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
展开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1. 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醋溜白菜 B. 清蒸鲤鱼 C. 香酥麻花 D. 白灼青菜
2. 侯德榜制碱中的“碱”指的是( )
A. 纯碱Na2CO3 B. 烧碱NaOH C. 熟石灰Ca(OH)2 D. 生石灰CaO
3.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 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C. 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D. 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4.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
B.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
5. 河南省博物馆的“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它的制作过程所发生的变化与下列变化一致的是( )
A. 食物变质 B. 海水晒盐 C. 煤的干馏 D. 烧制宋瓷
6. 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蒸发结晶 B. 称量固体
C. 稀释浓硫酸 D. 制取氧气
7. 分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 合金:合成材料 B. 尿素CO(NH2)2:有机物
C. 硫酸铜:酸 D. 冰水共存物:混合物
8. 过氧化钠Na2O2可作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与CO2反应后的生成物为( )
A. Na2CO3和O2 B. Na2O和O2 C. NaHCO3和O2 D. Na2CO3和H2
9.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C. 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 电解水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0. “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吸收达到平衡,实现“零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二氧化碳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 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性质: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所以二氧化碳有毒
D. 用途:二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
11. 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食盐和纯碱:加入盐酸,观察气泡
B. 羊毛线和涤纶线:灼烧,闻气味
C. 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D. 区分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感受温度
12. 农业上常用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配制150g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的步骤为计算、量取、溶解、装瓶
B.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C. 玻璃棒的作用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 量取水时选用100毫升的量筒
13. 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 等质量的粉末状和块状碳酸钙固体制取二氧化碳
B.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C.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D. 向一定量的氨水中加水
14. 某三种金属的混合物5.6g,放入100g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0.2g,则该混合物不可能是( )
A. 镁、铁、锌 B. 铁、铜、锌 C. 银、铝、铁 D. 铝、镁、锌
15. 用化学符号填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氧化物是 ______ ;
(2)幼儿及青少年缺 ______ 会引起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16. 填空:
(1)法国科学家 ______ 用定量的方法测得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2)如图是碳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其中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______ ,画出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______ 。
17.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 ______ 。与钢相比,生铁易生锈,铁生锈时需要与 ______ 接触。铁的化合物高铁酸钾(K2FeO4)在净水中也有利用,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______ 。
18. 如图是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向50g的水中加入0.14g氢氧化钙后充分搅拌,得到的是 ______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3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 (写出计算式即可)。
19. (1)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______ ;
(2)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3)等质量的乙醇和乙醛(C2H4O)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 ______ 。
20. X、Y、Z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
(1)若X、Y、Z中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且Y中该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则X物质的一种用途为 ______ 。
(2)若X物质的溶液呈蓝色,Y是紫红色固体单质,则反应Y→Z的现象是 ______ ;Z→X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21. 载人航天事业是人类历史上最复杂的系统工程之一,其中航天员需要的氧气一部分需要货运飞船来运送。
(1)氧气在运输前需要由气态变为液氧方便运送,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该变化过程 ______ 。
(2)另一部分氧气由空间站制造,写出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解释原因 ______ 。
22. 工业上利用甲烷获得新能源氢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1)请在横线上补全相应微粒的图示。
(2)以该反应为例,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______ 。
23. 向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1)写出该过程一定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分析滤渣中含有的成分 ______
24.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2)若连接B、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按照图中的气体方向,将导管补充完整。
(3)与B装置相比,C装置的优点是什么? ______
25. 酸碱盐是几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在实验室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塞时有白雾产生,这是因为浓盐酸具有 ______ (填字母)。
a.吸水性
b.挥发性
c.酸性
(2)在保存NaOH时要密封防止其变质,写出氢氧化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某化学小组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向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pH变化如图所示。
①观察到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______ 。
②当加入的溶液体积是16mL,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 ______ 。
(4)通常粗盐中除NaCl外还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要提纯该粗盐得到精盐,须进行以下操作:
①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②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
③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
④加入适量稀盐酸;
⑤过滤;
⑥蒸发结晶。
Ⅰ.步骤⑤和步骤⑥中都用到的一个玻璃仪器是: ______ 。
Ⅱ.上述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______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⑤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①③②④⑤⑥
Ⅲ.写出加入适量稀盐酸时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5)经测定,上述粗盐样品中含有11.1g氯化钙,则将其完全除去,至少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醋溜白菜富含维生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清蒸鲤鱼,富含蛋白质,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C、香酥麻花,富含糖类、油脂,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白灼青菜富含维生素,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了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答案】A
【解析】解:侯德榜制碱中的“碱”指的是纯碱,其化学式为Na2CO3。
故选:A。
根据侯德榜制碱中的“碱”指的是纯碱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纯碱的制取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3.【答案】C
【解析】解: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防止环境污染,故A不合题意;
B、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可以防止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故B不合题意;
C、工业废水中含有有害物质,未经处理就用于农田灌溉会造成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等,危害人体健康,故C符合题意;
D、研制开发清洁能源既能节约化石能源,又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根据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答案】D
【解析】解:A、氧化铁的颜色为红色,铁粉的颜色为黑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粉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故A不正确;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C不正确;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烟和雾不同,不能混淆,故C不正确;
D、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所以现象为有蓝色沉淀生成,故D正确。
故选:D。
A、根据氧化铁的颜色为红色,铁粉的颜色为黑色,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粉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进行分析;
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进行分析;
D、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和硫酸钠,氢氧化铜为蓝色沉淀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碱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5.【答案】B
【解析】解:“贾湖骨笛”的制作过程,只是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A、食物变质是食物与氧气发生的缓慢氧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海水晒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煤的干馏,有焦炭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D、烧制宋瓷,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B。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和判断依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要熟记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6.【答案】C
【解析】解:A、蒸发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溅出液体,图示操作错误;
B、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烧杯中称量,图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缓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散失,图示操作正确;
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用酒精灯外焰加热,试管口要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造成试管炸裂,另外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粉末状物质进入导管,堵塞导管,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根据常见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答案】B
【解析】解: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是合成材料,故A错误;
B、尿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正确;
C、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C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B。
A、根据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进行分析;
B、根据尿素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进行分析;
C、根据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D、根据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8.【答案】A
【解析】解:A、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可能为Na2CO3和O2,故A正确;
B、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缺少碳元素,故B错误;
C、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故C错误;
D、反应物中含有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由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此反应的产物中不可能含有氢元素,故D错误;
故选: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为过氧化钠(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前有三种元素,即钠元素、氧元素、碳元素,反应后不会出现除这三种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9.【答案】D
【解析】解: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则中和反应一定有水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电解水的实验中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多,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不具有助燃性,不能使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二氧化碳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会使人窒息,是因为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不能用于冶炼金属,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二氧化碳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二氧化碳的宏观组成,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宏观组成、微观构成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C
【解析】解:A、食盐中加入盐酸无明显现象,纯碱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用盐酸可以区别,故A能达到目的;
B、灼烧,有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有特殊气味的是涤纶线,故B能达到目的;
C、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现象相同,无法区分,故C不能达到目的;
D、碳酸钙难溶于水,液体温度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液体温度升高,用水不能区别,故D能达到目的;
故选:C。
A、根据食盐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纯碱与盐酸反应有气泡产生来分析解答;
B、根据羊毛和涤纶线灼烧气味不同来分析解答;
C、根据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都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来分析解答;
D、根据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温度都会升高来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区分,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进行,解题依据是发生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明显不同。
12.【答案】B
【解析】解:A、实验室配制150g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实验中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150g×6%=9g,所需水的质量为150g−9g=141g,即141mL,量筒量程的选择,应遵循“大而近”的原则,量取水时,不能选用10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3.【答案】D
【解析】解:A、碳酸钙的质量相等,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最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粉末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故选项图像正确。
B、向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则刚开始没有气体产生,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后才有稀盐酸产生,故选项图像正确。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随着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但不会减为零,故选项图像正确。
D、氨水显碱性,pH>7,向一定量的氨水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或等于7,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D。
A、根据碳酸钙的质量相等,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剧烈,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向一定量的氨水中加水,溶液的碱性变弱,但溶液始终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像。
14.【答案】B
【解析】解:A、消耗镁、铁、锌的质量为2.4g、5.6g、6.5g,存在大于5.6g和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消耗铁、锌的质量为5.6g、6.5g,都大于5.6g,这种情况不可能,B选项符合题意;
C、消耗铝、铁的质量为1.8g、5.6g,存在大于5.6g和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消耗铝、镁、锌的质量为1.8g、2.4g、6.5g,存在大于5.6g和小于5.6g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设生成0.2g氢气需要镁、铝、锌、铁的质量为x、y、z、w,
Mg+2HCl=MgCl+H2↑
24 2
x0.2g
242=x0.2g
解得x=2.4g,
2Al+6HCl=2AlCl3+3H2↑
54 6
y0.2g
546=y0.2g
解得y=1.8g,
Zn+2HCl=ZnCl2+H2↑
65 2
z0.2g
652=z0.2g
解得z=6.5g,
Fe+2HCl=FeCl2+H2↑
56 2
w0.2g
562=w0.2g
解得w=5.6g,
混合物为5.6g,生成0.2g氢气,则消耗的三种金属质量必须存在大于5.6g、小于5.6g的情况,铜、银不与稀盐酸反应。
本题考查了混合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相同质量的金属镁、铝、锌、铁完成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铝>镁>铁>锌.
15.【答案】Al2O3 Ca
【解析】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
(2)幼儿及青少年缺钙元素会引起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故答案为:(1)Al2O3;
(2)Ca。
(1)根据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为铝元素,铝元素形成的氧化物是氧化铝进行分析;
(2)根据幼儿及青少年缺钙元素会引起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需要学生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
16.【答案】拉瓦锡 12.01
【解析】(1)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2)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01;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4,故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1)拉瓦锡;
(2)12.01,。
(1)二百多年前,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据此解答;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中的信息可知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来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中来获取信息解答习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利用信息的能量,并明确不同位置的数字的意义来解答.
17.【答案】生铁 氧气和水 +6
【解析】解: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故其中含碳量较高的是生铁;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高铁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x=+6。故答案为:生铁;氧气和水;+6。
根据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但是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铁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接触,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锈蚀的条件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18.【答案】饱和 0.150.15+100×100%
【解析】解:(1)由图可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g,50g水中最多能溶解0.0825g氢氧化钙,所以20℃时,向50g的水中加入0.14g氢氧化钙后充分搅拌,得到的是饱和溶液;
(2)根据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由图可知3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5g,所以3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15g0.15g+100g×100%=0.150.15+100×100%。
故答案为:(1)饱和;
(2)0.150.15+100×100%。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可以查出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答案】隔绝氧气 C2H5OH+3O22CO2+3H2O乙醇
【解析】解:(1)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
(2)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3)设乙醇和乙醛的质量均为1g,乙醇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乙醛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y,
4696=1gx
x≈2.09g
88160=1gy
y≈1.82g
因为x>y,所以等质量的乙醇和乙醛(C2H4O)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乙醇。
故答案为:(1)隔绝氧气;
(2)C2H5OH+3O22CO2+3H2O;
(3)乙醇。
(1)根据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用作酒精灯进行分析;
(2)根据乙醇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0.【答案】改良酸性土壤 固体由红色变黑色 CuO+H2SO4=CuSO4+H2O
【解析】解:(1)若X、Y、Z中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且Y中该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所以Y为碳酸钙,X能转化为Y,Y能转化为Z,Z能转化为X,所以Z为氧化钙,X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与酸性物质反应,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2)若X物质的溶液呈蓝色,Y是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Y为铜,X能转化为Y,所以X为硫酸铜,Z能转化为X,Y能转化为Z,所以Z为氧化铜,反应Y→Z为铜和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现象为: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Z→X的反应为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
故答案为:(1)改良酸性土壤;
(2)固体由红色变黑色;CuO+H2SO4=CuSO4+H2O。
(1)根据X、Y、Z中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且Y中该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是40%,所以Y为碳酸钙,X能转化为Y,Y能转化为Z,Z能转化为X,所以Z为氧化钙,X为氢氧化钙进行分析;
(2)根据X物质的溶液呈蓝色,Y是紫红色固体单质,所以Y为铜,X能转化为Y,所以X为硫酸铜,Z能转化为X,Y能转化为Z,所以Z为氧化铜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答案】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H2O2H2↑+O2↑分子的构成不同
【解析】解:(1)氧气在运输前需要由气态变为液氧方便运送,该变化过程中,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过氧化氢和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化学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是因为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故答案为:
(1)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2)2H2O2H2↑+O2↑;
(3)分子的构成不同。
(1)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分子的基本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答案】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发生改变
【解析】解:(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由于反应前有1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和6个氢原子,而反应后有6个氢原子,则还少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则应补充。
(2)质量守恒的原因为:原子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而反应前后,碳、氢、氧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则总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1);
(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发生改变。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微观反应示意图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来分析。
加强对化学反应微观模型图知识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Zn+2AgNO3=2Ag+Zn(NO3)2 一定有Ag,可能有Cu
【解析】解:(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氢>铜>银,向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待硝酸银反应完全,锌有剩余,锌会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锌反应完全,所以一定发生的反应是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该反应方程式为:Zn+2AgNO3=2Ag+Zn(NO3)2;
(2)由上分析可知,一定发生的反应为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由于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说明锌反应完全,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故答案为:(1)Zn+2AgNO3 =2Ag+Zn(NO3)2;
(2)一定有Ag,可能有Cu。
(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锌>氢>铜>银,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待硝酸银反应完全,锌有剩余,锌会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进行分析;
(2)根据一定发生的反应为锌会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24.【答案】2KClO32KCl+3O2↑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解析】解:(1)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2)若连接B、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长进短出”,故图为;
(3)与B装置相比,C装置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故优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故答案为:(1)2KClO32KCl+3O2↑;
(2);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1)根据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反应制取气体,适用于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
(2)根据连接B、D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3)根据与B装置相比,C装置可将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关闭弹簧夹,通过长颈漏斗添加液体,固液接触,生成气体,装置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中,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气体导出,固液接触,反应开始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25.【答案】bCO2+2NaOH=Na2CO3+H2O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Na2SO4、H2SO4 玻璃棒 b2HCl+Na2CO3=2NaCl+H2O+CO2↑
【解析】解:(1)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水结合形成小液滴,所以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瓶口会出现白雾;
(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①向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pH由大于7变为小于7,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②加入的溶液体积是12mL时,氢氧化钠被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当加入的溶液体积是16mL时,稀硫酸过量,溶质为硫酸钠和硫酸;
(4)Ⅰ.过滤和蒸发结晶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
Ⅱ.粗盐提纯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应在过量氯化钡溶液后添加,应先过滤后加入适量稀盐酸,顺序应为①③②⑤④⑥;
Ⅲ.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时产生气泡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
(5)设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x,
CaCl2+Na2CO3=2NaCl+CaCO3↓
111 106
11.1g20%x
111106=11.1g20%x
解得x=53g
答:需要质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3g。
故答案为:(1)b;
(2)CO2+2NaOH=Na2CO3+H2O;
(3)①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②Na2SO4、H2SO4;
(4)Ⅰ.玻璃棒;
Ⅱ.b;
Ⅲ.2HCl+Na2CO3=2NaCl+H2O+CO2↑;
(5)53g。
(1)根据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能与水结合形成小液滴进行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3)根据向滴有无色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pH由大于7变为小于7,氢氧化钠被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进行分析;
(4)根据过滤和蒸发结晶都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粗盐提纯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应在过量氯化钡溶液后添加,应先过滤后加入适量稀盐酸进行分析;
(5)根据CaCl2+Na2CO3=2NaCl+CaCO3↓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粗盐提纯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方法,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招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招化学模拟试卷(一)(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