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3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课件+讲义 第8章 专题强化 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课件+讲义 第8章 专题强化 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文件包含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8章专题强化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ppt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8章专题强化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教师版doc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8章专题强化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学生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课件必修第二册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一)趣味性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下,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可以带动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物理课程教学引入趣味性较高的新教材内容,充实物理课堂,引入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新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更加直观、动态化的、可观察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物理教学课程当中那些抽象的知识点,不断地吸引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兴趣力,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所在。(二)实践性高,高效落实理论学习 在现代化教育课程的背景之下,新课程改革理念越来越融入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新教材逐步的显现出强大影响力。(三)灵活性强,助力课程目标达成 随着教育制度体系的改革,通过新时代新教材内容的融入,教师不断地革新教学手段,整合线上以及线下的教育资源内容,可以为物理课堂增添新的活力与生机。第八章DUOWUTIZUCHENGDEXITONGJIXIENENGSHOUHENGWENTI专题强化 多物体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守恒问题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 专题强化练1.能灵活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2.会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3.掌握非质点类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处理方法.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Part 1一、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1.当动能、势能仅在系统内相互转化或转移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的选取技巧(1)当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时,可优先考虑应用表达式Ek1+Ep1=Ek2+Ep2或ΔEk=-ΔEp来求解.(2)当研究对象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①若两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在减小(或增加),动能都在增加(或减小),可优先考虑应用表达式ΔEk=-ΔEp来求解.②若A物体的机械能增加,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可优先考虑用表达式ΔEA=-ΔEB来求解.③从机械能的转化角度来看,系统中一个物体某一类型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中其他类型机械能的增加量,可用E减=E增来列式.3.对于关联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应注意寻找用绳或杆相连接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位移与高度变化量Δh的关系. 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止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被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球,则当b球刚落地时a球的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例1√a、b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b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整个过程中系统动能增加量Ek增= (m+3m)v2=2mv2,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减=3mgh-mgh=2mg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k增=Ep减,所以2mv2=2mgh,v= ,A正确.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物体A和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相连,固定斜面光滑,倾角为θ,不计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开始时A物体离地的高度为h,B物体位于斜面的底端且与B相连的绳与斜面平行,用手托住A物体,A、B两物体均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撤去手后,(1)求A物体将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当A物体落地后,B物体由于惯性将继续上升,此时绳子松弛,对B物体而言,只有重力做功,故B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设其上升的最远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2=mg(H-hsin θ),解得H= h(1+sin θ).(2)A物体落地后,B物体由于惯性将继续沿斜面上升,求B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远点离地面的高度(B未与滑轮相撞). 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的A、B两金属环用细线相连后,分别套在两互成直角的水平光滑细杆和竖直光滑细杆上,细线长l=0.4 m,今将细线拉直后使A和B从同一高度上由静止释放,求当运动到使细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金属环A和B的速度大小.(g取10 m/s2)例2A释放后,在A、B运动过程中,因为A、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没有相互转化,两环机械能之和是保持不变的.设当两环运动到使细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A和B的速度分别为vA、vB,将vA、vB分别沿细线方向和垂直细线方向分解,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它们在沿细线方向上的分速度v1和v3大小相等,所以有vAsin θ=vBcos θ ① 在这一过程中A下降的高度为lsin θ,因两环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如图所示,有一轻质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杆的另一端和中点各固定一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杆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时,杆静止在水平位置,则无初速度释放后杆转到竖直位置时,求A、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例3把A、B两小球和杆看成一个系统,杆对A、B两小球的弹力为系统的内力,对系统而言,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以A球在最低点的位置为零势能位置,则初状态:系统的动能为Ek1=0,重力势能为Ep1=2mgL,末状态(即杆转到竖直位置):又因为在杆自由转动过程中A、B两球的角速度相同,则vA=2vB,二、链条类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1.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实际问题时,经常遇到像“链条”“液柱”类的物体,其在运动过程中将发生形变,其重心位置相对物体也发生变化,因此这类物体不能再看成质点来处理.2.物体虽然不能看成质点来处理,但因只有重力做功,物体整体机械能守恒.一般情况下,可将物体分段处理,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各部分的重心位置,根据初、末状态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列式求解. 如图所示,总长为L的光滑匀质铁链跨过一个光滑的轻质小滑轮,不计滑轮大小,开始时下端A、B相平齐,当略有扰动时其A端下落,则当铁链刚脱离滑轮的瞬间,铁链的速度为多大?(重力加速度为g)例4方法一 取整个铁链为研究对象:方法二 将铁链看成两段:铁链由初始状态到刚离开滑轮时,等效于左侧铁链BB′部分移到AA′位置.重力势能减少量为由机械能守恒得:返回专题强化练Part 21.(多选)如图所示,将一个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形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不与槽粘连).现让一小球自左端槽口A点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点与半圆形槽相切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半圆形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B.小球从A点向半圆形槽的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小球从A点经最低点向右侧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形槽组 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从下落到从右侧离开半圆形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2.(多选)如图所示,A和B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轻杆的两端,mB>mA,此杆可绕穿过其中心的水平轴O无摩擦地转动.现使轻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发现杆绕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杆从释放至转动90°的过程中A.B球的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A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大C.A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球的重力 势能的减少量D.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A球运动的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故A球的机械能增大;B球运动的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对于两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因为A球的机械能增大,故B球的机械能减小,故A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增加量与B球的动能的增加量之和等于B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选项A、C错误,B、D正确.12345678910113.(多选)如图所示,上表面是光滑圆弧的质量为M的小车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B于弧上自由滑下的同时释放A,则A.在B下滑的过程中,B的机械能守恒B.圆弧轨道对B的支持力对B不做功C.在B下滑的过程中,A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D.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4.如图所示,轻绳连接A、B两物体,A物体悬在空中距地面H高处,B物体放在水平面上.若A物体质量是B物体质量的2倍,不计一切摩擦.由静止释放A物体,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A的动能与其重力势能相等时,A距地面的高度是(B始终在水平面上)√1234567891011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细链条长为L,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一端,使 长部分垂在桌面下(桌面高度大于链条长度,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链条由静止释放,则其上端刚离开桌面时链条的动能为√12345678910116.(多选)如图所示,光滑细杆AB、AC在A点连接,AB竖直放置,AC水平放置,两中心有孔的相同小球M、N,分别套在AB和AC上,并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细绳恰好被拉直,现由静止释放M、N,在N球碰到A点前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球的机械能守恒B.M球的机械能减小C.M球和N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D.绳的拉力对N球做负功√1234567891011√因M球下落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对M球做负功,对N球做正功,故M球的机械能减小,N球的机械能增大,但M球和N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C正确,A、D错误.12345678910117.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连接,跨过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3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A落地时,立即烧断细线),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234567891011√设B的质量为m,则A的质量为3m,A球落地前,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烧断细线后,对B运用动能定理有:1234567891011故选B.8.(多选)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小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 运动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1234567891011√√√在整个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若当A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0,A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B增加的重力势能,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知,此时系统仍有动能,A球的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因为系统机械能守恒,即A、B两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A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故B正确;1234567891011因为B球质量小于A球,当A到达最低点时,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B的重力势能增加量,说明此时系统仍有速度,故B要继续上升,则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高于A球开始运动的高度,故C正确;因为不计一切阻力,系统机械能守恒,故当支架从左到右摆动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故D正确.12345678910119.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都为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此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也为vD.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1234567891011√由题意可知,此时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B的重力,即F=mg,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h,由F=kx得k= ,故A正确;1234567891011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时,B的速度为零,故C错误;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又F=mg,得a=0,故D错误.10.(2021·河南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将运动员在单杠上的运动等效为“L”形物体绕直角顶点O在单杠上转动.运动员的上部质量等效在A点,质量为3m,运动员的腿部质量等效在B点,质量为2m,其中AO⊥BO,OA长为L,OB长为2L.起始时运动员身体上部直立,腿部水平,之后使身体保持形态不变绕单杠自由转动起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阻力.求:(1)B点转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当B点转到最低点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34567891011由于运动员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的角速度相同,设B在最低点时为零势能位置,则开始时B的总机械能E1=4mgL转到最低点时,B的总机械能(2)B点由初始位置转到最低点的过程中,B的机械能增量.123456789101111.(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1的有孔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通过一条跨过光滑轻质小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质量为m2的重物相连,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小球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沿直杆下滑距离为 (图中B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5∶4B.小球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5∶3C.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加量D.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加量1234567891011√√设小球运动到B处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绳连接体的特点知小球与重物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将小球在B处时的速度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分解有v球cos θ=v绳=v物,1234567891011对小球和重物组成的系统分析,绳的拉力对小球和重物做功之和为零,则系统只有小球和重物的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加量,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二者动能的增加量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返回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课件必修第二册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一)趣味性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下,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可以带动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物理课程教学引入趣味性较高的新教材内容,充实物理课堂,引入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新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更加直观、动态化的、可观察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物理教学课程当中那些抽象的知识点,不断地吸引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兴趣力,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所在。(二)实践性高,高效落实理论学习 在现代化教育课程的背景之下,新课程改革理念越来越融入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新教材逐步的显现出强大影响力。(三)灵活性强,助力课程目标达成 随着教育制度体系的改革,通过新时代新教材内容的融入,教师不断地革新教学手段,整合线上以及线下的教育资源内容,可以为物理课堂增添新的活力与生机。第八章DUOWUTIZUCHENGDEXITONGJIXIENENGSHOUHENGWENTI专题强化 多物体组成的系统 机械能守恒问题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 专题强化练1.能灵活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三种表达形式.2.会分析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问题.3.掌握非质点类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处理方法.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Part 1一、多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1.当动能、势能仅在系统内相互转化或转移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2.机械能守恒定律表达式的选取技巧(1)当研究对象为单个物体时,可优先考虑应用表达式Ek1+Ep1=Ek2+Ep2或ΔEk=-ΔEp来求解.(2)当研究对象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时:①若两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在减小(或增加),动能都在增加(或减小),可优先考虑应用表达式ΔEk=-ΔEp来求解.②若A物体的机械能增加,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可优先考虑用表达式ΔEA=-ΔEB来求解.③从机械能的转化角度来看,系统中一个物体某一类型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系统中其他类型机械能的增加量,可用E减=E增来列式.3.对于关联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应注意寻找用绳或杆相连接的物体间的速度关系、位移与高度变化量Δh的关系. 如图所示,一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的轻质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止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被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球,则当b球刚落地时a球的速度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例1√a、b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设b球刚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整个过程中系统动能增加量Ek增= (m+3m)v2=2mv2,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减=3mgh-mgh=2mgh,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Ek增=Ep减,所以2mv2=2mgh,v= ,A正确.如图所示,质量都是m的物体A和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轻质定滑轮相连,固定斜面光滑,倾角为θ,不计绳子和滑轮之间的摩擦及空气阻力.开始时A物体离地的高度为h,B物体位于斜面的底端且与B相连的绳与斜面平行,用手托住A物体,A、B两物体均静止,重力加速度为g,撤去手后,(1)求A物体将要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得:当A物体落地后,B物体由于惯性将继续上升,此时绳子松弛,对B物体而言,只有重力做功,故B物体的机械能守恒,设其上升的最远点离地面的高度为H,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v2=mg(H-hsin θ),解得H= h(1+sin θ).(2)A物体落地后,B物体由于惯性将继续沿斜面上升,求B物体在斜面上上升的最远点离地面的高度(B未与滑轮相撞). 如图所示,质量都为m的A、B两金属环用细线相连后,分别套在两互成直角的水平光滑细杆和竖直光滑细杆上,细线长l=0.4 m,今将细线拉直后使A和B从同一高度上由静止释放,求当运动到使细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金属环A和B的速度大小.(g取10 m/s2)例2A释放后,在A、B运动过程中,因为A、B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没有相互转化,两环机械能之和是保持不变的.设当两环运动到使细线与水平方向成30°角时,A和B的速度分别为vA、vB,将vA、vB分别沿细线方向和垂直细线方向分解,如图所示.分析可知,它们在沿细线方向上的分速度v1和v3大小相等,所以有vAsin θ=vBcos θ ① 在这一过程中A下降的高度为lsin θ,因两环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有 如图所示,有一轻质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在杆的另一端和中点各固定一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杆长为L,重力加速度为g.开始时,杆静止在水平位置,则无初速度释放后杆转到竖直位置时,求A、B两小球的速度大小.例3把A、B两小球和杆看成一个系统,杆对A、B两小球的弹力为系统的内力,对系统而言,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以A球在最低点的位置为零势能位置,则初状态:系统的动能为Ek1=0,重力势能为Ep1=2mgL,末状态(即杆转到竖直位置):又因为在杆自由转动过程中A、B两球的角速度相同,则vA=2vB,二、链条类物体的机械能守恒问题1.在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处理实际问题时,经常遇到像“链条”“液柱”类的物体,其在运动过程中将发生形变,其重心位置相对物体也发生变化,因此这类物体不能再看成质点来处理.2.物体虽然不能看成质点来处理,但因只有重力做功,物体整体机械能守恒.一般情况下,可将物体分段处理,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各部分的重心位置,根据初、末状态物体重力势能的变化列式求解. 如图所示,总长为L的光滑匀质铁链跨过一个光滑的轻质小滑轮,不计滑轮大小,开始时下端A、B相平齐,当略有扰动时其A端下落,则当铁链刚脱离滑轮的瞬间,铁链的速度为多大?(重力加速度为g)例4方法一 取整个铁链为研究对象:方法二 将铁链看成两段:铁链由初始状态到刚离开滑轮时,等效于左侧铁链BB′部分移到AA′位置.重力势能减少量为由机械能守恒得:返回专题强化练Part 21.(多选)如图所示,将一个内外侧均光滑的半圆形槽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槽的左侧有一固定的竖直墙壁(不与槽粘连).现让一小球自左端槽口A点的正上方由静止开始下落,从A点与半圆形槽相切进入槽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在半圆形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它做功B.小球从A点向半圆形槽的最低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C.小球从A点经最低点向右侧最高点运动的过程中,小球与半圆形槽组 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从下落到从右侧离开半圆形槽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2.(多选)如图所示,A和B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轻杆的两端,mB>mA,此杆可绕穿过其中心的水平轴O无摩擦地转动.现使轻杆从水平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发现杆绕O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则杆从释放至转动90°的过程中A.B球的动能增大,机械能增大B.A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大C.A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增加量等于B球的重力 势能的减少量D.A球和B球的总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A球运动的速度增大,高度增大,所以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故A球的机械能增大;B球运动的速度增大,所以动能增大,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对于两球组成的系统,只有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因为A球的机械能增大,故B球的机械能减小,故A球的重力势能和动能的增加量与B球的动能的增加量之和等于B球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选项A、C错误,B、D正确.12345678910113.(多选)如图所示,上表面是光滑圆弧的质量为M的小车A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B于弧上自由滑下的同时释放A,则A.在B下滑的过程中,B的机械能守恒B.圆弧轨道对B的支持力对B不做功C.在B下滑的过程中,A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D.A、B和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4.如图所示,轻绳连接A、B两物体,A物体悬在空中距地面H高处,B物体放在水平面上.若A物体质量是B物体质量的2倍,不计一切摩擦.由静止释放A物体,以地面为参考平面.当A的动能与其重力势能相等时,A距地面的高度是(B始终在水平面上)√12345678910115.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质量分布均匀的细链条长为L,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用手按住一端,使 长部分垂在桌面下(桌面高度大于链条长度,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链条由静止释放,则其上端刚离开桌面时链条的动能为√12345678910116.(多选)如图所示,光滑细杆AB、AC在A点连接,AB竖直放置,AC水平放置,两中心有孔的相同小球M、N,分别套在AB和AC上,并用一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细绳恰好被拉直,现由静止释放M、N,在N球碰到A点前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M球的机械能守恒B.M球的机械能减小C.M球和N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D.绳的拉力对N球做负功√1234567891011√因M球下落的过程中细绳的拉力对M球做负功,对N球做正功,故M球的机械能减小,N球的机械能增大,但M球和N球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B、C正确,A、D错误.12345678910117.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B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连接,跨过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的光滑圆柱,A的质量为B的3倍.当B位于地面时,A恰与圆柱轴心等高.将A由静止释放(A落地时,立即烧断细线),B上升的最大高度是1234567891011√设B的质量为m,则A的质量为3m,A球落地前,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234567891011烧断细线后,对B运用动能定理有:1234567891011故选B.8.(多选)如图所示,长度相同的三根轻杆构成一个正三角形支架,在A处固定质量为2m的小球;B处固定质量为m的小球,支架悬挂在O点,可绕过O点与支架所在平面相垂直的固定轴转动.开始时OB与地面相垂直,放手后开始运动.在无任何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零B.A球机械能减小量等于B球机械能增加量C.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应高于A球开始 运动的高度D.当支架从左向右回摆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1234567891011√√√在整个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若当A到达最低点时速度为0,A减少的重力势能大于B增加的重力势能,根据系统机械能守恒知,此时系统仍有动能,A球的速度不为零,故A错误;因为系统机械能守恒,即A、B两球的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A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球机械能的增加量,故B正确;1234567891011因为B球质量小于A球,当A到达最低点时,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B的重力势能增加量,说明此时系统仍有速度,故B要继续上升,则B球向左摆动所能达到的最高位置高于A球开始运动的高度,故C正确;因为不计一切阻力,系统机械能守恒,故当支架从左到右摆动时,A球一定能回到起始高度,故D正确.12345678910119.如图所示,物体A、B通过不可伸长的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都为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大小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此时物体B的速度大小也为vD.此时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1234567891011√由题意可知,此时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等于物体B的重力,即F=mg,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h,由F=kx得k= ,故A正确;1234567891011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时,B的速度为零,故C错误;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ma,又F=mg,得a=0,故D错误.10.(2021·河南高一期末)如图所示,将运动员在单杠上的运动等效为“L”形物体绕直角顶点O在单杠上转动.运动员的上部质量等效在A点,质量为3m,运动员的腿部质量等效在B点,质量为2m,其中AO⊥BO,OA长为L,OB长为2L.起始时运动员身体上部直立,腿部水平,之后使身体保持形态不变绕单杠自由转动起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一切阻力.求:(1)B点转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1234567891011当B点转到最低点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234567891011由于运动员在转动过程中各部分的角速度相同,设B在最低点时为零势能位置,则开始时B的总机械能E1=4mgL转到最低点时,B的总机械能(2)B点由初始位置转到最低点的过程中,B的机械能增量.123456789101111.(多选)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1的有孔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直杆上,通过一条跨过光滑轻质小定滑轮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与质量为m2的重物相连,定滑轮与直杆的距离为d,重力加速度为g,现将小球从与定滑轮等高的A处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沿直杆下滑距离为 (图中B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5∶4B.小球的速度与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之比为5∶3C.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加量D.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加量1234567891011√√设小球运动到B处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根据绳连接体的特点知小球与重物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将小球在B处时的速度沿绳方向和垂直绳方向分解有v球cos θ=v绳=v物,1234567891011对小球和重物组成的系统分析,绳的拉力对小球和重物做功之和为零,则系统只有小球和重物的重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小球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重物机械能的增加量,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二者动能的增加量与重物重力势能的增加量之和,故C错误,D正确.1234567891011返回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