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教师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5014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教师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5014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教师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50141/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学生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501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学生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501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学生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42501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课件PPT+讲义(教师版+学生版)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课件+讲义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课件+讲义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文件包含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教师版docx、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学生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新教材特点分析及教学策略(一)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本理论:全套教材的知识安排,注意各年级内及各年级间的联系,在保证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对内容的安排采用了将各部分知识分散处理,相对集中的方法。(二)元素化合物知识:关于元素化合物知识,高一教材首先介绍了碱金属和卤素两个最典型的金属族和非金属族。(三)化工基础知识:高一介绍了硅酸盐工业和环境保护知识。高二主要介绍合成氨工业,删掉了硝酸工业、钢铁工业和铝的冶炼。重点突出了合成氨工业中合成氨条件的选择。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能力提升单元检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Na投入到溶液中②过量溶液和溶液混合③少量投入过量溶液中④向溶液中通入过量⑤少量固体加入到溶液A.①③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③⑤2.不能够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的方法是A.与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盐酸反应 B.加热C.与氯化钙溶液反应 D.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3.侯氏制碱法制取的原理为。实验室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少量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乙的试剂为饱和溶液,可除去中的少量HClC.丙中用冷水浴冷却有利于析出固体D.进一步制取的操作是:取丙中的沉淀在蒸发皿中灼烧4.有关Na2O2性质实验如下:已知:①Na2O2与水反应经历了Na2O2+2H2O =2NaOH+H2O2;②酚酞褪色原因与溶液的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有关。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双氧水能使酚酞褪色B.浓氢氧化钠能使酚酞褪色C.双氧水和浓氢氧化钠都能使酚酞褪色D.可利用二氧化锰和水来完善实验方案5.有、、、、NaCl中的某几种组成的混合物,向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放出,将放出的气体通过过量的NaOH溶液后,气体体积有所减少,若将上述混合物在空气中充分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加热后残留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加热前有所增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B.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和NaClC.混合物中是否含有和NaCl无法确定D.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和NaCl6.按如图所示进行相应实验,下列有关它们反应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均有可燃性气体生成 B.反应剧烈程度:乙>甲C.丙中钠能置换出单质铜 D.乙、丙中钠在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7.某化学小组探究卤族元素的性质,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均为浸有相应试液的棉花,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若a处变为橙色,b处变为蓝色,说明非金属性C.若c处褪色,说明与发生反应D.若d处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8.已知:将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l、KClO、,且产物的成分与温度高低有关。当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B.改变温度,产物中的最大理论产量为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的范围是D.某温度下,反应后,则溶液中9.从淡化海水中提取溴的流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X试剂可用Na2SO3饱和溶液B.步骤Ⅲ的离子反应:C.工业上每获得1molBr2,需要消耗Cl2 22.4LD.步骤Ⅳ包含萃取、分液和蒸馏10.向和的混合溶液中通入氯气至恰好完全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B.通入氯气的总量为5molC.若反应过程中滴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则D.c点时加入过量NaOH溶液,反应后溶液中只含四种离子11.氯气的水溶液称“氯水”,氯水中含有多种分子和离子,因此氯水有多重性质,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呈淡黄绿色,是因为氯水中溶解了未反应的Cl2B.新制氯水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水中有Cl-C.久置氯水酸性将增强D.新制氯水能使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具有漂白性1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VL氨气溶于1L水配成密度为ρg/cm3的氨水,该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B.0.3mol/L硫酸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物质的量为0.9molC.将40g氢氧化钠固体溶于1L水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D.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密度为1.19 g/cm3,则该浓盐酸物质的量浓度是11.9 mol/L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相同条件下,N2和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B.等物质的量的CH和OH-所含电子数相等C.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D.16 g CH4与18 g NH所含质子数相等1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B.25℃、时,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C.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3NAD.溶液中离子总数为3NA15.二氧化氯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可用氯酸钠和双氧水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制备:(未配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转移1mol电子,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B.是氧化剂,发生氧化反应C.是还原产物D.产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6.用10mL0.1mol·L-1的BaCl2溶液恰好使相同体积的Fe2(SO4)3、ZnSO4和FeSO4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3:2:2 B.1:2:3 C.1:3:3 D.3:1:1二、填空题(4小题,共52分)17.(14分)金属钠是在1807年通过电解氢氧化钠制得的,这个原理应用于工业生产,约在1891年才获得成功。1921年实现了电解氯化钠制钠的工业方法,其反应原理是2NaCl(熔融)2Na+Cl2↑。回答下列有关单质钠的问题:(1)保存金属钠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A.放在棕色瓶中 B.放在细沙中 C.放在水中 D.放在煤油中(2)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如图所示),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____。 (3)Na、NaOH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变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4)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固体的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_______,所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工业上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进而生产纯碱。某活动小组根据上述原理,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固定用仪器未画出)。
乙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实验中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___________(填分离操作名称)。18.(12分)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多功能的新型非氯绿色消毒剂。实验小组欲制备高铁酸钾并探究其性质。已知:为紫色固体,具有强氧化性;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微溶于KOH溶液;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快速产生,(1)除了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外,实验室可以用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①浓盐酸在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②若产生标况下,则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mol。③如果要将装置B补充完整,除需用导管外,试剂瓶中还应装的除杂试剂为___________。(2)C中得到紫色固体和溶液。C中发生的反应有。另外还有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为NaClO,不可与酸性清洁剂混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工业上是将氯气通入到30%的NaOH溶液中来制备NaClO溶液,若NaClO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2%,则生产1000kg该溶液需消耗氯气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保留整数)。19.(12分)如图为某市售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1)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2)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①配制 100 g 10%的 CuSO4 溶液,称取 10 g 硫酸铜晶体溶于 90 g 水中;②测定碳酸钠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药品与砝码放反了,游码读数为 0.2 g, 所得溶液的浓度;④用酸式滴定管量取用 98%,密度为 1.84 g·cm-3 的浓 H2SO4 配制 200 mL 2mol·L-1 的稀 H2SO4 时,先平视后仰视。(3)已知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 14.4 g,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为 8.96 L。则该混合气体中,CO 的质量为____g,CO2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4)1 mol 氧气在放电条件下,有 30%转化为臭氧(O3),则放电后所得混合气体对氢气的相对密度是___________(填字母)。A.16 B.17.8 C.18.4 D.35.620.(14分)某小组同学利用一定浓度的HCl溶液和MnO2制备Cl2,并进行有关实验。Ⅰ.为了防止制备的Cl2逸散,该小组同学设计装置Ⅰ、Ⅱ、Ⅲ。 试回答:(1)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填“图甲”、“图乙”或“图丙”)。(2)①若用所选的发生装置和装置Ⅰ制取氯气,b瓶加入的液体一般为_______
。反应开始后,关闭活塞K时,发现c中液面上升不明显,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检查的简单方法是_______。②装置Ⅰ能防止多余气体逸散的原因是_______。③欲用装置Ⅱ(或装置Ⅲ)代替装置Ⅰ中的b~c部分(试剂相同),装置Ⅱ_______(填“是”或“否”)可行,理由是_______。装置Ⅲ_______(填“是”或“否”)可行,理由是_______。Ⅱ.在实验室里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①的试管里盛有15 mL 30% KOH溶液,置于水浴中;②的试管里盛有15 mL 8% NaOH溶液,置于冰水浴中;③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④为尾气吸收装置。(3)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①_______;②_______。(4)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①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图中符合该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从①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5)根据③的试管里试液的颜色变化可否证明氯气的强氧化性_______。为什么?_______。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