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展开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默写。
(1)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 ”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2)俗语说:“逆境是检验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也是造就英雄和豪杰的先决条件。”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读书求学的过程中受尽了生活的苦,却以“ , ”(《送东阳马生序》)表达自己获得知识的满足和快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后指出经受各种磨练的目的是“ , 。”
2.(13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到第三日,依前又是如此送饭送酒。武松那日早饭罢,行出寨里来闲走,只见一般的囚徒,都在那里担水的,劈柴的,做杂工的,却在晴日头里晒着。正是五六月炎天,那里去躲这热。武松却背叉着手,问道:“你们却如何在这日头里做工?”众囚徒都笑起来,回说道:“好汉,你自不知,我们拨在这里做生活时,便是人间天上了!如何敢指望嫌热坐地?还别有那没人情的,将去锁在大牢里,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大铁liàn锁着,也要过哩!”
【乙】那大汉怒道:“我好意劝你,你这鸟头陀,敢把言语伤我!”武行者听得大怒,便把桌子推开,走出来喝道:“你那厮说谁!”那大汉笑道:“你这鸟头陀,要和我厮打,正是来太岁头上动土!”那大汉便点手叫道:“你这贼行者,出来和你说话!”武行者喝道:“你道我怕你,不敢打你!”一枪 到门边,那大汉便 出门外去。武行者 到门外,那大汉见武松长壮,那里敢轻敌,便 个门户等着他。武行者抢入去,接住那汉手。那大汉却待用力跌武松,怎jīn得他千百斤神力,就手一扯,扯入怀来,只一拨,拨将去,恰似放翻小孩子的一般,那里做得半分手脚。那三四个村汉看了,手颤脚麻,那里敢上前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劈 柴
铁liàn
那厮
jīn 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闪
赶
做
抢
B.赶
做
抢
闪
C.抢
闪
赶
做
D.做
抢
闪
赶
(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 》,【乙】文中“大汉”是 。
(4)结合上面文段,试分析我国早期白话小说的语言特色。
3.(12分)某校九年级开展以“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拟定活动主题】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要求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提示:解放战争时期,淮北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是“小推车精神”的诞生地。所以我们可以打造出“小推车精神”,打造出淮北红色文化的“魂”——“精诚团结、浴血奋战”。
(2)【制定活动方案】以下是该校围绕活动主题设定的一些活动方案,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举办红色歌曲、红色旅游摄影、征文等系列活动,深入展示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圈”,让广大师生就近接受红色教育。围绕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乙】定期举办临时展览、组织免费参观义务讲解活动,着力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红色旅游活动,让广大师生到现场去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创作影视、图书、演出等文艺作品,不断进行宣传红色文化。
【丙】通过以上活动,一定会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请把【丙】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3)【报道活动情况】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据报道,2022年,淮北市滩溪县共计普查红色资源200多处,确认170处,并撰写《红色资源普查报告》,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县红色资源底数,挖掘、整理出大量档案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为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弘扬其精神价值,助力滩溪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阅读(55分)
4.(22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主任的茶杯
夏兴初
①早上八点钟,办公室张主任刚刚泡上茶,退休工人老刘就“嘿嘿”地点头哈腰走了进来。一向谨小慎微的老刘初次来见上任不久的主任,一走进办公室就显得更加拘谨,手微微有些发抖。主任见老刘的窘态,赶紧招呼老刘坐。可老刘连声说:“站着好,站着好!”主任又招呼老刘坐,老刘才颤巍巍地坐在主任对面的椅子上。
②隔着主任宽大的办公桌,老刘伸着颈项:“主任,我……我……不,我们向您请求个事情。”张主任起身,找来一只纸杯,为老刘边装茶叶边问:“啥事?大清早的,老刘?”老刘说:“主任,本来这事儿副主任就能办,可他说还是找您稳妥些,就叫我来找您。”
③张主任瞟了一眼墙角的饮水机,水正“嘘嘘”地烧着,没开,便回到办公桌前,和老刘相对而坐。“啥事?说吧。”主任又问。“首先申明一点,这个事情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老刘憋红着脸。“究竟是啥事儿,你说吧,老刘!”主任提高了声音说道,接着又瞟了一眼饮水机,水还在“嘻嘻”地叫着。主任突然抬高的声音,把老刘吓了一跳,他猛地抖了一下:“算了,主任,要是有些难办,就算了。”
④“是啥事你总得说出来我才知道难办不难办呀。你说吧,老刘。”主任看着老刘,一脸真诚。
⑤老刘看了看主任的眼神,“咳咳”地清了清喉咙:“是这样的,主任,春暖花开了,我们……”老刘总感觉舌头有些僵直干腻,哆嗦半天话总不出口,就顺手抓过桌边的一只茶杯,猛喝了几口,话终于说了出来:“我们几个退休职工想搞个活动,到外面去看一看⋯⋯”老刘的话还没说完,主任一惊,盯着老刘“啊”的一声。
⑥“主任,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是他们委托我来找您的。”老刘看着主任的神情,一下子慌了。主任猛地站起身,双手一把夺过老刘手中的茶杯:“你怎么能随便用我的茶杯?”“啊?是您的茶杯啊!对不起,主任,我去给您洗干净。”老刘像惹了祸的孩子,连忙站起身来抓主任的茶杯。主任一把按住茶杯,叫道:“洗了也没有用啊!老刘!”老刘伸出的双手僵在空中,盯着主任傻了。
⑦主任立即抄起桌上的电话,“啪啪啪”拨了一串号码,喊道:“小王,快来把老刘送医院去做个检查,”“主任,这……”老刘有点蒙。“你必须先到医院去一趟,活动的事后面再考虑!”主任说道。“主任,我……我没病,你看,我身体结实得很,你放心吧!”老刘双手立刻握成拳,“咚咚咚”地擂着胸脯,然而小王已快步赶来,不由分说拉拽着老刘出了主任的办公室,接着推上车往医院送。“主任,我,我没有病啊!”老刘趴在车窗上,向着主任办公室大声叫道。老刘的叫喊声,一下子引出公司各个办公室的员工。大伙站在阳台边,你看我,我看你,不知何故。
⑧这事儿很快传到了总经理那里,总经理立即打电话给张主任:“一个退休员工不小心喝了你茶杯的一口茶水,你竟然那么做,太过分了,我要处分你!”主任一听,急了:“总经理,您听我解释!”“事情都明摆着的,你还有什么可解释的?”总经理厉声问道。主任也严肃地说道:“您不知道,我的茶杯除了我,谁也不能用,包括我的老婆、孩子。”
⑨“咋啦?”总经理惊愕。
⑩“我得了肝炎,目前正在治疗,我怕传染给别人呀。”主任平静地说道。
⑪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
(出自《参花》2023)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并通过老刘的窘态设置了悬念。
B.小说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老刘是一个热心厚道,胆小拘谨的人。
C.小说结尾“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原因是经理听到这个消息害怕了,担心自己被传染。
D.小说中的张主任无论是对待家人和员工,都是一个有良知和责任心的好干部。
(2)请梳理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补全下面表格。
老刘
主任
初见主任,拘谨发抖
一再招呼老刘落座
申请办事,欲说还休
①
②
突然恐慌,夺过茶杯
欲洗茶杯,却被送医
③
(3)文中两次写“水正‘嚯嚯’地烧着”,有何用意?
(4)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主任猛地站起身,双手一把夺过老刘手中的茶杯:“你怎么能随便用我的茶杯?”
(5)文章以“主任的茶杯”为题,有何作用?
5.(17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耳其强震发生以来,土耳其及其邻国叙利亚的多个世界遗产遭到严重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同显示,土耳其一共有19处世界遗产,包括1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2个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据了解,土耳其有两处世界遗产位于此次震区。叙利亚境内共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靠近北部的阿勒颇古城和北部古村落群遗址在地震中受损严重。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研究员付碧宏表示,关于世界遗产古建筑的防震减灾、保护管理应当引起各国重视。
付碧宏此前曾参加九寨沟景区震后的自然遗产修复工作。他指出,土耳其地震的发震构造处于多国交界处,情况复杂,相关建筑在防震减灾设置方面未达到相关级别要求,预计将对当地建筑造成较大损失,特别可能会对该区域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造成毁灭性破坏。
土耳其此次遭到破坏的几处世界遗产,多数是砖石结构,由于是灰浆粘接的,震后易松散。修复过程中的结构修补要看松散程度和体块大小。体块越小,难度越大,体块越大,可以加固的点就会少一些。一般而言,世界文化遗产修复周期不会太短,清理时间会比较长,安全评估检测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城堡修复不仅要看主要墙体,还有基础地基的受损程度,包括变形、沉降、开裂等。
(摘自房家梁《古建筑防震保护应引起各国重视》,见2023.2.18“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600余年历史的故宫遭受地震至少222次,鲜有建筑因地震遭受严重破坏的记载。故宫建筑不仅结构形式有利于抗震,而且包含了丰富的防震做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
故宫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以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木梁、木柱为建筑核心承重材料,斗拱、梁枋支撑上部屋顶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给柱;柱再把屋顶重量向下传至地基;墙体单独砌筑,不承担屋顶重量,仅起保温隔热作用。由于木材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地基、立柱、榫卯、斗拱等构造做法,均有利于防震,因而建筑整体具有优秀的抗震性能。“墙倒屋不塌”是对故宫建筑抗震性能较为客观的评价。
(摘自周乾《曾遭受至少222次地震故宫古建筑如何防震抗震?》,见2023.2.16《北京日报》)
材料三:
故宫古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其中,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顶做成卵口形式。榫头插入卯口后,形成稳固的榫卯节点。
从力学角度来讲,榫卯节点属于半刚接节点。所谓半刚接节点,即节点不是完全固定,而是可以转动,但受到一定限制,不能随意转动。这种限制力源于榫头与卯口之间的挤压、咬合。半刚接节点非常有利于古建筑抗震。因为榫卯节点有限的转动能力,有利于减小梁柱构架的晃动幅度。不仅如此,榫头与卯口之间的相对滑移、旋转等运动,可以耗散部分地震能量,减小结构整体破坏。其机理在于,当地震能量作用于古建筑时,可被转化为3个部分,即构架变形的变形能,构架破坏的内能和构架(榫卯、斗拱等构件)运动的动能;当地震能量、构架变形能都不变时,榫卯节点运动产生的动能越大,则构架的内能越小,因而受到破坏的程度越小。斗拱为我国古建筑特有的组部分,是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的,由斗形、弓形的木构件层层叠加起来的组合木构件,其外形犹如一个个倒立的三角形。
发生地震时,斗拱的各个构件之间互相摩擦、挤压,并产生往复运动,犹如一个运动的机构体系。从能量守恒角度讲,地震波的能量传到斗拱位置时,主要分成了2个部分的能量:斗拱的内能及斗拱的动能。每个斗拱由上百个小构件组成,它们犹如机器的零件一样,在地震作用下不断产生各种运动,耗散了大量的地震能量,从而使得斗拱内能的比例很小,因而斗拱在地震作用下几乎不会产生破坏。事实上,大量的古建震害勘查结果表明,斗拱在地震作用下一般保存完好。
(摘自周乾《故宫古建筑的防震科学》,见2023.2.17《科技日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次土耳其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的部分文化遗产建筑,结构形式均属于抗震性差的砌体结构。
B.建筑的抗震性关键在于墙体结构,只要墙体架构科学合理,就能起到抗震作用。
C.故宫建筑智慧不仅体现在结构形式上的设计,还包含了丰富的防震做法。
D.斗拱结构之所以在地震作用下一般保存完好,是因为它的上百个小构件部分犹如机器的零件
一样,在地震作用下不断产生各种运动,耗散了大量的地震能量。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第①段的作用。
(3)“材料三”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阅读以上材料,试归纳故宫古建筑的防震科学体现在哪些方面。
6.(16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幸九成宫,还京,有宫人慈漳川县①官舍。俄而李靖、王珪②至,县官移宫人于别所,而舍靖、珪。太宗闻之,怒曰:“威福岂由靖等!何为礼靖等而轻我宫人?”即令按验③津川官属。魏征谏曰:“靖等,陛下心臂④大臣;宫人,皇后贱隶。论其委任,事理不同。又靖等出外,官吏仿阙庭法式⑤;朝觐⑥;陛下问人间疾苦。靖等自当与官吏相见,官吏亦不可不谒也。至于宫人,供养之外,不合参承。若以此如罪,忍不益德音,骇天下耳目。”太宗曰:“公言是。”遂舍不问。
(节选自《大唐新语•卷二》,有改动)
【注】①津(wéi)川县:指今天陕西省扶风县。②李靖、王珪:唐代官员,唐太宗的朝臣。③按验:查询验证。④心臂(lǜ):心与脊骨,这里比喻心腹股肱大臣。⑤阙庭法式:这里指宫中的制度。⑥觐(jìn):这里指臣民拜见君主。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王之蔽甚矣
②闻寡人之耳者
③俄而李靖、王珪至
④遂舍不问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若以此如罪,恐不益德音,骇天下耳目。
(3)【甲】文中的“王”与【乙】文中“太宗”有哪些相同之处?
三、写作(55分)
7.(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但凡做事一味求回报者,便没有爱。譬如一般厨师做菜,目的是赚钱。迎合的是大众的口味,不是针对你的胃口。所以,你在饭馆里永远吃不出妈妈的味道。而回家吃爸妈做的饭菜不同,父母是专为你而做的菜,菜里充满了温馨、思念、关切、安心与祝福。吃的时候,你也会觉得爱意满堂。
所以,有人问:什么叫美好!答案是:让心里住进爱。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以“让心里住进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默写。
(1)用典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方法,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凝练生动、含蓄蕴藉,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秋瑾在《满江红•小住京华》中“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 青衫湿 ”化用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句子,表达了知音难遇、抱负难以施展的孤寂与苦闷;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怀旧空吟闻笛赋 , 到乡翻似烂柯人 ”借用两个典故表达诗人回到家乡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情;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 报君黄金台上意 , 提携玉龙为君死 ”引用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黄金台的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2)俗语说:“逆境是检验强者和弱者的试金石,也是造就英雄和豪杰的先决条件。”明朝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在读书求学的过程中受尽了生活的苦,却以“ 以中有足乐者 ,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表达自己获得知识的满足和快乐;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列举了六位经过贫困、挫折的磨练而终于担当大任的人的事例后指出经受各种磨练的目的是“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型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注意“赋”的书写)
(2)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注意“曾”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3分)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甲】到第三日,依前又是如此送饭送酒。武松那日早饭罢,行出寨里来闲走,只见一般的囚徒,都在那里担水的,劈柴的,做杂工的,却在晴日头里晒着。正是五六月炎天,那里去躲这热。武松却背叉着手,问道:“你们却如何在这日头里做工?”众囚徒都笑起来,回说道:“好汉,你自不知,我们拨在这里做生活时,便是人间天上了!如何敢指望嫌热坐地?还别有那没人情的,将去锁在大牢里,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大铁liàn锁着,也要过哩!”
【乙】那大汉怒道:“我好意劝你,你这鸟头陀,敢把言语伤我!”武行者听得大怒,便把桌子推开,走出来喝道:“你那厮说谁!”那大汉笑道:“你这鸟头陀,要和我厮打,正是来太岁头上动土!”那大汉便点手叫道:“你这贼行者,出来和你说话!”武行者喝道:“你道我怕你,不敢打你!”一枪 到门边,那大汉便 出门外去。武行者 到门外,那大汉见武松长壮,那里敢轻敌,便 个门户等着他。武行者抢入去,接住那汉手。那大汉却待用力跌武松,怎jīn得他千百斤神力,就手一扯,扯入怀来,只一拨,拨将去,恰似放翻小孩子的一般,那里做得半分手脚。那三四个村汉看了,手颤脚麻,那里敢上前来。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劈 pī 柴
铁liàn 链
那厮 sī
jīn 禁 得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C
A.闪
赶
做
抢
B.赶
做
抢
闪
C.抢
闪
赶
做
D.做
抢
闪
赶
(3)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 水浒传 》,【乙】文中“大汉”是 孔亮 。
(4)结合上面文段,试分析我国早期白话小说的语言特色。
【分析】(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劈柴”中的“劈”读作“pī”,“铁liàn”写作“铁链”,“那厮”中的“厮”读作“sī”,“jīn得”写作“禁得”。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闪:闪避。赶:追。抢:争先。做:摆出。
第一处:结合语境可知,“抢”能表现武松动作迅速,故此处应填“抢”。
第二处:结合语境可知,那大汉应是闪避到门外,故此处应填“闪”。
第三处:结合语境可知,武松追赶那大汉而去,故此处应填“赶”。
第四处:结合语境可知,那大汉摆出迎战姿势,故此处应填“做”。
故选:C。
(3)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根据名著知识积累可知,以上两段文字均出自《水浒传》,【乙】文中“大汉”是孔亮。
(4)本题考查语言特点。《水浒传》来源于话本,其语言具有口语化的突出特点。这一特点使得它的语言明快、洗练、生动、准确、富于表现力,并在个性化上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由此可知,早期的长篇白话小说,人物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如人物语言“你们却如何在这日头里做工”“你这贼行者,出来和你说话”明白如话,简洁凝练,极富有表现力。写武松与孔亮的打斗过程,“那大汉却待用力跌武松,怎jīn得他千百斤神力,就手一扯,扯入怀来,只一拨,拨将去,恰似放翻小孩子的一般,那里做得半分手脚”寥寥几笔,就将打斗过程描述出来,质朴生动,洗练明快,具有极强的表现力。据此作答即可。
【解答】答案:
(1)pī 链 sī 禁
(2)C
(3)水浒传 孔亮
(4)示例:早期的长篇白话小说,人物语言贴近当时的生活,活灵活现。其中叙述和语言描写多用白描式的,简洁洗练,极富有表现力。如片段【甲】中武松与其他囚徒的对话,【乙】中武松与孔亮的对话和打斗过程。
【点评】对考试范围中提到的中外名著,一定要熟读。对于文中重点塑造的人物形象、某个人物的经典故事、语言风格、思想意义等一定要了然于心。可以用表格或思维导图的形式梳理故事脉络,帮助理解记忆。
3.(12分)某校九年级开展以“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拟定活动主题】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写出本次活动的主题,要求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提示:解放战争时期,淮北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是“小推车精神”的诞生地。所以我们可以打造出“小推车精神”,打造出淮北红色文化的“魂”——“精诚团结、浴血奋战”。
(2)【制定活动方案】以下是该校围绕活动主题设定的一些活动方案,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举办红色歌曲、红色旅游摄影、征文等系列活动,深入展示挖掘红色资源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打造没有围墙的“红色文化圈”,让广大师生就近接受红色教育。围绕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乙】定期举办临时展览、组织免费参观义务讲解活动,着力凸显红色旅游教育功能。广泛开展红色旅游活动,让广大师生到现场去接受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创作影视、图书、演出等文艺作品,不断进行宣传红色文化。
【丙】通过以上活动,一定会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
①【甲】处画线句有语病,请你修改。
②【乙】处画线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你修改。
③请把【丙】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使它更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3)【报道活动情况】请你为以下消息拟一个标题,要求概括主要事实,不超过20字。
据报道,2022年,淮北市滩溪县共计普查红色资源200多处,确认170处,并撰写《红色资源普查报告》,通过普查,摸清了全县红色资源底数,挖掘、整理出大量档案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等,为充分保护和利用好红色资源,传播弘扬其精神价值,助力滩溪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分析】(1)本题考查活动主题的拟写。结合题干中的提示:解放战争时期,淮北是淮海战役总前委所在地,是“小推车精神”的诞生地。所以我们可以打造出“小推车精神”,打造出淮北红色文化的“魂”——“精诚团结、浴血奋战”。根据关键词“解放战争”“淮海战役”“小推车精神”“淮北红色文化”等,可将活动主题拟写为:传承红色基因,追寻革命精神。注意使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来写。
(2)①本题考查病句修改。【甲】处画线句语序不当,将““展示”和“挖掘”互换位置。
②本题考查标点。“定期举办临时展览”后面的顿号使用不当,这里是句中停顿,将顿号改为逗号。
③本题考查句式转换。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尾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丙】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是:通过以上活动,难道不会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吗?
(3)本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根据“据报道,2022年,淮北市滩溪县共计普查红色资源200多处,确认170处,并撰写《红色资源普查报告》”可拟写为:淮北市濂溪县开展红色资源普查活动。注意不超过20字。
【解答】答案:
(1)示例: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革命精神
(2)①把“展示”和“挖掘”互换位置。②把“展览”后的顿号改为逗号。③通过以上活动,难道不会营造出良好的红色教育氛围吗?
(3)示例:淮北市濂溪县开展红色资源普查活动。
【点评】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
二、阅读(55分)
4.(22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主任的茶杯
夏兴初
①早上八点钟,办公室张主任刚刚泡上茶,退休工人老刘就“嘿嘿”地点头哈腰走了进来。一向谨小慎微的老刘初次来见上任不久的主任,一走进办公室就显得更加拘谨,手微微有些发抖。主任见老刘的窘态,赶紧招呼老刘坐。可老刘连声说:“站着好,站着好!”主任又招呼老刘坐,老刘才颤巍巍地坐在主任对面的椅子上。
②隔着主任宽大的办公桌,老刘伸着颈项:“主任,我……我……不,我们向您请求个事情。”张主任起身,找来一只纸杯,为老刘边装茶叶边问:“啥事?大清早的,老刘?”老刘说:“主任,本来这事儿副主任就能办,可他说还是找您稳妥些,就叫我来找您。”
③张主任瞟了一眼墙角的饮水机,水正“嘘嘘”地烧着,没开,便回到办公桌前,和老刘相对而坐。“啥事?说吧。”主任又问。“首先申明一点,这个事情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老刘憋红着脸。“究竟是啥事儿,你说吧,老刘!”主任提高了声音说道,接着又瞟了一眼饮水机,水还在“嘻嘻”地叫着。主任突然抬高的声音,把老刘吓了一跳,他猛地抖了一下:“算了,主任,要是有些难办,就算了。”
④“是啥事你总得说出来我才知道难办不难办呀。你说吧,老刘。”主任看着老刘,一脸真诚。
⑤老刘看了看主任的眼神,“咳咳”地清了清喉咙:“是这样的,主任,春暖花开了,我们……”老刘总感觉舌头有些僵直干腻,哆嗦半天话总不出口,就顺手抓过桌边的一只茶杯,猛喝了几口,话终于说了出来:“我们几个退休职工想搞个活动,到外面去看一看⋯⋯”老刘的话还没说完,主任一惊,盯着老刘“啊”的一声。
⑥“主任,这不是我一个人的主意,是他们委托我来找您的。”老刘看着主任的神情,一下子慌了。主任猛地站起身,双手一把夺过老刘手中的茶杯:“你怎么能随便用我的茶杯?”“啊?是您的茶杯啊!对不起,主任,我去给您洗干净。”老刘像惹了祸的孩子,连忙站起身来抓主任的茶杯。主任一把按住茶杯,叫道:“洗了也没有用啊!老刘!”老刘伸出的双手僵在空中,盯着主任傻了。
⑦主任立即抄起桌上的电话,“啪啪啪”拨了一串号码,喊道:“小王,快来把老刘送医院去做个检查,”“主任,这……”老刘有点蒙。“你必须先到医院去一趟,活动的事后面再考虑!”主任说道。“主任,我……我没病,你看,我身体结实得很,你放心吧!”老刘双手立刻握成拳,“咚咚咚”地擂着胸脯,然而小王已快步赶来,不由分说拉拽着老刘出了主任的办公室,接着推上车往医院送。“主任,我,我没有病啊!”老刘趴在车窗上,向着主任办公室大声叫道。老刘的叫喊声,一下子引出公司各个办公室的员工。大伙站在阳台边,你看我,我看你,不知何故。
⑧这事儿很快传到了总经理那里,总经理立即打电话给张主任:“一个退休员工不小心喝了你茶杯的一口茶水,你竟然那么做,太过分了,我要处分你!”主任一听,急了:“总经理,您听我解释!”“事情都明摆着的,你还有什么可解释的?”总经理厉声问道。主任也严肃地说道:“您不知道,我的茶杯除了我,谁也不能用,包括我的老婆、孩子。”
⑨“咋啦?”总经理惊愕。
⑩“我得了肝炎,目前正在治疗,我怕传染给别人呀。”主任平静地说道。
⑪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
(出自《参花》2023)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小说开头就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并通过老刘的窘态设置了悬念。
B.小说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可以看出老刘是一个热心厚道,胆小拘谨的人。
C.小说结尾“电话那头,突然沉默了”,原因是经理听到这个消息害怕了,担心自己被传染。
D.小说中的张主任无论是对待家人和员工,都是一个有良知和责任心的好干部。
(2)请梳理小说中的相关情节,补全下面表格。
老刘
主任
初见主任,拘谨发抖
一再招呼老刘落座
申请办事,欲说还休
①
②
突然恐慌,夺过茶杯
欲洗茶杯,却被送医
③
(3)文中两次写“水正‘嚯嚯’地烧着”,有何用意?
(4)请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主任猛地站起身,双手一把夺过老刘手中的茶杯:“你怎么能随便用我的茶杯?”
(5)文章以“主任的茶杯”为题,有何作用?
【分析】本文记叙了老刘初见主任,拘谨发抖,张主任一再招呼老刘落座;老刘申请办事,欲说还休,张主任等水泡茶,热情询问;老刘紧张口干,抓杯喝水,张主任突然恐慌,夺过茶杯;老刘欲洗茶杯,却被送医,经理责问,张主任说明原委。小说中的张主任无论是对待家人和员工,都是一个有良知和责任心的好干部。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
ABD.正确;
C.有误,不是害怕,而是被张主任的话感动了。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梳理。结合“张主任瞟了一眼墙角的饮水机,水正‘嘘嘘’地烧着,没开,便回到办公桌前,和老刘相对而坐”“啥事?说吧”,①概括为:等水泡茶,热情询问;结合“老刘像惹了祸的孩子,连忙站起身来抓主任的茶杯”,②概括为:紧张口干,抓杯喝水;结合“一个退休员工不小心喝了你茶杯的一口茶水,你竟然那么做,太过分了,我要处分你”“我得了肝炎,目前正在治疗,我怕传染给别人呀”,③概括为:经理责问,说明原委。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分析。结合“张主任瞟了一眼墙角的饮水机,水正‘嘘嘘’地烧着,没开,便回到办公桌前,和老刘相对而坐”“啥事?说吧”分析,张主任等水泡茶,一直在关注着烧水的状况,等着水开给老刘泡茶。结合“老刘像惹了祸的孩子,连忙站起身来抓主任的茶杯”分析,同时这也是老刘紧张口干,慌乱之中抓住主任茶杯的原因。
(4)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分析。“猛地”修饰“站”,“一把”修饰“夺过”茶杯,都写出了动作之快,突出人物是受到刺激或者过于紧张而做出的剧烈反应,设置了悬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结合“我得了肝炎,目前正在治疗,我怕传染给别人呀”分析,为下文经理责问,老刘说明原委作铺垫。
(5)本题考查标题作用分析。“主任的茶杯”的“主任”交代了人物,标题暗示了情节与“茶杯”有关;强调茶杯的对象是官员,耐人寻味,引发读者的想象;富有悬念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答案:
(1)C
(2)①等水泡茶,热情询问;②紧张口干,抓杯喝水;③经理责问,说明原委。
(3)这一细节说明张主任一直在关注着烧水的状况,等着水开给老刘泡茶,同时这也是老刘紧张口干,慌乱之中抓住主任茶杯的原因。
(4)“猛地”“一把”写出了老刘动作之快,突出人物是受到刺激或者过于紧张而做出的剧烈反应,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5)交代了人物,暗示了情节与“茶杯”有关;强调茶杯的对象是官员,耐人寻味;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
(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
5.(17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耳其强震发生以来,土耳其及其邻国叙利亚的多个世界遗产遭到严重破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同显示,土耳其一共有19处世界遗产,包括17处世界文化遗产和2个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据了解,土耳其有两处世界遗产位于此次震区。叙利亚境内共有6处世界文化遗产,靠近北部的阿勒颇古城和北部古村落群遗址在地震中受损严重。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研究员付碧宏表示,关于世界遗产古建筑的防震减灾、保护管理应当引起各国重视。
付碧宏此前曾参加九寨沟景区震后的自然遗产修复工作。他指出,土耳其地震的发震构造处于多国交界处,情况复杂,相关建筑在防震减灾设置方面未达到相关级别要求,预计将对当地建筑造成较大损失,特别可能会对该区域的世界文化遗产地造成毁灭性破坏。
土耳其此次遭到破坏的几处世界遗产,多数是砖石结构,由于是灰浆粘接的,震后易松散。修复过程中的结构修补要看松散程度和体块大小。体块越小,难度越大,体块越大,可以加固的点就会少一些。一般而言,世界文化遗产修复周期不会太短,清理时间会比较长,安全评估检测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城堡修复不仅要看主要墙体,还有基础地基的受损程度,包括变形、沉降、开裂等。
(摘自房家梁《古建筑防震保护应引起各国重视》,见2023.2.18“中国新闻网”)
材料二:
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至今,600余年历史的故宫遭受地震至少222次,鲜有建筑因地震遭受严重破坏的记载。故宫建筑不仅结构形式有利于抗震,而且包含了丰富的防震做法,体现了我国古代工匠卓越的建筑智慧。
故宫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建筑的结构形式以木结构为主。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木梁、木柱为建筑核心承重材料,斗拱、梁枋支撑上部屋顶传来的重量,并向下传给柱;柱再把屋顶重量向下传至地基;墙体单独砌筑,不承担屋顶重量,仅起保温隔热作用。由于木材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地基、立柱、榫卯、斗拱等构造做法,均有利于防震,因而建筑整体具有优秀的抗震性能。“墙倒屋不塌”是对故宫建筑抗震性能较为客观的评价。
(摘自周乾《曾遭受至少222次地震故宫古建筑如何防震抗震?》,见2023.2.16《北京日报》)
材料三:
故宫古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其中,梁端做成榫头形式,柱顶做成卵口形式。榫头插入卯口后,形成稳固的榫卯节点。
从力学角度来讲,榫卯节点属于半刚接节点。所谓半刚接节点,即节点不是完全固定,而是可以转动,但受到一定限制,不能随意转动。这种限制力源于榫头与卯口之间的挤压、咬合。半刚接节点非常有利于古建筑抗震。因为榫卯节点有限的转动能力,有利于减小梁柱构架的晃动幅度。不仅如此,榫头与卯口之间的相对滑移、旋转等运动,可以耗散部分地震能量,减小结构整体破坏。其机理在于,当地震能量作用于古建筑时,可被转化为3个部分,即构架变形的变形能,构架破坏的内能和构架(榫卯、斗拱等构件)运动的动能;当地震能量、构架变形能都不变时,榫卯节点运动产生的动能越大,则构架的内能越小,因而受到破坏的程度越小。斗拱为我国古建筑特有的组部分,是位于柱顶之上、屋檐之下的,由斗形、弓形的木构件层层叠加起来的组合木构件,其外形犹如一个个倒立的三角形。
发生地震时,斗拱的各个构件之间互相摩擦、挤压,并产生往复运动,犹如一个运动的机构体系。从能量守恒角度讲,地震波的能量传到斗拱位置时,主要分成了2个部分的能量:斗拱的内能及斗拱的动能。每个斗拱由上百个小构件组成,它们犹如机器的零件一样,在地震作用下不断产生各种运动,耗散了大量的地震能量,从而使得斗拱内能的比例很小,因而斗拱在地震作用下几乎不会产生破坏。事实上,大量的古建震害勘查结果表明,斗拱在地震作用下一般保存完好。
(摘自周乾《故宫古建筑的防震科学》,见2023.2.17《科技日报》)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此次土耳其在地震中受到破坏的部分文化遗产建筑,结构形式均属于抗震性差的砌体结构。
B.建筑的抗震性关键在于墙体结构,只要墙体架构科学合理,就能起到抗震作用。
C.故宫建筑智慧不仅体现在结构形式上的设计,还包含了丰富的防震做法。
D.斗拱结构之所以在地震作用下一般保存完好,是因为它的上百个小构件部分犹如机器的零件
一样,在地震作用下不断产生各种运动,耗散了大量的地震能量。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第①段的作用。
(3)“材料三”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阅读以上材料,试归纳故宫古建筑的防震科学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析】材料一:以土耳其及其邻国叙利亚的多个世界遗产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环,引出世界遗产古建筑的防震减灾、保护管理应当引起各国重视。
材料二:故宫建筑不仅结构形式有利于抗震,而且包含了丰富的防震做法。因此遭受地震多次,鲜有建筑因地震遭受严重破坏的记载。
材料三:详细介绍故宫古建筑的梁与柱采用榫卯形式连接和斗拱能防震的原因。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ACD.正确;
B.有误,不仅是墙体,还有地基、屋脊等部分同样重要。
故选:B。
(2)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结合“土耳其强震发生以来,土耳其及其邻国叙利亚的多个世界遗产遭到严重破坏”可知,引述联合国教科文官网数据,证实了土耳其及其邻国叙利亚的多个世界遗产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环,引发读者注意和思考。同时以古建筑防震这一话题,自然引出下文。
(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结合“有利于减小梁柱构架的晃动幅度”“可以耗散部分地震能量,减小结构整体破坏”“其机理在于”可知,是从减小梁柱构架晃动幅度、耗散地震能量的角度详细地诠释了半刚接节点非常有利于古建筑抗震的道理,知识性强且通俗易懂。
(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结合“由于木材具有良好的弹性,且地基、立柱、榫卯、斗拱等构造做法,均有利于防震,因而建筑整体具有优秀的抗震性能”可知,木结构建筑以弹性性能良好的木材为核心材料,以梁、木柱为建筑核心承重材料。结合“因为榫卯节点有限的转动能力,有利于减小梁柱构架的晃动幅度。不仅如此,榫头与卯口之间的相对滑移、旋转等运动,可以耗散部分地震能量,减小结构整体破坏”“在地震作用下不断产生各种运动,耗散了大量的地震能量,从而使得斗拱内能的比例很小,因而斗拱在地震作用下几乎不会产生破坏。事实上,大量的古建震害勘查结果表明,斗拱在地震作用下一般保存完好”可知,设计出有榫卯节点、斗拱等多种抗震构造,因而能够抵抗较为强烈的地震。
结合“一般而言,世界文化遗产修复周期不会太短,清理时间会比较长,安全评估检测需要借助科技手段,城堡修复不仅要看主要墙体,还有基础地基的受损程度,包括变形、沉降、开裂等”可知,地基的构建要考虑到遭遇地震减少或者避免变形、沉降、开裂等情形。
答案:
(1)B
(2)①引述联合国教科文官网数据,证实了土耳其及其邻国叙利亚的多个世界遗产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环,引发读者注意和思考;
②以古建筑防震这一话题,自然引出下文。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从减小梁柱构架晃动幅度、耗散地震能量的角度详细地诠释了半刚接节点非常有利于古建筑抗震的道理,知识性强且通俗易懂。
(4)①木结构建筑以弹性性能良好的木材为核心材料,以梁、木柱为建筑核心承重材料。
②设计出有榫卯节点、斗拱等多种抗震构造,因而能够抵抗较为强烈的地震。
③地基的构建要考虑到遭遇地震减少或者避免变形、沉降、开裂等情形。
【点评】要想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需要对全文有个整体的把握,然后再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分析,最后再次回归整体的感知,如此文章的内容就能很好的理解。
6.(16分)阅读回答问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太宗幸九成宫,还京,有宫人慈漳川县①官舍。俄而李靖、王珪②至,县官移宫人于别所,而舍靖、珪。太宗闻之,怒曰:“威福岂由靖等!何为礼靖等而轻我宫人?”即令按验③津川官属。魏征谏曰:“靖等,陛下心臂④大臣;宫人,皇后贱隶。论其委任,事理不同。又靖等出外,官吏仿阙庭法式⑤;朝觐⑥;陛下问人间疾苦。靖等自当与官吏相见,官吏亦不可不谒也。至于宫人,供养之外,不合参承。若以此如罪,忍不益德音,骇天下耳目。”太宗曰:“公言是。”遂舍不问。
(节选自《大唐新语•卷二》,有改动)
【注】①津(wéi)川县:指今天陕西省扶风县。②李靖、王珪:唐代官员,唐太宗的朝臣。③按验:查询验证。④心臂(lǜ):心与脊骨,这里比喻心腹股肱大臣。⑤阙庭法式:这里指宫中的制度。⑥觐(jìn):这里指臣民拜见君主。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王之蔽甚矣 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②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③俄而李靖、王珪至 不久
④遂舍不问 舍弃
(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②若以此如罪,恐不益德音,骇天下耳目。
(3)【甲】文中的“王”与【乙】文中“太宗”有哪些相同之处?
【分析】参考译文
【甲】
在这种情况下,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要求助于我,(所以)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及身边的近臣,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惧怕大王的,全国范围内的百姓没有一个不有事想求助于大王。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
齐威王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下了命令:“大小的官吏,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上书直言规劝我的人,给予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满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身居朝廷,不必用兵就战胜了敌国。
【乙】
太宗游幸九成宫回到京师,有宫人入住津川县官府的厅舍休息。不久之后,李靖和王珪来到,津川县的官员就把宫人迁到别的地方休息,让李靖、王珪入住官舍。太宗听到了这件事,非常生气地说:“岂能由李靖他们作成作福?为何(漳川县官员)对李靖礼遇有加而轻视我的宫人呢?”于是下令逮捕漳川县官员讯问。魏微上谏道:“李靖他们是陛下心腹股肱之大臣,而那个宫人不过是皇后宫中低贱的应侍,如论他们的权责地位,绝不可同日而语。此外李靖他们外出办公,官吏效法宫中的制式。朝觐时,陛下问(大臣们)民间的疾苦。因此,李靖他们应当与地方上的官吏相见,地方官吏也不可不拜见他们啊。至于宫人,除供养宫廷之外,诸事不应参与更多。如果因为这件事加罪于地方官,恐怕不利于陛下您的英名,也会使天下人惊骇的啊!”太宗说:“公所言甚是”。于是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
【解答】(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①句意: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②句意:传到我耳朵里的人。闻:使……听到。
③句意:不久之后,李靖和王珪来到。俄而:不久。
④句意:于是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舍:舍弃。
(2)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重点词:期年,一年。虽,即使。句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②重点词:若,如果。以,因为。句意:如果因为这件事加罪于地方官,恐怕对您的英名没有什么好处,也会使天下人惧怕。
(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根据“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可知,威王知错能改,善于纳谏,广开言路;根据“太宗曰:‘公言是。’遂舍不问”可知,唐太宗善于纳谏,知错能改。
答案:
(1)①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
②使……听到。
③不久。
④舍弃。
(2)①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②如果因为这件事加罪于地方官,恐怕对您的英名没有什么好处,也会使天下人惧怕。
(3)①治理朝政善于纳谏,能广开言路。②都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正。
【点评】文言文翻译方法:
对,即对译法。也就是用现代汉语中等值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
增,即增添法。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
删,即删减法。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删去。
移,即移位法。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
留,即保留法。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
换,即替换法。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
三、写作(55分)
7.(55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但凡做事一味求回报者,便没有爱。譬如一般厨师做菜,目的是赚钱。迎合的是大众的口味,不是针对你的胃口。所以,你在饭馆里永远吃不出妈妈的味道。而回家吃爸妈做的饭菜不同,父母是专为你而做的菜,菜里充满了温馨、思念、关切、安心与祝福。吃的时候,你也会觉得爱意满堂。
所以,有人问:什么叫美好!答案是:让心里住进爱。
读了上面的文字,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以“让心里住进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4)不少于600字。
【分析】这是一篇命题作文。以“让心里住进爱”为题,写一篇文章。题目的题眼是“爱”。“让心里住进爱”就是把爱存留在心中,留下长久的深深的印记。“爱”具体指什么?为什么“住进心里”?怎么样才能“住进心里”?明确第一个问题,重点阐述第二三个问题。这个话题比较大,素材选择非常重要,必须用小的、贴切的素材来使文章的主题具有真实性,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爱”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也是一个说的比较多的话题,能够赋予这个“爱”一个具体的含义,文章主题才能得到彰显。
【解答】
让心里住进爱
“爱”在汉语中是一个多义的字。它包含了母爱、父爱、友情、亲情、爱情、博爱以及人对所有事物的根本情感。
爱是人喜欢到很深的程度,并为之付出的感情。爱是人主动给予的或自觉期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爱是人的精神所投射的正能量。
爱是伟大的。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个满是溺爱的眼神、一个满心欢喜的表情,这些都是父母的爱。光阴似箭,日月如梭。父母额头上的皱纹与鬓角上的白发都比以前多了许多。尽管他们已经老了,但是他们对于子女的爱,却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淡去,反而只会越来越浓。餐桌上做好的饭菜,衣柜里整理好的衣服,房间内的一尘不染,都是他们在默默地为我们付出,默默地对我们关爱。他们不求得到我们的回报,只盼我们能健康成长。亲情是最伟大的爱!
爱是温暖的。当你开心时,她为你高兴;当你伤心时,她为你难过;当你愤怒时,她为你愤懑。她在你悲伤无助的时候,给你安慰与关怀;她在你失望彷徨的时候,给你信心与力量;她在你成功欢乐的时候,分享你的胜利与喜悦。在成长的道路上,尽管有坎坷、崎岖和荆棘,但是有朋友在,就能给你鼓励,关怀和温暖。友情是最温暖的爱!
爱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当我们看见老人过马路,伸出搀扶之手,这不就是爱吗?当我们看到山区贫苦的孩子,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这不就是爱吗?当别人做错了事,我们一笑而过,原谅了他;当别人取得成功,我们由衷祝福,并为之开心;当别人遇到挫折,我们给予帮助,并支持关怀……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爱吗?亲人间的敞开心扉、朋友们的友好互助、陌生人的援助之手,都能让我们感到爱。
心中有爱,就有阳光;心中有爱,就有芳香;心中有爱,就有希望。让我们行动起来,将爱融入到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爱永驻心中!
【点评】本文阐述了“让爱永驻心中”这一话题。文中从“亲情是最伟大的爱”“友情是最温暖的爱”两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排比句的运用,句式整齐,语气强烈,很有感染力。
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学生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语文三模试卷-普通用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部分学校中考语文三模试卷-普通用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