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位数连加_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三位数连加_苏教版,共4页。
“三位数连加”教学实录与评析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9~40页。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个数连加算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连加的算法,会用竖式正确计算;能根据加数的特点,合理选择比较简便的算法进行计算。2.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意识。3. 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实录师:我们先做一组口算题。出示: 6 + 9 = 7 + 6 = 8 + 8 = 4 + 7 = 9 + 5 = 7 + 9 = 3 + 9 + 4= 4 + 8 + 8 = 6 + 8 + 9 = 3 + 9 + 7 = 4 + 6 + 8 = 6 + 8 + 2 =教师请完成速度较快的小组“开火车”报得数,其余学生核对。师生共同讨论三组连加算式的算法,引导学生体会比较简便的算法。[评析:三位数连加是一位数连加的拓展。教学新课时,教师抓住教学内容的这种联系,以6道一位数加法与6道一位数连加为复习内容,安排学生“视算笔答”。这样组织,全班一开课就进入了紧张的计算练习之中,为新课学习顺利迁移,奠定知识与技能基础。]师:看来,我们小朋友的口算水平在不断提高。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探讨有关几个班“借书”的问题。出示教材第39页例题的情境图。师:请大家自己读一读问题,想一想算式怎么列?生:85 + 143 + 126。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算式:85 + 143 + 126。师:你觉得今天学习的计算有什么特点?生:今天学习的是三个数相加,前几节课学的是两个数相加。生: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连加。师:两位同学说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三位数连加的计算。(板书课题:连加)能直接口算出这三个数相加,和是多少吗?生:不能。师:那怎么算?生:用竖式计算。师:大家会用竖式计算吗?请小朋友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的情况,请写出不同竖式的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师:大家能看懂这四种写法吗?他们算出的结果都是354,和你算的一样吗?我们比一比第一种算法和第二种算法,它们有什么不同?生:第一种两个竖式是分着的,第二种是连着的。生:第二种算法的竖式是把第一种的两个竖式连起来了。生:第二种算法比第一种算法要少写一个228。师:你同意他们的发言吗?我也同意。请大家再比较第三种算法和第四种算法,相同吗?生:横线上面都有三个数。生:它们都是连着加的。生:第四种写法比第三种写法多写了一个加号。师:(指着第三种算法)像这样的竖式,一般写一个加号。这样写,大家会算吗?请每位小朋友把第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一听。学生同桌间口述第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教师再指定一个学生口述。[评析: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教师选取了四个学生的典型竖式计算,交流展示,并组织了两次对比:连着与分着列竖式计算的对比,连加时写一个与两个加号的对比。当然,这里引导比较辨析的提问也可改为“这四种不同的写法,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让学生一次性地比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师:黑板上的这几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生:我喜欢第一种,过程清楚。生:第二种比第一种简单,我喜欢第二种。生:我喜欢第三种,第三种只列一个竖式,算起来快。师: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在计算时,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选择那种方法。不过,第三种算法是今天新学的,大家能掌握吗?你能用这样的算法解决新的问题吗?出示: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学生读问题,独立试做。前后四人小组交流计算过程。师:我想请我们班32号小朋友做“小老师”,到前面来边写竖式边讲计算过程。我和其他小朋友都听他讲,好吗?生:(边板演边讲)8 + 4 = 12,12 + 6 = 18,写8向十位进1;7 + 9 = 16,16 + 3= 19,19 + 1 = 20,写0向百位进1……有一学生大声插话:不对!进2!正在讲解的32号小朋友的话被打断,他一愣,继而接着说:对对对,我说错了!19 + 1 = 20,写0向百位进2;1 + 1 = 2,2 + 2 = 4,4 + 2 = 6。得数是608。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608本。师:对32号的讲解,大家满意吗?学生自发鼓掌。一个学生不待教师允许,跑到黑板前:我在算个位上的数相加时,先算4 + 6 = 10,再算10 + 8 = 18,这样简便。又一个学生一边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说:十位上算的时候,7 + 3 = 10,9加进位的1等于10,10 + 10 = 20。这样算起来快。师:大家听明白两位同学的补充发言吗?他们的发言提醒我们,我们不仅要会算,还要注意算得简便、迅速。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把能凑满10的数先——生:相加。师:让我们用掌声向两位同学表示感谢!请大家观察、比较今天这节课所解决的两个问题时的计算,它们有什么不同?生:第一题,十位上相加后向百位进1;第二题,十位上相加后满了20,要向百位进2。生: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能算得简便的,要算得简便。第一题,十位上可以先算8 + 2 = 10。师:同学们发言的质量很高!计算时,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考虑如何算得简便,这样算起来就比较迅速了。[评析:在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三位数连加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比较,说算理、说算法,广泛交流,明确正误,对中求优。教者只是引导、安排、点拨和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我探究和才智展示的满足。由于教师对学生采取积极信任的态度,放手让学生探究,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衍生之物。]师:请大家完成数学书第40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定三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其余学生核对。师:全对的小朋友为自己鼓鼓掌!做错的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错误,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什么。学生发言,教师把几个学生算错的题目抄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口述计算注意点时,教师用红粉笔在错误处圈画。生:计算十位、百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能忘记加上进位的数。生:满十进1,满二十进2。生:进2不能写成进1。师:几位出错的小朋友很诚实,而且提醒了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我们在计算时还要注意:几个数相加,把能凑成10的两个数先加,再加上其他的数,这样算起来就比较简便、迅速。关于写竖式,我们要注意——生:数位对齐,数写规范。[评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差错采取了十分宽容的态度,并把这些差错集中板书,引起全班的注意,以差错为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口述计算注意点,从反面引发学生对正确、迅速、简捷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和思考。让学生从差错中学习,运用差错来启发引导,是教者高明的教法体现。当然,此法运用得当还在于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对待差错的平常心态,极其小心地呵护学生的尊严,自觉自愿地提供差错,并认为这也是为班集体的学习进步做贡献。教者在此表扬出错的学生“很诚实”是十分必要的。]师:注意点大家都知道,那么在书写时自己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接下来,我们前后桌四人一组合作,进行接力编题计算。师:活动方法是:第一人按照要求选择卡片上的数,编出算题;第二人检查所编的题目是否符合要求;第三人用竖式计算;第四人对计算进行评改。每编一题后,交换角色,编、查、算、改每人都轮换一次。按照惯例,计算正确得一颗星,书写美观再加一颗星。依次出示编题要求:① 三个数相加,个位上的数相加满20。② 三个数相加,十位上的数相加满20。③ 三个数相加,个位上把能凑成10的数先相加。④ 三个数相加,十位上把能凑成10的数先相加。学生编题计算。师:接着刚才的编题活动,请大家看一幅场景图,你能收集图中相关信息,编出用连加解决的问题吗?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在图中增加:学生活动的场景,其中跳绳的168人,踢毽子的95人,跳皮筋的77人;一个正三角形的花坛,边长是268厘米)。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① 三种树一共有多少棵?② 一共有多少人在活动?③ 花坛的栏杆一共长多少厘米?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这三个问题的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出示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业速度情况选做,可全选或选部分题目,也可不选),作业速度较快的学生在检查完毕后完成。选做题1: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全校四个、五个年级或全校借书的本数。选做题2: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评析:巩固练习的组织,教师充分发挥教材的编排优势,把例题、试一试之后的“想想做做”5题巧妙地重组安排、改造加工,使练习具有层次性、针对性、思考性、综合性,避免将计算练习单纯作为“程序性训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以极其负责的态度、不懈的热情,深入学生之中,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使细致的具体到人的辅导发生和完成在课堂内,提高了练习的效率。教师还在课堂作业中安排了选做题,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自我选择,这也是课堂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的细微体现。]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_苏教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情引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际应用,解决问题,评价总结,延伸结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线段_苏教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操作体验,探究新知,拓展训练,巩固新知,自主总结,兴趣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实录认识线段_苏教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揭示主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