淀增多至最大量后保持不变,C错误;
D.试管l、2中,不管试剂的加入量如何,加入的顺序如何,沉淀均含BaSO4,D正确;
故选C。
11.C
【分析】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银为白色沉淀,溴化银为浅黄色沉淀,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①把固体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说明不含CaCO3;
②取部分溶液,滴加 AgNO3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有氯化银沉淀生成,无溴化银沉淀生成,白色固体不含KBr,含NaCl和MgCl2中至少一种;
③向剩余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说明一定含有MgCl2。
综合以上分析,可判断白色固体一定不含CaCO3和KBr,一定有 MgCl2,可能有 NaCl,C选项正确,答案选C。
12.B
【详解】A.能使 pH 试纸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存在大量的H+,H+与CO能够反应放出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选;
B.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0mol/L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 NO、Mg2+、Na+、SO均不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选;
C.放入铝条产生氢气的溶液显酸性或碱性,在碱性溶液中NH、Fe2+能够反应生成气体或沉淀,不能大量共存,在酸性溶液中Fe2+、NO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选;
D.Al3+、HCO能够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选;
故选B。
13.A
【详解】A.HCl在水溶液中可以导电,且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但液态的氯化氢以分子存在,不可导电,A项正确;
B.氯化钾属于强电解质,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B项错误;
C.氧化铝属于强电解质,熔融状态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C项错误;
D.硝酸属于强电解质,在稀溶液下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D项错误;
故选A。
14.B
【详解】A.)=1×10-14的溶液中c(H+)=10-14mol/L,c(OH-)=1mol/L,该溶液显碱性, 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存在,故A错误;
B.0.1 mol·L-1 KOH溶液:、Na+、I-、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B正确;
C.能使pH试纸显深红色的溶液呈酸性,SCN-和Fe3+形成络合物,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0.1 mol·L-1NaClO溶液中,ClO-会和H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15.D
【详解】 A.惰性电极电解CuCl2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Cu+Cl2↑,A错误;
B.Mg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B错误;
C.NH4HCO3溶液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2OH-→+H2O+NH3·H2O,C错误;
D.酯化反应的机理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故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C2H518OHCH3CO18OC2H5+H2O,D正确;
故答案为:D。
16.D
【详解】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H+=Fe2++H2↑,故A错误;
B.氯气与氯化亚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Fe2+=2Fe3++2Cl-,故B错误;
C.氯化铁溶液与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
D.氯化铁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盐酸和硫单质,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3++H2S=2Fe2++S↓+2H+,故D正确;
答案选D。
17.B
【详解】A.氯离子半径大于钠离子,则图中代表的离子是Cl-,b图中阴离子向X极移动,失电子生成氯气,则X为阳极,接电源正极,A错误;
B.Y是阴极,图b中是Na+得电子生成Na单质,图c中是水电离的H+得电子生成H2,产物不同,B正确;
C.NaCl在晶体状态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不导电,即图a不导电,C错误;
D.熔融状态下,NaCl通电生成Na和Cl2,氯化钠生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过程为电离,不需要通电也能电离,D错误;
答案选B。
18.C
【详解】A.氯化氢溶于水可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是强电解质,A不选;
B.醋酸铵是盐,是强电解质,B不选;
C.一水合氨是弱碱,是弱电解质,C选;
D.二氧化碳溶于水可生成自由移动的离子,但不是自身电离出的离子,不是电解质,是非电解质,D不选;
答案选C。
19.A
【详解】A.Al溶于NaOH溶液产生气体,反应物还有水:,故A错误;
B.铜片溶于热的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铜离子,B正确;
C.向AgCl浊液中加入硫化钠,生成黑色沉淀Ag2S,C正确;
D.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碳酸钙是沉淀不拆,D正确;
答案选A。
20.D
【详解】取5.130g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溶于足量盐酸中,则所得的溶液中含Fe3+和SO42﹣。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5.825g即BaSO4物质的量 =0.025mol,根据S原子的守恒即可知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中“SO3”的物质的量为0.025mol,质量m=nM=0.025mol×80g/mol=2.00g;
上述滤液中还含有Fe3+,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即得Fe(OH)3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得到固体1.600g即为Fe2O3,由于转化过程中铁元素的守恒,故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中“Fe2O3”的质量即为1.600g,其物质的量=0.01mol。
而碱式硫酸铁(xFe2O3•ySO3•zH2O)的质量共为5.130g,则可知其含有的“H2O”的质量m=5.13g﹣2.00g﹣1.600g=1.53g,物质的量 =0.085mol。 故该样品中x:y:z=0.01mol:0.025mol:0.085mol=2:5:17,故选D。
21.D
【详解】还原性,溶液中加入少量溴水,溶液仍呈无色,说明一定含有,溶液中可能含有离子,因加入溴水少量,没有被氧化,含离子的溶液呈蓝色,原溶液无色说明不含铜离子,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溶液中含有铵根离子,故正确的有②③④。
故选D。
【点睛】明确亚硫酸根离子和碘离子还原性的相对强弱是解本题关键。
22.C
【详解】A.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A错误;
B. 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与反应物的量无关,故B错误;
C.由于NaHSO4溶液少量,故氢氧根不能完全反应,离子方程式为:Ba2+ + OH— + H+ + SO42— → BaSO4↓ + H2O;
D.足量NH4HSO4溶液会将氢氧根完全消耗,故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 + 2OH— + 2H+ + SO42— → BaSO4↓ + 2H2O;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Ba(OH)2溶液与NH4HSO4溶液反应时铵根也可以与氢氧根结合生成一水合氨,但由于NH4HSO4溶液足量,氢离子会将氢氧根完全消耗,故没有一水合氨生成,如果NH4HSO4溶液量不足,会有一水合氨生成。
23.C
【分析】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水的电离被抑制,说明加入了酸或碱,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详解】A. 在酸性条件下,无法大量存在,A错误;
B. 在碱性条件下,无法大量存在,B错误;
C. 在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均可以大量存在,C正确;
D. 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均无法大量存在,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由水电离产生的浓度为的溶液,不一定显碱性,溶液中c(H+)=10-13mol/L的溶液显碱性。
24.D
【详解】A.pH=1的酸性溶液中,SO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B.pH=1的酸性溶液中,ClO-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
C.无色溶液中,Fe3+不能大量共存,C错误;
D.Al3+、Na+、Cl-、NO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D正确;
故选D。
25.A
【详解】A.NaHCO3可作发酵粉的原理是利用其分解产生CO2,即2NaHCO3Na2CO3 + CO2↑+ H2O ,故A正确;
B.因为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对于饱和Na2CO3溶液,转化成的NaHCO3溶液则是过饱和的,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沉淀生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该为2Na+++CO2+ H2O =2NaHCO3↓,故B错误;
C.Na2CO3溶液呈碱性是因为的水解,但其水解要分布写,且第一步为主,即+ H2O + OH-,故C错误;
D.CH3COOH是弱酸,写离子方程式时候不能拆,即+2CH3COOH2CH3COO-+CO2↑+H2O,故D错误;
答案为A。
26.D
【分析】检验氯离子选择硝酸银溶液,检验氢氧根离子选择硝酸镁溶液,检验碳酸根离子选择硝酸钡溶液,用三种试剂将三种离子检验出来,每加一种试剂能够检验出一种离子,此时要注意每加入一种试剂只能与一种离子结合,来选择加入试剂顺序及操作步骤。
【详解】Cl-用含有AgNO3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CO用Ba(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BaCO3;OH-用Mg(NO3)2溶液检验,二者反应生成白色沉淀Mg(OH)2;Cl-、CO、OH-都和AgNO3反应,CO、OH-都和Mg(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只有CO和Ba(NO3)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了防止干扰,应该先检验CO、再检验OH-;即正确顺序为④②①②③;
故选D。
27.C
【详解】A. 由于硫酸的酸性比H2CO3、Al(OH)3强,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与硫酸反应会产生CO2气体及可溶性Al2(SO4)3,无沉淀生成,A不符合题意;
B. BaCl2与H2SO4反应产生BaSO4白色沉淀,但是无气体放出,B不符合题意;
C. 由于硫酸的酸性比H2SO3、H2CO3强,所以硫酸与两种物质发生反应产生SO2、CO2气体,同时产生BaSO4白色沉淀,反应现象符合要求,C符合题意;
D. 硫酸与选项物质不能发生反应,既无气泡产生,也没有沉淀产生,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
28.B
【详解】A.醋酸是弱酸,在离子方程式中应以化学式保留,离子方程式为CO32-+2CH3COOH→2CH3COO-+H2O+CO2↑,A项不选;
B.向硫酸中滴加少量Na2CO3溶液,因为该反应中碳酸钠少量,硫酸过量,所以碳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项选;
C.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盐酸,盐酸量少,故没有气体产生,离子方程式为:H+ + CO32- →HCO3-,C项不选;
D.向Na2CO3溶液中通入SO2气体,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H2SO3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改写成离子形式,D项不选;
答案选B。
29.C
【分析】还原性:Fe2+>Br-,则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时,氯气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
【详解】A.当通入少量的氯气时,氯气只与亚铁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正确;
B.当溴化亚铁与氯气5:3反应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2++2Br-+6Cl2=10Fe3++Br2+12Cl-,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参与,故C错误;
D.当通入过量氯气时,氯气能将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0.C
【详解】0.1mol·L-1 NH4Al(SO4)2 溶液与 0.1mol·L-1 Ba(OH)2 溶液混合,由于Al3+>NH4+,则Al3+先与OH-结合形成Al(OH)3,SO42-和Ba2+结合形成BaSO4,当有溶液中2mol Al3+时会消耗6mol OH-,则NH4Al(SO4)2中SO42-的物质的量为4mol,NH4+的物质的量为2mol,Ba2+的物质的量为3mol,SO42-过量1mol,刚好与2mol NH4+结合形成硫酸铵,则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3++3SO42-+3Ba2++6OH-=3BaSO4↓+2Al(OH)3↓,若Ba(OH)2继续过量,由于NH4+>Al(OH)3,则Al(OH)3沉淀不溶解,先发生NH4+和OH-结合生成NH3∙H2O,即产生一水合氨的同时,Al(OH)3也同时存在,此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4OH-=2BaSO4↓+Al(OH)3↓+NH3∙H2O;当溶液中NH4+全部反应完,还有Ba(OH)2,最后才能发生Al(OH)3与Ba(OH)2反应生成AlO2-,则生成AlO2-时,溶液中必然存在NH3∙H2O,当Al(OH)3完全溶解,此时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Al3++2SO42-+2Ba2++5OH-=2BaSO4↓+AlO2-+NH3∙H2O+2H2O,综上分析,答案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2离子反应(5),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工业流程题,原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49化学实验基础(12),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工业流程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化学三年(2020-2022)模拟题分类汇编-13离子反应(6),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