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4244031/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中学物理思想与常用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17页。
1.分析法与综合法分析法的特点是从待求量出发,追寻待求量公式中每一个量的表达式,直至求出未知量.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量入手,将各已知量联系到的量(据题目所给条件寻找)综合在一起,得以整体的解决.
2.整体法与隔离法隔离法.隔离分析法是把选定的研究对象从所在物理情境中抽取出来,加以研究分析的一种方法.需要用隔离法分析的问题,往往都有几个研究对象,应对它们逐一隔离分析、列式.并且还要找出这些隔离体之间的联系,从而联立求解.概括其要领就是:先隔离分析,后联立求解. 整体分析法是把一个物体系统(内含几个物体)看成一个整体,或者是着眼于物体运动的全过程,而不考虑各阶段不同运动情况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1】 如图1所示,跨过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系有m1=1 kg、m2=2 kg 的物体A和B.滑轮质量m=0.2 kg,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B静止在地面上,则向上的拉力F不能超过多大?
解析 (1)先以B为研究对象,当B即将离开地面时,地面对它的支持力为零.它只受到重力mBg和绳子的拉力T的作用,且有:T-mBg=0.(2)再以A为研究对象,在B即将离地时,A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由于T=mBg>mAg,则A将加速上升.有T-mAg=mAaA.(3)最后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此时滑轮受到四个力作用:重力、拉力、两边绳子的两个拉力T.有F- mg-2T=ma.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A上升距离s时,滑轮只上升了,故A的加速度为滑轮加速度的2倍,即: aA=2a.由以上四式联立求解得:F=43 N.答案 43 N
3.极限法极限法是指物理量推向极端,把原来隐藏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解决问题.分析极值问题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把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纯粹从数学角度去讨论或求解某一个物理函数的极值.它采用的方法也是代数、三角、几何等数学方法;另一种是根据物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受到的物理规律的限制来求极值.
【例2】 如图2所示,一辆有四分之一圆弧的小车停在不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开始由车的顶端无摩擦滑下,且小车始终保持静止状态.试分析:当小球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地面对小车的静摩擦力最大?最大值为多少?
4.等效法等效法是物理思维的一种重要方法,其要点是在效果不变的前提下,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为较简单或常见的问题.应用等效法,关键是要善于分析题中的哪些问题(如研究对象、运动过程、状态或电路结构等)可以等效.
【例3】 如图3所示,一个“V”型玻璃管倒置于竖直平面内,并处于E=103 V/m、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一个带负电的小球,重为G=10-3 N,电量q=2×10-6 C,从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球与管壁的摩擦因数μ=0.5.已知管长AB=BC=2 m,倾角=37°,且管顶B处有一很短的光滑圆弧.求从开始运动到最后静止,小球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sin 37°=0.6,cs 37°=0.8)
解析 小球受到竖直向上的电场力为F=qE=2×10-3N =2G,重力和电场合力大小等于重力G,方向竖直向上,这里可以把电场力与重力的合力等效为一个竖直向上的“重力”,将整个装置在竖直平面内旋转180°就变成了常见的物理模型——小球在V型斜面上的运动.如图所示,
(3)接着小球又反向向B加速运动,到B后又减速向A运动,这样不断地往复,最后停在B点.如果将全过程等效为一个直线运动,则有:mglsin α=μmgcs αL,所以L==3 m,即小球通过的总路程为3 m.答案 3 m
5.图象法图象法就是通过作图来分析或求解某个物理量的大小及变化趋势的一种解题方法.通过作图来揭示物理过程、物理规律,具有直观形象、简单明了.【例4】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上的电流和电压):
(1)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 Ω)、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2)在图4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探测射线的方法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威尔逊云室,气泡室,演示盖革计数器1,演示盖革计数器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玻尔的原子模型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子的发射和吸收,氢原子能级,2可能的跃迁,氢原子电离能,夫兰克赫兹实验,实验装置,加反向电压,1改变V,到达P极的电子增加,形成一峰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功和能课件(重点难点易错点核心热点经典考点),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A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