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考试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考试版)A401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考试版)A402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考试版)A4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考试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考试版)A4,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

        “三山五园”是对北京西郊皇家园林的总称,这种说法出现于清朝中晚期。“三山五园”包括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畅春园和圆明园。

        静宜园位于地势较高的香山,园中建筑因山就势,参差错落,散点式镶嵌在山体之中。“园林之胜,重在山水。”水池作为点缀,或出现在殿前以丰富较窄的院落空间,或处于园中以增加园林趣味。静宜园占地149公顷,1677年成为康熙的行宫,后来虽有添建,但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自然生态,深邃优雅。

        静明园的个性与静宜园不同。静明园所在的玉泉山,湖山尺度非常有限,占地仅65公顷。玉泉山虽因泉水丰沛而得名,但水面并不大,山体狭长,呈南北走向。在这种地形上如何建设园林呢?建筑要和湖山尺度配合好,建筑群采用散点布局,高低相映。山顶上的香岩寺和玉峰塔规模不大,山脚下的建筑多为一层,这样就凸显出玉峰塔的高耸。乾隆非常喜欢玉泉山的风光,亲自为静明园内十六景命名,正殿名为“廓然大公”,后殿名为“涵万象”,意蕴深远。

        畅春园位于今北京大学西墙外畅春园宿舍一带,原是明代武清侯李伟修建的私家园林“清华园”,也叫“李园”,康熙时更名为畅春园。畅春园以水景为主,水面宽阔,“江淮以北亦当第一也”,清朝改建时仍“因水成景”。畅春园的叠山艺术也堪称一绝,原来的土山和新添建的假山,岗峰连接;加之遍植各色鲜花树木,绿树成荫,给人天人合一之感,是兼有政治和游乐功能的离宫型园林。

        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既有金碧辉煌的宫殿,也有玲珑别透的亭台楼阁,又吸取了欧洲的建筑形式,是世界园林的集大成者。圆明园也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平地造园的典范,园内步移景易,景观层出不穷,特色之多,首屈一指。圆明园占地350公顷,在“三山五园”中规模最大。有仙境、欧式园林等景观,也有理政、居住、宗教等场所,这些建筑都是雍正至咸丰五朝皇帝改造的结果,也大多体现出其治国理念。清王朝把圆明园作为第二政治中心。

        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在五园当中建造最晚,但最能体现皇家气派。相比于圆明园,清漪园湖山相映,形象立体。但万寿山总体轮廓平缓,高度仅60米,长度达到1000米,且仅山体西半部前临水面经过人工改造,水面向东、西扩展,形成东西最宽处1600米、南北长1930米的水面,水体大大超过了山体;同时,西堤的设置,将玉泉山和稍远的西山借入国内,而昆明湖东侧又与邻近的畅春园、圆明园相呼应。这些使“三山五园”在空间上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万寿山中部,耸立起一组建筑群,从山顶到山脚装点南坡,再以700多米的长廊作为前山建筑群与昆明湖之间的束带,这样就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壮观气势。  

                                      (取材于郭黛妲《三山五园:北京历史文化最辉煌的乐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能体现“三山五园”共同特点的一项是(3分)

    A. 造景因地制宜    B. 布局错落有致C.高峰深谷相映    D. 具有皇家气派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静宜园因山就势,散点布局,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和谐统一。

    B.  静明园中建筑物规模不大,与玉泉山水窄山狭的地形相配合。

    C. 在前朝园林基础上改建成的畅春园,以水景为主,山景亦佳。

    D.  清王朝依据治国理念来改造圆明园,使其成为第二政治中心。24

                                 材料二

        自然山水学,不仅有着广泛的实用性,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从古至今,自然山水思想被皇家贵族与平民百姓广泛运用,它影响着寺院、庭院、村落、住宅等的建设。B

        山水思想中的核心要素是“山河襟带”,即三面山脉环绕,地势向南面开放,开放的平地有河川或水池,形成“聚气而使其不散”的“围绕”式空间格局。x

        “三山五园”地处北京城的西北郊。北京城符合中国古代建都选址的原则:背山临水。南朝范缜曾在《幽州赋》中形容北京:“虎踞龙盘,形势雄伟。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诚天府之国也。”2

        北京西郊一带也有山有水。水流在清漪园(颐和园)一带汇集,再向东南方向流动。西北方向有群山环绕,前面有湖泊水系,符合山环水抱的要求,环境良好,因而成为建造皇家园林的首选之地。a

        那么,清漪园的山水情况如何呢?万寿山位于昆明湖的东北侧,湖水从西北方玉泉山的玉河流向东南方的长河,最后注入渤海。清漪园在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的同时,对自然山水加以人工改造,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环境。为了让昆明湖位于万寿山之南,就把原来的瓮山湖扩大了将近一倍,把挖湖的泥沙堆放在瓮山(万寿山)上。原有的西堤被取消,湖面扩大后的新堤命名为东堤。这样不仅满足了水利需求,还使万寿山成为北面的靠山,南面则是一望无际的广阔水面。b

        中国古典庭园,借景是最常用的造园手法之一。明代计成说:“夫借景,林园之最要者也,如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借景”作为中国古典造园思想的精华,被充分运用到清漪园的改建过程中,其景观构成与“三山五园”的相互关系十分紧密。改建清漪园时,为了把西面的玉泉山与西山最大限度地借入园内,充分考虑了湖岛的位置及岸堤的方向,一概没有建高大的建筑物。这样,从万寿山清漪园可以邻借玉泉山,还可以【甲】西山;为了把东侧的风景借入园内,东南面没有修建外墙,这样从清漪园就可以【乙】圆明园、畅春园一带的风光。而从香山,可以【丙】玉泉山及万寿山,从圆明园的福海及畅眷园内也可以【丁】万寿山佛香阁及西山山脉的一部分。                         i

                                             (取材于祝丹《北京颐和园景观与“三山五园”的构成关系》)

    3.根据“材料二”,下列不符合自然山水学中“山河襟带”思想的一项是(2分)e

      A.在北京西郊建造园林    B.选择北京作为都城  C.万寿山和昆明湖改造    D.三山五园相互借景+

    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分别填入“材料二”甲乙丙丁处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Q

      A 邻借 俯借 远借 仰借        B 远借 邻借 俯借 仰借=

      C 远借 邻借 仰借 俯借        D 邻借 远借 仰借 俯借=

    5.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回答清漪园的改造效果。(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吾家在唐为辅相者六人,廉直忠孝,世载闻。念后世不可事伪国、苟富贵,辱先人,始弃官不仕。东徙渡江,夷于编氓。孝悌行于家,忠信著于乡,家法凛然,久而弗改。宋兴,海内一统。陆氏乃与时俱兴,百余年间文儒继出,有公有卿,子孙宦学相承,复为宋世家,亦可谓盛矣!

    然游于此切有惧焉,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游童子时,先君谆谆为言,太傅出入朝廷四十余年,终身未尝为越产;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晚归鲁墟,旧庐一椽不可加也。楚公少时尤苦贫,革带,以绳续绝处。秦国夫人尝作新襦,积钱累月能就,一日覆羹污之,至泣涕不食。姑嫁石氏,归宁,食有笼饼,亟起辞谢曰:“昏耄不省是谁生日也。”左右或匿笑。楚公叹曰:“吾家故时,数日乃啜羹,岁时或生日乃食笼饼,若曹岂知耶?”是时楚公见贵显,顾以啜羹食饼为泰,愀然叹息如此。游生晚,所闻已略;然少于游者,又将不闻。而旧俗方已大坏。黎藿,慕膏粱,往往更以上世之事为讳,使不闻。此风放而不还,有陷于危辱之地、沦于市井、降于皂隶者矣。复思如往时安乐耕桑之业、终身无愧悔,可得耶?

    呜呼!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若夫挠节以求贵,市道以营利,吾家之所深耻。子孙戒之,尚无堕厥初。

    (节选自宋·陆游《放翁家训·序》)

    (注)①太傅:陆游的高祖。②楚公:陆游的祖父。③秦国夫人:陆游的祖母。

    出作入息,农之治生也;居肆成事,工之治生也;贸迁有无,商之治生也;膏油继晷,士之治生也。然士为四民之首,尤当砥砺表率,效古人体天地、育万物之志,今一生不能治,何云大丈夫哉!

    治生非必蝇营营逐逐、妄取于人之谓也。若利己妨人,非唯明有物议、幽有鬼神,于心不安,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夫俭者,守家第一法也。故凡日用奉养,一以节省为本,不可过多。宁使家有赢余,毋使仓有告。且奢侈之人,神气必耗,欲念炽而意气自满,贫穷至廉耻不顾。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选自宋·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载                    令:美好

    B革带                      敝:破旧

    C藜藿                      厌:满足

    D毋使仓有告                匮:缺乏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辱先人                  夫夷近,则游者众

    B积钱累月能就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有陷于危辱之地          臣死不避,卮酒安足辞

    D贫穷至廉耻不顾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始流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人有少变其旧者,辄不怿

    如果家里有人稍微改变他的旧制,(太傅)就不高兴。

    B况其祸有不可胜言者矣,此岂善治生欤?

    更何况他的灾祸说不完,这难道是善于治理老百姓吗?

    C俭之不可忽也若是夫

    节俭的不可忽视就有这么重要!

    D仕而至公卿,命也;退而为农,亦命也!

    做官而到公卿大臣,是命运使然;退居山野而成为农夫,这也是命运使然;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A陆游缅怀了旧时家风,针对当时有族人贪图享乐的现象,表达了对家风难继的忧虑。

    B叶氏家训告诚族人应该节制欲望,谦逊恭谨,修身养性,以利于守家治生。

    C陆氏家族复兴,缘于坚守家风;叶氏族人以先祖中的土农工商为榜样,各安其分。

    D陆文借祖先的实例阐明家训的主旨,叶文通过假设来论说不善治生的危害。

    10请概括陆游、叶梦得二人对家风的要求有何异同。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3题。(共12分)

    子夜吴歌(其四)

    李白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注释: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县西南,此泛指边地。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明朝驿使发”,所以征人的妻子要连夜“絮征袍”,表明战争来得非常紧迫。

    B.“一夜絮征袍”领起下文,暗含一个“赶”字,我们仿佛看到了女主人公的忙碌和焦急。

    C.一个“冷”字,生动传神,既写出“一夜絮征袍”的艰难,又暗示了连夜絮征袍的内因。

    D.从全诗看,剪缝完成前女主人公唯恐驿使走得早,缝制完成后又唯恐驿使行得迟。

    12.“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两句,以环境的“冷”衬托人物的心情。下列诗句不属于以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的一项是(3分)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C.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白居易《琵琶行》)

    D.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是李白的《子夜吴歌》(其三)。结合具体诗句,比较李白的这两首《子夜吴歌》在内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

    14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共8分)

    ①“玉盘大小乱珠进”化用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音乐的特点,李煜的《虞美人》中“____________________”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②中国文人对月情有独钟,咏月寄情的作品有很多,如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的“____________________,徘徊于斗牛之间”。

    ③作为即将告别母校的你,用一句古文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赠与你的学弟学妹们,告诉他们学习语文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

    ④古代优秀的散文往往发人深省,王安石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无悔矣”,要拥有坚韧的意志;刘禹锡告诉我们“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要拥有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评价贾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评价王熙凤“都知爱慕此生才”。请各用一个词语评价二人之才,并说出依据。(4分)

    2有人说:“《红楼梦》虽写富贵人家,其人情事理却是人人固有的人性与人生”,请结合《红楼梦》中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6分)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6-19题。

    风中的芦苇

     

    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

    我一直想,我这一生,总会和芦苇不期而遇。在深秋白茫茫的芦苇荡里,和着盛开的芦花留下我的身影,哪怕从此我随风而去……我这样如痴如醉地想了许多年,想得有些莫名,有些怪异。我知道这是我生命中的一道信息,但我不知道它的由来。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

    许多年后的八月,朋友约我去南大港湿地,他们告诉我说,湿地里的芦苇浩浩荡荡。“湿地”之说是近两年的事情,它是大地的最宝贵的一个器官,如人的肝、胃、肺叶、心脏什么的,它叫“地球之肾”。它的重要性已是很明显的了,但我知道,此去南大港,我心醉神往的是芦苇。

    地处渤海湾里的南大港,俗称大洼,属传说中林冲发配的荒凉之地沧州。千万年里,海水在这里涨了退了,汹涌了平静了,留下了茫茫无垠的盐碱滩,芦苇在盐碱滩、在沼泽泥泞的大洼开始了千万年地生长,寂寥而沉静。八月的芦苇是盐碱地绝妙的幻想,那绿色让人恍入梦境。于是我看到,满目的芦苇一泻千里,它们从地平线的天际处漫过来,是一种没有边际的逶迤。我知道,地平线之外是渤海。海风吹过来,湿地掀起了芦苇的大涛,这时,我离海还有一段路程,但我已经听到了属于海的呼啸,还感觉到有一种属于海的力量,有些雷霆万钧。稍刻,海风过去,八十平方公里涌起了芦苇绿色的涟漪,涟漪抚弄衣裙,仿佛是一种温柔的牵携,这时,我肯定还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和絮语。大自然成长的声音从芦苇荡里传出来,轻盈的唰唰声,唰唰唰唰……声音在风中荡漾,有一种启示般的感动。

    很难想象,很难想象这一片盐碱地里有如此挡不住的生机。

    在芦苇荡里,我遇见了华北。20世纪五十年代末,中国人都在忍受饥馑,于是,一群拓荒者走进了大洼,他们在这里开垦了几十万亩稻地,建造了一处北方粮仓——南大港农场。拓荒者中走着一个九岁的男孩,他随父母兄妹一起从遥远的川南走来,蜀道迢迢,几千里南方北方,小男孩和父辈一起背负着历史的原罪……

    似这芦苇,岁岁枯荣;如这潮汐,月涨月退。四十多年走过,小男孩把失望与希望、困苦与挣脱、爱与孤独以及全部的生命都交给了大洼,小男孩一生没走出芦苇荡。回过头一想,这一切,最初和最终似乎都是与生俱来,都是为了不辜负父亲赐予的那个名字——华北。

    此刻,华北和我们一起站在八月的芦苇荡里。

    “大洼连续七年干旱。我来大洼四十二年了,第一次看到大洼干得滴水全无……”华北有些忧郁。

    许多年里,中国人到处在填海造田、围湖垦地,原本六十万亩铺天盖地的芦苇荡,只幸存下五分之一。后来,大洼发现了石油,于是大洼不允许再蓄水了。上游的河流也被截断了,大洼连年干旱。大洼的油田在贡献石油富庶的同时,也在丢失着千年万年的绿色和静美。“保护湿地”仅是大洼人近几年刚刚获得的信息,那是人类文明生存的智慧。为了幸存的芦苇,为了芦苇里千千万万迁徙的鸟儿,千千万万的鱼,以及千千万万在芦苇里栖息的蛙、蟾蜍、狐狸——人们说它们有的已成了精——大洼人开始从黄河给湿地买水,一年一千万方、两千万方地买。今年,没有钱买水,大洼干涸了。

    干涸的大洼今年闹蝗灾,蝗虫飞来时,天空顿时一片昏黑,邪魔穿过一般。苇地里一平方米就有六千多头蝗虫,一脚踩下去,能踩死二百多头!蝗虫几天之内可把芦苇连叶带秆全部啃尽,大地顿时寸草不生。飞机开始撒药灭蝗。后来人们看到,无边无际的芦苇地里铺满了蝗虫的尸体!为了消灭彻底,大洼人如祖先那样,开始点火烧蝗。于是,十几万亩的芦苇荡燃起了冲天大火,几天几夜。百里外的沧州市民也看到了大洼人烧蝗的滚滚烟云。

    蒙昧在接受大罚

    然而眼下,大火劫后的芦苇在依然干涸的大洼又生成了连天的葱郁。这让人想到上苍对苦难的赐予,命运不会就此倒伏。

    想象亿万条魔虫“沙沙沙沙”啃咬之后的复生,想象冲天大火焚烧之后丝毫也不怯弱的生长,我倏忽感到,眼前的绿色已不是一种植物,每一棵芦苇都该是一种精神。生命的高贵与尊严是邪恶绝对娼淫不了的,万劫不死的精神是凌翔天空的大鸟!

    深秋来大洼吧,那时芦苇就开花了,华北说。

    (选自《中华散文》)

    16.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文章围绕“我”和朋友到湿地看芦苇的经历,追述了大洼的发展历程,进而反思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B.湿地的前身为盐碱地,却孕育出生机勃勃的芦苇,这既表达了作者的震撼,又体现了盐碱地的生态价值。

    C.“原罪”一词本是基督教的教义,作者借用此说表达对五十年代末拓荒行为的复杂心理。

    D.“蒙昧在接受大罚”具体是指人类利用古法烧蝗的野蛮做法,造成了十几万亩芦苇荡被毁的巨大损失。

    17.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

    A.“我生长在南方没有芦苇的汉水之滨”,照应前文“我”对芦苇荡的遐想,补充说明“我无法说清我何以如此挚爱芦苇”的缘由。

    B.文中画线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从形、声、色等方面描摹芦苇荡,旨在表现芦苇荡形如女子的柔美之态。

    C.“我”并未亲眼看见大洼闹蝗灾的情形,但几组数字对比绘成的画面,使这一情景真实可见,令人惊心动魄。

    D.“深秋来大洼吧,那时芦苇就开花了”,结尾以华北的话描画未来湿地的美好图景,带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18.华北这一人物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19.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曾在《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中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本文作者说“每一棵芦苇都该是一种精神”。这两处的“芦苇”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

    、本大题共3小题,共66分。

    20语言基础运用(6分)

    作为一个人类学家,       ,没有四处行走,便没有真正的田野考察。在费孝通的晚年,       ,分别记录了其在一九七八年以后的许许多多行走留下的足迹,这两本书便是《行行重行行》以及《行行重行行》(续集)。由此可以看出,“行”作为一种主基调如何影响着费孝通晚年的生活,他如果算上早年在大瑶山、江村、欧美以及云贵川诸地的行走,“行”这个字可以说是贯穿在费孝通一生的学术生命历程之中的。很显然,这种行走绝对不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空洞行走,不是游山玩水般的旅游式行走,       。行中有访,访中有行,行访之间相互渗透,       ,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社会发生或社会事实。

    (1)下面四句话顺序已经打乱,根据文意,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恰当的顺序应是      

    ①而是有特别学术研究目的的行走

    ②并且由行与访这样的认识途径去直接面对现实社会中的真实

    ③先后有两本书可说是他行走的记录

    ④行才是根本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1.微写作(10

    从下面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150字左右。

    ①文学作品经常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凸显出人物性格。请在《边城》《红楼梦》雷雨》《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分析作品如何借助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要求:情节典型,符合原著。

    ②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及你的心理状态。

    ③请以“你”为题,写一首现代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22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散文家杨朔曾说:“作为一个人,要是不经历过人世上的悲欢离合,不跟生活打过交手仗,就不可能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

    2火光给人类带来文明,晨光给人们来希望,灯光给你我带来温暖……

    请以“那道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Ⅱ卷)-语文(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Ⅱ卷)-语文(考试版)A4,共13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Ⅰ卷)-语文(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新高考Ⅰ卷)-语文(考试版)A4,共11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考试版)A4: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天津卷)-语文(考试版)A4,共13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北京卷)-语文(考试版)A4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